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实践探究

2024-05-18 04:52陈敏
求知导刊 2024年7期
关键词:情感教育语文教学小学

摘 要:情感教育是一种先进的教学方法。在我国强调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情感教育的地位逐渐提高。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实施情感教育,不仅是教学要求,更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有效手段。分析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意义,指出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实施原则,进而重点探究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实施策略,以期为相关行业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情感教育

作者简介:陈敏(1990—),女,山东省寿光市稻田镇实验小学。

在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师应注重情感教育,有机整合情感教育与语文教学,向学生传递教学知识中所蕴含的积极情感,使学生能陶冶情操、升华灵魂,形成健全人格与良好精神品质,从而为学生未来学习生活奠定基础。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意义

在新课程改革持续推进的背景下,语文教师应加大对情感教育的重视,通过优化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有效渗透情感教育。为此,语文教师首先应明确实施情感教育的意义。

(一)加强素质能力

小学语文教材中涉及较多借景抒情、借物抒情的课文,这些课文内容与情感教育息息相关。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能够对课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形成深刻了解,进而融入自身情感,引起共鸣,全面理解教学内容。具体而言,情感教育的渗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情感意识,实现情感的升华,并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健全人格

我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元素,进行情感教育,有助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形成健全人格。在此过程中,学生能深刻理解文化内涵,逐渐弥补自身不足。小学阶段是人格塑造的关键阶段,而实施情感教育是完善学生思想观念、健全学生人格的有效途径。

(三)调动学习积极性

在以往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较多问题,如教学模式单一、课堂以教师为主导、教学氛围枯燥等。虽然教师也能完成教学任务,但学生积极性较差,学习兴趣不高,最终对后续教学产生不利影响。而实施情感教育,将教学内容与情感教育内容有机结合,创设生活情境,能拉近师生距离,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使其积极投入学习之中,从而提高学习效率[1]。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实施原则

(一)注重赞扬

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尚小,他们在严格的教学氛围下面对严厉的教师,可能会出现畏惧心理,所以教师应适度、适时地赞扬学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同时,教师应关注自身态度,与学生建立和谐平等的关系,为实施情感教育奠定基础。

(二)情感交融

教师应给予学生关爱,创设轻松的教学氛围,让学生能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情感教育。在进行情感教育时,教师应注重情感交融,通过融入自身情感,对学生进行引导,引起学生情感共鸣。在情感教育的渗透方面,应避免过于生硬,而是采用易于为学生接受的方式传达思想情感,以此加强情感教育效果。

(三)情感体验

情感教育具有一个显著特点,即情境性。为实现情感教育作用的有效发挥,教师应注重情感体验,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走进情境之中,产生真情实感,从而得到情感升华。这种方式能使学生感同身受,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情感素养[2]。

(四)以生为本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需要提升学生的主体地位,并将以生为本作为首要原则。教师应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力,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从而使学生乐于自由地表达和分享自身情感,加强学生情感思考。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尊重学生、激励学生,把握契机渗透情感教育。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实施策略

(一)挖掘教学内容,开发情感素材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丰富多样的课文,其中涉及的情感素材较多,教师对这些情感素材进行挖掘和应用,能有效支持情感教育的开展。鉴于小学生年纪尚小,各方面能力尚在发展中,难以进行自主学习,所以需要教师精心引导。在实施情感教育时,教师应带领学生分析课文的情感脉络,特别是那些描绘我国大好河山和刻画人性真善美的课文,应在完成生字词教学和语句赏析教学,且学生已初步感悟课文中心思想后,采取有效措施升华学生情感,以此落实情感教育目标。

以小学语文统编版教材六年级下册《鲁滨逊漂流记(节选)》为例,这篇课文主要描述了鲁滨逊在荒岛上独自求生的经历,传达了积极乐观、有勇有谋、永不放弃、创造奇迹的精神。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深入挖掘课文内容,找到其中涵盖情感素材的部分,进而带领学生进行深度解读,让学生对鲁滨逊的人物形象形成全面认知,深刻理解鲁滨逊身上所具备的精神品质,精准把握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情感。通过鲁滨逊积极向上、勇敢乐观的精神来感染学生,实施情感教育,能够激发学生奋勇拼搏之心,促使学生以积极心态面对并解决学习生活中所遇到的困难。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深入挖掘教学内容,开发其中的情感素材,有效地开展情感教育,以塑造学生正确的价值观,改善他们的行为习惯,使他们从中受益。

(二)创设教学情境,激活情感基因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虽然内容较为简单,但无不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情感。在进行语文教学时,教师应结合课文内容,创设富含情感的教学情境,以此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激活学生的情感共鸣,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促使学生主动探究、主动思考,并在此过程中流露出真情实感。此外,教师应在创设教学情境后,运用幽默有趣的语言、新鲜好玩的事物等,引导学生走进情境之中,发挥丰富的想象力,全面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从而陶冶情操。

例如,小学语文统编版教材二年级上册《望庐山瀑布》这首古诗描绘的庐山瀑布壮观而雄伟,但仅仅通过文字和语言的讲解,难以让未见过庐山瀑布的学生深刻感受到它的美,也无法有效调动学生的情感。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合理创设教学情境,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有關庐山瀑布的实景视频,对学生进行多重感官刺激,让他们走进情境之中,体会庐山瀑布的魅力。在此基础上,开展古诗教学,讲解诗句中的字词,分析古诗所表达的思想情感,能够使学生更好地领悟诗情、更好地感悟诗境,进而产生情感共鸣,实现情感的升华。

再如,小学语文统编版教材四年级上册《观潮》这篇课文对钱塘江潮前、潮时、潮后的景象进行了描写,赞美了祖国的大好河山,表达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然而,如果教师仅仅以口述形式讲解,难以让未去过钱塘江的学生领略其风采,且学生也无法真正感知课文传递的真情实感。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创设教学情境,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有关钱塘江大潮的壮观影像,并搭配激昂的音乐,让学生在视觉与听觉感官的刺激下真切感受祖国大好河山的魅力,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促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并投入到学习之中。总之,通过创设教学情境,以图片、视频等形式直观呈现教学内容,能使学生深刻感受其中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实现对教学内容的透彻理解,从而升华情感[3]。

(三)营造情感氛围,加大情感投入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为有效实施情感教育,应转变以往教师主讲、学生主听的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进而加大情感投入。为实现这一目的,一方面,教师应转变自身课堂主导者角色,成为课堂组织者和引导者;另一方面,教师应营造情感氛围,设计探究性活动,提出探究性问题,让学生在轻松的教学氛围下主动思考,并对学生进行适时引导,以此发散学生思维,激发学生情感。

例如,在小学语文统编版教材六年级上册《草原》这篇课文中,作者对第一次前往内蒙古大草原的情景进行了回忆,呈现了内蒙古大草原的景色之美、人情之美,传达了蒙汉民族间的美好情感。在教学过程中,为有效实施情感教育,教师可结合教学内容,向学生提出以下问题:内蒙古大草原是什么样的?课文中哪些词句能体现出草原的景色之美、人情之美?这些词句能带给你怎样的感受?以此调动学生思考,让学生在问题探究、解决中对课文内容形成全面了解,对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形成深刻感受。同时,为加大学生的情感投入,教师可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合作学习。鉴于不同学生的情感思维不同,在对待相同事物时可能产生不同的情感观点,所以教师可组织学生在小组中分享情感、交流情感,让学生在情感碰撞中实现思维发散。这种教学方式能使学生深入体会課文中的思想情感,并将自身情感融入其中,实现情感升华,从而达到加强情感教育效果的目的。

再如,小学语文统编版教材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父爱之舟》这两篇课文,分别描写了母爱与父爱的故事,表达与赞扬了这两种深沉的情感。为使学生深刻体会文章的思想情感,并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教师应积极开展情感教育,营造情感氛围。教师可提出问题:大家喜欢自己的爸爸、妈妈吗?他们为你做过的哪些事让你记忆深刻、深受感动?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享自己感受到的母爱与父爱,促使学生投入自身情感,理解父母的不易及其对自己的关爱,从而在未来生活中尊重父母、孝敬父母、回报父母[4]。

(四)组织角色扮演,感悟人物情感

小学语文教材中包括较多叙事类课文,而这些课文通常涉及较多人物对话。为有效开展情感教育,让学生对人物情感有深刻领悟,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扮演课文中的人物角色,全面感知人物的心理活动,体会课文的中心思想,并将自身情感带入其中,产生情感共鸣。同时,在角色扮演活动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表现,为学生提供适时引导,纠正学生存在的不足,使学生透彻理解人物情感和人物精神。

以小学语文统编版教材五年级上册《将相和》为例,这篇课文分别讲述了三个故事,一是完璧归赵,二是渑池之会,三是负荆请罪,每个故事中都涉及较多人物对话。为有效实施情感教育,让学生对其中各个人物形象与情感产生深刻理解,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首先,让学生深度阅读课文,了解故事大意。其次,引导学生分析蔺相如、廉颇、赵王、秦王等人物形象,明确各人物性格。接着,要求学生以小组形式开展角色扮演活动,利用自己的语言生动呈现故事人物对话,演绎出人物在不同情景下的思想情感。比如:蔺相如多次相让,未与廉颇发生矛盾,这说明蔺相如是一个胸怀大志、以家国为重的人;廉颇在知晓蔺相如多次相让的前因后果后,十分惭愧,所以向蔺相如负荆请罪,这说明廉颇是一个知错就改、热爱家国的人。学生在角色扮演时应全面展现不同人物的性格与情感。此外,在角色扮演活动结束后,学生之间可以互相评价,选出最能惟妙惟肖展现故事内容与情感的小组。最后,结合实际生活对课文内容进行解读,巩固学生的情感认知,使学生得到情感熏陶,反思自我,调整心态,从而达到促进学生情感素养发展的目的[5]。

(五)开展实践活动,深化情感体验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果仅仅在课堂上开展情感教育,可能难以取得预期效果,所以教师应设计实践活动,搭建实践平台,带学生走出教室,让学生在实践中收获丰富的情感体验。具体而言,教师应结合实际生活,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去表达生活中的自然美与人性美。

例如,小学语文统编版教材四年级下册《绿》这篇课文主要描写了春天的绿色,包括嫩绿、浅绿、翠绿以及墨绿等,表现了绿色所蕴含的生机与活力,传达了作者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生活的赞美。为有效开展情感教育,教师可在初步讲解课文基础知识后,带领学生前往公园等户外场所寻找绿色,同时,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以课文中的绿色为基础,生动描述自己眼中的绿色,以此让学生在生活化的实践活动中充分感知绿色,认识到绿色是希望与生命的象征,培养学生发现自然美的能力,强化学生的审美体验与情感体验。

再如,在小学语文统编版教材六年级上册《只有一个地球》这篇课文中,作者提出了保护生态环境、守护我们唯一家园的号召,强调了保护地球的重要性。为有效实施情感教育,教师可组织学生开展以低碳环保为主题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尽自身所能保护环境,记录自己所做的环保小事,以此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深化情感教育。

结语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实施情感教育能提升学生素质、健全学生人格、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为更好地开展情感教育,小学语文教师应挖掘教学内容,开发情感素材;创设教学情境,激活情感基因;营造情感氛围,加大情感投入;组织角色扮演,感悟人物情感;开展实践活动,深化情感体验。

[参考文献]

刘笑媚.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的实施策略探讨[J].考试周刊,2022(39):55-58.

文娟.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的实施策略研究[J].教育艺术,2022(9):78.

范小平.小学语文课程中融入情感教育的策略研究[J].品位·经典,2022(7):159-161.

王英杰.浅析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10):224-225.

黄小燕.新课程标准背景下小学语文如何做好情感教学[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9):243.

猜你喜欢
情感教育语文教学小学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留守高中生情感教育的对策探讨
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研究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