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恒 范文莉
摘 要: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从国家发展战略高度谋划推进新时代人才工作,将教育、科技与人才有机统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肩负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责任,必须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加强对青年人才的思想引领和道德建设。深入剖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育人强国方面的价值意蕴、现实境遇和实践进路,具有深远意义。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才强国;价值意蕴;现实境遇;实践进路
DOI:10.15938/j.cnki.iper.2024.01.025
中图分类号:D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24)01-0158-05
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是中国共产党深刻把握时代发展脉搏,理顺教育、科技和人才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地位做出的重大决策。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是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大计”[1],充分体现了党对国家发展大势、科技进步趋势及国际国内人才进步态势的深刻把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下简称“思政教育”)肩负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之重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力支撑。
一、价值意蕴:高校思政教育在人才强国战略中的意义深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二十大报告把教育科技人才单独成章进行布局,吹响了建设教育强国的号角。我们要建设教育强国,必须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根本目标。”[2]指明了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奋斗方向。青年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各条战线上的骨干力量,是人才强国的力量源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培育担当民族复兴时代新人,助力实现人才强国的有力保障。
1.国家维度:思政教育是兴国强国的必要选择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培养一代又一代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材,确保党的事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后继有人”,[3]明确了思政教育与强国事业密切相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需要发挥思政教育“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之功效,引导学生“矢志奉献国家和人民”是兴国之需、强国必备。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4]“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具有内在一致性和相互支撑性,要把三者有机结合起来,一体统筹推进,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倍增效益”,[5]只有扎实推进思政教育,才能培育合格的人才,只有高度重视青年人才的思想引领和价值培育,才能培养真正意義上的兴国强国之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建设教育强国的目的,就是培养一代又一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6]高质量的高校思政教育是实现科教兴国的重要基石,要培育具备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青年学子,使广大青年人在面对西方意识形态渗透和错误思潮冲击之时做出正确选择,在国家需要之时砥砺奋进、勇攀高峰。在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扎实推进青年人才的思政素质培育事业,大力发展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是推动我国由“人才大国”迈向“人才强国”的必然选择。
2.社会维度:思政教育是实现美好生活的必要基础
思政教育具有显著的社会属性。社会发展需要的政治要求和道德标准就是高校思政教育的核心内容,将其灌输于青年学子的思想认知体系,实现青年人才的道德提升与社会文明风尚同向协行,是思政教育的社会价值所在。新时代“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是社会建设的方向,也是思政教育的着力点,将“美好生活”理念融入青年人才的思想建设体系,促进青年人才对“美好”理念的认知感悟,从而为实现“美好生活”的实现注入青春动力。
良好的思想意识和政治素养是实现美好生活的题中之义。“强国”是人才培育的目标,服务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立志为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而奋斗的青年学子才是真正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这就必须充分发挥思政教育的政治引领功能,帮助青年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夯实政治底蕴。“美好生活”是对社会发展指出的前景方向,实现美好生活需要德才兼备的青年人,只有不断提升青年大学生的思想道德,进而带动全社会的思想素质提升,才能把握未来社会发展的方向,为人才强国建设注入底气信心。发挥高校思政育人功效,强化青年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和担当奉献精神,将美好生活的实现与个人思想发展有机结合,培育德才兼备的有用之人。
3.个体维度:思政教育是青年人才德才兼备、知行统一的必备功课
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素养是青年人成长成才、勇担大任的必备素养,“浇花浇根、育人育心”,发挥思政教育在铸魂育人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促进青年人才“扣好第一颗纽扣”,为实现人才强国夯实基础。
高校思政教育是青年人才树立良好品格和规范行为标准的重要途径。当今社会正面临科技极速发展和社会深度转型,新的社会矛盾引发人才标准革新和人才评判机制变化,致使青年人的思想观念和价值理念发生一定变化。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需要有意识地将国家要求和社会需要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灌输进青年大学生的思想认知体系之中,不仅要在理论上为青年人指明思想进步方向,而且要对青年人才的实践行为做出指导,不断强化人才的“外化于行”能力。一旦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缺位,极易造成青年的价值观念偏差和行为失范,致使个人发展偏离社会需求,甚至造成更为严重的社会损失。实践印证,高质量的思政教育不仅能够强化青年大学生“可堪大任、能担大任”的理想信念,而且能够有效提升青年人才“勇于实践、身体力行”的行为追求,助力人才强国建设。
二、现实境遇:人才强国视域下高校思政教育的现实挑战
我国正处于“人才大国”转向“人才强国”的重要时期,国际国内出现一系列新变化。分析世情、国情、社情的新特点,准确认识人才发展的现实,从宏观、中观和微观视域剖析现实挑战,有助于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1.宏观视域:针对青年群体的意识形态渗透与社会思潮挑战形势严峻
宏观上,伴随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竞争,世界格局深度调整,高素质人才的国际竞争空前激烈。拥有国际视野和世界格局的青年人,能够辩证认识世界变革与中国发展,在洞悉国际时局和中国实践的基础上将自身发展与大环境有机统一。我们必须清晰认识到,在网络经济跨越式发展和全球化进程向纵深推进的时代背景下,针对我国的青少年群体开展的意识形态侵扰、不良思潮渗透的行为愈加难以防范,形式愈加隐匿多变,对高校思想育人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高校思政教育者必须清晰认识到意识形态的极端重要性,充分认识到青年大学生因易于接受新生事物和求知欲望强烈而成为意识形态渗透的重点对象。敌对势力巧立名目而推行思想渗透,以文化艺术产品和活动为掩饰而实施隐性意识形态渗透,将不良导向的元素嵌入青年人喜爱的电影、动漫和游戏中,以“学术交流无政治”和“学术研究无国界”等口号妄图混淆视听,在青年群体中传播资产阶级思想,动摇青年人建立不久、尚不稳定的思想认知。上述行径必须引起高校育人工作的高度重视,必须牢记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一刻都不能放松,认清各类隐形渗透,为学生思想发展保驾护航。此外,敌对势力以“泛全球化”的口号传播极端宗教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民粹主义、无政府主义及新自由主义等错误思潮,宣传利己功利、享乐拜金、低俗庸俗等不良思潮,诱发大学生思想素质滑坡,对此必须提高站位,直面挑战。
另一方面,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问题也必须引起足够重视。网络载体在推进全球信息流通的同时也带来了文化挑战和认知冲突,网络安全问题已成为国家安全建设的重要内容,网络技术推进国际交往日益密切,跨领域文化活动频繁,在提供便利的同时引发了意识形态的斗争加剧。互联网技术突破了传统的时空局限,为一些别有用心者提供了便利,一些西方国家利用其互联网技术优势和信息的不对等地位进行价值观输出,着重对青年知识分子群体施以有针对性的渗透工作,致使部分青年学生信仰动摇,高校教育教学工作必须强化意识形态的反渗透意识。
2.中观视野:育人环境深刻变革,合力机制有待完善
实现人才强国必须高度重视思想育人的环境变革等问题。高校思政在培育青年人才中面临的巨大挑战之一就是网络科技等环境诱发的育人环境变革,致使育人合力机制亟需完善。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深刻变革了青年大学生的认知方式、思维方式和交往形式,网络思政成为拓宽育人场域的主攻方向。新媒介引发变革,数字环境的自媒融媒特征致使高校思政工作面临学生自媒化、信息共享化和去中心化趋势,教育者的引领性被削弱,大学生从“客体受众”角色转变为信息发布者和转载者角色,数字生态改变了传统思政育人格局。此外,网络“双刃剑”属性逐步显现,在拓宽青年人才信息获取渠道的同时,也为别有用心者提供了可乘之机。加之数字媒介信息繁荣、内容庞杂,意识形态渗透呈现更加隐匿多变的态势,不良思潮借网络之便悄然蔓延,对高校思政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廣大思政工作者必须“因时而进”推进工作。
在中观维度上,当前思政教育还面临各育人主体之间的衔接脱节、沟通不畅的问题,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格局尚需时日的难题。高校思政育人各主体间尚未建立畅通的交流机制,网络载体未能得以充分利用,家校沟通不足、权责不清的问题仍然存在。我国中小学教育阶段已建立相对完善的家校沟通机制,而高校这一工作尚有缺失,部分高校的思政教师和辅导员缺乏对学生家庭状况的了解,育人效果自然出现折扣。此外,学生家长群体中也普遍存在对大学生子女放松管理的思想,认为大学生已然成年,其思想发展等问题应更多依赖学校教育,忽视家庭应有责任,未能给予青年学生应有的家庭支持,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和学业进步产生不利影响。在社会育人层面,个别红色教育基地等实践育人场域存在片面发挥旅游观光功能而忽视思想教育作用的情形。由于融媒体、新媒介促使思政育人环境变化,为家、校和社会之间的沟通提供了便利,但缺乏科学机制引导,育人合力尚未完全形成,距离“社会引导、学校主导、家庭拓展”的理想格局尚有一定差距,针对青年学生的思想育人工作期待“因势而新”。
3.微观视角:知行脱节现象明显,实践育人体系期待革新
实现人才强国必须着重培育青年人的理论功底和实践能力,当前的高校思政教育具体实践中存在青年人才“知行脱节”情形,大学生的个体追求与思政育人的整体要求存有一定差距。青年大学生在经历大、中、小学各阶段的思想理论培养后,在理论上能够形成一定认识,但在具体的实践层面上则呈现出“知易行难”的情况。一部分青年大学生可以轻松获得试卷上的高分,却在实践中表现得不尽如意人,未能以所学的理论知识化解实际生活中的难题,说明仅凭理论施教尚不足以真正实现“立德树人”,实践培育缺失会导致育人不全面,化解“知行反差”已成为当前高校思政教育革新的重要方向。高校思政教育注重对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的切实提升,达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效果,但就当前的现实情况而言,思政实践育人体系期待革新。
大学生的评优选优及学业考核体系中,思想政治理论学科所占分值有限,未能充分引起学生重视,试卷分数难以全面衡量青年的思想实际,传统的试卷检测方式略显苍白。部分青年学生仅从应考角度出发,碎片化理解知识、局部性吸收理论,对知识仅停留于只言片语,对书本文字生硬解读,致使“一知半解”“纸上谈兵”,需进一步调整评价考核机制以适应新时代人才强国的需要。大学生片面追求卷面分数的“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存在,传统育人方式创新机制尚不成熟,与青年人自我意识强、个性化需求明显的实际有一定差距,亟需与时俱进、更新调整,需要开设一些吸引力强、参与度广的思政实践育人活动,让青年人在具体实践中应用理论,触及灵魂,启智润心。
三、路径指引:高校思政育人助推人才强国的实践进路
青年强则国强,对青年人才的思想政治引领是实现人才强国的有力支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以现实为依据、以问题为导向,围绕人才强国的要求推进实践路径。
1.“意识形态治理”路径:加强青年人才的意识形态引领工作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了“意识形态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7],新时代高校思政工作必须直面意识形态挑战,加强对青年人才的意识形态教育引领,高擎思想火炬,夯实青年人的政治信仰根基。
高校思政教育必须积极承担意识形态教育引导的“主阵地”职责,牢记使命任务,提升意识形态风险防范能力。思政工作者要积极落实意识形态主管部门和相关职能单位的要求,围绕学校党委的部署积极开展对青年大学生的教育指引,深入思考青年人才教育实际。高校思政工作者需要积极发挥其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智库”作用,潜心科研攻关,深入研究各类渗透的形式与路径,提升甄别能力,化解青年人的思想困惑。将研究成果引入教育教学,强化教育指引功效,建构风险防范“第一道墙”。在教学上进一步促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合力共建效力,强化各类校园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协同校园文化、网络平台及校内外实践实训资源,共建拓展意识形态治理空间。
思想引领必须直面国内国际大势,以正确的国际认知培育青年人的国际视野,辅助青年人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明辨中国特色与国际比较。高校思政教育者必须清晰认识到要培育具有开阔的国際视野、能够理性审视不同文化的青年学子,重视对青年人才的国际视野引领。教育者需直面学生关心的国际话题,开设专题讲解全球化趋势、国际力量变化、国际体系和国际秩序深度调整等青年人感兴趣的话题,以更为科学的方式和优质的内容引导青年学子科学辨别“大变局”与“开新局”的逻辑关系,全面认识国际文化交往和世界文明发展态势。
2.“育人共同体”路径:强化网络思政育人效力,建构多元协同育人模式
网络是强国发展的必争之地。网络思政是当前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革新方向,加快构建更符合青年人才思想实际的网络育人模式是应对网络教育革新大势的重要途径。深入探究网络载体的优势、积极联合各主体以推进“协同”育人路径,是更好服务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路径。
激发教师的网络育人动力,强化教师的主动精神和责任意识,“主动上网”“敢于发声”,以多种方式落实提升教师的网络参与热情。深入青年学生生活实际以了解学生用网实情,掌握学生网络思想动态,主动拓展“网上育人”“移动育人”的新空间。依据青年群体的用网特点和关注热点,科学建构专题化、个性化的育人平台,围绕青年人热议话题开展及时有效的思想引领工作。高度关注青年人的网络道德,通过学生的网络行为分析其道德认知水平,强化青年人才的网络德育工作。促进大数据赋能思政育人,以网络大数据手段分析青年人才的用网特征和网络表征,建设有针对性的服务平台。网络思政工作必须坚持“党管互联网”,严把网络意识形态关卡。加强对大学生的网络意识形态教育,增强对青年大学生喜爱的“短视频”“微空间”的应用探索。在组织建设上,选取兼具网络技术和思政育人能力的教师组建育人团队,以人工智能手段分析青年人的用网倾向,推进工作。
对青年人才的思想引领工作不能局限于单一的学校教育,应注重发挥家庭、社会等多方力量,推进“共同体”育人模式。高校作为“第一阵地”要积极发挥带头作用,协调各方力量,建构合力机制。高校多部门要齐抓共管,发挥高校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在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的培育工作中以更为科学的方式选拔优秀青年人才。搭建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效沟通,促进“思政课程+课程思政”的共进效应,根据不同专业实施有针对性的育人工作,建设既能彰显专业属性又贴合专业实际的思政教育。在育人模式上注重多重合力建设,注重对学生的生活实际了解,通过深入寝室,了解青年人的课外生活。“着力构建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长效机制”[8],发挥互联网高校便捷的载体优势,提高家校沟通时效,建设网络维度的家校互联新空间,形成家校育人合力机制。深入了解学生,对人才进行分类建档。运用网络平台,结合社会力量,重视政府、社区、社会组织等社会力量与学校的耦合,发挥网络载体功能,坚持隐性教育与显性教育相结合,打破扁平化单一性的德育结构,推进立体式多维度的创新模式,形成“家庭—学校—社会”深度合作机制,以网络推进思政教育各主体之间的有效衔接、协同育人的局面。
3.“知行合一”路径:激发青年人才勇担大任的实践自觉性
“知行合一”路径主要针对青年人的知行脱节问题,激发青年人才的实践自觉性和主动性,挖掘各类实践育人场域资源,突出对思政教育对象的实践能力培育,让青年人才的思想素养和道德品质实现从理论的“内化于心”向实践的“外化于行”跨越。
丰富高校思政教育的实践育人方式,推进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结合新时代人才培育实际状况,顺应青年人的思想发展规律,从思想实际出发,开设更贴合青年群体实际状况的思政实践教育活动。在理论课程的内容择选中,引入更贴合学生实际的实践案例,尤其是大学生身边的实例,以“身体力行”激发学生入脑入心。在开展实践活动中注重激发榜样示范作用,对实践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学生予以褒奖,鼓励参与者分享实践感悟,引发学生共鸣。将学生在实践育人中的具体表现,以更为科学的方式引入评价机制,调整考评机制,提高实践考核的占比,逐步建立“理论+实践”的二元标准。
注重对实践场域的应用与选择,建设制度化的调研访学机制。增加高校与地方博物馆、纪念馆、烈士陵园、文化遗址等文化阵地的合作,拓宽青年大学生参与文化基地调研学习的通道,增加调研学习活动频率,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度。探索“互联网+实践”模式,利用互联网大数据技术对实践育人活动进行跟踪式分析,记录学生实践表现,分析学生在活动前、中、后的表现,深入探究其思想方面的变化,提升育人实效,形成“知行合一”的思政育人模式。
参考文献
[1][4][7]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22-10-26(1).
[2][3][5][6]习近平.扎实推动教育强国建设[J].求是,2023(18):5,6,7,6.
[8]曲建武,范毅夫.构建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的长效机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3):132-134.
[责任编辑:孙 皓]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共产党百年来教育引领青年学生爱国基本经验研究”(21AKS005);重庆市教委人文社科项目“新时代高职学生党员质量提升机制研究”(20SKDJ030)
作者简介:史 恒(1986—),大连海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讲师;
范文莉(1968—),包头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院长,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