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文字之趣 享文化之妙

2024-05-13 06:30黄小玲
新教师 2024年3期
关键词:学习任务群有效路径

黄小玲

【摘 要】本文分析了学习任务群视域下的低年级识字教学的有效路径,让学生在学习文字中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体会其无穷奥妙。

【关键词】学习任务群 低年级识字教学 有效路径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学习任务群视域下的低年级识字教学要在立足于学生认知水平和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引领学生在文本中认知,在生活中学习,在实践中锻炼,在探究中发展,在品文字之趣时享文化之妙,让学生爱上文字,爱上语文。

一、情境教学,在研读中品文字之趣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语文课程应在引导学生热爱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中融入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在积极的语言实践中帮助学生积累语言经验,在体会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运用规律中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为此,学习任务群视域下的低年级识字教学要在关注语用中引导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学语文、用语文,在文本中识字,在生活中识字。

例如,在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识字教学中,情境教学的开展要关注“大自然的秘密”这个单元主题,引领学生在识字中认知自然、观察自然、热爱自然,在研读中品文字之趣,感受自然的无穷奥妙。一是在动词学习中感受语言的准确和精妙,在情境渲染中研读文字的表达效果。如在教学《小蝌蚪找妈妈》中的一系列动词时,可以通过动画视频的辅助教学,让学生感受小蝌蚪自由活泼的性格。一个“甩”字将小蝌蚪的惬意生活表现得淋漓尽致,而“迎”和“追”字则表达了小蝌蚪找妈妈的急切心情,学生在反复体验和情境的融入中感受文字运用的精妙。二是在反义词的学习中感受文字的底蕴,尤其是在不同画面的对比中深刻体会文字的艺术功底。如在对《我是什么》中的“温和”和“暴躁”这对反义词的认知和学习中,将文本中做好事的生活情境和做坏事的生活情境以不同的图画方式进行展示,通过形象的对比,让学生体会这两个词语的不同含义,在研读中品味文字之趣。

二、任务驱动,在挑战中会文字之意

清华大学附中韩军老师在“新语文教育”理念中指出,语文教育要回归“积累”之本,要在大量调配时间博览群书中强化对语言文字的积累。为此,学习任务群视域下的低年级识字教学要以语文园地中的“识字加油站”为基础和平台,引领学生在挑战练习中领会文字的意义,深化对语言文字的认知、梳理和积累。

例如,在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识字加油站”的教学中,任务驱动下的识字练习要从挑战学习中领会文字的含义和运用的技巧。一是在认知中学习文字的技巧,从词语结构的搭配入手,感受文字的结构特点。如在“弹钢琴”“练舞蹈”“唱京戏”等词语的对比学习中,引领学生体会动词搭配名词的运用技巧。二是在游戏中进行仿写练习,在明确词语结构特点的基础上进行闯关游戏。这个闯关游戏可以通过两个阶段进行,即看画面猜词语和看文字写词语,在由易到难的闯关挑战中,强化学生的认知和记忆。如在“打篮球”“练书法”等看画面猜词语的过程中,学生通过画面的既视感可以确定词语的内容。这样学生既能获得游戏的乐趣,又能在词语的提示到不提示的难度增加中,深刻领会文字的意义。在看文字写词语的过程中,可以将挑战的难度加大。如只提供动词或动词后面的名词,以补充完整词组的方式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如以“学”为动词,学生可以在“学”后面补充“知识”“文化”“音乐”“舞蹈”“语文”等许多名词,从而强化学生对此类组词技巧的认知和运用。

三、实践教学,在探究中悟文字之理

陶行知先生提出,要以生活为中心进行教学,要教给学生活的书、动的书、真的书和用的书。为此,学习任务群视域下的低年级识字教学要在探究文字内涵中感悟文字的构造之理。

如在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识字教学中,以《场景歌》的量词学习和《树之歌》的自然知识学习为例,学习任务群视域下的识字教学要以生活实践为基础,引领学生在探究中感悟文字之理。一是融入生活实践,在生活中的不同场景中感受“数量词”的语言艺术。如在“一条帆船”和“一艘军舰”的对比学习中,通过信息技术的运用,将“条”和“艘”的含义进行区分。在这个基础上,指导学生主动去探究“一方鱼塘”和“一块稻田”中“方”和“块”词语运用的特点,在查找“方”和“块”的不同含义中,结合生活场景,深化识字教学的实践性。二是融入实践经验,在自然和生活中品悟语言文字。如在对《树之歌》中的杨树、榕树、梧桐、枫树等不同树木的特点和生长环境的学习中,除了从文本内容的学习中认知不同树木的生活习性,还要从构字方法的学习中体会这些表达树木的文字都含有“木”字旁的特征,并在信息技术的运用中,以图片和视频的方式,将不同树木的形状、特点、生活环境和生长变化的情况进行动态化展示,强化学生的认知、理解和记忆。在“变一变”“认一认”“说一说”和“练一练”的挑战学习中,将关于树木的不同知识,以游戏化的方式呈现出来;在“变化”声旁的过程中,强化对文字的认知;在看图识“树”中,深化对文字的记忆;在看图说话中,强化对文字的理解;在仿写练习中,深化对自然的探究。如在“银杏树叶像扇子”的仿写练习中,将识字教学与实践教学适时融合在一起,既锻炼了学生的文字功底,又激发了学生探究自然、探究生活的乐趣。

四、自主教学,在评价中享文化之妙

叶圣陶先生提出,要在启发诱导中引领学生主动学习,让学生在是非自辨、疑难自决、斗争自奋和高精自探中实现自求得之。为此,学习任务群视域下的低年级识字教學的路径探究要注意推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并在优化评价方式、评价内容、评价结果的过程中,让学生享文化之妙。

例如,在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识字教学中,学习任务群视域下的自主教学要引领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学会用部首查字法查独体字,在学习改正错别字方法的基础上复习巩固易错字。一是优化评价方式,鼓励学生自己去学。新课程理念下的大语文教学要在融入文本、融入生活的基础上,拓展语文学习的领域和范畴,引领学生在文本中学习、在生活中学习、在实践中学习、在探究中学习。为此,在评价方式上要注意在学生自主学习中,对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及时答疑解惑,并充分肯定学生对自主学习的努力和探究的勇气。二是优化评价内容,表扬学生自主学习。在学生通过查字典学习文字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及时表扬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尤其是面对学生对于字典中不同含义的词组产生质疑时,要以造句的方式强化学生对汉字的认知、学习、理解和运用。三是优化评价结果,激励学生自主探究。如在对错别字的讲解中,首先通过学生的自我分析,讲述写这个错别字的原因;然后让学生结合文本的语境,分析这个字的含义;最后说说错别字产生的问题根源。在深化学生对错别字的识记中,将学习的主动权和发言权适时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自主分析、深入剖析中解决错别字的问题。

总之,随着大语文教学理念的深入落实,学习任务群视域下的低年级识字教学要立足于学情,在尊重低年级学生认知特点的基础上,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提升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和趣味性,在整合情境教学、任务驱动、实践教学和自主教学不同方式的基础上,让学生品文字之趣、享文化之妙,让学生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作者单位:福建省安溪县第十八小学 责任编辑:庄严)

参考文献

[1]吴庆.基于学习任务群理念下的低年级识字教学设计——以《中国美食》为例[J].小学教学设计,2023(22):66-68.

[2]许蕤.学习任务群视域下的低年级识字教学探究——以统编教材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为例[J].中小学教学研究,2023,24(02):15-18.

猜你喜欢
学习任务群有效路径
基于学习任务群的高中语文教学探究
关于“学习任务群”的几点忧思与期盼
基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作文教学初探
表述与实现:从“语文课程目标”到“语文课堂目标”
基于“学习任务群”的群文阅读教学
历史深度学习的六个着力点
试论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的有效路径
从学情认知“思辨”教学内容
新时期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路径研究
财经类高职院校“课证融合”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有效路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