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阈下的小学音乐欣赏课程教学研究

2024-05-11 06:03杜金澳
乐器 2024年4期
关键词:小学音乐核心素养

杜金澳

摘要:小学的音乐欣赏课是培养学生美育、提升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工具。因此,在小学音乐课程教学中,音乐欣赏课程是不可被忽略的一个重要模块。为了加强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学生审美能力,教师必须要以核心素养为基础,着手构建小学的音乐欣赏课堂,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水平,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将从核心素养的视阈出发,对如何构建小学音乐欣赏课提出一系列的看法和建议,以期待未来更有价值的研究。

关键词:核心素养  小学音乐  音乐欣赏课堂

引言

学科核心素养是核心素养在特定学科的具体化,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学科核心素养是核心素养落地的基础、是学科教育的灵魂。音乐学科的核心素养主要包含了三个方面,分别是审美感知素养、艺术表现素养以及文化理解素养。这三个核心素养对老师的教学以及学生学习提出了基本的要求。小学的音乐学科课程关乎着学生能否形成正确的审美情趣、对学科能否形成浓厚的学习兴趣以及能否培养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等,其中音乐欣赏课程是发挥美育功能的重要教学模块。因此,音乐欣赏课程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一、基于核心素养构建音乐欣赏课的重要意义

(一)初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加强学生对学科的学习兴趣

音乐作为一门基础的美育课程,是在学校教育中发展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的重要途径[1],具有道德教育、精神教育、以美育人的重要作用。小学学段的学生,对美的概念和认识模糊[2],需要音乐欣赏课程进行美育的启蒙教育,而音乐欣赏课程区别于普通的音乐教学课程的重要一点就是,学生在音乐欣赏课程中以了解学科知识为主,拓宽其他知识为辅,没有十分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学习过程轻松,学习气氛愉悦,这样的学习氛围使得学生能够放松身心沉下心来去学习知识[3],从而进一步加深对学科的学习兴趣。学生通过参与教师精心设计的音乐欣赏课程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在耳濡目染的学习气氛中陶冶道德操守、精神人文与审美能力。

(二)帮助学生了解艺术中的“真、善、美”,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

音乐艺术最直接、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它可以通过听觉直接影响人的精神内心世界,音乐是一门听觉艺术,音樂音响随着时间的流动从而进一步展现,它没有一种具体的形态[4]。小学生对音乐这门艺术没有一个很明确的认知,但对声音的好坏质量与好听与否却有着属于自己的独特理解。音乐欣赏课程就是把世界优秀音乐作品放到课堂中,借助多媒体以播放声音的方式展示给学生,再配以简单的文字说明,学生只需要聆听就可以感受到音乐的美妙。在音乐欣赏的课堂中,学生与世界名家的代表作品中所展现的人文精神与艺术内涵产生了强烈的碰撞与共鸣,在聆听和感受的过程中获得了丰富的情感价值体验[5],激发了对自然中所存事物的善意,进一步培养了对世界一切美好事物的热爱之情,从而树立了积极、乐观和感恩的人生态度。

(三)立足课本中的优秀欣赏内容,初步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

民族的是世界的,文化是包容的。我们要放眼于世界,扎根于世界优秀文化沃土中,汲取世界一切优秀文化的营养。音乐艺术源远流长,音乐欣赏课程的内容应该也是包容的,任何世界各国家各民族的优秀音乐作品都可以进行欣赏,进而培养学生优秀的文化视野。同样地,在更加强调文化自信的中国新时代,民族文化成为民族凝聚力和民族创造力的重要力量源泉,我们更应该要投入到本国本民族的民族音乐土壤中。热爱中国传统的民族音乐文化,增加文化自信心。

二、核心素养下小学音乐欣赏课堂的构建原则

(一)以立德树人为统领,通过欣赏内容引导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原则

在小学这个学习阶段中,学生的年龄较小,对各学科的认识概念都还比较模糊,处于教育的启蒙阶段,同时这个阶段也是学生形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阶段,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要做好这个阶段的音乐欣赏课,做好音乐欣赏课对学生认识音乐、了解音乐乃至形成正确的三观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这个阶段的音乐欣赏课程的备课过程中,教师要根据自己对于世界优秀音乐作品的了解去挑选适合小学生欣赏的作品。首先从作品的篇幅来讲不宜太过于冗长,原因有两点,第一点是每节课的时间有限,只有45分钟的教学时间,太过于冗长的作品会拖沓教学的节奏,打乱教师的教学设计,造成严重的教学事故;第二点是小学生的有效专注时间是非常有限的,而优秀作品大部分都需要较长时间来欣赏,学生在有效的专注时间里无法获取到自己感兴趣的知识,从而会导致失去课堂活力,影响综合素质[6]。这就要求教师要精挑细选适合学生当前身心发展规律的音乐作品。

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牢记学生发展不平衡的特点,有的学生在这个年龄段已经开始系统地学习音乐,对音乐欣赏课有着强烈的兴趣,而有的学生还是首次接触音乐,对学习音乐还处于非常被动的状态。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把握好教学的尺度,既要让积极参与的学生烘托课堂的氛围,又要让刚接触音乐的学生能够参与到课堂,通过音乐欣赏课的学习产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

(二)以学科核心素养为核心,凸显教师是教学关系重塑者的原则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发挥好自己的主导作用,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音乐欣赏课程是音乐教学的一个模块,是激发学生对学科学习兴趣的一个重要手段。轻松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能够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充分的放松,促使学生将主要的精力放在学习上。

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首先要在教学目标的明确上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在制订教学目标时,教师要仔细考虑本堂课的教学任务对于学生是否过于沉重、教学方式是否适用于当前学龄段的学生、教学方法学生是否能接受等等[7]。其次要在教学技巧上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好的教学技巧不仅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产生想学、愿学、乐学的学习态度,还可以让教师在教学中起到事倍功半的作用。最后教师要在教学环节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虽然欣赏课程没有明确的学习任务,但是教师也要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帮助学生去理解音乐,感受音乐所蕴含的人文素养和时代气息,这些都是小学学段的学生仅通过聆听无法获取的知识。通过教师对基础的概念进行讲解并辅以一些升华的补充,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概括问题和灵活运用知识等的相关能力。

(三)以解决问题为导向,凸显以学生为课堂主人公的主体地位原则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首先应该注重启发学生的批判思维,通过谈话法、启示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逐步参与到课堂中来[8],在小学音乐欣赏课堂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逐步掌握音乐分析的方法和技巧。通过逐步分析音乐作品的节奏、旋律、和声、结构等元素,让学生深入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和表现手法,提高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使得学生在课堂上学会独立思考和批判性分析,引导他们从个人和社会的角度去思考音乐所表达的信息。

其次教师要鼓励学生以多种形式参与到欣赏的课堂中来,小学音乐欣赏课堂应该提供多种参与方式,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爱好。最主要的是个人参与,个人参与是小学音乐欣赏课堂中最基本的参与方式。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独立欣赏音乐作品、分析音乐元素等方式,让学生自主地探究和理解音乐作品,提高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然后是集体参与,集体参与是小学音乐欣赏课堂中比较活跃的一种参与方式。教师可以让学生一起欣赏音乐作品,并进行讨论和分享,让学生在集体中感受音乐的魅力,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音乐欣赏课堂最主要的就是欣赏与交流,交流不止在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知识交流,更多的应该是通过音乐反映学生三观上的交流。

最后除了传统的听课方式,课堂上教师也可以采用多种形式来组织教学例如小组活动、互动讨论、实地观察等方式,采用多种方式的教学组织形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还可以提高學生对学科学习的兴趣。

三、核心素养下构建小学音乐欣赏课的教学策略

(一)培养学生对音乐艺术的兴趣

音乐是一门历史悠久的艺术。在悠久的音乐长河中,正是因为音乐家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他们创作出的作品才能散发着历史的光芒和人性的光辉。因此,教师要通过多种方式方法来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热情。比如,可以选择一些生动、优美的音乐作品,引导学生深入感受音乐的魅力,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和情感体验。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些与音乐文化相关的知识,如音乐家、作曲家的生平和音乐作品的背景等。通过讲解和展示,增强学生对音乐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

(二)培养学生的音乐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的培养有助于发展学生信息处理、信息加工以及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科技发展迅速的今天,信息获取的途径多样、信息获取的种类多样、信息数量繁杂,其中好坏信息夹在一起,要想分别出有利于自己的信息就需要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在小学音乐欣赏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以下几点策略来培养学生的音乐信息素养。

首先教师要认真准备教学内容,精进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丰富教学内容,教师可以让学生对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进行比较和分析,通过一步一步引导学生分析曲子,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欣赏能力。其次就是利用教师要培养多媒体技术提高信息获取和处理的能力,在每节音乐欣赏课的作业中,教师可以提前将下一节课所要学的曲目公布,让学生提前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资料查询,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信息素养也达到了课前预习的效果。

(三)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思维品质是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思维方法,是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音乐欣赏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以下策略。首先是教师要学会善于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通过引导学生对音乐作品进行思考和分析,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发展,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9]。例如,可以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自己分析和评价音乐作品,从而培养学生的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其次就是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在小学音乐欣赏课的教学中,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学习,让学生相互合作、交流和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例如,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一起学习和探讨音乐作品,从而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四)培养学生的学科能力

培养学生的音乐学科能力,可以让学生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音乐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发展美育教育,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在小学音乐欣赏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以下策略:首先是教师要学会将音乐欣赏的内容与日常的教学内容联系起来,在欣赏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先听一些比较简单的节奏和节拍,并提问学生“这和我们平时学的哪个节奏或节拍一样”等问题,通过这种方式巩固学生日常所学,达到了复习的效果;其次就是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通过多次听取不同类型、不同流派、不同时期的音乐作品,引导学生进行总结相对应的音乐特征,进一步提高自己的音乐欣赏能力,从而增强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五)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音乐作品是作曲家依托大的时代背景、自己的社会实践经历并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所创作的,作品里蕴含了作曲家丰富的个人思想情感和鲜明的时代风格,这就需要学生在聆听音乐欣赏作品的时候将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悟与日常生活的积累主动代入到所聆听的音乐中,主动地寻找一种人与艺术的共鸣[10]。实际上对于学习音乐的人来说这种难以言喻的感觉完全可以通过设置音符的长短、节奏的强弱以及节拍的多少、音高等音乐的基本要素进行实现。但是对于小学生来讲,系统接触的音乐时间少,对于音乐的基础知识掌握得不牢固,无法以专业的角度还原音乐,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依托一些简单的文字说明使得同学们能够“换位思考”,从作曲家的角度出发来理解音乐,或者通过一些肢体语言来描述自己所感受的音乐,让学生能够在情感共鸣上欣赏音乐,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

结语

基于核心素养的要求使得我们重新对小学的音乐欣赏课程产生了重新的认识,和以往传统的欣赏课程不同的是,核心素养视阈下的音乐欣赏课程更注重的通过课程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发展以乐育人的美育目标。教育的目标发生了变化,教育的任务、教育的方式等发生了变化,自然而然地课堂内容也就发生了变化。基于学科核心素养要求,使得教师在教学的各个环节都要精心设计,从备课到课后作业的布置,同样地核心素养的重心转移到了课堂,真正落实到了学生身上,落实到了一个个个体中。

参考文献:

[1]刘月霞、郭华主编.深度学习:走向核心素养[M].教育科学出版社,2018.

[2]崔永漷.指向核心素养的教学即让学科教育“回家”[J].基础教育课程,2019.2.

[3]余文森.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2017.

[4]郭玲玲.基于学科核心素养下的中小学音乐教学设计[J].中小学音乐教育,2021,(12):9-13.

[5]贝内特·雷默.音乐教育的哲学-推进愿景[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11:171.

[6]任陆.标准与实施的距离——学科核心素养背景下音乐编创教学的反思与策略[J].艺术教育,2021,(05):40-43.

[7]刘婧.核心素养背景下的中小学音乐教学[J].黄河之声,2018,(18):110.

[8]辛涛,姜宇,王烨辉.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课程体系建构[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1):5-11.

[9]高珊.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音乐有效课堂构建研究[J].北方音乐,2020(16)

[10]王向东.核心素养下初中音乐高效课堂的构建探究[J].考试周刊,2019(39):186.

猜你喜欢
小学音乐核心素养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开启学生智慧,构建快乐课堂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如何走出小学音乐教学的困境
素质教育背景下音乐欣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