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对教育资源的研究和运用,是中国新一轮教育课程改革的工作重点之一。把当地“非遗”作为课程资源融入小学语文课堂,有利于拓宽中小学生的思路,提升中小学生的自信,培养中小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调查表明,在德州“非遗”资源融入小学语文课堂的实践过程中,出现教学内容与地方“非遗”没有相互贯通、融合教学内容复杂、创新性低、“非遗”活动的创设形式单一等现实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有部编版教科书内容的不足、教学工作者对“非遗”文化教育活动的研究不够、小学教学中应试教育思维方式仍占主导等三个因素。为此,教师应确定“教师即研究者”的角色定位,立足教材,推动课堂理论研究,扩充实践活动形式,以促进“非遗”项目更多地融入语文课堂。
关键词:“双减” 德州“非遗” 小学语文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4.04.032
“非遗”项目作为中华传统文化遗产的重要部分,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精神传承、人文根脉,彰显着创造性的文化活力,也负载了中国人独特的思考创造力与文化精神意义。继承和发扬“非遗”,是学校课程当仁不让的任务。在课堂教学中,传播中华“非遗”的教学精神是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要求,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山东德州“非遗”,是德州地区人民在长期实践中所总结的珍贵文化遗产。通过我校长期立足于地方特色传统民俗文化的探索研究,把德州“非遗”引进我校,就可以增进我校师生对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提高我校师生对地方民族文化的归属感,提高师生的民族凝聚力,这对于培育中小学生的良好民族文化素质,有着重大作用。通过构建“非遗”在学校课程教学中的体系,让中小学生知道德州“非遗”的历史价值、发展现状及其对文化艺术发展和学生现实人生的价值;探讨传承和弘扬德州“非遗”的有效路径和对策,把已发掘的学习资源与学校课堂教育环节有机融合,交叉渗透,力争用最少的时间与资金完成教育任务;在各种现代教育手段、教学方法的影响下,使广大中小学生切实地认识德州的“非遗”文化、发扬地域文化,提高文化自信,增强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归属感。通过这种方式,对于维护民族文化多样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根据我校历史、语文课程的特色,研究了把德州非遗“非遗”纳入教材、引入课堂,在实践中发掘“非遗”的精华、继承并发扬德州“非遗”的若干措施。
一、德州“非遗”融入小学语文课堂的困境
1.缺乏系统的理论体系,课程丰富性不足
我们的国家拥有丰富的“非遗”文化,包括十个主要类别,这些大类别下还包含许多值得学习的项目。由于“非遗”文化的体系庞大且分支众多,在将它们融入小学课程中时,往往会出现知识缺失和学生难以理解的问题。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对“非遗”文化的教育和培养,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接受和理解这些文化。“非遗”文化不仅仅局限于语文学科和艺术课程,在其他学科中也有着重要的体现,但由于缺乏丰富的教学内容,这些部分往往被忽视。
2.浮于表面,缺乏深入挖掘
随着基础教育的不断发展,优秀传统文化已成为重要的教学内容。然而,许多教师仍然忽略了将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课堂的实践,从而导致教学缺乏创新性和实效性。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让它成为学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行语文课本里,有许多不同传统文化元素,比如泥塑、端午节的包粽、戏曲中的画脸谱、贴春联、围棋、贴剪纸窗花、元宵节,等等,体现了传统的民俗风情。然而,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未能充分利用教科书上的信息,将本来应该涵盖的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一一展示给学生。这样的做法导致了许多传统文化的信息未得到充分传播,学生缺乏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从而影响了文化传承和发展的效果。当前,尽管许多孩子已接受传统文化教育,但他们缺乏参与多样的社区和校外活动的机会。尽管许多传统的文艺和艺术项目已经被引入校园,但这些项目并不能真正让学生们了解和传承传统的文化,它们往往缺少对课堂教育的衔接,并且很少提供实际的教育方式,导致许多人对传统的文艺和艺术知识认识浅薄,不能真正把它们融入日常生活中。
3.缺乏课程评价体系
通过引入“剪纸进校园”“戏曲进校园”等更加全面的“非遗”文化内容,让更加丰富的传统文化融入当代教育,让更加具有创新性和时代感的新型文化融合在当今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为此,我们应该建立一套科学的、全面的“非遗”文化教育指南,以便更好地发挥传统文化的作用,让更加丰富的传统文化融合在当今社会,让更加充满创造力的传统文化融合在当今社会,从而达成我们的教育目标。
二、德州“非遗”文化和语文课堂融合度不足的原因
1.教育工作者对“非遗”研究不足
德州市“非遗”文化与小学语文课堂融入度欠缺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其中最重要的一个便是各地教学人员欠缺对“非遗”语文教育资源的综合研究。德州市级、县区域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数量众多,是一个极为巨大的民族文化资源宝库,蕴含着地方民众独特的文化底蕴和民族精神。但是这部分教育资源尚未得到合理发展和有效利用,絕大多些院校和教师对“非遗”教育资源的总结和梳理工作流于形式。另一方面,教学人员缺少对各地“非遗”教育资源的深度研究和调研剖析,无法对丰富的教育资源加以分门别类和梳理,也很少建立相应的工作小组,致使“非遗”资料的初期总结工作欠缺深度。另外,教学人员也未能设计出比较系统的教育资源选择方法,未能制定基于地方文化的教育资源发展目标与准则,也缺少完整的教学管理工作方法,教育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也未能完全规范化。因此“非遗”教学资源的开发和使用都不能受到广泛关注,如此,先进的地方文化将很难有效地渗透到课堂教学中。
2.应试教育思想导致课改贯彻不到位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课堂改革的根本任务是转变课堂上过分强调理论知识灌输的情况,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促使他们积极探索,让他们更愿意在实际活动中探索新的东西,并密切教学内容和学校生活的关系。而教育工作者在教育课堂上更要注重实际教学活动的实施,使学生在实践中发现新语文、掌握新语文,并立足实际教学内容进行多样化的实验教学活动。但由于目前大多数学校并未有效担当起教育改革的使命,所以语文课程改革实施后,不少学校仍然过分强调书本知识的灌输,学生死记硬背和机械地“刷题”情况仍然比较严重,而教育者的目光也依然集中在考试分数和升学率上,成绩也仍然是衡量教师工作和学生学习成效的第一尺度。尽管有关规定明确禁止公布中小学生考试成绩与排名,但应试教育的惯性在短期内仍难有很大改善,这对“非遗”实践活动的开展和“非遗”教育资源的利用非常不利。
3.部编版教材的局限性
没有与特定地方“非遗”知识相关的内容是教科书的局限性。人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是由国家有关行政部门系统编写的教科书,在基础教育和普适性方面有着明显优点,但无法兼顾各地、各个院校乃至不同学生人群的差异性,适应不了学生掌握和理解地方文化知识的需求。德州的“非遗”是地方优良传统文化的精髓,是各地群众价值观念、风土人情和传统文化艺术等的最大集成体,蕴含着丰富多样、独特而深刻的人文气息,可以较好地适应中小学生多样化的阅读需要,给他们开辟了一个认知和理解地方文化的良好渠道,也有助于他们更加了解自己的家乡风貌。所以,为克服教材的局限性,在语文教学中提供大量的乡土材料是非常有必要的。
三、德州“非遗”进入语文课程教学的策略
1.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当我们把传统文化纳入小学教育时,必须考虑到孩子们对这门学科的兴趣和他们的认知能力,并不断努力增强我们对这门学科的理解和尊重。作为教师,我们必须清楚地知道哪些知识可以被用来进行传授,而且我们必须尽量避免使用不够准确的表达或者模糊的措辞。为了让学生感到愉悦,我们必须尽量使用他们感兴趣的话题来进行传授。为了满足小学生的需求,教师们可以利用各种资源,如多媒体资料、地方传说和游戏等,为他们提供一个充满活力、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让他们对传统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样,不仅会增加课程的深度,还会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
举例来说,教师教授《猎人海力布》这篇文章,会通过引导剪纸和绘制图案,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此外,我们还可以让文章和学生所熟悉的当地文学、文化艺术作品有机联系起来,为他们提供一个有吸引力和乐于接受新知识和新技能的学习环境,从而让他们更好地了解自己所处地区的文化传统,并且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最终,能够让传统文化和当代社会更好地融合,实现传统文化和当代社会的共同发展。
2.落到实处,内化理解
将“地方文化落地”纳入小学教育目标,不能仅局限于空洞的宣传,更重要的是,要将弘扬传承地方传统文化融入孩子们的思维和行为当中,让地方传统文化深深扎根于他们的内心,成为他们的精神家园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一过程,既可以通过文化“落地”的传承,也可以通过文化“落地”的实践,让孩子们真正感受和体会传统文化的魅力。为了更好地将“非遗”文化纳入小学课堂,我们必须认真考虑如何让教师与同学共同参与。例如,教师应该经常邀请同学们参观当地的文化遗产、文化场所、博物馆,同时鼓励家长们在休闲活动或外出旅行的同时,让他们参观这些场所,以便更好地理解家乡地方文化,同时培养他们思想的独立性、创新性。
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借助学校的资源,把传统节日融入教育之中。例如,在中秋节,教师可以让学生们先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制作一份有关节庆的手抄报,并且在课堂上分享这份作品。接着,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尝试制作月饼,并且互相分享他们的口味喜好。这样既能激发他们的兴趣,又能创造出良好的学习气氛,使他们能够从实践中获得快乐,并且能够理解和珍惜这些优秀的节日文化。清明节也是一年中的重要节点,教师应该给予特殊的关注和帮助,来保护和传承这些节日文化。清明节的传统和习俗已经被广泛传播,我们应该让孩子们亲自动手制作白色的花束,献给祖先、革命烈士。通过参与这些与实际生活相关的活动,学生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非遗”文化,满足学习的需求,激发内心的情感,有效地加深对“非遗”文化的理解,并培养文化自豪感,从而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3.与时代结合,创新“非遗”表现形式
现代社会的快节奏和多样性使得互联网和电子产品已经深入我们的日常生活。把传统的文化元素融入现代的节日庆典,可以说是一种更加现代的传播模式。利用智能设备,教师可以将“非遗”文化的元素融进短视频,比如网络上许多拍摄传统文化主题视频的播主,其作品中就有许多精彩的“非遗”元素,可以激发观众的兴趣,让更多的人深刻理解、热爱、尊重、保护、珍惜、发展传统文化,从而推进“非遗”文化的发展。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够接触到真正的“非遗”文化,从而获得一个全新的认识,让传统文化和现代教育一起走向未来。
通过不断地接触和体验,学生可以感知和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例如,春晚和冬奥运的开场和结束仪式上,《只此青绿》的跳跃、24小时的倒数,以及赠送折柳作为礼物,这些精彩的艺术表演给观众带来了极强的视觉冲击,同时也为推广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了重要的平台,为促进其普遍推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它,并将其融入日常行为之中。
德州“非遗”文化是“无形精神文化”,学校中的传承教学,应当是一个隐含的精神层次的教学,语文课除去培训孩子生活存在所必需的关乎语言的多种综合能力素养以外,还承担着人文科学、审美观和其他方面综合素养的培训功用。德州“非遗”文化与小学语文教育结合的课程深受中小学生的喜爱。伴随他们长大的“土得有些掉渣”的传统民俗语句被教师们搬上课堂,这既讓他们高兴也让他们惊讶,他们所熟知的传统民俗俚语中充满了丰富质朴的情感,古代农人的生活智慧也让他们耳目一新。他们读书兴趣浓厚,这既让我们欣喜,也让我们忧虑。欣喜的是,这样的教学激起了学习者们对当地文化、语言训练新内涵的巨大渴求;忧虑的是,由于师资的知识结构与发展机制问题,部分语文教师对德州“非遗”文化的教学内容有着知识结构上的缺陷,每一次备课都必须倾注大量的时间,而目前学校校本课程训练的力度和广度还无法填补这样的缺陷。因此语文教师们要克服困难,精心规划,尤其在校本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更要重视对当地语言文化底蕴的系统掌握和提炼。
参考文献:
[1] 贾真光《非遗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传承的研究——评〈地方文化资源教育转化现实与超越〉》,《语文建设》2022年第16期。
[2] 吴其炳《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小学语文教学的策略研究——以福建寿宁北路戏为例》,《文理导航》2021年第24期。
[3] 叶瑜《小学语文教材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研究》,《中山大学》2023年第8期。
[4] 李劭侹《构建跨学科多科融合非遗校园文化的实践路径——以广州市天河区银河小学为例》,《文存阅刊》2021年第20期。
(宋莹莹,1993年生,女,汉族,山东德州人,学士学位,小学语文教师,小学二级教师,研究方向:基础教育)
(项目名称:德州“非遗”与小学语文有效结合的途径研究,项目编号:DZ2021YB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