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化课后习题设计,提升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2024-05-10 10:20张玉娇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4年4期
关键词:结构化语言表达习题

摘 要:结构化习题作为一种有组织、有目的练习形式,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本文介绍结构化习题的设计原则,包括合适的难度和挑战、具有逻辑性与连贯性、与课堂教学内容的结合等。然后阐述结构化课后习题设计的方法,即通过词汇与语法训练、阅读理解与写作训练,以及口语表达与演讲训练等,全面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探讨了结构化课后习题在课堂中的应用,并提出作业布置与批改建议。

关键词:结构化课后习题 语言表达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4.04.021

在语文教学中,课后习题作为巩固学习、提高能力的重要环节,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长期以来,不少教师和学生都面临着课后习题设计上的一些困扰:习题内容散乱、缺乏层次,难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结构化习题设计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能够培养逻辑思维、提高表达能力,使得学习成果能够得到有效巩固和应用。但在实际中,由于传统教学观念等影响,结构化习题设计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基于此,需要针对结构化课后习题设计展开探究。

一、结构化课后习题设计概述

(一)结构化习题的概念和特点

结构化习题是一种有组织、有目的练习形式,它在教学中以一定的规则和步骤,针对特定的学习目标和知识点进行设计。这些习题之间有明确的逻辑关系,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帮助学生系统地、全面地掌握所学的知识和技能。相较于传统的习题形式,结构化习题具有逻辑性、系统性、目标导向、多样性等特点,凭借这些特点,结构化习题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知识,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并为学习的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二)结构化习题对提升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积极影响

结构化习题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有着显著的积极影响。通过培养逻辑思维、提高文字和口语表达能力、拓展词汇量、培养阅读理解能力及激发学习兴趣,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全面提升,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具体而言,结构化习题的设计注重逻辑性与连贯性,学生需要按照一定的步骤和思路解答问题。这样通过不断练习,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就能得到锻炼和提高,能够更清晰地组织语言,合理地表达观点和论据。同时结构化习题通常包含作文题,通过指导学生进行书面表达,培养他们正确运用语法、词汇和修辞手法的能力。长期的作文训练也能够让学生的写作水平逐渐提升,使其能够用更准确、生动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二、小学语文结构化习题设计原则

(一)考虑年龄和认知水平,设置合适的难度和挑战

在设计结构化习题时,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合理确定习题的难度和挑战程度。对于小学生而言,习题应该符合他们的认知发展阶段,不过于简单也不过于复杂,以确保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并在解答问题中感受到成就感。同时,设置难度合适的挑战任务,引导学生逐步超越自我,持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二)突出习题的逻辑性,形成完整的语言表达思维

结构化习题应该有明确的逻辑关系,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语言表达思维。习题之间应该有承接和延伸,让学生在解答问题时形成连贯的思维过程。这样的设计可以让学生掌握孤立的知识点,并将这些知识点融会贯通,形成有机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加强知识内化和运用能力

结构化习题应该与课堂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围绕课本教材和教学目标设计。习题可以延伸、巩固和运用课堂所学的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内化所学内容,并能够将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和学习中。这样的设计可以增加习题的实用性和针对性,促进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真正提升。

(四)设计多样化题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多样化的题型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在进行结构化习题设计时,应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阅读理解题、作文题等不同形式,让学生在多样的题型中进行练习,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和挑战性。此外,也可适当引入一些趣味性和创意性的习题,让学生在解答问题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从而更积极地投入到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中。

三、习题设计的具体方法与技巧

(一)词汇与语法训练

1.词汇积累与用法练习

在词汇与语法训练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准备一些卡片,每张卡片写上一个生词,然后让学生根据意思和读音进行记忆。通过反复复习和练习,加深学生对单词的记忆和理解。同时可以提供一些近义词或反义词,让学生辨析它们的意思,帮助学生理解词语的细微差别,并运用到不同的语境中。在这过程中,还可以给出一些句子,其中含有需要填入合适词语的空格,让学生根据句意和语法要求选择适当的词语填空,从而练习词语的用法和搭配。最后,要求学生根据给定的词汇,编写一些有意义的句子。这样的练习可以帮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运用所学词汇,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以课文《姓氏歌》为例,教师可以准备一些卡片,每张卡片上写上一个生词,例如“娄”“蔡”“冉”等姓氏。让学生根据意思和读音进行记忆,通过反复复习和练习,加深学生对这些姓氏的记忆和理解。同时,在课文中,有一些姓氏可能在发音或拼写上与其他词汇相似,例如“冉”和“冉冉”。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类似的字词,要求他们辨析词语的意思和差异,帮助学生理解它们的细微差别,并将它们运用到不同的语境中。另外,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课文中的姓氏,编写一些有意义的句子。例如,学生可以根据“娄”姓编写句子:“我的同桌姓娄,他是一个很有礼貌的男孩。”这样的练习可以帮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运用所学的姓氏词汇,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2.句型转换和语法填空

在句型转换和语法填空教学中,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句子,要求学生进行主动和被动语态的转换,或是肯定句与否定句的转换。例如,“我们都很开心”可以转换为“我们都不开心”。同时也可以给出一篇短文,其中缺少一些关键的语法成分,例如动词、名词、形容词等,让学生根据上下文和语法规则进行填空。比如在《姓氏歌》一课中,教师可以设置这样的习题:“姓冉的人很_____地来到操场上。”句中的空格处可以填入“高兴”,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语法知识,并在实际文章中应用。通过这样的练习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语法知识,并在實际文章中加以应用。

(二)阅读理解与写作训练

1.短文阅读理解题设计

在阅读理解训练中,教师可以选择一些适合小学生的短篇故事,要求学生阅读后回答相关问题,包括主旨、主要人物、故事情节等。通过阅读短篇故事,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对故事情节的感知和理解。同时可以提供一张图片,并附上简短的文字说明或问题,要求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和文字,进行阅读理解和思考。这样的练习可以锻炼学生从多个角度理解信息的能力。在这过程中,为了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逻辑能力,教师还可以给出一些陈述,要求学生判断陈述的真实性,并解释判断的依据。

以《纸的发明》为例,教师可以选择一篇介绍纸的发明历史的短篇故事,确保故事内容简洁明了,适合小学生理解。在阅读后,教师可以准备相关问题,例如:“这篇文章的主旨是什么?”“谁是纸的发明者?”“纸是如何传播到世界各地的?”通过回答这些问题,帮助学生加深对故事主题、主要人物和故事情节的理解。同时,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关于纸的陈述,要求学生判断陈述的真实性,并解释判断的依据。例如:“纸是在古代埃及发明的。”“纸在发明后很快传播到全世界。”以此来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创意写作题的启发和引导

在创意写作训练中,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主题或一个引导性的问题,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例如,在学习《腊八粥》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询问学生:“你最喜欢的节日是什么?请描述一下你在这个节日里的愉快经历。”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和想象。同时在教学中,也可以提供一些图片、短文或视频片段作为创作素材,鼓励学生根据素材进行创意写作。另外,教师也可以要求学生扮演某个角色,从这个角色的视角进行写作。例如,学生可以扮演一只小动物、一位历史人物或一位未来的科学家,写出他们的所思所想。在学习《树和喜鹊》这篇课文时,可以让学生扮演树或者喜鹊来写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三)口语表达与演讲训练

1.话题讨论与角色扮演

在口语表达与演讲训练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准备一些生活中或学习中的话题,例如环保、友谊、家庭等,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教师可以设定一些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交流。通过话题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提升学生与他人合作和交流的能力。同时,设计一些角色扮演情境,让学生在特定角色中进行对话和互动。例如,学生可以扮演不同职业的人,模拟交流场景,如医生与患者、教师与学生等。通过角色扮演,帮助学生更好地运用語言与他人进行交流,提高口语表达能力。最后,教师也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真实的生活情景,要求他们进行情景模拟并进行表达。例如,可以让学生模拟在商店购物、参加聚会等情境中的对话和交流。这样的练习可以帮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灵活运用语言,增强沟通能力。

以《父亲、树林和鸟》这篇课文为例,教师可以将环保作为话题,引导学生围绕《父亲、树林和鸟》中的环保主题展开讨论。通过设计一些问题,如:“父亲为什么会选择在树林里种树?”“树林对鸟类有什么作用?”让学生深入思考并表达自己的观点。在角色扮演中,可以让学生扮演课文中的父亲、树林里的鸟,或是一个环保志愿者等角色,模拟交流场景。通过扮演不同角色,帮助学生更好地运用语言与他人进行交流,提高口语表达能力。最后,可以在校园里举办一些环保活动等,要求学生进行情景模拟并进行表达。

2.小组或个人演讲的设计

除了话题讨论外,教师也可以设计小组或个人演讲来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在具体教学中,教师需要先让学生自主选择演讲主题,可以是他们感兴趣的话题、自己的经历、某个科学知识等。要确保主题既与学生相关,又有足够的内容可以展开。同时,对于较年轻的小学生,可以为他们提供一些简单的素材,帮助他们展开演讲。例如,提供一幅图片或一段短文作为演讲的素材,让学生围绕这些图片或者短文展开演讲。另外,教师应引导学生合理组织演讲内容,包括开头、中间和结尾,要求学生清晰明了地陈述主题,并在中间段落展开详细阐述。在这过程中,还可以提供一些演讲技巧的指导,例如控制说话速度、保持良好的姿态和表情、注重语音语调等。通过演讲技巧训练,提高学生演讲的自信和表达效果。最后,总结要点并给观众深刻的印象。

四、结构化课后习题在课堂中的应用

(一)课后习题与课堂教学的融合

结构化课后习题应该与课堂教学密切融合,充分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讲解、示范和指导,引导学生对相关知识点进行学习和理解。随后,教师可以布置相应的结构化习题,让学生在课后对所学内容进行巩固和练习。通过这种融合方式,学生可以在课堂上主动学习,课后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学习成果,形成知识的渗透与应用。

(二)指导学生正确使用结构化习题

在进行结构化课后习题布置时,教师需要仔细解读习题的要求和目标,并向学生解释每道题目的意图和考查点。确保学生理解习题的目的,正确对待习题练习,同时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教师可以在布置习题时提供一些提示和指导,但也要给学生足够的自主空间,让他们尝试独立解决问题,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最后,在批改习题时,教师应及时给予学生针对性的反馈和指导。在课堂上,可以对学生常犯的错误或易忽略的知识点进行讨论和解释,帮助学生理解和纠正错误。

(三)习题作业的布置与批改建议

在进行习题布置时,教师需要考虑学生的学习负担,避免过多的习题导致学生厌学。通过合理控制习题数量,让学生集中精力,从而达到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同时教师需要将习题分为不同阶段布置,逐步加大难度。这样的设计有利于学生循序渐进地提高语言表达能力,避免学生感到过于困难或无所适从。最后,教师在批改习题时应尽量保持及时性,让学生尽早得到反馈。及时的批改有助于学生及时纠正错误,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此外,在批改习题时,教师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差异,给予个别学生特定的指导和建议,根据学生不同的能力和水平提供差异化的指导。

总之,结构化课后习题设计是提升小学生语文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方法。通过在课堂教学中融入结构化习题,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形成完整的语言表达思维。在课后习题设计中,教师应考虑学生的年龄和认知水平,设置合适的难度和挑战,使习题具有适应性和针对性。同时,注意结构化习题的逻辑性与系统性,通过有效的词汇与语法训练、阅读理解与写作训练,帮助学生全面理解知识,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1] 黄海琴《整体结构视域下的小学数学单元习题设计》,《名师在线》2022年第34期。

[2] 贺辉武《结构化设计,让思维走向深刻——以“公式不够用了怎么办”教学为例》,《四川教育》2022年第18期。

[3] 祝银桂《从“小习题”到“大整合”——单元整体教学的结构化设计》,《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22年第5期。

[4] 卫福山《高中数学结构化视角下习题课教学模式》,《数学通讯》2021年第18期。

(张玉娇,二级教师,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黄庆余,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

猜你喜欢
结构化语言表达习题
从一道课本习题说开去
一道课本习题及其拓展的应用
抓住习题深探索
促进知识结构化的主题式复习初探
结构化面试方法在研究生复试中的应用
精心设计习题 构建高效课堂
新闻采访中如何应用语言表达技巧
语言表达综合训练
语言表达与语体选择
基于图模型的通用半结构化数据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