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马克交际翻译理论视角下旅游文本英译研究

2024-05-04 00:24陈武魏薇
现代商贸工业 2024年7期
关键词:翻译方法

陈武 魏薇

摘要: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走出去”感受异国的风土人情。因此。旅游文本的翻译也显得日趋重要。探究旅游文本的英译,有利于更好地推动旅游业的发展,更好地传播中国声音。本文以5A级旅游景区同里古镇的官网英译为例,运用纽马克交际翻译理论对旅游文本英译进行研究。希望能够为旅游文本的翻译提供一定的借鉴,推动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和繁荣。

关键词:纽马克交际翻译理论;旅游文本;翻译方法

中图分类号:F74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4.07.030

0引言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中国与世界各国的联系日渐紧密。近年来,旅游业也发展迅速,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走出去”感受异国的风土人情。旅游是一种文化交流的方式,旅游文本是文化交流的桥梁。旅游文本属于信息性文本和呼唤性文本,而纽马克交际翻译也强调尽可能靠近读者,注重读者的感受。纽马克交际翻译理论与旅游文本的核心相契合。因此,旅游文本的翻译策略值得深入探究。同时旅游文本的翻译也可以为翻译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1旅游文本的特点

旅游文本就是介绍旅游目的地当地的景点及风土人情,能够让游客快速了解到当地景点的独特之处,起到了宣传和引导作用。方梦之认为其特点是:“短小精悍,生动活泼,通俗易懂,信息量大又不失文学性、艺术性、宣传性和广告性”(方梦之,2008:275)。就汉语旅游文本和英语旅游文本而言,两者在词汇、句法上都具有很大的差异。

1.1词汇特点

词汇特点是旅游文本区别于其他专业文本的一个重要特点。旅游词汇会涉及经济、政治、文化、宗教、历史、地理、风俗等各方面,旅游文本中还会涉及大量专有名词,如人名和地名。汉语旅游文本中的词汇多书面化,辞藻华丽,多采用四字格,以达到抒情和渲染的效果。而英语旅游文本中的词汇常用口语体,简洁明了,表达通俗易懂,注重文本的传递效果和应用性。

1.2句法特点

汉英旅游文本的句法特点相比其他文本而言具有很大的差异。汉语是一种“意合”语言,句子成分之间的逻辑主要是通过语义来连接,句子结构比较自由。而英语是一种“形合”语言,句子成分之间的逻辑主要通过关联词等连接,注重语法规则。汉语的句式比较对仗工整,协调一致,而英语的句式比较自由松散,长短不一。

2纽马克交际翻译理论概述

彼得·纽马克于1982年出版了《翻译方法》。在这本书中,纽马克提出了交际翻译理论,并阐述其核心是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他是这样定义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的:“语义翻译是在译语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地准确再现原文的上下意义,因而译文与原文的形式和风格更接近;而交际翻译是试图使译文对译语读者产生的效果尽量等同于原文对源语读者产生的效果。”(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2001,P34)语义翻译更靠近源文本,最大限度表达源文本的信息和内容,更接近源语的特点和习惯;然而交际翻译更靠近目的语文本,更能让目的语读者接受和理解。

纽马克认为语义翻译注重接近源文本的效果,交际翻译注重读者的感受和理解程度。因此,交际翻译信息传递的效果更直接,译文更流畅,更符合读者的接受程度。语义翻译理论更强调译者对原文的尊重,因为原文的结构与译文的结构相似。在这种方法中,应遵循原文的语言特点和语法,以反映作者的思维过程。因此,交际翻译会更容易被读者接受,与语义翻译相比会比较通顺、简朴,译文一般比原文更长,文字更灵活。

3纽马克交际翻译理论在旅游文本中的应用

纽马克将文本类型分为三大类,即表达性文本、信息性文本和呼唤性文本。其中,表达性文本指向了原文本的作者。它是指通过文本的语言,人们可以感受到作者的思想、愿望、觀点或态度等情感,这就是语言的表达功能。在表达性文本中,首先要考虑原文的作者。

信息性文本主要是传达语言的信息功能,阐述相关事物的具体情况。该文本涉及自然科学、工商经济等相关领域,内容的真实性是其核心,语言不如真实性重要。就信息文本而言,在翻译时应以原文信息的表达为指导,以达到流畅的翻译。

呼唤性文本主要考虑读者的反应,目的是吸引并引导读者按照作者的意图行动。有些文本属于这种类型,如产品说明、广告、小册子等,以读者为第一考量,充分利用目的语的优势,追求与源语相同的效果。

旅游文本也更加注重读者的感受,即游客的感受,因此旅游文本翻译就是为了让读者充分了解到目的地独特的景点与独特的风土人情,激发读者的兴趣。这与纽马克的交际翻译理论核心相同。纽马克对交际翻译原则的定义是:交际翻译试图对读者产生一种与对原文读者最接近的效果。除此之外,纽马克还指出语义翻译适用于表达性文本的翻译,而交际翻译更适用于信息性文本和呼唤性文本的翻译。大多数学者将旅游文本划分为信息性文本和呼唤性文本,所以纽马克交际翻译理论适用于旅游文本的翻译。与文学翻译相比,旅游文本翻译是一种应用型翻译,旅游文本翻译更加注重译文的实用性。旅游文本的翻译就是要让游客接近目的地,因此,旅游文本的译文是否能让游客接近目的地,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目的地的宣传效果。

4交际翻译理论视角下旅游文本英译研究

纽马克的交际翻译理论在旅游文本的翻译中应用广泛,该论文将通过纽马克的交际翻译理论对现有文本的英文译文进行分析研究,下面以5A景区苏州同里古镇的官网译文为例。

4.1省译

汉语旅游文本常常因为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因此,辞藻华丽,多采用四字格,注重艺术美学,运用一些文化深厚的词对景点进行描述。而英文旅游文本一般用词简洁,注重信息的传达。在纽马克的交际翻译理论下,旅游文本的译文要以读者为主,因此,在翻译该类词的时候要简洁,传达信息即可。例如:

【原文】新年伊始,初一到初五,同里四乡八邻的善男信女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赶到古镇西南的“南观”支点罗汉,以祈求四季平安。

【译文】From Chinese New year′s day to the fifth day of Chinese New Year,many people come to "South Temple" to observe Lohan,praying for peace all around the year.

【分析】原文中“新年伊始,初一到初五”,译文却省去了“新年伊始”,只翻译了关键句“初一到初五”:From Chinese New year′s day to the fifth day of Chinese New Year,示例中“同里四乡八邻的善男信女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赶到古镇西南的‘南观支点罗汉”,译文却省去了“要做的第一件事”“古镇西南”,只翻译了关键句“赶到‘南观支点罗汉”:many people come to "South Temple" to observe Lohan.原文是同里古镇新年习俗的一个介绍,因此,只需要译出关键句,简洁明了即可,如果按照原文逐字翻译,只会让译文冗长乏味,甚至让游客误解。

4.2简译

从思维方式来划分,中国人偏向具象思维,而英美人偏向抽象思维。因此在旅游文本中介绍一些事物时,中国文化倾向于用具体的形象进行思维阐述,而西方文化则强调用逻辑来阐述。根据纽马克交际翻译理论,对于此类中西方思维不同的语句,要采用简译法。例如:

【原文】八月十五中秋节,此节同里人比较看重,家家户户都要供斗吃月饼。

【译文】On MidAutumn Day,Tongli people put more emphasis on MidAutumn Day,burning joss sticks and having mooncake.

【分析】原文中“八月十五中秋节”,“八月十五”和“中秋节”为同一个意思,因此进行了简译,只翻译了“中秋节”:Mid-Autumn Day;除此之外,这里的“家家户户”指代的就是“同里人”,因此进行了简译,只翻译了“同里人”:Tongli people。这样使得译文符合西方的思维逻辑。

4.3释义法

由于中西文化的差异,旅游文本中带有许多特定的中华文化的词,如果不对其进行解释性的翻译,那么译文则变得晦涩难懂,难以达到语言交际的作用和效果。根据纽马克交际翻译理论,对于此类词句,要采用释义法,使译文顺通,靠近读者。例如:

【原文】据清嘉庆《同里志》记载,从宋元明代起,同里已是吴中重镇。

【译文】According to records of Annals of Tongli of Jiaqing of the Qing dynasty,Tongli has already been the strategic town of central Wujiang since Song,Yuan and Ming Dynasties.

【分析】原文中“吴中重镇”指的是吴江区中心的一个重要古镇,译文用解释性的方法将其译为“the strategic town of central Wujiang ”,即传递出了字面意思,也表达出同里的重要地位。这里采用释义法能够让读者更加了解同里古镇的历史背景。

5结语

旅游文本翻译与文化的传播息息相关,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世界各国文化之间的交流,旅游的发展也欣欣向荣,因此,旅游文本翻译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旅游

作者简介:杨莉(1982-),女,汉族,浙江杭州人,博士,浙江树人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国际贸易。文本往往承载着历史、宗教、政治、风俗、哲学等大量文化信息。旅游文本翻译也是文化传播的一个重要形式,提高旅游文本英译质量既能促进旅游业的发展,也能促进中国文化的传播。

参考文献

[1]Peter Newmark.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2]徐明玉.浅谈纽马克的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25).

[3]夏康明,代禮胜.汉译英理论与实践——跨文化视角下的汉英翻译研究[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3.

[4]吴霜,何泠静.交际翻译理论视角下文化负载词英译研究——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英译本为例[J].汉字文化,2020,(23).

[5]张志祥.旅游翻译中的交际规范[J].上海翻译,2017,(02).

[6]高嘉勇,韦玮.交际翻译视域下的旅游翻译英译研究[J].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21,26 (04).

[7]王小兵,倪娜.浅谈旅游文本的语言特点与翻译[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2(02).

[8]李德超,王克非.平行文本比较模式与旅游文本的英译[J].中国翻译,2009,30(04).

[9]方梦之,毛忠明.英汉-汉英应用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国际结算课程思政教学实践研究

猜你喜欢
翻译方法
英文歌曲名称翻译的模因解读
民俗旅游资料日译方法探讨
浅谈日语翻译的方法与策略
中医语言隐喻分析及其翻译方法研究
结合语境翻译文言文方法举隅
浅谈汉语歇后语的翻译方法
中国特色词汇及其外宣翻译
中国特色词汇的英译探讨
服装标签上英文翻译错误分析
菜单翻译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