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洁
摘要:隐喻现象是中医语言的一大特点,也是一大难点。中医语言中常见有方位隐喻,实体隐喻,关系隐喻三种类型。为更好促进中医知识与文化的传播,文章分析了直译法、意译法、明喻法等三种隐喻翻译方法,旨在实现更高效、更科学和更准确的中医英译效果。
关键词:中医英译;隐喻;翻译方法
所谓隐喻,是在语言中“将两种不同概念的事物通过含蓄、婉转地表达或映射的方式达到形象比喻的语言行为”。[1]它是一种修辞手段,也是语言中的普遍现象,更是人类的重要思维方式。这一思维方式主要基于身体经验,以一种事物暗喻另外一种事物,是基于一种事物暗示之下对另一事物进行感知、理解、体验、联想的语言行为、心理行为与文化行为的综合结果。认知语言学认为,人的思维是一种隐喻式的思维,人借用隐喻来表达自己的认识与思考,并利用隐喻性的语言来进行交流,所有的语言都具备有隐喻性。
一、中医语言隐喻分析
作为人类智慧的结晶,隐喻现象在中医语言中普遍存在。受到中华文化独特文化环境的影响,中医语言在隐喻上表现出“取象比类”的特性。所谓的“取象比类”,其最早可以追溯到《周易·系辞下》“古之包牺氏之王天下,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古人以日常生活中所熟悉常见的现象或事物来类比复杂的医理,以“象”来表事理,以“类”来促具体,实现“以已知喻未知、以熟悉喻陌生、以简单喻复杂、以具体喻抽象、以通俗喻科学”。[2]可以说,隐喻不仅仅是中医语言中常见的语言现象,也是古人对于人体、疾病等的独特看法,还是中华文化特征在医学领域的体现。
(一)方位隐喻
方位是人类认知里面最基本的概念。中医语言中的方位词虽与一般语言中的方位词大致代表意义相似,且在数量上远少于一般语言,但仅凭着上下,高低,前后,内外等少数的几个方位词却包含了中医中绝大部分的方位关系,可见其在内涵上延伸之广。“人们总是借用这些具体的方位概念或方位关系去喻指一些抽象概念或抽象关系,甚至某种难以捉摸的心理状态。这也是人类思维的一种共性”。[3]举例而言,“表”与“里”是一对方位词,它代表了八纲之中辨别病位深浅的两纲,同时也映射了皮毛经络,脏腑气血在内的人体结构,继而形成了“表证”与“里证”。所谓“表证”,即初期头痛发热等病位浅表症状,而“里证”,则指的是脏腑气血等病位深入症状。因此,也就产生了表虚里虚,表寒里寒热等诸多概念。可见,代表方位的表里,在中医语言中从一层含义转移到另外一层含义,隐喻意义的存在拓展了其意义内涵,具体化的形容也使得从抽象的中医理论变得可接受,可理解化。
(二)实体隐喻
实体隐喻是用人类生活经验内所熟悉的物体或物质来对中医语言中的相关症状进行描述性概括,以方便对抽象理论进行理解与辨识,也就是对其进行指称化。在中医术语中,此类隐喻比比皆是。如《黄帝内经》中:“风者,善行而数变”。风的流动多变是我们日常所能体会熟知的,那么运用“风”来比喻风邪,其流动多变的特点则让人一下欣然接受。而在各类脉象术语中,屋漏用以形容脉象间隔时间长,解索用以形容脉象时快时慢,转豆用以形容脉象捉摸不定,雀啄用以形容脉象连连数急,麻促用以形容脉象纷乱急促,鱼翔用以形容脉象似有似无等等,加上这些熟悉事物的定义,种类纷杂的各类脉象得到了最贴切最具体的形容。中医术语中隐喻的使用实现了具体的、有形可睹的事件与相对抽象现象之间的转换。
(三)人象隐喻
人象隐喻是中医语言中借用人与人之间的相关关系称谓来形容中医中关系与功能的隐喻。“用人对社会关系的认识和理解来看待人体部位的关系和相关功能,就形成了人象隐喻。”[4]比如说,在素问·灵兰秘典论》中记载有“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运用社会人际中的“将军”依次来形容肝脏在人体中的作用,其功能与重要性不言而喻。又如,中医语言中的“母”与“子”,这是人际关系中的一对亲属称谓,被隐喻成为人体内部关系,“母气”则指五行相生关系中的生我者之气,而“子气”自然地成为五行相生关系中的我生者之气,母子之间存在有生育与被生的关系,相对应的“母气”与“子气”也就包含了类似联系,此类命名方式仅从字面上就具备了极强的解释作用。
二、中医语言隐喻常见翻译类型
(一)直译法
中医语言中隐译的产生来自于古人对于世界的观察以及自身生活经验的总结,具有一定的文化特征。人类在发展过程中,在认知方式或特点上存在有一定的相似性,不同的民族文化也存在有共通之处。人类具有“共有的非文化知识”,不同民族对自然相似的认知并不是相互学习所获得的。因此在翻译过程中,有些隐喻能够被西方大众所直接接受或理解,那么这一部分隐喻即可采用直译的办法,将原有的隐喻直接植入目的语中。如“血海”,其为穴位,位于脾经,《金针梅花诗钞》记载曰“缘何血海动波澜,统血无权血妄行”,如聚血归海,暗含引血归经之用。由于它的形象借喻,在中医翻译中译为“blood sea”,保证了在形式上与原文的一致,同时也展示了中医隐喻术语中包含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特色。
(二)意译法
中医作为中华文化的典型代表,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智慧的结晶与经验的沉淀,与西方文化在某些方面具有较大的差异,在翻译过程中倘若一味使用直译,则可能出现由于文化缺省所带来的概念意义的欠缺或者错位,继而影响接受者认知的形成与翻译的效果。在这个时候,我们一般采用意译法,将隐喻喻体省略,将其中包含的文化内涵找到西方文化中的对应概念,方便读者理解。如中医中的“金破不鸣”,因肺气损伤而导致声音嘶哑的病理名词,因其嘶哑声音类似敲打破钟的声响,故有此名。
(三)明喻法
在翻译中,若能将原有语言文化中所建立的关系最准确最直接最大限度地映射到一种语言文化中,其翻译效果无疑是最佳的。在中医语言中,许多隐喻对于症状或病理形容精确,为达到最好的翻译效果,在翻译过程中往往采用替代喻体的方法,选择保留比喻关系,但在喻体选择上,用符合读者认知思维,较为通俗易懂的喻体替代源体中隐含意义较深,较不明显的喻体,在保留原有概念意义的同时消除两种文化间的隔阂与障碍。如“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被翻译为“The heart is just like a king organ from which spirit emerges.”原文中“心”被比作“君主之官”,以强调其作用与重要性,而译文中直接将隐喻(君主之官)转化成为明喻(just like a king organ),意义表达得更为通俗具体,以符合西方读者的认知方式与经验。
总的来说,中医博大精深,为实现中医的发扬光大,中医英译任重而道远。在翻译过程中,我们要特别注意中医理论中隐喻的存在,深刻理解隐喻中的文化内涵,深入地了解源语与译语的相似性与差异性,灵活使用各种翻译方法,最大可能地将原文的信息准确无误地进行传达,以期实现中医文化的传播。
参考文献:
[1] Dan Sperber,Deirdre Wilson.Relevance: 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M].上海: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45-47.
[2]闫舒瑶.从认知的角度谈中医隐喻翻译[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10(8):175.
[3]李国南.辞格与词汇[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4]张兴华.中医术语隐喻研究[D].湘潭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