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认养农业的区位分析

2024-05-04 23:26段翔
现代商贸工业 2024年7期
关键词:农业发展商业模式乡村振兴

段翔

摘要:认养农业是近年来新式的耕耘增值开展形式。顾客预付生产费用,生产者为顾客提供绿色有机食品,在生产者和顾客之间建立一种风险共担、收益共享的生产方式。认养农业最早起源于德国,在国外已经相对成熟。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人民消费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渴望绿色健康的农产品和更加多元的消费体验,认养农业正在逐渐被社会和市场所接受。而安阳市历史悠久,农业特产、文旅资源丰富,交通较为便利,拥有较好的发展认养农业的区位优势。本文将系统分析安阳发展认养农业的必要性、可能性、超越性,为农业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认养农业;乡村振兴;商业模式;农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F2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4.07.008

0引言

安阳市是早期华夏文明的中心之一,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众多知名旅游景点与风景名胜,文旅资源丰富。同时,安阳市历史悠久,特产丰富,拥有但不限于内黄大枣、内黄花生、林州东姚小米、八里营甜瓜、内黄桃、滑县大尾寒羊等优质知名农产品。但长期以来,安阳市农业产业链较为薄弱,产业结构、种植结构较为单一,虽然安阳市拥有较多特色农产品,但品牌效益相对较低,农产品外地知名度并不高。同时,农业文旅产品较为单一,农村文旅项目种类较少,趣味性较低,游客消费体验较差,未形成区域特色。现代认养农业是多种业态的融合,其基础的模式是消费者与经营者签订合约,经营者为消费者提供农业生产所需的资料,消费者再进行体验消费。在现代信息化发展中,认养农业与观光休闲农业、都市农业、订单农业等业态进行融合,成为一种高效的发展模式。因此,安阳市农业发展亟须认养农业这种新的业态来刺激居民对农业进行消费,利用“特色农产品+认养农业”打造区域知名品牌,发挥品牌效应,助力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1安阳市发展认养农业的必要性

1.1认养农业的优势

1.1.1资金回收快,认购金额大

认养农业可以视为订单农业的延伸,消费者通过与经营者签订合约,提前支付认养费用,获得认养服务以及认养产品的所有权。经营者可以在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基础上,科学利用这部分资金进行服务与产品的提质增量,进一步提升消费者的消费体验,增加复购率。同时,现代认养农业主要服务中高端消费,认购金额较传统农业亩产值大,资金回报率高。

1.1.2产业融合发展,发展动能增强

现代认养农业往往会涉及多种业态的融合,包括但不限于“认养农业+特色文旅+研学+劳动教育+乡村康养+电子商务+深加工”等。融合工业方面,认养农业产出的农产品,到用户手中需要进行简单加工或者深加工,用户也可以选择认养手工业产品,进行差异化定制;融合服务业方面,认养农业提供消费者实地体验种养服务,承接研学和劳动教育活动,开发乡村康养与电子商务业务,开展物流服务,与服务业深度融合。

1.1.3市场潜力巨大,市场需求尚未充分挖掘

认养农业的市场需求,植根于中华民族内心对中华优秀农耕文化的血脉传承,来源于现代社会人们对食品健康的需求与食品市场良莠不齐之间的矛盾,发展于社会经济逐渐繁荣中人们越来越多元的休闲与体验价值的需要。根据市场研究机构艾瑞咨询此前发布的《中国认养农业市场发展趋势报告》,国内认养农业2016年至2020年的市场规模逐渐由58.5亿元增长到220.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均保持在较高的水平。由此可见,认养农业在国内有着较大的市场,且市场尚未饱和,对消费者的需求挖掘也有待加强。

1.2认养农业的成功案例

国内此前已经有多个地方开展了认养农业实践,且发展到了一定规模。例如,贵州省黎平县洪州镇运用独特资源禀赋和特色种植优势,开发“油菜+认养农业”的认养模式,发展出“企业+认购”“党员+认种”“合作社+管护”的组织管理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成功利用200多亩闲置土地进行农业再生产。浙江杭州市开发的“认养一头牛”品牌,从2016成立至2019年的销售额就超过15亿元,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同时,浙江千岛湖在景区开发“公益认养”模式,将景区内的古树通过线上平台,依托景区资源进行公益认养,筹集资金用于古树保护,再利用该模式积累的社会力量开展果树认养,扶持农村发展。这些模式用其创造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证明着发展认养農业的必要性。

1.3认养农业的功能

认养农业能够实现资源持有者与需求者的有效动态对接,将农业生产的过程,作为服务售卖出去,扩展了农业的营收渠道,能够将传统“产供销”模式创新为“销供产”模式,减少了农业市场价格波动对农产品销售带来的损失,打通了健康优质农产品到居民餐桌的“最后一公里”,能创造较好的经济价值;同时,认养农业要求消费者时常前往种养基地,拉近了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的距离,加强城乡居民之间的联系,有利于实现“以城带乡”“城乡融合”的新型城乡关系;现代认养农业需要与乡村文旅深度融合,不断开发新的文旅活动,不仅可以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促进乡风文明,还能丰富消费者文化活动内容,满足人们多元化的休闲和体验需求。

2安阳市发展认养农业的可能性

2.1自然条件,得天独厚

认养农业是精细化高质量农业的代表,其最基础的要求是农产品拥有较高的质量,这就需要较为优秀的自然条件。

气候条件方面,安阳市位于河南省北部,地处中原腹地,气候温和,雨热同期,适宜农业发展;农业土壤方面,安阳市的土壤类型主要为壤土和砂壤土,土层深厚,质地适中,土壤肥力较高,有利于农作物生长;水资源方面,安阳市境内有漳河、洹河等河流,全市贯通“南水北调”工程,且地下水资源较为丰富,分布较广,水资源能满足认养农业发展所需;自然环境方面,安阳市地势平坦,平原河谷地区较多,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位于亚热带与温带的过渡区域,四季分明,春季多旱多风,夏季热且多雨,秋季较为凉爽,冬季寒冷少雪,光照充足,热量丰富,降水适中,能为认养农业的高质量精细化生产提供良好的自然条件。

综上所述,安阳市拥有较为优秀的自然条件,能有效支持认养农业对高质量农产品的需求。

2.2多省交界,交通便利

认养农业需要消费者较为频繁的前往认养基地,且经营者需要将农产品尽快送到消费者手中,这就需要较为便利的交通条件。

安阳市位于河南省北部,处于晋,冀,豫的交界处,是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交通较为便利。公路方面,全市公路通车总里程13218公里,公路密度每百平方公里178.3公里。京港澳高速、南林高速、大广高速、濮卫高速、台辉高速穿境而过,沿太行高速、安罗高速、安新高速安阳段也在积极建设或规划中,这些高速路网不断完善,形成较为便利的公路交通,为安阳市境内以及周边的城市提供认养便利;铁路方面,京广高铁、京广铁路贯穿南北,晋豫鲁铁路横贯东西,济郑高铁内黄站、滑县站已开通运营,瓦日铁路红旗渠站也已开通客运业务,轨道交通具备一定的优势,为距离安阳市较远的认养者提供便利;航空方面,安阳红旗渠机场预计2023年正式通航,拥有一个运输机场和三个通用机场,建成后将直接服务安阳、濮阳和鹤壁豫北三市1160万人,辐射晋东、冀南、鲁西南150公里范围内约6000万人,将大大提升认养农业远距离配送服务的速度。

此外,安阳市还积极打造豫北航空经济协作区,建设区域性现代物流中心,加快推进机场、铁路口岸等基础设施建设,并已开通中欧班列(中豫号·安阳)。全市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也在持续增长。

综上所述,安阳市的交通条件较为便利,且仍然在持续发展和完善中,可以较好地满足认养农业发展对于便利交通的需求,扩大安阳认养农业的辐射范围和销售市场。

2.3农业科研,技术支持

农产品提质增量是认养农业发展的根本,经营服务高效运转是认养农业维系的基础,绿色可持续是认养农业长效发挥经济和社会效益的保障。这就需要较为先进的农业种养技术,较为专业的农民和经营者,较为优秀的环保理念和技术。

安阳市重视农业科技创新,抓住耕地和种子两大要害,充分发挥中棉所、农科院等科研优势,重点在棉花、玉米、小麦等优势领域开展核心技术攻关。同时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不断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同时,安阳市围绕现代农业发展需求,在新品种选育、病虫害防治、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融合等方面,开展协同攻关研究、技术集成和试验示范,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市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已超过96%,秸秆、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分别达到93%、97%,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0%。这些数据充分表明,安阳市的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在不断提高。其次,安阳市在推广和应用先进农业技术方面也取得了新的进展。市、县每年推广发布先进适用技术40余项,示范推广到位率在95%以上;同时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建成农业科技项目示范基地37个。这些技术的应用和推广,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也提升了农产品的质量。

此外,安阳市还通过构建农技推广服务团队、实施基层农技人员素质提升工程等举措,推动了农技的普及和传播。该市打造了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为农民提供了更全面、更便捷的农技服务。

综上所述,安阳市的农业科技发展水平较高,在科技创新、技术推广应用和人才培养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果,能够较好地满足认养农业的发展。

3安阳市发展认养农业的超越性

3.1安阳市农业发展源远流长,成效显著

认养农业的传播需要厚植优秀传统文化,开发特色产品,才能打造区域性知名品牌;同时,认养农业的发展壮大需要较好的农业发展基础,才能节约建设成本,利用区域优秀资源,依托产业园区,发挥产业带动作用,实现高质量发展。

安阳市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也是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安阳市的农业发展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5000多年前,安阳市所在的地区就已开始出现农业活动,农业文化源远流长,能为认养农业的产品和品牌塑造提供优质资源,创造出其他地区认养农业所不具有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安阳市近些年农业发展成效卓著。在推动乡村振兴方面,安阳市创建省级乡村振兴示范县1个、示范乡镇9个,认定市级乡村振兴试点村200个、星级试点村60个;在维护国家粮食安全方面,2020年,安阳市粮食产量3838万吨,创历史最高水平,比2012年增加456万吨,年均增长14%。2021年,安阳市夏粮产量21126万吨,是2012年的11倍。2022年,安阳市建成高标准农田已经达到256万公顷,切实保障了粮食安全,将“中国碗”盛上“安阳粮”;在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方面,安阳市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从2012年的786%提高到2021年的883%,提高了97个百分点。同时,安阳市积极培训高素质农民16743人,创建全国农业产业强镇5个,创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9个,批准创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5个、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22个,市、县、乡三级产业园体系逐步形成,不断提升农业质量的效益和竞争力,农产品供应保障能力不断提高。

安阳市乡村振兴任务高效推进,粮食安全工作稳步进行,农业高质量发展提质增效,能为认养农业发展提供较好的产业基础设施,形成区域联动发展机制,发挥产业集群效应,也能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同时,认养农业的发展也能完善安阳农业发展的产业链,提升安阳农产品的知名度,打造知名品牌,发挥品牌效应,助力乡村振兴。

3.2安阳市特色资源丰富多彩,文旅繁荣

3.2.1文旅资源丰富多彩

現代认养农业需要与文旅业进行高度融合,认养农业的高质量发展需要依托优质的文旅资源,充分开发“认养农业+文旅资源”的商业模式,一方面,认养农业与知名景区协同发展可以提升认养农业的知名度,扩大认养农业市场,挖掘消费潜力;另一方面,特色文旅资源可以成为认养的一部分,例如,浙江千岛湖的“公益认养古树”模式,充分利用了景区内的资源,开展认养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而安阳市是中国八大古都之一,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也是甲骨文的故乡、周易的发源地、红旗渠精神的发祥地。安阳市拥有丰富的文旅资源,包括世界文化遗产、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博物馆和纪念馆等,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红色旅游资源。

安阳市的世界文化遗产包括殷墟和大运河滑县段,其中殷墟是中国最早的国家政治中心之一,也是中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的发现地,每年都会吸引大量国内外游客前来参观。

此外,安阳市还有许多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如岳飞庙、羑里城、红旗渠等。岳飞庙是纪念南宋爱国将领岳飞的地方,每年有大量游客前来参观。羑里城是中国最早的国家政治中心之一,也是周易文化的发源地,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体验周易文化。红旗渠是新中国成立后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每年有大量游客前来参观。安阳市还有许多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和博物馆,如马氏庄园、汤河国家湿地公园、道口古镇等。这些地方都展现了安阳深厚的历史文化和自然风光。

认养农业可以结合安阳市现有的乡村旅游项目,例如,茶马古道、大岷山、红旗群、马家岩、桃花谷的乡村体验项目,开发新的农业研学项目,在塑造消费者劳动精神的同时,也为景区增添经济活力,能够较好地提升其盈利能力。

安阳市拥有丰富的文旅资源,这些资源不仅展现了安阳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秀美的自然风光,为游客提供了多样化的旅游体验,也能为认养农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助推器”,使其在保障发展质量的同时快速发展。

3.2.2农业特产优质繁荣

认养农业主要面向城市中高端消费群体,这决定着认养农业所提供的认养对象一定得是具有稀缺性和优质性的知名农产品。安阳市是全国优质小麦生产基地、全省重要农产品生产基地,该地区农作物种植历史悠久,特色农产品资源丰富,例如,内黄大枣、内黄花生、林州东姚小米、八里营甜瓜、内黄桃,滑县大尾寒羊等优质知名农产品。认养农业将这些特色农产品作为认养对象,一方面,这些特色农产品的知名度,可以在短时间内,快速扩大认养农业的市场,显著提升认养农业的生命力和经济活力;另一方面,这些特色农产品,品种优质,品质优秀,能有效提高消费者的消费体验,切实保障认养农业的生命线——产品品质。同时,认养农业的发展也能为这些特色农产品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扩大其知名度,形成优质品牌和优质IP。

3.3安阳市内部环境政通人和

3.3.1营商环境良好

优秀的营商环境是发展任何业态,尤其是认养农业这种新型业态的必要条件之一。

安阳市的营商环境在河南省内处于较为领先的位置。根据河南省2021年度营商环境评价结果,安阳市在全省17个地级市中排名第四,整体营商环境综合得分较高。安阳市为优化营商环境采取了多项措施,包括健全工作领导和推进机制、开展“以评促改”、强化改革创新、狠抓政策落实等。同时,安阳市还打造了“安阳最安心”营商服务品牌,以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这些举措取得了新成效,市场主体的获得感和满意度持续提升,企业满意度在全省排名第五。截至2022年12月底,安阳市共有经营主体49.98万户,其中新设立个体工商户12万户,相比上年增长160.26%,增速居全省前列。综上所述,安阳市的营商环境在河南省内处于较为领先的位置,并持续得到改善和优化,能为认养农业的快速发展提供有效制度保障。

3.3.2农业发展环境优秀

认养农业在国内的发展仍然属于初级阶段,虽然有比较优秀的案例可以学习,但还是没有形成明确的发展体系,仍然需要较好的农业发展环境作为支持。

安阳市农业发展环境在近年来得到了显著改善。政策环境方面。安阳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农业发展的政策,包括对农业科技、农业产业化、农业社会化服务等方面的资金支持,以及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扶持政策等。这些政策为认养农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在《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持续增加农民收入的指导意见》中,更是提到要大力发展认养农业;社会经济环境方面。近年来,安阳市的农业结构不断优化,农业生产逐渐向高效、优质、生态、安全的现代化农业方向发展。同时,安阳市的交通、物流等基础设施也在不断完善,为认养农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技术环境方面。安阳市在农业科技方面也取得了显著进展,包括新品种培育、新型肥料研发、农业机械化和智能化技术的应用等。这些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为安阳市的认养农业农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市场环境方面。随着消费者对食品安全和环保意识的提高,绿色、有机、健康的农产品市场需求不断增加,安阳市的一些特色优质农产品在市场上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为认养农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市场环境。

总的来说,安阳市的农业发展环境在政策、自然、社会经济、技术和市场等方面为认养农业提供了优越的发展环境,能切实促进和支撑认养农业的快速发展。

4结语与讨论

认养农业是近些年在国内兴起的一种新兴农业,是订单农业和观光休闲农业的延伸。认养农业以其见效快、收益高的特点,成为部分地区扶贫和乡村振兴的有效模式之一,并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安阳市具有悠久深厚的农业发展历史,农业发展区位优势明显,能够提供认养农业发展的区位因素,能够较好地发展认养农业。目前认养农业的主要消费者还是在中高端群体,但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认养农业的需求也会不断增加,社会和市场也会越来越认可认养农业。同时,认养农业在未来想要迸发更大的力量,就必须以可持续发展为纲,提质增效,完善监管和法律法规,不断融合新兴业态,完善产业链,扩展收益链,提升价值链,在高质量发展上笃行。可以预见的是,安阳市农业发展将会越来越向上、向好。

参考文献

[1]杨明花,刘宏林.“認养农业”助力乡村产业增值[J].农村经营管理,2023,(3).

[2]徐高福,余梅生,孙邦建,等.林木认养业态与模式的探索性构建——基于浙江千岛湖的实践[J].防护林科技,2019,(2).

[3]安阳市人民政府.交通物流[EB/OL].https://www.anyang.gov.cn/2023/05-18/2388526.html,2023.

[4]安阳日报.“河南这十年”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安阳专场答记者问实录[N].安阳日报,2022,(3).

[5]李庆龄.我市农业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N].安阳日报,2023,(4).

猜你喜欢
农业发展商业模式乡村振兴
商业模式画布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Intertextile春夏面辅料展关注科技、环保创新应对商业模式之变
浅谈转型期农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汝南县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浅议水利现代化与现代农业发展的联系
从星巴克的成功谈商业模式创新
2006-2007年度最佳商业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