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文铭++杨永春
【摘 要】由于英文与中文截然有异的语言逻辑以及双方迥然不同的历史背景,使得外国人很难理解将中文直译成英文的旅游文本。因此,本文通过对比中文旅游材料原文及英译文本,提出行之有效的翻译策略。
【关键词】旅游文本;翻译策略;写作特点;文化差异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3-0235-01
随着中国对外交流的日渐频繁,中国文化也逐渐在世界各地发扬光大,因而一些著名的旅游景点也被外国人熟知。这对于中国的旅游业乃至国家经济的发展既是一种机遇也是一种挑战。为了把握住机遇,提升相关的旅游服务成为重中之重,其中包括提升导览手册和景点介绍的英文译本的翻译质量。因为英文旅游文本多由汉语材料翻译而来,翻译过程中涉及到不少成语四字格的翻译,这对于外国游客来说是陌生且难以理解的,处理好这个问题成为旅游文本翻译的重心和难点。
汉语中的成语和四字格多由古代发展而来并沿用至今,具有文字美学意义。作为召唤类文本的旅游宣传资料,为了吸引游客,必然会运用许多四字格以增加其美感。比如:“时而丽日蓝天,雄浑开阔,时而云雾缭绕,神秘莫测,使人仿佛置身于仙境。”[1]但是,英语中没有与这些四字格相对应的表达方法,那么遇到这种情况该如何处理呢?笔者认为,可以根据自身对现实中真实景象的印象以及对上下文的理解采取相应的对仗格式或者适当对原文作增删。
例1:原文:登上天子山,居高临下,可一览武陵千山万壑,只见群峰错列,飞瀑如带,古松峥嵘,云雾飘渺。[1]
例句中,作者一共用了6个成语来把天子山景区波澜壮阔的秀美风景展现在读者眼前,从而很自然地引发读者去亲身游览的想法。而这6个成语中,其中后4个是连用,属于排比的修辞。而且,“千山万壑”和“群峰错列”都是描写山峰多而高低分错的成语,意义上有很大的重复。而“古松峥嵘”、“群峰错列”、“云雾飘渺”、“飞瀑如带”,都是主谓结构的短语,其中还不乏“飞瀑如带”这种形容中带有比喻修辞手法的成语。
译文:There are thousands of peaks competing in their beauty , waterfall falling like flying silk ribbons, ancient trees growing thick with ethereal cloud and mist among them. Once you ascend to the top of the Tianzi Mountain,you can enjoy all of these scenery at an amazing height.
译文中,没有按照原文的词序与句序翻译,而是把诱人的景色置于句首,开门见山地提起国外读者的兴趣。对于其中6个成语,笔者根据自己的理解与想象,运用状语与介词对其进行适当的增删与合并,使其更符合外国读者的阅读习惯。这样对原文句序的调整和原文内容的增删与合并,看似不忠于原文,其实“忠实”的应该是原文的内容意旨和风格效果。[2]
例2:原文:园区山峦叠嶂、沟壑纵横,一山一势,倾绿泄翠,西流河峡谷横贯其中,既有奇石险峰之壮美,又有古树清流之秀丽。——黎坪森林公园[3]
例句中,作者着重强调黎坪森林公园中山势与河谷的优美景色。从汉语写作角度来看,原作者文笔优美,交替描写山势与河谷的美景,生动而形象,几乎仅凭一句话就已将黎坪森林公园的美景非常立体地展现给读者。其中,“山峦叠嶂”、“沟壑纵横”、“一山一势”、“倾绿泄翠”、“横贯其中”、“奇石险峰”、“古树清流”,仅七个四字短语就占去整句一半字幅,足显其用词之典雅。因为中文重意合,在描写中大量使用形容词,甚至是词义重复的四字短语,虽然这几个“陈词滥调”般的四字短语可以完美无缝地运用在其他旅游景点的描述中,使读者觉得该景区与全国其他森林公园别无二致,但是借助语义间的关联能达到模糊而概括、义广而含糊的效果,以此给读者带来无尽的想象空间。然而,这样模糊的描写却不符合英语读者的审美要求。细究例句,一共描写了四个目标景物,即山、峡谷、树、河,对这四个景物的形容可分别概括为多且绿、险、古、清。从英语写作角度来看,原作者只是反复地用了多个形容词重复、简单地概括了景区内的景物。因此,在翻译中要去掉原文中重复的词义,以实现与目的语文本的最佳关联。
译文:So many mountains and valleys in the park are naturally decorated with green trees. Here, Xiliu River Valley runs through and it is strikingly magnificent and beautiful.[3]
译文中弃用繁文缛节式的描写,合并了词义重复的四字短语“山峦叠嶂”、“沟壑纵横”、“一山一势”、“奇石险峰”,并省略了“古树清流”。按照英语的阅读习惯重新调整句子的顺序和结构,使其不拖沓累赘,显得一目了然。
以上谈及的旅游文本只是沧海一粟。由于英文旅游文本的目标读者是真真切切的外国人,如果把中文中过度修饰、同义反复、华丽溢美的表达照直译出,势必导致译文文字堆砌,语义传达失真[4]。所以旅游文本的译者除了具有扎实的中英文双语功底外,创新性思维以及跨文化交际意识尤其重要。
参考文献:
[1]尹华光.张家界景点导游[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03.
[2]冯国华,吴解.论翻译的原则[J].中国翻译,2001,
(6):16-18.
[3]毛红丽.基于关联理论探讨汉英旅游翻译原则与技巧——以陕西汉中旅游为例[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3,(3):101-103.
[4]张基珮.外宣英译的原文要适当删减[J].上海科技翻译,2001,(3):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