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刚
摘要:现代教学对高中历史教学的要求是,培养并提升学生的历史时空观念,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那么,教师应该如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历史时空观念,从而使学生能够全面发展呢?本文从知识梳理、使用教具和创新教学三方面入手,分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历史时空观念的有效方式方法。
关键词:高中历史 历史时空观念 培养
教师想要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并提升学生的历史时空观念,需要先引导学生对历史知识进行梳理,以此可以提升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并可以辅助培养学生的历史时空观念。接着,教师可以使用多样的辅助教具进行辅助教学,以此来提升学生掌握历史知识的能力,并提升学生的历史时空观念。之后,教师可以使用创新教学的方式进行教学,以此来提升学生运用历史时空观念的能力,并使学生在运用时空观念时,能够提升自主探究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能够自主学习历史知识,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并为学生今后成长发展打下牢固的基础。
一、知识梳理,辅助培养学生历史时空观念
教师在进行高中历史教学时,需要教导学生掌握历史知识梳理的方法,以此提升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效率,从而培养学生的历史时空观念。[1]
例如,教师在教学“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和民主革命”中的“甲午中日战争”时,可以先引导学生通过复习前几课所学的知识来思考分析本课的演变缘由、国民心理变化和政局格局变化。教师可以让学生互相讨论,以此来得出结论。待学生对本课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后,教师可以将本课的重难点知识列在黑板上,并根据列表依次对学生进行讲解。待教师讲解完毕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讲解教学,将甲午中日战争的时间、背景、领导者、经过、重点、结果、影响进行梳理。这样使学生清晰理解对知识进行梳理的方式与过程,从而使学生能够清晰地理解本课的知识。再如,教师在教导学生学习“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时,也可以先让学生自主思考本课知识的重点。在学生思考过后,教师再对本课的重点知识进行讲解。待学生对本课知识有一定的理解后,教师再让学生自主对本课知识进行梳理,同时还可以让学生互相讨论思考,以此来完成对本课知识的梳理。最后,教师再讲解对本课知识的梳理方式,使学生掌握梳理知识的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梳理所学知识的能力,不但可以提升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还可以使学生能够自主进行知识梳理,以此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历史时空观念,从而使学生学习历史知识能力有所提升。
二、使用教具,明确提升学生历史时空观念
教师在开展高中历史教学时,可以使用辅助教学工具进行辅助教学,使学生可以直观地理解教学知识,从而提升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能力,并可以使学生根据直观的教学进行思考,[2]以此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历史时空观念,从而使学生提升学习历史知识的效率。
例如:教师在教学“中国古代的商业及经济政策”时,可以先使用多媒体展示古代街市与商铺的图片,并根据本课课题对学生进行提问,以此引入教学,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待教师对课文教学知识讲解完毕后,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不同朝代的商业情况,并让学生根据教学内容和播放内容讲解当时的商业情况,以此可以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最后,教师可以展示现代街市和商铺的图片,并给学生讲解一定的现代经济策略,之后再让学生思考并讨论现代经济策略与古代经济策略不同之处。教师合理地使用教具辅助教学,可以使学生产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并积极地参与进历史教学中,这样不但可以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与印象,还可以使学生积极地对教学中的问题进行思考,有效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使用现代图片和古代图片进行教学,可以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明确理解时空观念,提升学生的历史时空观念,从而提高高中历史教学效率。
三、创新教学,运用历史时空观念促进发展
教师在进行高中历史教学时,应使用创新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引导学生运用历史时空观念分析历史问题,以此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
例如:教师在教学“百家争鸣和儒学兴起”时,可以让学生自由分成九个小组,并以小组为单位对相应的知识进行探究。在探究结束后,教师可以让每个小组派一名组员对小组的探究结果进行讲述。在九个小组都讲解完毕后,教师再根据课文给学生进行讲解。教师使用创新教学方式进行高中历史教学,不但可以有效提升全班学生的积极性,还可以锻炼学生运用历史时空观念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有效提升学生掌握历史知识的能力。
教师在进行高中历史教学时,教学生对历史知识进行梳理,并使用辅助教学工具进行教学,可以有效培养并提升学生的历史时空观念,教师再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使用历史时空观念分析历史问题,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并使学生能够自主学习历史知识,以此可以使高中历史教学成为高效教学。
参考文献:
[1]许志锋. 高中历史教学中时空观念的培养策略探究[J].名师在线,2019,78(05):24-25.
[2]杨丽娜.高中历史教学中时空观念的培养策略探究[J].中外交流,2019,026(03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