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材“语文园地”板块教学策略研究

2024-04-27 04:11王强
考试周刊 2024年11期
关键词:语文园地教学策略小学语文

作者简介:王强(1979~),男,汉族,甘肃静宁人,甘肃省静宁县东关小学,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

摘  要:本研究旨在探讨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语文园地”板块在统编版四年级上册中的教学策略。教学目标包括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和表达能力,以及思维和创新意识。为达到这些目标,采用多媒体教学法、合作学习法、情景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和游戏教学法等多种方法。通过评价,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些策略的有效性和影响。对此,教师要灵活应用不同的教学策略,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进而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语文园地;小学语文;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4)11-0036-06

小学语文教育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和综合素养的重要环节。其中,教材中的“语文园地”板块在统编版四年级上册中占有重要地位。文章将探讨这一板块的教学策略,旨在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和表达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思维和创新意识。

一、 小学语文教材“语文园地”板块教学目标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语文园地”板块在教学过程中设定了明确的教学目标,旨在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以及思维和创新意识。这些目标在统编版四年级上册中有着特殊的重要性。教学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通过“语文园地”,学生将有机会接触不同类型的文本,包括散文、诗歌、故事等。学生将学会如何理解文本的主旨、分析文中的信息和观点,并从中提取关键信息。这有助于学生在未来更深入的阅读活动中更好地把握文章的要义和内涵。写作能力也是重要的教学目标之一。通过“语文园地”,学生将被鼓励产生自己的文字,表达个人观点、情感和思想。学生将学习如何组织文章结构、运用恰当的词汇和语法,以确保学生的写作具有清晰性和连贯性。这将有助于学生在未来的写作任务中更自信地表达自己。

另外,教学目标还包括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通过参与各种语文活动,如口语表达、小组讨论等,学生将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学生将学会如何清晰地传达自己的思想,与他人有效沟通,并展示自己的观点和感受。教学目标也涉及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学生将被鼓励思考和分析文本,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寻找创新性的方法来理解和表达信息。这有助于学生在学术领域以及生活中更好地应对复杂的情况和挑战。

二、 小学语文教材“语文园地”板块概述

“语文园地”是小学语文教材“统编版”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语文知识,同时促进语文综合能力的发展。通常包含三个常规栏目,即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和日积月累,以及两个不固定的栏目,即识字加油站和书写提示。交流平台是“语文园地”的一个重要部分。在这个栏目中,学生有机会与同学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和感受,进行口头表达和互动。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自信心,同时也促进了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通过交流平台,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学习内容,并从同学的反馈中获得启发和建议。学习方式不仅使学习更加生动和有趣,还促进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词句段运用是另一个重要栏目。这个栏目旨在帮助学生巩固和应用所学的语文知识。学生可以通过练习来提高对词汇、句子结构和段落组织的理解。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批判性思维。通过词句段运用,学生能够更好地应用所学知识,提高语文综合能力。日积月累是一个鼓励学生持续学习和积累的栏目。学生可以通过这个栏目每日学习一点,积累语文知识和技能。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通过每日学习,学生可以逐渐建立起对语文的兴趣和信心,实现知识的持续积累。此外,不固定的识字加油站和书写提示栏目也是“语文园地”的一部分。这两个栏目通常会根据具体的学习内容进行调整。识字加油站帮助学生扩展词汇,提高识字能力,而书写提示则提供了书写技巧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书写质量。这些栏目有助于学生全面提高语文能力。

三、 小学语文教材“语文园地”板块教学方法

(一)多媒体教学法

多媒体教学法是一种整合了不同媒体资源的教学方法,以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和理解能力。充分利用了图像、音频和视频等多媒体元素,使教学内容更具生动性和感染力。多媒体资源能够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学生通过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来感知信息,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和记忆教材内容。多媒体可以用于互动性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出问题,探索答案。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风格和需求,灵活运用多媒体资源。

文章结合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中的内容进行实践教学说明,在“语文园地”中,特别是交流平台部分,学生被要求通过阅读文章来产生自己的想象,包括“想象画面”“听到声音”和“闻到味道”。这正是多媒体教学法的绝佳应用场景。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与文章中的描写相呼应。例如,在讨论《观潮》时,教师可以展示潮汐的视频,让学生亲眼看到潮水的汹涌奔腾。视觉元素有助于学生更生动地理解文章,增强学生的阅读体验。学生可以通过音频资源,如自然声音或音乐,来听到文章中所描述的声音。在讨论《走月亮》时,教师可以播放潺潺的溪流声或秋虫的鸣叫声。听觉刺激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并将学生的想象力与听觉体验相结合。尽管无法直接闻到文章中的味道,但可以通过描述性的语言和图像,引导学生想象出味道的感觉。例如,在讨论一篇与食物相关的文章时,教师可以使用形象的词汇和图像来描述食物的香气和味道,帮助学生建立味觉的联想。

(二)合作学习法

合作学习法是一种强调学生在小组内协作、共同完成任务或解决问题的教育方法。其方法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通过小组内的互动合作,学生能够更全面地发展自己的能力,获得更深层次的学习体验。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小组内,學生需要与组员互动、交流,共同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案。其过程促使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提高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在讨论和合作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要清晰表达自己的意见,还要理解和接受他人的观点,从而培养了良好的交流能力。合作学习法通过团队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在小组中,学生需要共同制订学习目标、分配任务、协同完成任务。这样的合作过程锻炼了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让学生学会如何有效地与他人合作,发挥每个成员的优势。通过共同努力达成共同目标,学生培养了团队协作的技能,为将来的工作和生活奠定了基础。合作学习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在小组内,学生需要共同思考问题、分析情况,寻找解决方案。思辨性的过程激发了学生对问题的深层次思考,培养了学生独立分析和判断问题的能力。学生在小组中互相讨论,提出不同的观点,促使学生形成全面、多元的思考方式。

以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语文园地”为例进行合作学习教学说明。在“语文园地”中,特别是在词句段运用部分,学生需要比较两组句子的表达方式,即“那时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和“那时没有电灯、电视、收音机和汽车”。这个教学内容旨在帮助学生提高对语言表达的敏感性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首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有二到三名学生。在分组时,教师要尽量确保每个小组中的学生水平差异适中,以促进互相协作和学习。其分组方式有助于学生在小组内建立合作关系,共同探讨和学习。教师提供两组句子给每个小组,让学生读取并理解这些句子。教师鼓励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两组句子之间的差异。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如:“这两组句子有什么不同之处?哪一组更加流畅和清晰?为什么?”学生可以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观点并进行讨论。

每个小组选出一名代表,代表小组分享自己组的观点和讨论结果。这有助于学生展示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并从其他小组的反馈中学习。教师将全班学生的观点和讨论结果整合,让学生一起分析两组句子的表达方式,探讨哪种更加有效,以及如何改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语法、表达方式、逻辑性等方面的因素。教师鼓励学生在小组内练习创造自己的句子,然后分享给其他小组。其练习可以帮助学生应用所学的语言表达技巧,并从同伴和教师的反馈中改进。学生可以互相提供建议,共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教师和学生一起反思整个教学过程,讨论两组句子的不同之处,以及学生如何通过讨论和创作句子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这个环节有助于学生理解语言表达的重要性,并明白如何运用不同的语言技巧来达到更好的表达效果。

(三)情景教学法

情景教学法是一种以创设具体情境或场景为核心的教育方法,旨在通过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应用所学的语言知识,提高其语言运用能力和实际应用水平。这一方法将语言学习与实际应用有机结合,使学生在参与性学习中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语言。情景教学法通过创设各种具体情境或场景,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语言知识。其情境可以是与学科内容相关的实际场景,也可以是模拟真实生活中的交际情境。例如,在学习英语时,可以通过模拟购物、旅游、工作等场景,让学生在语言环境中进行实际交流,提高其语言运用能力。情景教学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使学生感到身临其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在实际情境中的学习更加具有针对性和目的性,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提高学习效果。情景教学鼓励学生在情景中使用语言进行交流、表达观点和解决问题,学生在实际情境中不仅要理解语言知识,还需要灵活运用语言来应对各种情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使其在实际应用中更加得心应手。此外,情景教学法还强调综合性学习,学生在情境中不仅学会了语言知识,还培养了解决问题、合作和批判性思维等多方面的能力。例如,在模拟商场购物的情境中,学生除了需要使用语言进行交流,还需要运用数学计算、了解商品信息等综合技能。

在“语文园地”中,教师可以借助不同的情景来教授与季节相关的知识,特别是和八月、九月、十月等季节有关的内容。通过实际的教学实践,教师能够更生动地向学生传达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力。情景创设是一个关键的教学方法,可以将学生带入一个秋天的情境中。教室的布置可以模拟秋天的景色,如挂上秋天的叶子、蓝天和太阳的图片,或摆放一些秋天的水果和蔬菜。这些视觉元素可以帮助学生感受到秋天的氛围,激发学生对季节的好奇心。教师还可以通过口头描述来生动地描绘秋天的特点。用形象的语言来描述秋天的景色、气温、风和阳光等,让学生感受到季节的变化和独特之处。通过细致的描写,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秋天的特点,从而对季节有更深入的认识。在教学中,通过情景创设来引导学生学习与秋天相关的知识,是一种富有趣味性和实用性的教学方法。下面将详细论述这个教学设计,包括秋天的特点介绍、互动环节和练习应用。教师可以以情景创设为基础,引导学生学习秋天的知识。在介绍八月、九月、十月的特点时,教师可以结合实际情境,通过描绘天气、植物、动物和人们的活动等方面的变化,使学生能够形象地了解秋天的全貌。例如,通过图片、视频或教具展示秋天的黄叶、飞翔的候鸟、凉爽的气温等,使学生对秋天的感觉更为直观。互动是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在情景创设的背景下,学生被鼓励参与互动,表达自己对秋天的看法和感受。小组讨论是一個有效的互动方式,学生可以分享自己喜欢秋天的原因,或模拟秋天的场景,如采摘水果、穿衣服等。其互动不仅能帮助学生更深入地思考,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和交流能力,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到知识。练习和应用是巩固所学知识的关键,教师可以设计各种练习,让学生在情景中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例如,学生可以被鼓励编写秋天的诗歌,通过文字表达对这个季节的感受;或写一封秋天的信件,描述学生在秋天的活动和情感;或创作秋天的故事,发挥想象力。这些练习不仅有助于学生巩固所学内容,还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使学生在实际应用中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言知识。

(四)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教育方法,已经在教育领域中广泛应用,其核心理念在于通过引入真实或虚构的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法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理论知识,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批判性思维、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因此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案例教学法能够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通过分析和解决案例中的问题,学生需要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其实践性的学习有助于学生培养问题解决的能力,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应对日常生活和职业中的各种挑战。案例教学法鼓励学生思考、分析和评估信息,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在案例研究中,学生需要分析案例中的各种信息,评估不同的选项,并做出明智的决策。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考能力,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评估信息,做出明智的决策,这对日常生活和职业发展都至关重要。案例教学鼓励学生跨学科地思考和学习。许多案例可能涉及多个学科,需要学生综合运用不同领域的知识和技能。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解决复杂问题。这也有助于打破学科之间的壁垒,促进跨学科的学习和研究。此外,案例教学法还培养了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学生通过研究案例,学会如何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这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的实际意义,培养实际应用的能力,使学生在职业和社会中更具竞争力。

小学语文统编版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语文园地涉及了许多富有文化底蕴的神话故事,如《盘古开天地》《女娲补天》以及相关人物如精卫和普罗米修斯。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和研究这些神话故事,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对神话的兴趣,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故事中的文化含义,并通过分析问题和讨论提升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教师可以通过生动的讲述和图像呈现,将神话故事引入课堂。借助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图像,教师能够激发学生对神话故事的好奇心,使其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对这些古老而神秘的故事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研究这些神话故事,了解其中的情节、人物以及背后的文化含义。学生可以通过阅读相关故事、观看动画或视频等多种方式,获取更多的信息。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案例分析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如:“为什么精卫要坚韧地执着于补天?”“神话故事如何反映古代人对世界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学生可以分组或个别进行深入的分析,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通过这个过程,学生不仅能够理解神话故事背后的文化内涵,还能培养批判性思维,学会分析问题和表达观点的能力。学生可以分享自己的分析和见解,进行讨论和辩论,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同时也让学生学会听取他人的观点,拓宽学生的视野。通过交流,学生能够从不同的角度理解神话故事,拓展自己的认知。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思考如何将神话故事中的教训和价值观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学生可以尝试创造自己的神话故事,表达对世界的理解和价值观。这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创造力,还促使学生思考如何运用古老的智慧来指导自己的生活。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不仅能够使学生深入了解神话故事,还能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表达能力和创造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能够感受到文化的魅力,又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造性的思考。这样的教学过程既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也能够激发学生对文学和文化的深刻理解。

(五)游戏教学法

游戏教学法是一种基于游戏的教育方法,其核心理念在于将学习与娱乐融合,通过游戏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更全面地学习和发展。其教育方法已经得到广泛认可,并在教育领域中广泛应用。游戏教学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对学生来说有时可能显得枯燥乏味,而游戏提供了一个有趣的学习环境,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可以在游戏中探索、解决问题,感到更具动力和投入感。这不仅提高了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还促进了学生的参与,从而使学习更加高效。游戏教学法鼓励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许多教育游戏是团队合作的,学生需要共同解决问题,分享思想和经验。这有助于培养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学生在游戏中学会了相互倾听、尊重他人的意见、共同制订策略,这些技能在日常生活和职业中都具有重要价值。游戏教学法培养学生的创意和创新能力。许多游戏要求学生思考出不同的解决方案,试验不同的策略,这鼓励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学生在游戏中学会了勇于尝试和接受失败,提高了问题解决和决策能力。这些能力对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和生活中的各种挑战都至关重要。此外,游戏提供了一种自主学习的机会。在游戏中,学生可以自由探索、发现和解决问题,培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学生不仅在游戏中学到了知识,还培养了自主学习的技能,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和知识需求。

第六单元的语文园地是一个丰富多彩的学习场所,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巧妙地运用主题教学方法,以“害怕”为主题进行游戏教学。通过游戏的形式,既能增强学生对词汇的记忆,又能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教师应该在介绍“害怕”这一主题前,激发学生对这个词汇的兴趣。可以通过提问、分享故事或展示相关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感受到“害怕”在生活中的真实存在。教师可以讲述一些与害怕相关的轻松幽默的故事,引导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进入主题。教师可以详细解释“害怕”一词的意义,并引导学生探讨与“害怕”相关的动作、表情和状态。这有助于学生更全面地理解这一主题,为学生后续的造句提供更多的创作灵感。为了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害怕”,教师可以准备一些生动形象的图片或视频素材。例如,展示一只大蜘蛛、一个突然的响声或一个黑暗的房间,让学生通过视觉和情感的刺激更好地理解“害怕”的感觉。这样的活动有助于激发学生的联想和创造力。教师可以规划游戏的具体步骤和规则,游戏的核心是以“害怕”为主题,通过接龙的方式,学生轮流造句。每个学生在造句时都要巧妙运用“害怕”相关的词汇,并通过动作、表情或状态等方式生动地表达。其游戏形式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举例来说,第一个学生可以说:“我看到蜘蛛觉得很害怕。”接着的学生可以继续造句,如:“我听到突然的响声感到很害怕。”每个学生都要在造句中展现对“害怕”这一情感的理解和表达。游戏结束后,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回顾游戏中产生的句子,可以讨论哪些表达方式更为生动、更富有意境,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创意和体会。同时,教师也可以提供一些建议,引导学生如何在表达“害怕”时运用更加多样的词汇和形象,使句子更为生动有趣。通过这样的游戏教学,学生不仅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还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创造力。这样的教学方式既注重了学科知识的传授,又关注了学生情感体验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有趣而有效的途径。

四、 小学语文教材“语文园地”板块教学评价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语文园地”板块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教学资源,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文本材料,还促进了文学阅读、情感培养、语言表达、思维训练和文化传承等多方面的教育目标的实现。语文园地为学生提供了多种文学作品、诗歌、散文等不同文体的文本,这有助于学生接触和理解多元的文学风格。在语文园地中,学生可以接触到古代经典文学、现代文学、童话故事、诗歌等各种文本,多样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拓宽学生的文学视野,激发学生对文学的兴趣。通过阅读不同文体的文本,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文本的风格、语言特点和表达方式,提高文学素养。语文园地丰富了学生的文学阅读经验。通过深入的文学欣赏,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文本中的情感表达,培养情感共鸣和沟通的能力。文學作品常常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思想,通过阅读和欣赏文学作品,学生可以感受到不同情感的表达,培养自己的情感体验和表达能力。这对情感教育尤为重要,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情感智慧,使学生更具情感共鸣和同理心。

语文园地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写作活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增强其口头和书面表达的自信。在语文园地中,学生通常会被鼓励分析文学作品、分享自己的看法、进行小组讨论以及撰写读后感或作文。交流和写作的实践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更具表达自己观点和想法的信心。通过参与讨论和写作,学生能够进一步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提高批判性思维和文学分析的能力。教材中的问题和讨论点有助于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促进课堂互动。语文园地常常提供了引导性问题,鼓励学生深入思考文本中的主题、情感、人物等要素。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使学生能够从多个角度分析文本,发表独立见解。此外,课堂互动也得以促进,学生可以通过讨论和分享自己的观点,与同学共同思考文学作品中的问题,提高团队协作和交流能力。语文园地包含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如古诗词和寓言故事,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通过教材中的这些传统文化元素,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中國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价值,培养对中华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这对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学生树立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感。

五、 结论

在小学语文教材的“语文园地”板块,以统编版四年级上册为例,教学策略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表达、思维和创新能力。通过多媒体教学法、合作学习法、情景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和游戏教学法等多元方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评价教学成效的关键在于定期测验、作业、项目评估和教师反馈。这些策略将有助于小学生在语文学科中取得更好的学术成就,同时培养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康玉芝.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策略思考[J].河南教育(教师教育),2023(9):42.

[2]田斌.语言建构视角下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研究——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J].语文建设,2023(14):83.

[3]庄自亮.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探讨[J].亚太教育,2022(12):175-177.

[4]戴迪祥.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识字教学策略[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7):250.

[5]廖雅.陶行知生活教育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探究[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33(2):22-23.

猜你喜欢
语文园地教学策略小学语文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把握部编教材特点 落实语文核心素养
新课改下“语文园地”教学初探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