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王瑜云(1980~),女,汉族,福建福清人,福建省福州市福清市实验小学,研究方向:小学语文。
摘 要:教学评价和相关教学体系改革,对我国未来发展有着直接影响,且对社会发展有着战略性指导意义。该改革政策要求各地区改变以往不科学的教育评价方式,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作为主要教学目标,并在环境下重视作业设计科学性、有效性。文章将对教育评价改革背景下优化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方法进行研究,以此推动学生综合能力良好发展。
关键词:教育评价改革;优化;小学语文;作业设计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4)11-0047-04
教育评价健全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力能否提升,且学生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及接班人,因此对国家发展来讲也是一件大事,受应试教育影响,以往教师在对教学进行评价时,往往是将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依据,此种方式极为片面,且会出现习惯性死记硬背、缺少自主学习以及知识运用能力等问题。为此,应将立德树人成效作为评价依据,以此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一、 现阶段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一)设计形式较为固定,缺少多样性
在当前小学语文作业设计过程中,形式单一、固定是其中最为明显的一个问题,教师为提高学生学科成绩,为其布置大量重复性书面作业和以背诵为主的任务,此种作业设计形式并没有围绕学生兴趣爱好和真实学习需求进行,缺少科學性、合理性以及创新性,不但会影响教学质量及效率的提高,长此以往,还将导致学生逐渐丧失完成作业的积极性,甚至对语文这门课程产生排斥心理,且学习压力也将不断增加。这不仅是在浪费学生的时间,同时也阻碍了其各方面能力的发展,难以体现作业设计的真正价值。
(二)并未重视学生个体差异,缺乏针对性
小学生在先天发育、后天环境以及家庭教育共同影响下,有着明显的个体差异,这就使得其基础知识掌握情况、知识接受能力、理解能力等不尽相同,为此小学语文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应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创设出分层作业形式。然而从现阶段作业设计真实情况来看,教师并未重视学生的差异性,布置的作业内容基本相同,忽视了其个性化发展需求,缺乏创新性及针对性。最终使得基础较好的学生难以实现突破性发展,而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无法借助自身能力,将教师布置的任务高效完成,从而出现抄作业的不良行为,且导致其学习自信心受到打击,越发排斥语文这门学科,逐渐形成学习效率低下等一系列问题。为有效解决该问题,在进行作业设计时,教师应围绕学生能力布置不同作业,从而在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的同时,使其建立学习自信心,体会到完成作业的成就感,不再将做作业当成一种负担,从而爱上学习语文,进一步推动其各项能力全面发展。
二、 教师在进行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时应遵守的原则
作业是对课堂所学知识进行巩固与加强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有目的及计划的教学训练活动,根据作业完成情况,教师可充分掌握学生对知识的吸收程度,以此为依据对教学方法及手段进行不断调整及改善,进而满足学生多元化的学习需求,拓宽其学习空间,加强其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而在教学评价改革背景下教师应严格遵守以下原则,优化小学语文作业设计。
(一)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将学生作为主体是素质教育改革的核心理念,同时必须将其贯彻落实到教学各个流程中,而作业是教学环节的重要构成因素,也应围绕这一主体展开设计,借此使作业更具科学性、有效性,如此一来不但可使学生积极且高效地完成作业,同时还可使学生借助作业拓宽视野和知识面,推动其综合能力良好发展,进一步使作业的意义及价值得到充分展现。且只有使其主动融入作业完成中,才可从中察觉到自身哪些方面没有学透彻,教师也可以此为基础,了解自身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有意识地进行调整与改革,以此构建出高质量的课堂教学活动。
(二)适量性原则
现阶段,我国各年级学生均面临极大的作业压力,大部分小学生花费在作业中的时间已明显超出其成长和发育需求,致使可自由支配时间被不断压缩,学习积极性被消磨殆尽,对其健康发展形成不良影响。且语文作为一门语言类学科,大部分教师会为学生设计大量机械性书面作业,导致学生对此课程形成厌倦感,甚至还会对语文这门课程产生排斥心理,很难使其从中学习到相应知识。为此,在设计作业时,教师应严格遵循适量性原则,积极创设出能够引起其思考及探索的作业,使其从中感受到文字的魅力及趣味性,从而爱上语文这门学科。
(三)层次性原则
在小学中每个班级都有几十名学生,而其因性格、能力不同,各学生之间有着明显的个体差异,因此在完成相同作业时,无法避免将在质量、态度及效果方面表现出不同点,而使得作业价值无法得到充分展现。部分学生因其基础较差,很难独自完成较难的作业,从而出现抄作业现象,且会使其形成挫败感,对其学习积极性造成不良影响;而基础较好的学生则轻轻松松就能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无法从中体会到成就感及满足感,长此以往就会对语文失去兴趣。因此,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应创设出分层作业,从而使全班学生都可找到适合自己的作业,使其语文能力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有效提高。
三、 教育评价改革背景下优化小学语文作业的方法
(一)设计出富有趣味性的作业,激发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
兴趣是学生自主且高效学习的动力和源泉,特别是针对小学语文教学来讲,趣味性在其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小学时期学习语文是为了增加知识量,充分掌握众多新鲜知识内容,从而为后续高效学习打下良好基础。且语文作为一门语言类课程,教材中要求背诵的内容较多,但小学阶段的学生对死记硬背的内容缺少耐心,倘若无法借助趣味性手段提高其学习积极性,会使学生产生疲惫感和压力,进而对此门课程形成抵触情绪。为此,教师应注重加强作业趣味性,减少死记硬背和抄写类作业,设计出学生感兴趣的作业形式,使其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也能感受到语文的魅力。
例如,在学习完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16课《夏天里的成长》这篇文章后,教师可为学生设计一项观察类作业,使其在家长的带领下到大自然中去感受夏天的变化,地点可任意选择,可在马路旁、家附近的公园、花园、动物园等,最终目的就是使其处在大自然中,体会其中各种动植物春夏交替间的变化,并要求学生在下堂课上与老师和同学进行分享,看哪位学生观察到的事物最多。借助设计这种观察类作业,可把學生从以往枯燥式作业中解脱出来,不但可提高其完成作业的积极性及好胜心,还可使其对作业形成浓厚的兴趣,借助感受大自然中生命气息,使学生真切领悟到文章作者所描述的内容,在加强其对课文内容理解与掌握的同时,使其感受到语文学习的意义及价值,并有效培养其观察能力。
(二)设计分层作业形式,尊重学生个体差异
因学生在先天因素、后天环境以及家庭教育等各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下,有着明显的个体差异性,倘若忽视了此种个体差异,设计出统一的作业内容,对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来讲有着一定的难度,从而使其学习自信心受到严重打击,出现“吃不好”的现象,同时也会使基础较强、学习能力好的学生很难得到有效加强,发生“吃不饱”的情况。对此,教师需要充分掌握学生的真实学习情况,设计出“作业小超市”形式,引导学生根据自身能力选择作业类型,进而使不同层次学生都可高效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并得到理想的学习成效,使其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增强学习信心,潜能得到有效激发,促使全班同学的语文能力均可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明显提高。
例如,在学习完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25课《少年闰土》这篇课文后,本堂课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点有:能够熟读并会写课后生字词、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以及对部分句子实施仿写。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布置不同作业内容,如:基础型作业,熟练掌握文章生字词,并能够流畅地阅读课文内容;巩固型作业,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并思考一下作者是从哪些角度描写闰土的;表达出作者怎样的感情;强化型作业,使其借助回忆或扩展阅读方式找出与本篇文章相似的课文,并针对部分语句进行仿写。在布置完作业后,引导学生根据自身能力选择相关作业内容,从而在保护其自尊心的同时,学生还可在完成自身作业后,选择更具挑战性的作业,帮助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建立信心,以此起到强化全班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作用。
(三)布置实践性作业,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小学语文不但是学生学习语言及文化知识的基础,同时也是推动其各项能力综合发展的重要科目。基于此,教师在设计作业时,不可将其局限在书面形式上,即便以教材为主,能够使学生掌握更多知识内容,然而此种方式也只会使其学习到课本知识,无法使其语言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得到明显加强。因此,在布置作业时,教师应积极为其学生创设实践性作业,借助实践提高其综合能力,并从中学习到课本上没有的知识。而其中需要注意的是,即便是重视实践,也并非每节课和每一天的作业都能够融入实践活动,这就需要教师根据课堂教学内容去选择。
例如,在讲解完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5课《鲁滨逊漂流记(节选)》这篇文章后,教师可为其设置出舞台表演剧的作业,要求住得较近的学生形成一个小组,将课文内容改编成舞台剧,随后在组内对相关角色实施合理分配,看哪个小组展现的舞台剧最好,表演得最为出色。借助这种模式,一方面,学生为使表演效果更加完美,会对相关内容进行深入挖掘及分析,同时对语言进行重新组织,以此提高其逻辑思维能力及想象能力,并有效培养其表演能力,最重要的是,可使学生对这部分内容形成深刻记忆与理解;另一方面,还可使学生提高对作业完成的热情度,使其积极主动融入作业中,从而培养其团结协作能力以及沟通交流能力等,进一步使其语文综合素养不断加强。
(四)布置合作式作业,培养学生团结协作能力
以往小学语文教师在布置作业时,会让学生独立完成,一般不会要求家长或其他伙伴融入进去,而这种方式针对部分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而言,在做作业时往往会遇到一定难题,单靠自身能力无法将其有效解决,从而导致其压力剧增。但在教育评价改革背景下,为降低学生完成作业的难度,并提高其各方面能力,教师可积极创设出需要合作才可完成的作业形式。在实际设计期间还应重视以下两个方面:首先,各组成员都需要有自身任务,如一到两名学生主要负责查找所需材料,一名学生要将这部分资料进行整理、分类,以此让所有成员都能积极融入进来,借助共同努力将作业高效完成;其次,应确保每个小组中均有基础较为薄弱、一般以及能力较强的学生,可先由综合能力强且具有高度责任心的学生肩负起临时小组长的角色,在后续可采用轮流担任的方式,以此给予全体学生锻炼自身的机会及平台。且合作完成作业环节也是其沟通、探究以及思维发展的过程,可推动学生各项能力全面发展,进而使作业设计价值完全发挥出来。
以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19课《只有一个地球》为例,在学习完这篇文章后,教师可将文本内容与环境保护充分融合到一起,鼓励学生借助主题进行合作作业设计,这时会有部分学生制作出如下作业内容:其一,朗读课文,背诵自身印象最深的内容;其二,结合文章内容,写下读后感;其三,询问家长或到网络上搜索关于保护地球的材料;其四,做一期有关环境保护的手抄报;其五,制作一条环保的公益广告,到街头向人们宣传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其六,对“未来地球环境会是怎样的”展开想象,并简单绘制或以文字方式将其记录下来。通过这种模式学生可不再做一些没有价值的重复性作业,从而有意识地弥补自身劣势,同时还可针对自身较为感兴趣的问题展开深层次研究,以此拓宽其视野及知识面,学到更多教材以外的内容,满足其个性化发展需求。
(五)完善语文作业评价机制,强化学习效率
围绕教育评价改革相关需求,小学语文教师在实施作业评价过程中,必须将“立德树人”作为核心导向,由于在传统教育评价时,教师将考试分数和作业完成正确率当成重要评价依据,此种评价方式缺少科学性且极为片面,并未关注到学生完成作业的态度、认真情况以及进步实况等,无法使学生对自身形成整体认识,且容易打击学生学习自信心,对此教师应对以往评价方式进行不断调整与完善,改善评价机制和内容,从而使该活动更具科学性、全面性以及系统性,促使全体学生都能对自身形成充分认识,并在其中融入学生自我评价以及互相评价,使其掌握自身优势及不足,针对不足之处及时改正,逐步完善自身,进而获得综合发展。
从评价内容角度而言,教师应尽可能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使评价成为推动其良好发展的工具,如在学习完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3课《董存瑞舍身炸暗堡》后,教师可为其布置开放性作业,如:学习完这篇课文后,你有哪些收获?你喜欢其中哪些语句,为什么?以小组为中心,将文章内容演绎出来。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可从其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方面入手,并引导学生自评和组内成员之间互相评价。同时需要注意评价的公平公正性,积极采用鼓励的话语展开评价,以此加强其学习自信心,提高其作业完成效率。
从评价方式上来讲,教师应对不同层次学生展开深入观察及分析,并尊重其个体差异设计分层作业,围绕学生个性特点和能够接受的方式,调整评价语言及方法,使全班学生都能够虚心接受教师给予的评价和指导,可从评价中得到启迪。同时还需重视其学习成果,利用新颖的评价模式,结合课本及作业特点,把学生整体能力融入评价活动中,从而使该活动更具针对性、有效性,且积极借助学生自评、生生之间互相评价,以此拉近师生和生生之间的距离,使其了解到自身和伙伴之间的差距,从中找到自身不足之处,并鼓励其主动追赶这种差距。另外,还可在其中融入奖励机制,以此形成你追我赶的良性竞争关系,使每一名学生都有一个努力的目标与方向,朝着这个方面不断努力,进一步促使全体學生语文综合能力的良好发展。
四、 结论
综上所述,教育评价改革应始终将立德树人作为导向,对传统评价方式进行调整与创新,同时在进行小学语文作业设计过程中,教师应基于教育评价改革,时刻遵守作业布置原则,把控好作业量,注意提高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实施分层作业设计,以此使全体学生语文能力均可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有效加强,不断完善作业教学评价,促使学生建立学习自信心,推动其语文综合素养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莉.谈如何优化小学语文作业设计[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23(4):52-54.
[2]谢诗进.“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优化策略探析[J].甘肃教育研究,2023(3):42-44.
[3]段小琴.基于新课改下小学语文作业优化设计的实践[J].新课程,2020(43):7.
[4]秦天香.新课改下小学语文作业优化设计的探索与实践[J].读写算,2019(21):1.
[5]卢曦.新课改下小学语文作业的优化设计[J].读写算,2018(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