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王寿婷(1980~),女,汉族,江苏扬州人,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方巷镇中心小学,研究方向: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小学语文也需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以适应新的社会需求和学生发展。在这一背景下,深度学习成为推进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的有效路径。深度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思维方式,通过探索性学习、合作学习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在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中,可以充分发挥深度学习的理念,设计启发性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运用语文知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深度学习;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4)11-0042-05
大单元教学作为小学语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系统化的教学内容和活动设计,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能力的全面发展。然而,传统的大单元教学往往面临着知识点孤立、学习兴趣不高、教学效果难以量化等问题。所以,借助深度学习的思维模式和教学手段,对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进行深度探索和创新,既是对传统教學模式的挑战,也是对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的有力支持。因此,文章将简要研究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的有效策略,以期为一线教师提供有效建议。
一、 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概念探析
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是指在小学语文课程中,按照一定的教学计划和安排,对一个相对较为庞大和复杂的语文内容或主题进行系统化、深入的教学活动。其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综合理解和运用能力的提升,培养学生的阅读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在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中,通常会选择具有代表性和丰富内涵的文学作品、传统文化、历史故事等作为教学内容。通过深入解读和分析,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思考、讨论和写作等多种学习活动,从而达到提升综合素养的目的,促进学生对知识技能的进一步掌握。
这种教学模式注重整合语文学科的丰富要素,注重学科知识的交叉渗透,有利于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语文学科的内在联系和意义,培养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同时也有助于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 深度学习指向下,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的开展意义
(一)促进学生的综合性学习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大单元教学是指以一个主题为单位,围绕这一主题进行深入的学习和探究。相比于传统的分章节教学,大单元教学更注重知识的整合与延伸,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习效果。
一方面,大单元教学有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通过以主题或文体为单位展开教学,可以让学生系统地了解相关知识,不断延伸和拓展学科知识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例如,在学习古诗文大单元时,学生不仅可以学习古诗文的基本知识和赏析技巧,还可以了解古代文化、历史背景等相关知识,从而形成更加丰富的知识网络。
另一方面,大单元教学有利于促进学生的综合素养发展。在一个大单元的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进行阅读、写作、讨论、表达等多种活动,这样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在学习古代诗词大单元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通过阅读诗词来提高语感,还可以通过赏析、创作等活动,提升审美情趣和写作能力,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
(二)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在大单元教学中,学生需要通过对文章、作品等的深入分析和思考,形成自己独立的见解和观点。同时,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思维训练,培养他们的辨别能力和批判意识。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还能够培养他们对问题的思考和分析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方面,大单元教学强调整合性思维。在一个大单元中,学生需要系统地学习和理解相关知识,并将这些知识进行整合,形成对主题或文体的全面把握。这种整合性思维能够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帮助他们建立起更加完整的认知结构。
另一方面,大单元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和分析思维。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不断进行归纳总结,分析探究相关学习内容,进而深入理解所学知识,培养自身的逻辑推理能力。这种分析思维可以让学生在阅读、写作等方面表现出更高的批判性水平,使他们具备分析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大单元教学鼓励多元化思维。在大单元教学中往往会涉及不同领域的知识和文本,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培养多元化的思维方式。这有利于拓宽学生的视野,促进他们对问题的全面思考和判断,培养自身的辩证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三)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的有效开展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传统的语文教学往往以知识点的灌输为主,学生容易感到枯燥和乏味。而大单元教学则将知识点置于具体的话题背景中,通过引入情境和故事情节等元素,使学习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大单元教学也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鼓励他们进行主题式写作、演讲等实践活动,从而提高学生对语文学科的积极参与度和主动性。
大单元教学可以提供更广阔的学习空间。相比于传统的分章节教学,大单元教学将多个相关的知识点整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学习内容,这样能够让学生在一个主题或文体中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学习。学生可以通过多样的学习任务和活动,如阅读、讨论、创作等,更好地参与其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
此外,大单元教学注重启发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在一个大单元中,学生需要通过探究、分析等方式来理解和应用知识,这种启发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主题的学习过程中可以提出问题、寻找答案,进行创意性的表达和思考,这样能够让他们更加主动地参与学习,增强学习的乐趣和动力。
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的开展意义不仅在于提高学生的综合性学习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還在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 深度学习指向下,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的开展现状
(一)学习内容整合和深度拓展的难度
在开展大单元教学时,教师需要将多个相关知识点整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学习内容。然而,对一些复杂或抽象的主题或文体,教师可能面临整合各种资源、设计多样化的学习任务和活动等方面的挑战。同时,开展大单元教学要求教师有较强的跨学科知识整合能力和教学设计能力,这对一些教学经验较为缺乏的教师来说可能是一项挑战。这不仅需要向教师提供专业的培训和技术支持,帮助教师掌握相关的教学策略和方法,还需要提供优质的教学资源和案例分享,让教师可以更好地应对复杂主题或文体的教学挑战。
(二)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的维护
尽管大单元教学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能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特别是对一些抽象或较为复杂的主题,学生可能会出现学习疲劳或者缺乏兴趣的情况,这就需要教师提供更多的启发式教学活动、趣味性课堂设计等,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就需要教师设计多样化的学习任务和活动,如故事阅读、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并提供充分的学习资源和支持,让学生可以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成就感和乐趣。
(三)教学评估和反馈机制的建立
在开展大单元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和反馈,以便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问题。然而,对一些复杂的大单元教学内容,教师可能会面临“如何全面准确地评估学生学习情况和提供有效反馈”的挑战。另外,如何在大单元教学中建立起科学的评估体系和反馈机制也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教师需要建立多元化的评估方式,如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表达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等,以及建立定期的学习反馈机制,让学生可以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进步和不足之处,从而更好地调整学习行为。
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在开展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问题包括学习内容整合和深度拓展的难度、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的维护以及教学评估和反馈机制的建立等。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提供更多的支持和资源,以便更好地推动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的发展和实施。
四、 探索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明确任务线索,重构教学内容
在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中,教师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综合课程标准、教材编排、学生实际学情和自身专业能力,以确保教学内容呈现清晰的逻辑和完整的架构。以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教学为例,该单元共选编了《王戎不取道旁李》《西门豹治邺》《扁鹊治病》和《纪昌学射》四篇文章。
本单元的主题是“时光如川浪淘沙,青史留名多俊杰”,语文要素是“了解故事情节,感受人物形象”“简要复述课文,注意顺序和详略”和“写一件事,能写出自己的感受”。通过阅读这些文章,学生可以感受到古代人物的智慧和勇气,进而更好地理解和尊重传统文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来串联并整合这些知识点,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在教学前,教师需要依托本单元的教学主题,设计“在深度思索中体味古人的智慧”和“走入古代科学家”两个学习任务。在任务的划分过程中,教师可以将《故事二则》一分为二,将《王戎不取道旁李》和《纪昌学射》两篇文章与“在深度思索中体味古人的智慧”这一任务相结合,再将《西门豹治邺》和《扁鹊治病》与“走入古代科学家”这一学习任务相结合。当教学内容发生了变更后,单元要素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学生对学习内容的规划更加清晰,学习兴趣也会持续增长,便于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目标,使教学课堂达到理想效果。
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了解背景知识,向学生介绍古人的智慧,引发学生对古人故事的兴趣。学生可以了解到古代中国有许多智慧的古人,他们的事迹被流传至今。接着,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深入阅读和理解每篇文章。通过阅读,学生可以了解主要人物的形象、故事情节和其中蕴含的价值观念。引导学生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行为举止以及他们面临的问题和解决方式。在学习过后,教师需要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分享:就文章中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价值观念进行交流,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感受。通过讨论,学生能够有效拓宽自身的视野,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合作意识。
同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拓展延伸活动,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例如,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文章中的情境和对话,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此外,还可以请学生根据所学内容撰写相关文章或故事,培养他们的写作能力和想象力。以《西门豹治邺》和《扁鹊治病》的教学为例,在教学结束后,教师可引导学生根据文本内容展开角色扮演,通过人物的语言揣摩主人公的性格特点和表达方式,使学生对“走入古代科学家”这一学习任务的理解更加深刻,在能够简要复述故事情节的同时,说出自己的内心感受。这一环节在保证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有效达成了语文要素的教学。
除了以上活动,教师还可以结合其他学科知识,进行跨学科整合。例如,在社会科学课堂上,可以进一步探讨做出卓越贡献、拥有优秀品质的古人对社会的影响和意义;在艺术课堂上,可以让学生通过绘画、剪纸等形式表现文章中的情节和人物形象。
通过用任务将教学内容有机串联,教师可以将《王戎不取道旁李》《西门豹治邺》《扁鹊治病》和《纪昌学射》四篇文章巧妙整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有机的学习单元。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并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
(二)融合概括知识,设计关键活动
在小学语文大单元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以概括性知识为导向,设计关键活动。概括性知识是指对某一领域或主题的知识进行概括、概述或总结的能力和知识。它强调对大量信息和细节进行抽象、归纳和概括,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知识。同时,可以帮助学生将零散的知识点整合成一个完整的知识框架。通过对所学内容的概括和总结,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知识之间的关联和内在逻辑,形成系统性的认知结构,并将其归纳为简洁明了的表达形式,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的第四单元是小说单元,选编了《桥》《穷人》和《金色的鱼钩》三篇课文。通过这些课文,学生可以感受到小说的魅力,培养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依据六年级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单元内容,教师可以从其中寻找共同点,进而得出本单元的概括性知识:小说的情节虽是虚构的,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却是密不可分的。这种概括性知识既让学生掌握小说体裁的特点,又让学生意识到小说与实际生活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从实际生活中发现文学美感的意识。此外,为了充分发挥大单元的教学价值,教师还需要将大单元中的活动进行细化,以具体的活动作为教学主线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根据本单元的语文要素“读小说,关注情节、环境,感受人物形象;发挥想象,创编生活故事”,教师可以设计“创作生活中的故事”的教学活动,在学生进行讲述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关注小说的虚构性和真实性。在活动的设计过程中,教师也需注重活动的难度系数逐步递增。《桥》的学习活动以朗读形式展开,《穷人》的学习活动以讲述形式展开,《金色的鱼钩》的学习活动以表演形式展开。形式的不断变换,难度的不断增大,充分发挥了概括性知识的作用。
在课堂的开端,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了解小说的概念和特点,介绍小说的基本结构和写作技巧,激发学生对小说体裁的兴趣。学生可以了解到小说是一种虚构的故事文学,具有情节、人物和主题等要素。接着,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深入阅读和分析每篇小说。通过阅读,学生可以了解小说的主要脉络以及所讲述的主要内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主人公的性格特点以及文章大意等。
同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创意活动,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例如,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课文中的情境和对话,体验人物的心情和思考。此外,还可以请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创作相关作品,如写一篇类似的短篇小说或画一幅插图,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桥》《穷人》和《金色的鱼钩》三篇课文有机整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有机的学习单元。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并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
(三)依托大单元情境,融合课堂内外
在大单元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依托概括性知识创设大单元情境,而大单元情境则具备以下三个特点:①真实的语境:大单元情境应该与学生生活和实际经验相关,并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通过选取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话题或场景,教师可以创造出一个真实而有趣的语境,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所学知识。②统领性:大单元情境应该能够统领整个学习过程,将各个知识点和技能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教师可以通过设定一个主题或问题,将不同的学習内容和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统一的学习框架。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之间的关系,提高学习的整体性和连贯性。③灵活性:大单元情境应该具有一定的灵活性,能够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特点。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进度,对大单元情境进行调整和扩展,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入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或任务,鼓励学生进行探究和创造,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以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教学为例,本单元的主题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由于本单元内的四篇课文的创作时间具有较大的跨度,因此,教师就可从宏观时间入手,将本单元的学习任务情境设置为“穿越百年历史,感悟中华民族之魂”。
为了引导学生深入探讨“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一主题,教师可以将“穿越百年历史,感悟中华民族之魂”作为主题,设计一场百年人物的主题海报展览。这个展览旨在通过百年来的杰出人物事迹和责任担当,激励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责任感,从而促进他们综合素养和人文素养的提升。
由于单元中每篇文本的作者处于不同的时代,背景不同,创作情感也自然会随之发生改变。因此,教师需要将大情境划分为若干小情境。学生想要创作出符合文本内容的海报,就需要了解文章中主人公的主要事件,达到展示的要求。这一情境是教师设计的情境,同时也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密切相关,学生设计海报的过程也是学生深入感知文本内容的过程。为了增强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熟悉性,教师可以将情境设计的时间节点设置在国庆节附近,打破学习和现实的障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灵活运用知识,为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海报的制作过程中,学生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学生将根据所选人物的事迹和责任担当,设计并制作主题海报。他们可以通过图片、文字和配色等方式,生动展现这些人物的形象和影响,同时也能够表达“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主题内涵。通过实际操作,学生将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感悟这一主题,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在展览中,学生将展示自己设计制作的海报,并向其他同学、老师和家长介绍他们所选择的人物以及对应的责任担当。通过展览活动,学生将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成果,同时也能够从其他同学的展示中学习到更多关于百年人物的责任担当,共同感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意义。
通过这样一个以“感动中国,百年人物”为主题的主题海报展览,教师可以使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更加深入地理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内涵,培养他们的审美情感和责任意识,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和人文素养。展览活动也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五、 结论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关注知识的传授,更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创设情境、引导思考、激发兴趣,可以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更多的乐趣和启发。同时,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感、表达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让他们在语文学习中感受到自己的成长和进步。
参考文献:
[1]王莉莎.新课标指向下的小学语文大单元作业设计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3(46):46-49.
[2]熊丽乔.大单元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以统编教材四年级上册教学为例[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23(11):83-85.
[3]蒋燕芳.大单元教学视域下小学语文生长性作业的实践研究[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23(11):56-58.
[4]段珍洁.小学语文现代诗歌大单元教学的有效策略[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23(11):6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