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新课标核心素养导向下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议题式教学

2024-04-27 15:54梁晓莉
考试周刊 2024年14期
关键词:议题式教学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

作者简介:梁晓莉(1982~),女,汉族,广西融水人,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融安县实验中学,研究方向:教育教学、德育管理。

摘  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创新和发展,各种繁杂信息影响着人们思想,需要落实道德与法治教育。初中道德与法治有助于学生增强政治认同感、提升道德修养、健全人格、培养法治观念和责任意识,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基于此,文章客观论述了新课标核心素养导向下议题式教学的内涵与构成要素、特征、理论依据等问题,希望能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议题式教学;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4)14-0155-04

新时期初中生面临科学技术更新迭代的挑战,获取知识的途径更加多元,这给学生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受各种不良思潮影响。初中生身心发展不成熟,对生活认知不深刻,极易受到不良信息诱导做出违背社会道德与法治要求的事。因此,妥善借助道德与法治学科开展议题式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树立规则意识,明确政治站位,厚植家国情怀,提升学生道德修养,培养学生责任意识。

一、 新课标核心素养导向下议题式教学相关理论概述

(一)议题式教学的内涵与构成要素

议题是指围绕某一话题展开论述,议题式教学具有开放性,结构不一,围绕生活中认知冲突问题展开。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密切联系生活,议题教学的开展符合新课标要求,能够促进学生学科素养发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不同,使得议题也呈现多元化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围绕议题中心思想导入、展开、讨论与分析,有助于促进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深入解读和教学质量的提升。议题强调学生价值判断,注重培养学生思辨性、批判精神、独立思维意识,有助于提高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议题式教学离不开议题情境、议题活动、议题任务。其中教学情境的创设密切结合学生思维认知及生活经验,有助于增强学生对议题内容的理解,促进知识体系的构建。议题活动是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教材知识,发挥引导者、支持者的作用,能启发学生思考,促进学生对教材知识的内化。议题任务指导教师对教学全过程展开设计,也是衡量教学效率与效果的根本指标,有利于学科教学目标实现。

(二)议题式教学的特征

第一,具有引领性与开放性。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议题式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议题教学中的开放性特征渗透至每个教学环节,学生在议题学习时要联系生活认知,避免过分依赖教材,能拓展学生眼界与思维,提高学生课堂主动性,打造高效课堂。教师要结合学情开展教学准备,结合学生思维发展区,鼓励学生积极发言,打造开放、自由、和諧的教学氛围。课堂形式开放性,能发挥学生课堂主体地位,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游戏的方式完成议题任务。课堂问题具有启迪性而非判断性,议题内容开放,答案不唯一,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判断能力和创新精神,以及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新课标提出课堂教学要发挥价值引领作用,除了达成学科教学任务,还要培养学生道德品格以及社会适应力,开放性议题式教学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开放性议题在教学评价上,更加注重学科素养形成的过程性评价。第二,思辨性与实践性相统一。议题式教学要具有思辨性,符合学情特征、课本主题、社会发展等,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与总结者,要让学生围绕议题活动培养思辨性思维,提高学生自主思考、自主解决问题能力。实践性议题活动要结合学生内在需求,让学生主动构建知识体系,将知识迁移到生活中,增强学生的理解与应用能力,彰显道德与法治学科价值。

(三)议题式教学的理论依据

第一,建构主义理论。该理论与议题式教学十分切合,教师引导学生主动构建知识,而不是适应教师主导的“一言堂”,教师为学生布置情境、创设活动,结合已有认知经验展开学习。议题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议题内容,重视课本知识,为学生解决生活问题,学习的过程就是知识不断构建的过程,教师通过设计多层级议题任务,引导不同学层围绕议题展开探究。第二,有意义学习理论。学习者需要理解符号背后知识,学生要与知识建立起实质性联系。教师要结合学生能力现状,设置相应的教学任务,帮助学生利用已有认知经验,结合生活实际理解新知识内涵,发挥新知识的应用价值。第三,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教育教学中要秉承以学生为本理念,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主张全人教育以及情感教育,侧重认知目标获取,重视人的全面发展。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体现在知情统一的教学目标观、有意义的自由学习观、学习重心教学观,该理论迎合了新课改要求,与议题式教学理念保持同向。

二、 运用议题式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在教育中对议题式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充分

教师在开展议题式教学过程中,以教学目标为依据,根据学生认知水平设置不同难度的议题任务,激发学生主动思考。部分教师错误地认为议题式教学与案例教学等同,在开展议题式教学环节,多选择社会热点话题作为议题素材,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补充案例细节,剖析问题成因及解决对策,实现知识的理解与内化,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完善人格品质。虽然教师按照新课标要求开展了议题式教学活动,但是教师缺乏对议题式教学的深刻认知,不同教师对议题式教学理解存在差异,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上缺乏侧重点,弱化了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目标。

(二)教师对教育议题选取不够恰当合理

首先,议题式教学要贴近学生生活、顺应当前时代发展要求、结合教科书知识、发挥学科思辨性特征。有的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在议题选择上未能结合学生生活实际,议题的目标不明确,缺乏议的价值,教学内容不完善,教学效果不如常规教学方法,难以达到学科育人目的。其次,教师选择的议题缺乏实践性。教师在选择议题过程中,受到课时限制,在议题课程开展过程中抛出多个议题讨论,学生只能敷衍了事地展开简单讨论,未能针对问题深入研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较少,部分学生不能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甚至不能参与到议题中来。最后,对议题难易程度没有把控好。如果议题难度太低,将不能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性;议题难度过高,学生不能理解议题的内容,丧失了讨论的信心,因此,教师未能结合学生知识储备展开议题教学活动,影响了课程育人的效果。

(三)教师议题式教学运用能力相对不足

议题式教学是新型教学方法之一,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岗位胜任力,能够把控授课全过程,将教学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相结合。在相关议题探究过程中,教师要总结归纳新的生成性问题,能够让学生获得学科以外知识,教师不仅要具备较好的职业素养,还要掌握教学艺术。大部分教师教学能力符合新课标要求,但缺乏对议题式教学的良好把控,基本知识及理论功底薄弱,缺乏对社会新闻、学生生活及教材内涵的深入探究,不能灵活运用教學技能提升教学水平。

(四)教师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教学理念与时俱进,才能为社会培养适应性人才。议题式教学实践过程中,要以学生身心发展为目标,发挥学生课堂主体作用。但部分教师教学议题未能结合实际学情,相同议题在同一年组多个班级开展,小组讨论过程中,学生习惯了灌输式学习,缺乏主动探索与表达,小组讨论假热闹现象常态化。对讨论的话题,学生缺乏兴趣,不能充分参与到小组讨论中,个别发言的同学代表了全组的观点,导致议题式教学开展不理想。

三、 议题式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教师的议题式教学理念更新不及时

议题式教学中,部分教师忽略了新课标要求,盲目地为学生升入高中做基础准备,缺乏对教学观念的及时更新。教学方法受到应试思维影响,一味地追求采分点开展教学,不能主动探究议题式教学方式方法。部分教师缺乏对议题式教学的深刻认知,在教学实践中操作不当,导致教学实质脱离了形式,不利于学生学科素养形成。

(二)教师育人意识不强

教师开展议题式教学环节,缺乏明确的学科育人意识。议题式教学对教师知识储备及教学技能要求较高,教师未能深刻理解教学框架、教学内容及重难点,未能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相联系,不能借助社会热点话题帮助学生解决生活实际困难,不能满足学生身心发展需要。

(三)教师专业综合能力不强

议题式教学需要教师具备极强的综合素养,包括教学理念、教学设计等,较常规教学更加全面、细致、复杂,教师需要对教学素材科学筛选,结合学情开展开放性、思辨性教学。议题式教学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想法提出针对性指导,课堂不确定性因素较多,教师综合能力不强,难以把控课堂节奏。

(四)学生对议题式教学的学习能力不适应

课堂教学仍是教师发挥单一主体作用,学生仅仅是记笔记认真听讲,养成了被动学习习惯,讨论环节也是窃窃私语,小组讨论效果不突出,甚至将探讨的问题演变为聊天大会,学生在议题式教学环境下缺乏适应力,主动学习能力较差,影响了议题式教学的效果。

(五)议题式教学的评价体系不完善

教学评价体系能够客观反映学生学习成果,议题式教学评价中升学、分数这类指标占比仍较大,未能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方面开展,不利于学生学科素养的发展。教师缺乏对学生课前准备到课后作业的全过程关注,教学评价多以终结性评价为主,对参与过程很少评价。议题式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教师未能发挥多元评价主体的作用,课堂评价仍以教师为主,小组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他评很少开展。

四、 新课标核心素养导向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议题式教学运用对策

(一)创新教学理念,深化对议题式教学的认知

第一,转变传统教学理念。教师要按照新课标要求更新教学理念,顺应新时期人才培养要求,促进学生思维能力提升。教师要转变灌输式教学方式,发挥学生主体地位,启发学生思考,作为学生知识的引导者、支持者,鼓励学生将不同知识点相衔接,了解知识点的内涵关系并迁移到具体生活情境中,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促进学生综合发展。议题式教学要突出学生与教师双主体作用,一方面是学生的课堂学习主体,另一方面是教师教学组织主体。教师要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课堂上获得认知能力、表达能力、思辨能力的提升。灵活运用道德与法治课堂知识内涵,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第二,提升教学素养。教学素养直接影响教学有效性,教师开展议题式教学需要储备丰富的理论知识与丰富的课堂实践经验,结合初中生认知经验,教育内容要结合学生当前思维发展区,突出学科教育内容的难度、深度、广度,促进教师的师德师风、信息技能、教学能力、岗位胜任力等教学素养提升。

(二)强化学科教学培训,提高议题式教学能力

第一,定期开展专业培训。信息化时代,教师要具备与时俱进的思维,定期参与议题式教学相关培训。学校层面可以邀请行业内专家学者、高校教师针对议题式教学进行培训,搭建校际备课沟通平台,积极组织各种教学研评比活动,提高议题式教学实践能力。第二,提高教师议题式教学能力。教师要结合社会热点话题、教材内容、学生思维发展情况多视角选择议题,议题内容充分联系学生生活,让学生在议题式学习中融入情感,学生围绕议题情境,将理论知识与生活有效衔接,在思辨过程中探寻知识内涵和哲理,并将学习的知识点转化为解决生活问题的工具,突出议题式教学的丰富性、有效性、全面性、难易结合性,满足不同学层学习认知需求。

(三)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提高其参与议题式教学的积极性

第一,培养学生学习内驱力。受到传统应试教学理念影响,学生认为抓住采分点就是有效的学习方法,忽视了学生主动探究能力培养。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到自主学习方法对学生能力提升的作用,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让学生在主动学习过程中感受知识带来的满足感,激发学生兴趣。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课前预习、课中积极探索、课后知识迁移运用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堂,并通过课堂的探索研究解释问题,完善知识体系,提高学生运用课堂知识解决生活问题能力。教师在开展议题式教学环节,要适当“留白”,让学生自主吸收知识,对学习内容做出反思,便于学生对知识的内化、外显与迁移。第二,激发学生在议题式教学中的主动性。教师课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兼顾不同学生主体,针对重点知识、难点知识,结合学生具体情况设置难易程度不等的议题内容,避免采取传统“一刀切”式的教学,要激发学生学习自信心。教师要创设开放、自由、平等的教学环境,引导学生互动交流,并对学生学习全过程适合时机给予指导,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四)完善评价标准,构建议题式教学评价体系

第一,评价内容全面性。教学评价要突出学生学科素养的形成,也是新课标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要求,要指向学生成长、成才的关键能力与品质,避免唯分數论的短视主义。议题式教学评价要在知识、能力与价值观之间找到平衡点,明确学生政治立场、道德品质、责任意识与法律意识,教学评价要渗透到学生课堂、课外活动全过程。第二,评价方法多样化。传统教学评价指标单一,不能全面体现学生综合素质。学生作为评价主体时,除了发挥教师评价作用,还要突出学生自评、其他学科教师评价、学生之间评价、家长评价、社会评价等。学生要对评价内容进行总结与反省,对课堂知识、能力以及价值观方面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策略。评价方法可以定性、定量相统一,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统一,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孩子,保证评价过程的客观、公正、透明。

五、 结论

新课标对道德与法治学科提出了新的规定,教师要顺应新时期教育理念,落实新课标要求,开展议题式教学,结合中学生思维认知现状,密切联系生活,选择与学情相符的议题内容,让学生在道德与法治课堂获得知识、能力与价值观的提升,以及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李晓东,柯楠茜.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核心素养培育——基于《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解读[J].教师教育学报,2022,9(4):48-54.

[2]李晓东,李楠.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新要求及教学应对——以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为例[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22,23(4):7-13.

[3]素养导向,一体化设计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J].基础教育课程,2022(9):23-29.

[4]石芳,韩震.打牢铸魂育人根基  落实核心素养培养——《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J].教师教育学报,2022,9(3):112-117.

[5]丁晶,林巧丹.深度学习视野下的小学《道德与法治》德法融合教学实践研究[J].宁德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4):113-118.

[6]全敏,王玲,陈朝晖.主题性作业设计——以初中道德与法治“听身边人讲述‘我与党的故事”为例[J].基础教育课程,2021(24):9-14.

[7]张尚达.一体化背景下道德与法治课程建设的思考[J].上海教师,2021(3):55-61.

[8]朱小超,李洪山.情境教学模式三大核心要素“真”思考——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为例[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21,22(4):51-56.

猜你喜欢
议题式教学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浅析“议题式教学”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的运用
高中政治课堂议题式教学探究
议题与实证:指向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教学探索
创新教学模式培育核心素养
基于课程标准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
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课堂教学艺术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