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以《说文》中部内辖一个形声字和一个表意字 41 个部类为研究对象,对表意字归部理据进行探索。绝大多数表意字的归部呈现出共同的特点:与相邻的字同义类或有共同的字义特点,或者字义关系密切而能共同表示某种状况或某个事件。少数字受自身形体的限制只能单方面“据形系联”归部。《说文》表意字归部时遵循的是“以类相從”的原则。
【关键词】《说文解字》;表意字;归部;以类相从
【中图分类号】H1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4)15-0134-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4.15.041
《说文解字》(下文简称《说文》)是我国第一部用部首归字方法来统摄汉字的字典,其作者许慎通过分析字形归纳出540部首来统辖近万个小篆字头,使得每个小篆字头都有部可归。《说文》的部首与部内字的编排具有很强的系统性,540部首之间做到“据形系联”,部内字的编排“基本上是‘以类相从的,即主要按字的意义安排次第”[1]。在字的归部操作层面,学界一致认为形声字直接据形符归部,而表意字的归部比较复杂,至今没有形成统一的看法。清代段玉裁、王筠主张会意字按“字义所重”归部。而随着研究的深入,薛克谬先生发现“字义所重”说存在诸多问题,如部分会意字的义符之间没有轻重主从之分,《说文》实际所归之部并非会意字字义所重的义符等。[2]鉴于此,王智群先生质疑“字义所重”说作为归部标准的可行性。[3]刘忠华先生对该说行不通的原因总结为:限于从会意字的偏旁与字义的关系角度来探寻会意字的归部条例,“没有考虑《说文》部内字的编排原则对归部行为和过程的制约,忽视了一起归部的一组字之间的意义关系和特点”[4]。鉴于对会意字的归部条例探索方法和思路存在问题,刘忠华先生指出一条新的研究思路:“抓住与会意字一起归部的一组字之间的共同字义特点来考察会意字的归部。”[5]我们认为该思路考虑了《说文》部内字的编排原则,且着眼点都是字与字之间的意义关系,比较科学,可用于解决表意字的归部问题。
我们发现,《说文》中存在一些部类部内兼辖表意字和形声字,形声字的归部明确,而表意字与同一表意偏旁的形声字同部的原因不明,需要探索。大徐本《说文》中有41个部类部内辖一个形声字和一个表意字,是研究表意字归部理据的重要材料。因此,本文以这41个部类为例,着眼于字际关系,将表意字与相邻的字(包括部首字)联系起来,考察它们之间的意义关系和特点,揭示表意字的归部原则。
根据表意字的参构部件与《说文》540部首的对应情况来看,表意字的归部处理情况可分为两类:一是表意字仅有一个参构义符是《说文》部首,归部时直接据该义符归部;一是表意字的参构义符均为《说文》部首,归部时需要选择其一进行归部。因此,下面根据分类逐一考察这41个表意字的归部理据。
一、表意字归部时不做部首选择的情况分析
41个表意字中,有15个表意字在归部时不做部首选择,具体情况如下:
(一)表意字另一义符非《说文》部首,据作部首的义符归部
1.厶部“?”(相訹呼也。从厶从羑。本文按,括号内均为大徐本《说文》的解释,下文同)
“?”之义符“羑”非《说文》部首,只能归厶部。“?”表诱导义,形声字“篡”(屰而夺取曰篡)表示劫夺,共同的意义特点是为己谋私。
2.首部“ ”(戳也。从 从断)
“ ”之义符“断”非《说文》部首,只能归首部。“ ”表示截断,形声字“?”(下首也)表示叩头至地,都是与头相关的动作。
3.是部“尟”(是少也。尟俱存也。从是、少)
“尟”之义符“少”非《说文》部首,只能归是部。“尟”与形声字“韪”(是也)有共同的字义特点:是。
4.牙部“ ”(武牙也。从牙从奇,奇亦声)
“ ”之义符“奇”非《说文》部首,只能归牙部。“ ”与形声字“ ”(齿蠧也)同属牙齿义类。
5. 部“樊”(鸷不行也。从 从棥,棥亦声)
“樊”之义符“棥”非《说文》部首,只能归 部。“樊”表示马负过重,止而不前,形声字“奱”(樊也)表捆绑义,2字有共同的字义特点行动受限。
6. 部“肃”(持事振敬也。从 在 上)
“肃”之义符“ ”非《说文》部首,只能归 部。“肃”与形声字“ ”(习也)共同表示学习时严肃的状态。
7.絲部“辔”(马辔也。从絲从軎)
“辔”之义符“軎”非《说文》部首,只能归絲部。“辔”是驾驭牲口的缰绳,形声字“ ”(织绢从絲贯杼也)指织绢时用丝线穿过梭子,2字都与丝线相关。
8.己部“卺”(谨身有所承也。从己、丞)
“卺”之义符“卺”非《说文》部首,只能归己部。“卺”表示恭敬地承受,动作特征是曲身。形声字“?”(长踞也)是盘足而坐,下肢弯曲。可见2字有共同的字义特点:曲。
9.?部“ ”(器也。从?、?,?亦声)
“ ”之义符“?”非《说文》部首,只能归?部。“ ”是古代器物名,形声字“ ”(土鍪也)是敞口陶锅,2字同属于器皿义类。
(二)表意字由成字义符与非字符号组成,据成字义符归部
1.且部“俎”(礼俎也。从半肉在且上)
“俎”由成字义符和象形符号构成,只能归且部。“俎”与部首字“且”是古今字,“且,盖古俎字”[6]16。
2.囟部“巤”(毛巤也。象发在囟上及毛发巤巤之形)
“巤”由成字义符和象形符号构成,只能归囟部。“巤”指毛发,与部首字“囟”字义关系密切,“囟”是“巤”的生长部位。
3.刃部“刅”(伤也。从刃从一)
“刅”字所从之“一”是伤口的指事符号,并非数字“一”,只能归刃部。“刅”与形声字“剑”(人所带兵也)字义关系密切,创伤由“剑”造成。
(三)表意字字形结构注阙,勉强归部
1.倝部“ ”(阙)
“ ”字义、字形结构注阙,归入倝部是为了不让任何一个字游离于部首之外,勉强归部。
2.此部“啙”(窳也。阙)
“啙”字义明确,但参构构件“此”“吅”功能不明,归入此部是勉强归部。
(四)表意字是同形复体字,归入单体部首
1.臣部“臦”(乖也。从二臣相违)
“臦”是同形复体字,只能随单体归部。
分析可见,以上15字从字形结构上看不能归入他部。但同时大多数字与相比邻的字(包括部首字和部内形声字)字义关系密切,表现为:同义类或有共同的字义特点,或字义关系密切能一起表示某种状况或某个事件,符合“以类相从”的编排原则。少数字,如“ 啙臦”,与部内字意义不类,只能单方面“据形系联”归部。
二、表意字归部时做了部首选择的情况分析
41个表意字中,有26个表意字的多个参构义符都是《说文》部首,归部时做了部首选择。具体分析如下。
(一)同义类或字义特点相同的一组字归于一部
1.?部“栔”(刻也。从?从木)
“栔”同“ ”,与形声字“ ”(齘 ,刮也)同属于刮刻动作义类,取共同的义符归于一部。
2.半部“胖”(半体肉也。从半从肉,半亦声)
“胖”是古代祭祀用的半体牲。形声字“叛”(半也)表叛离义,《说文解字注》:“反者叛之全。叛者反之半。”[7]50 “胖”与“叛”共同的字义特点是半,取共同的义符归于一部。
3.册部“扁”(署也。从户、册)
“扁”指在门户上题字,形声字“嗣”(诸侯嗣国也)指诸侯受命继承君位。2字同属于需要官方文书(即“册”)的行为,取共同的义符归于一部。
4.?部“矞”(以锥有所穿也。从矛从?)
“矞”指以锥穿物,形声字“商”(从外知内也)表示估量,估量是透过外在看本质的行为。2字有共同的字义特征穿透,取共同的义符归于一部。
5.?部“爽”(明也。从?从大)
“爽”表示明朗,形声字“尔”(丽尔,犹靡丽也)表示疏朗,2字共同的意义特征是稀疏明朗,取共同的义符归于一部。
6.雥部“雧”(羣鸟在木上也。从雥从木)
“雧”指群鸟栖止在树上,与形声字“?”(群鸟)共同的意义特点是:群鸟,取共同的义符归于一部。
7.喜部“憙”(说也。从心从喜,喜亦声)
“憙”表示“喜欢,爱好”[8]333,与部首字“喜”(乐也)是古今字,2字有共同的字义特点喜欢,取共同的义符归于一部。
8.会部“?”(日月合宿从辰。从会从辰,辰亦声)
“?”指日月合宿,形声字“朇”(益也)表增益义,2字有共同的字义特点会合,取共同的义符归于一部。
9.桀部“椉”(覆也。从入、桀)
“椉”同“乘”,表示升、登义。部首字“桀”(磔也)表示鸡栖息的木桩,也作“杰”有高出之意。“椉”与“桀”有共同的意义特征:高,取共同的义符归于一部。
10.毌部“贯”(钱贝之贯。从毌、贝)
“貫”是古代穿钱贝的绳索,形声字“虏”(获也)指用绳索拘俘虏,2字共同的意义特点是用绳索贯穿,取共同的义符归于一部。
11.从部“从”(随行也。从辵、从,从亦声)
“从”指跟随行走,形声字“并”(相从也)表示相跟随,2字共同的意义特点是跟随,取共同的义符归于一部。
12.覞部“?”(见雨而比息。从覞从雨)
“?”指遇雨停止不进,形声字“ ”(很视也)表示凶狠地注视,特征是集中视线,凝目而望。2字共同的字义特点停留在某处,取共同的义符归于一部。
13.包部“胞”(儿生裹也。从肉从包)
“胞”指胎衣,形声字“匏”(瓠也)是能包藏物体的葫芦,2字有共同的意义特点包裹,取共同的义符归于一部。
14.辟部“ ”(治也。从辟从井)
“ ”与形声字“?”(治也)同训,都表示治理,取共同的义符归于一部。
15.交部“绞”(缢也。从交从糸)
“绞”指勒杀,“古曰绞、曰缢者,谓两绳相交。”[1]495与部首字“交”(交胫)有共同的字义特点相交,取共同的义符归于一部。
16. 部“官”(史,事君也。从宀从 )
“官”为官员、官吏,因其事君而地位高,形声字“ ”(危高也)表示高而险,2字共同的字义特点是高,取共同的义符归于一部。
17.?部“妾”(有辠女子,给事之得接于君者。从?从女)
“妾”指女奴,与形声字“童”(古代男子有罪为奴)同属有罪的奴隶义类,取共同的义符归于一部。
18.丹部“彤”(丹饰也。从丹从彡)
“彤”指用红色涂饰器物,形声字“雘”(善丹也)表示赤石脂之类,可作颜料。2字共同的意义特点是红色,取共同的义符归于一部。
19.岂部“恺”(康也。从心、岂,岂亦声)
“恺”表示安乐,形声字“ ”(?也,讫事之乐也)是古代燕飨接近结束时所奏的乐曲,一说指完成一件事后的欢乐。2字共同的字义特点是乐,取共同的义符归于一部。同时,“恺”在心部重出,与表示心里感到喜悦安乐的“ ”(美也)、“快”(喜也)、“?”(快心)类聚。
20. 部“?”(新生羽而飞也。从 从彡)
“?”指小鸟学飞的状态,部首字“ ”(鸟之短羽飞 也)表示短羽鸟飞貌,2字有共同的字义特点鸟飞,取共同的义符归于一部。
21.冎部“ ”(分解也。从冎从刀)
“ ”指分剖骨头上的肉。形声字“ ”(别也)表示别、裂,2字有共同的字义特点:别,取共同的义符归于一部。
22.?部“厚”(山陵之厚也。从 从厂)
“厚”表示山陵厚,形声字“覃”(长味也)表示滋味深长义,有浓厚的特征,2字有共同的字义特点:厚,取共同的义符归于一部。
以上22字与相邻字同义类或有共同的字义特点,取共同的义符归于一部,符合“以类相从”的编排原则。其中“恺”字可取另一义符归部,也符合“以类相从”的原则,因而出现了两部重出的情况。
(二)字义关系密切能一起表示某种状况或事件的一组字归于一部
1.犛部“氂”(牦牛尾也。从牦省,从毛)
“氂”是牦牛尾的专字,与部首字“牦”(西南夷长髦牛也)是部分和整体的关系,字义关系密切,取共同的义符归于一部。
2. 部“ ”(里中道。从 从共)
“ ”表示街里中道路、胡同。形声字“ ”(国离邑,民所封乡也)是古代的基层行政区划名。2字意义关联,道路是城邑中不可缺少的要素,取共同的义符归于一部。
3.?部“狱”(确也。从?从言)
“狱”表示争讼,形声字“?”(司空也)表示狱官,2字意义关联,共同构成一个争讼事件,取共同的义符归于一部。
4. 部“疏”(通也。从 从疋,疋亦声)
“疏”指疏导、开通。形声字“育”(养子使作善也)指培养,《说文解字注》:“不从子而从倒子者,正谓不善者可使作善也”。可见,培养的过程中需要疏导,使不善变为善。2字字义关系密切,共同表示一个培育孩子的事件。
以上4字与相邻字字义关系密切能够表示某种状况或某个事件,取共同的义符归于一部,符合“以类相从”的编排原则。
总的来看,41个部类中,不做部首选择的表意字显然只能“据形系联”归部,其中大多数字还与一起归部的字之间意义关系密切。做了部首选择的表意字与字义关系密切的字取共同的义符归于一部。由共同的归部特点,可以看出许慎对表意字进行归部时,倾向于将字义关系密切的字类聚排列,与《说文》“以类相从”的编排原则相吻合。
全文分析发现,除“ 啙臦”外的38个表意字的归部符合“以类相从”的原则,占92.6%。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表意字归部的原则應当是“以类相从”,无法兼顾这一原则的字只能单纯“据形系联”归部。《说文》出现部内兼辖一个形声字和一个表意字的41个部类,应当是许慎根据归部原则着意安排的。
参考文献:
[1]关树法.《说文》部首性质探讨[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03):68-70.
[2]薛克谬.再论《说文》非形声字的归部[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04):18-24.
[3]王智群.《说文解字》会意字归部条例探析[J].中国文字研究,2007,(01):100-104.
[4]刘忠华.《说文》会意字“义有所重”归部条例检讨[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41(03):
133-139.
[5]刘忠华,李艳辉.论《说文解字》立部与归部的问题[J].陕西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6(03):12-16+22.
[6]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字典[M].武汉:湖北辞书出版社,1990.
[7](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8]王力主编.王力古汉语字典[M].北京:中华书局,2000.
作者简介:
郑思明,女,广东湛江人,陕西理工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字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