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字》羊部字研究

2016-12-03 19:27曹凤丽
人间 2016年30期
关键词:构形说文解字意义

摘要:文字是一种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中国的汉字博大精深,蕴含了大量的中国传统文化讯息。羊是中国的六畜之一。自古以来人们与羊就有着特殊的感情。在汉字当中必然能够有很多与羊有关的字。许慎在《说文解字》羊部字中系统分析了羊部字的构形和意义,此次,通过对 《说文解字》中“羊”部字的剖析,试图揭示蕴含在“羊”部字所记录词汇中的部分华夏文字文化信息。

关键词:说文解字;羊部;构形;意义;文化

中图分类号:H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6)10-0 008 -02

引言

羊是中华大地上普遍养殖的六畜之一,又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十二生肖之一。可见羊不仅在人们的物质生活中占据重要的地位,而且在人们的精神生活中也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在人们的心目中羊是善良、温顺、和谐、吉祥的象征,羊与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是中国第一部规范化字典,从分析字形入手,按照“分别部居、据形系联”的原则,将 9353 个汉字分类归为540个部首。许慎这种编排字典的方式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详细阐述了“六书”这个汉字构造原理: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其中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是造字法,转注、假借是用字法。

《说文解字》中的“羊”部字共有羊、羋、羔、羜、羍、、羝、羒、牂、羭、羖、牂、羭、羖、羯、羠、羳、羥、摯、赢、、美、羌、羣、羑、羴、羼等二十八个字。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这样解释羊部:羊,祥也,象头角足尾之形。孔子曰:“牛羊之字以形举也。”凡羊之属皆从羊。”[1](P208)。从中我们可以很明显的看出羊字是一个象形文字,羊字的性状正像是一只山羊的两角。象征着吉祥。在《说文解字.示部》中是这样解释的:祥,福也。可见羊在人们的心中是吉祥、福气的象征。本人对羊部进行了全面的考察,下面将对羊部进行构形类别、意义分类和文化内涵的分析。

一、表示羊的不同的成长阶段

1.羔,会意字。“羔,羊子也。”即刚出生的羊为“羔”。《詩·召南》羔羊之皮。《傳》小曰羔。《周禮·春官·大宗伯》卿執羔。《註》羔,小羊,取其羣而不失其類。

2.羜,形声字。“从羊,宁省”是专指五月生的羊羔。《尔雅·释畜》:“未成羊,羜。”郭璞注:“俗呼五月羔为羜。六月生的羊羔也有一个特别的称呼。

3.羍,形声字,从羊大声。“羍,小羊也”。羍指的是形体不大的羊。《傳》達,生也。《釋文》鄭云:羊子也。

二、表示羊的声音

羋,会意字。“羋,羊鸣也。”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曰:芈,羊鳴也。各本中筆直。今依五經文字、篆韵諩正。气出不徑直也。从羊。象气上出。與牟同意。凡言某與某同意者皆謂其製字之意同也。緜婢切。十六部。羋字是个拟声词,是羊叫时羋羋的叫声。

三、表示羊的性别

1.羝,形声字。从羊氏声。“羝,牡羊也”。《廣雅》吳羊牡三歲曰羝。《急就篇註》牂羊之牡也。《易·大壯》羝羊觸藩。《釋文》羖羊也。《詩·大雅》取羝以軷。牡是雄性的鸟或兽,亦指植物的雄株。所以羝是公羊的意思。

2.羠,形声字。騬羊也。从羊夷聲。徐姉切。《玉篇》犍羊也。羯,形声字。从羊,曷声。《急就篇註》又西方有野羊,大角,牡者曰羱,牝者曰羠。“羯,羊羖犗也。”指阉割过的公羊,后泛指羊“羠、羯”都是公羊的意思。

3.羖,黑色公羊。《说文·羊部》:“羖,夏羊牡曰羖。”朱骏声通训定声:“夏羊,黑羊。”

4.羒,形声字。牂羊也。从羊分聲。符分切。“羒,牂羊也。”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曰:羒,牡羊也。各本作牂羊。誤。今依初學記正。釋嘼。羊牡羒。郭曰。謂吳羊白羝。廣韵。羒、白羝羊也。國語。土之怪羵羊。羵者、雌雄未成。从羊。分聲。符分切。十三部。羒指的是白色的公羊。

5.牂,形声字。牡羊也。从羊爿聲,則郎切。《爾雅·釋畜》牡羒牝牂。《詩·小雅》牂羊墳首。又盛也。《詩·陳風》東門之楊,其葉牂牂。牂指的是母羊。“牂,牡也”牂也是母羊的意思,二者是不同品种的母羊。

四、表示羊不同的名称

1.羥,形声字。羊名,从羊巠聲。口莖切。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曰:羊名也。从羊。巠聲。口莖切。十一部。按初學記引說文楷閒反。葢本音隱。考工記顅字、故書或作牼。劉音牼苦顏反。皆雙聲合韵也。左傳。邾子牼卒。穀梁作瞯。羥是羊的一种名称。

2.摯,形声字。从羊,執声。也是对于羊的不同的称谓形式。

五、表示与牧羊有关的地名

羌,会意字。从人从羊。许慎《说文解字》羌,西戎牧羊人也。从人从羊,羊亦聲。南方蠻閩从虫,北方狄从犬,東方貉从豸,西方羌从羊:此六種也。西南僰人、僬僥,从人;蓋在坤地,頗有順理之性。唯東夷从大。大,人也。夷俗仁,仁者壽,有君子不死之國。“西戎牧羊人也”指的是古代西部民族之一的羌族,该民族以牧羊为主。

羑,《说文》:“羑,进善也。文王拘羑里,在汤阴。”段玉裁注:“羊善也,故从羊。”《玉篇·羊部》:“羑,导也,进也,善也。今作诱。”是古地名,在今中国河南省汤阴县北。

六、表示羊身体部位的颜色

1.羳,形声字。从羊,番声。《说文·羊部》:“羳,黄腹羊。”《爾雅·釋畜》羳羊黃腹。这里的羳指的是羊的腹部是黄色的羊。

2.羖,形声字。从羊,殳声。《说文·羊部》:“夏羊牡曰羖。”朱骏声通训定声:“夏羊,黑羊。”这里的羳指的是黑色公羊。

七、表示美、善之意

1.美,会意字。从羊从大。《说文·羊部》:“美,甘也。”这里美的本义是味道美,形容的是羊肉的味道。随着社会的发展,美的词义不断的扩大。现在,美不仅可以形容味道美,而且还可以形容人长得没,衣服美等等。《诗·正风·硕人》:“美目盼兮。”美引申指容貌之美。泛指好,善。《老子·第二章》:“天下皆知善之为善,斯恶矣。”由事物美好引申为使人满意,感觉舒适。作动词表示夸赞人或事物的美好。

2.羑,形声字,从羊久声。《说文·羊部》:“羑,进善也。”意为向好的方向诱导。《玉篇·羊部》:“羑,导也,进也,善也。”后作“诱”。羑又作姓氏。《广韵·有韵》:“羑,姓也。”又作古地名,羑里。古书中又写作“牖里。”《战国策·赵策》:“文王闻之,谓然而叹,故拘之于牖里之库百日。”

八、表示羊的习性

从羣、羴、羼这几个字可以看出羊好群居的生活习性。

1.羣,形声字。从羊君声。《说文·羊部》:“羣,辈也。”徐铉等注:“羊性好羣,故从羊。”即羊的喜欢成群结队。《诗·小雅·无羊》:“谁谓尔无羊,三百维羣。”后来,羣逐渐演变为量词。孔颖达疏:“羊三百头为羣。”

2.羴,会意字。从三羊。羊的膻气。《说文·羴部》:“羴,羊臭也。”段玉裁注:“臭者,气之通于鼻者也。羊多则气羴,故从三羊。”

3.羼,会意字。从羴在尸下。指的是羊与羊只见相互聚集。《说文·羴部》:“羼,羊相厕也。”指的是羊与羊只见相互聚集。段玉裁注:“《释名》曰:‘厕,襍也。相厕者,襍厕而居。”

九、许慎《说文解字·羊部》字反映的中国文化

(一)羊是吉祥、温顺、和谐的象征。

灵物,《说文·羊部》:“羊,祥也。”《说文解字·示部》“祥,福也。从示羊声,一曰善。”王国维 《观堂集林》也说:“祥,古文作羊。”从古文“羊”、“祥”通用可以看出,在古人的心目中,“羊”显然是吉祥的象征。孔颖达疏:“羊者顺之畜。故为羊也。”同时,我们还能看出人们认为羊是一种温顺的动物。象征着和平、团结。所以在古代盛行的祭祀仪式上,羊就是祭祀神灵的主要贡品。

(二)羊是团结的象征。

从羣、羴、羼这几个字可以看出羊好群居的生活习性。

羣,形声字。从羊君声。《说文·羊部》:“羣,辈也。”徐铉等注:“羊性好羣,故从羊。”羴,会意字。从三羊。羊的膻气。《说文·羴部》:“羴,羊臭也。”,会意字。从羴在尸下。指的是羊与羊只见相互聚集。《说文解字·羴部》:“羼,羊相厕也。”指的是羊与羊之间相互聚集。从《说文解字·羊部》中的这三个字中我们可以看出羊喜欢一种喜欢群居的动物。所以在人们的心中,羊是团结的象征。也许正是这样的原因。在祭祀活动中人们把羊作为一种祭祀品,祈求和平、顺利、吉祥、平安、逢凶化吉、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三)羊与饮食和审美。

“马、牛、羊、猪、狗、鸡”被称为“六畜”。其中羊作为六畜之一可见羊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据了相当重要的地位。羊浑身都是宝,人们不仅可以吃羊肉,羊的皮毛还能帮人们御寒。从《说文解字·羊部》中我们可以很明显的看出羊在人们日常生活的地位。

羔,《说文》:“羔,羊子也。”徐灏注笺:“疑羔之本义为羊炙,故从火。小羊味美,为炙尤宜,因之羊子谓之羔。小羊的味道鲜美,因为是羊之子,而被称为羔。

美,《说文》:“美,甘也。”段玉裁注:“甘者五味之一,而五味之美皆为甘。”可见美的本意就是味道美的意思,而且与羊有关。

羑,《说文》:“羑,进善也。文王拘羑里,在汤阴。”段玉裁注:“羊善也,故从羊。”《玉篇·羊部》:“羑,导也,进也,善也。今作诱。”

从上面的研究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只要与羊有关的字,大多数都是褒义词,可见羊在人们的心目中占据的重要地位。

总而言之,许慎《说文解字·羊部》字中蕴含了中华民族丰富的社会文化信息。通过考察分析,本人浅显的总结了羊部字的构形类别、意义分类与文化内涵,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羊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占据着多么重要的位置,羊是温顺、吉祥、和谐、团结的象征。羊文化已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1.

[2](清)王筠. 说文句读[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3](清)郝懿行,王念孙,钱铎,王先让. 尔雅广雅方言释名清疏四种合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4](清)朱骏. 说文通训定声[M]北京:中华书局,1984.

[5](清)段玉裁. 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作者简介:曹凤丽(1991—),女,汉族,山东安丘人,在读硕士研究生,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研究方向:壮侗语汉语比较研究。

猜你喜欢
构形说文解字意义
双星跟飞立体成像的构形保持控制
有意义的一天
生之意义
通有构形的特征多项式
对一个几何构形的探究
“六书”在小学识字教学中的应用
《说文解字》的认识
《说文解字》中的反形字分析
体验知识的形成、产生和发展
诗里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