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视角下小学语文读写一体化教学实践探索

2024-04-22 14:11张美蓉
教育界·A 2024年5期
关键词:读写一体化大单元写作

【摘要】在小学语文读写一体化教学中,教师要基于大单元视角设计教学活动。首先,教师要基于学生特点,遵循读写一体化的教学原则;其次,教师要指向任务驱动,拓展读写一体化的教学路径;最后,教师要聚焦核心素养,创新读写一体化的教学策略。通过有效开展读写一体化教学活动,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读写一体化;大单元;阅读;写作

作者简介:张美蓉(1979—),女,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心养小学。

新课标要求语文教学要注重听说读写的整合,促进学生知识与能力的整体发展。由此可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读与写的教学不能彼此割裂,而应该相互融合,形成一个整体。要想更好地开展读写一体化教学,教师可以基于大单元视角设计教学活动,即突破单篇文章的限制,整合各单元中的文章,提炼出一个主题,从整体上调整教学内容,设计并组织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从读与写的综合视角进行学习,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1]。

一、基于学生特点,遵循读写一体化的教学原则

(一)主题意识,搭建读写桥梁

小学生的生活经验不够丰富,如果活动主题远离学生的实际生活,那么活动就很难引发他们的共鸣。因此,在设计读写一体化教学活动时,教师要注意体现出生活主题的意识。如教师可以选择“人和自然”“校园生活”“童年生活”等和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主题。这些主题可以更顺利地将学生带入特定的读写情境中。例如,教师可以将课文《母鸡》《猫》《白鹅》整合在一起,设计“我的动物朋友”主题读写活动,让学生描写身边的小动物;也可以结合课文《只有一个地球》《三黑和土地》,设计“我给学校提建议”主题读写活动,让学生进行倡议书写作;还可以将课文《少年闰土》《好的故事》整合在一起,设计“有你,真好”主题读写活动,让学生给自己的同学写一封信,从中感受童年生活的乐趣;等等。这些读写主题活动考虑到了学生的生活实际,有效搭建了读写桥梁[2]。

(二)整体意识,厘清读写结构

小学生往往缺乏整体、系统性的思考能力。因此,教师要基于整体意识设计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厘清读写结构。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整体了解某种文体的写作特点,然后再对比不同的文体作品。例如,教师可以将《太阳》《松鼠》两篇说明文整合起来,让学生总结说明文的写作特点。然后,引入《母鸡》《猫》两篇记叙文,让学生对比说明文和记叙文在写作结构上的不同点。最后,让学生围绕“小动物”主题,任意选择一种文体进行写作,要求学生写作体现出某种文体的结构特点。

(三)融合意识,生成读写素材

小学生的关注点往往很广泛。因此,教师在教学时不要将视野局限在语文教材内,而是要基于融合视角,将各种不同的资源整合到读写活动中,生成更多的读写素材,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语文的精彩。融合意识可以体现在学科融合上,如教师可以融合科学学科,整合课文《竹节人》《宇宙生命之谜》进行阅读教学,再让学生阅读课外科普读物,并运用科学联想,创作主题为“XX让生活更美好”的科普文章。融合意识还可以体现在生活融合上,如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采访家人、浏览网络热点新闻等方法积累读写素材,用文章表达对“如何让生活更美好”的想法。

二、指向任务驱动,拓展读写一体化的教学路径

(一)借助信息技术,创设读写情境

在建构读写一体化课堂时,教师要注意避免直接安排学生进行阅读和写作,而应该拓宽教学思路,激发学生的读写兴趣。如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通过视频、音频、图片等元素创设读写情境,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能更好地将阅读所得发挥到写作中。

例如,在开展主题为“家乡的风俗”的写作活动前,教师先给学生展示多媒体课件,让学生欣赏中国各地欢庆节日的风俗活动,感受中华民族的多样性以及民间文化的丰富多彩。在此基础上,教师设置三项读写任务。任务一:阅读《北京的春节》《腊八粥》两篇文章,回忆课件内容,思考课件中体现了哪些文章中的细节,文章中哪些细节没有出现在课件中。然后对比两篇文章,说说它们在描写城乡风俗活动方面表现方式有什么不同。任务二:上网搜索资料,了解自己家乡有哪些独特的风俗活动。若有条件,还可以亲身参与到家乡的风俗活动中,说说有什么感受。任务三:尝试用独特的方式记录下家乡独特的风俗活动。如可以用游记写作的形式,写出活动过程和切身感受;也可以用议论文写作的形式,评价家乡的风俗有什么独特之处,探讨如何传承与创新优秀的民间传统文化;还可以用视频的方式记录,并配上富有感情的文字讲解,凸显家乡风俗活动的精彩之处。这样的创意任务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让学生的文字表达更加灵活。

(二)链接经典作品,鉴赏表现手法

学生读得越多,领悟越多,能迁移运用的写作素材也就越多。在读写一体化课堂中,教师要让学生积累并掌握各种表现手法,就要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如教师可以采用链接经典作品的方法,让学生鉴赏作品中典型的表现手法并进行借鉴运用,从而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

例如,在开展主题为“XX即景”的写作活动前,教师可以整合《鸟的天堂》《海上日出》《记金华的雙龙洞》等经典写景类作品,设置读写任务,让学生从作品结构、词语雕琢、修辞手法等角度入手,完成一系列任务。任务一:使用思维导图整理归纳作品的结构,分析它们的异同点。任务二:画出课文中的精彩词句,用其他的词句代替,并进行对比分析,看看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任务三:找出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句子,将运用同一种修辞手法的句子放在一起对比,然后仿写句子。任务四:综合运用结构、词句和表现手法等知识,创作主题为“XX即景”的作文,写出自己独特的风格。如此一来,在链接经典作品的课堂中,教师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帮助学生将阅读领悟转化成写作输出的能力。

(三)调动生活经验,启迪人生思考

在设计任务的时候,教师可以融合社会生活,让学生参加一些实践活动,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创作文章,能使学生充分调动生活经验,写出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

比如,《落花生》《珍珠鸟》等作品都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悟。在设计读写一体化任务的时候,教师可以这些作品为契机,引入亲子探索活动,帮助学生获得更多的生活感悟。任务一:阅读本单元的文章,说说作者是单纯写具体事物,还是在写物的同时融入了自己对生活的独特想法。如有的学生认为,《落花生》不仅写了花生,还提出做人要做对社会有用的人,而不是做只有光鲜外表的人;《珍珠鸟》不仅写了珍珠鸟,还提出人要和动物和谐相处,尊重生命。任务二:参与亲子互动。学生可以和家人一起边品尝茶点,边讲述各自对生活的理解。任务三:回顾任务二的活动经历,思考父母对生活的理解给了自己什么启迪。学生可以创作一篇文章,记录家庭茶话会的过程,写下自己的人生启迪;也可以自编一个小故事,用象征的创作手法,写下生活感悟。《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简称《标准》)要求教师设置语文教学活动要注重活动化、生活化,这样才能让学生发展认知、情感、社会性等方面的能力。教师将读写活动和学生的生活经验巧妙结合在一起,正充分体现了《标准》的要求。

三、聚焦核心素养,创新读写一体化的教学策略

(一)以点带面,发展思维能力

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是读写教学的重点之一。教师可以以点带面,以某个语法点作为切入口,让学生自主探究,从中挖掘出丰富的写作知识,从而让学生的思维更有深度和广度。

例如,教师可以设计“奇妙的想象”主题单元教学活动,并采用以点带面的方式让学生进行读和写。第一步,先让学生阅读《一支铅笔的梦想》《尾巴它有一只猫》等文章,说说这些文章采用了哪种方法将人和具体事物结合起来,从而给具体事物赋予了人性。学生还可以用文具作为例子,说说可以将它们想象成什么样的人。第二步,引导学生阅读《宇宙的另一边》《我变成了一棵树》等经典作品,说说作者是如何进行想象的,并自主阅读其他作品,思考还有哪些方法能帮助自己丰富想象的世界。学生在阅读思考后,发现可以使用变形、夸张、组合、删减等不同的方法塑造人物形象。第三步,组织学生阅读《海的女儿》等童话故事,并进行续编。学生可以结合此前学习的方法,通过想象设计形象各异的人物,续编童话故事,展现出自己的创意。通过学习想象的方法,学生可以学会以物喻人,从而提高表现力,发展思维。

(二)分类对比,提升审美境界

在组织学生进行审美赏析的时候,教师可以采用分类对比的方式,让学生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分析创作方法。这样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语言感悟力,提升学生的审美境界。

例如,教师可以将《四时田园杂兴》《宿新市徐公店》《清平乐·村居》等古诗词组合在一起,构建主题为“田园乡村美如画”的大单元学习活动。第一步,教师先引导学生思考这几首诗歌的写作主题是什么,然后思考诗歌除了根据主题分类,还可以根据哪些角度分类。如有的学生认为可以按照作者表达的情感来分类,还有的学生认为可以按照诗歌文体来分类。第二步,指导学生对比分析,说说同样是展现田园风光,这些作品运用的写作手法、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第三步,设计读写结合的活动,让学生在对比分析的基础上自主创作展现田园风光的散文、诗歌等,表达自己对田园美的理解。学生可以利用能展现田园风光的独特意象来写作。如参照《清平乐·村居》中茅檐、青草、鸡笼等意象,学生可以选择农田、麦秸、青蛙等意象来展现田园风光。学生也可以利用对比的方法写农村和城市的区别,从而反衬乡村的特点。在上述活动中,教师引导学生欣赏、感受、理解、评价文学作品,使学生获得丰富的审美经验,从而培养学生发现美、感受美和运用语言文字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三)随堂练笔,加强语言应用

随堂练笔是读写一体化课堂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教师可以设计文字游戏、句子仿写、段落补写续写、整篇模仿等一系列随堂练笔活动,让学生进一步提升读写综合能力,发展语言应用水平。

例如,围绕《人物描写一组》《刷子李》等课文,教师可以设计读写一体化的随堂练笔任务。第一步,开展文字游戏,让学生阅读并找出文章中形容人的词句,标注出其所形容的是外貌、语言、动作、心理中的哪一方面,然后用其他词语代替,对比表达效果。如有学生将“往日传说中那如山般的形象轰然倒去”中的“轰然”换成“突然”,并对比表达效果。第二步,组织学生整合相关课外文本,从中归纳总结出人物细节描写的方法。之后,尝试仿写整句。第三步,组织学生在阅读积累的基础上,以“形形色色的人”为主题创作一篇短文。要求学生观察并介紹自己的同学,抓住其形貌、言行等特点,用修辞手法展现其独特之处,完成创作。在这些练笔活动中,学生能够主动梳理整合、实践应用语言,从而感受语言文字的丰富内涵,并提升自主创作的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语文教师要注意阅读和写作之间的关联点,基于大单元视角设计读写一体化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在阅读中整合积累写作经验,并进行迁移运用,从而充分提升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何黄海.群文读写的实践内涵与路径优化[J].教学与管理,2021(29):34-36.

[2]高修军,索永.图画在语文转化式学习中的价值思辨及策略支持[J].教学与管理,2022(23):40-43.

猜你喜欢
读写一体化大单元写作
高中生物大单元整体学习的实践研究
道德与法治“大单元”主题教学视角下的建构实践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篮球项目大单元教学的设计思路研究
高中历史大单元教学浅探
初中语文读写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读写一体化教学在高中英语课堂中的运用
“读写一体化”在农村普通高中的有效实施
浅论小学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如何让小学生写作返璞归真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