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设学习任务 培育审美素养

2024-04-22 06:25邱晔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2024年4期
关键词:学习任务审美体验创设情境

邱晔

【摘 要】 针对《花钟》的课后习题,创设学习情境,设计以“体会不同的表达”为主题的系列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开展对比、想象、仿写等语文实践活动,从而获得个性化的审美体验。

【关键词】 学习任务 创设情境 审美体验

针对《花钟》课后习题“课文用不同的说法来表达鲜花的开放。填一填,体会一下”这一学习要求,笔者创设了“我是小小花钟讲解员”的学习情境,设计了以“体会不同的表达”为主题的系列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开展对比、想象、仿写等语文实践活动,进行一场语言文字的审美之旅,以获得个性化的审美体验。

一、对比:感受美

1.自主对比,获得个性化的审美感受。课文的第1自然段,为了表现“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这一特点,作者按照时间顺序写了九种不同花的开放。九种花有九种不同的开放姿态和表达方式,语言精练,各具特点,鲜明生动。在教学中,笔者请学生读一读、比一比、说一说。

简化版:牵牛花开了,蔷薇開了,睡莲开了,万寿菊开了,紫茉莉开了,月光花开了,昙花开了……

笔者请一位学生分别将两段文字读一读。在读到第二段时,学生明显语速加快,语调平平。可见,学生通过对比朗读,获得了个性化的审美感受,并进行了直观的展示,这是十分可贵的。

2.同伴交流,形成独特的审美初体验。两种形成强烈对比的表达,为学生整体感知语言美提供了支架。再通过同桌交流,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语言文字的比较中说出自己最真实的感受与想法,形成自己的审美初体验。当然,成熟的想法也会在交流与聆听中碰撞、生成、完善。正是在这样的对比与对话中,学生自然感受到了语言表达的变化之美、形象之趣。

二、想象:发现美

教师在设计任务时要从语言出发,引导学生基于语言文字展开个性化想象,形成超越又不脱离语言的独特体悟,感受语言文字中蕴藏的情趣与情感,体会“不同表达”的细微差异与表达效果,这也正是发现美的过程。

于是,笔者设计了小组研究的合作学习任务:作为花钟讲解员,读了宣传册,你最想为大家介绍哪种花呢?要求:四人一组,每人选择一句最喜欢的表达,在组内读一读,再说一说这种表达好在哪里,谈谈自己的体会;组内交流、补充,进行汇报。

1.引导具象化的表达。当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班级进行汇报交流时,教师要努力引导学生将认识具体化,感受具象化。因为学生很容易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进行表达,进行标签化阅读,比如有学生说:“蔷薇绽开了笑脸,这里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学生还可能将理解泛化,表达不够具体,比如有学生说:“睡莲从梦中醒来,让我觉得很生动。”出现此类情况时,教师可以追问启发:“这样的表达,让你想象到什么情景?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在教师的追问、引导、启发下,有的学生结合蔷薇花的图片,说“绽开”这个词让她仿佛看到蔷薇花花骨朵要裂开时的样子。有的学生说读到月光花“舒展开自己的花瓣”时,感觉月光花把花瓣张得大大的,像是在伸懒腰。有的学生说紫茉莉“苏醒”是因为它睡了一大觉,到下午五点才慢慢醒过来呢……儿童的想象在问题的引导下逐渐清晰具体,表达也更加灵动、有生命力。

2.关注关键词语。对学生进行点拨时,还可以引导其抓住文中的关键词,比如“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一句中,可以抓住“小喇叭”和“吹”这两个关键词,引导学生体悟作者语言表达的贴切与生动。牵牛花吹起的为什么是“小喇叭”呢?从中可以体会作者在表达时紧扣鲜花的外形特点。教师再抓住“吹”字,请学生谈谈自己脑海中想象的画面。有的说牵牛花吹起小喇叭是在叫醒同伴,有的说是在召唤蜜蜂来采蜜,还有的说是在叫公鸡起床……然后,教师让学生边做吹喇叭的动作边兴奋地读一读这句话。在对语言文字的细致体悟下,学生仿佛感受到牵牛花开放时的兴奋情绪,从中也感受到作者喜爱牵牛花的情感。

3.进行类比赏读。课文有三处都是用“笑”来表达鲜花开放的:“艳丽的蔷薇绽开了笑脸”“万寿菊欣然怒放”“昙花含笑一现”。但是这三种“笑”又各有不同,教师可以将它们放在一起,引导学生进行比较欣赏,在细微差异中发现作者在表达时抓住了鲜花开放的不同特点,体悟作者表达的精准与美妙。学生的阅读感受也令人惊叹:

●蔷薇绽开了笑脸,让我想到蔷薇一下子就从花骨朵变成了美丽的鲜花,如同一个活泼的小姑娘;昙花含笑一现,让我感觉昙花很神秘,就像是娇羞的小公主;万寿菊欣然怒放,就如同一个顽皮的小男孩。

●昙花含笑一现,我觉得就像是江湖大侠,来无影,去无踪。因为它的花期很短,当你发现昙花开花,想回家拿相机来拍一张,可回来一看,它已经谢了。

儿童的想象充满了童真、童趣,引导他们关注表达中的关键词与细微差异,将想象具体化,他们自然能在对语言和形象的细细品读与自主想象中,发现鲜花的美和文字的美。

三、仿写:表现美

1.关注课本,以教材为范例。运用语言文字表现美、创造美是培育学生审美创造素养的重要途径。在文学阅读中,具体体现为学生的创意表达能力。创意表达指的是“有新意,有个性,不落俗套”的表达。教材中有大量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这些课文是非常好的语言材料,所以对于尚处于表达初级阶段的学生,以教材中的文学作品为范例,进行诵读品味和模仿练习,对其创意表达能力的形成大有裨益。

课后小练笔“仿照课文中表达鲜花开放的语句,写一写你喜欢的花”,笔者在设计学习任务时,首先创设学习情境——作为花钟讲解员,你还想把哪些美丽的鲜花介绍给游客呢?而后,笔者带领学生回顾课文表达鲜花开放的语句,总结了作者在表达时采用的方法,即抓住鲜花开放的特点,如名称、外形、开放特性等,可以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表达要贴切、精练、生动。学生在充分品味课文语言的基础上进行自主创作。

2.巧用资源,开拓表达思路。除了出示书上的图片,笔者还在教学中播放了各种鲜花开放时的视频,带给学生动态的认识与感知。同时,笔者又出示了一些资料,为学生的创意表达提供思路。如向日葵具有面向太阳开放的特点,花朵始终随着太阳而移动……最后,学生仿照课文,为游客介绍自己喜欢的花:

牡丹花穿上礼服,戴起王冠;向日葵扬起了笑脸,听太阳公公讲故事;蝴蝶兰张开了蝶翼;绣球花穿上了蓬蓬裙;玉兰花摇起了玉铃铛。

“创造不同的表达”这一任务,是建立在“整体感知不同的表达”“细致体悟不同的表达”这两个任务基础之上的,三个任务之间形成了进阶关系,学生在初步感受美、发现美的基础上,尝试运用语言文字表现美、创造美。※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一般项目“指向创造性成长的儿童研究素养培育理论与实践研究”(BHA230111)、江苏省教科学“十四五”重点课题“指向创造性成长的儿童研究素养培育实践探索”(B/2021/02/05)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力学小学)

猜你喜欢
学习任务审美体验创设情境
浅谈审美教育在中学音乐教育中的地位
童心 童眼 童耳
建构初中数学高效课堂之我见
基于学习任务分析的教学设计
浅谈初三语文阅读教学
也谈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关注审美体验,让阅读变为“悦读”
如何让信息技术课堂生活化
科普学习任务在网络RPG游戏中的设计
高中语文散文阅读审美体验教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