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燕
【摘 要】 解读诗词、领悟诗歌题旨、感受诗歌意蕴,是培养学生审美鉴赏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应探寻有效的诗歌鉴赏方法,提高学生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关键词】 古诗词 鉴赏方法 审美能力 文学素养
古诗词承载着中华民族優秀的传统文化,是文学的瑰宝,是精神的家园,是古人写意抒情言志的载体。古诗词鉴赏历来是语文审美教育的重要内容,解读诗词、领悟诗歌题旨、感受诗歌意蕴,是培养学生审美鉴赏能力的重要途径。那么,可以采用哪些有效的诗歌鉴赏方法,帮助学生品读古诗词呢?笔者以《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为例,谈谈古诗词鉴赏的一些基本方法。
《毛诗序》中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诗歌是一种情感的表达和宣泄,其文字有着一定的感染力。所以在教学诗词时,教师应鼓励学生咀嚼文字,反复吟咏诗词,通过词意、音韵来共情。
笔者在教学《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时,先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诗词的理解,自由朗读,让学生知晓七言诗通常以“二二三”“四三”等为节奏停顿;接着,学生在小组朗读交流中,进一步感受诗歌的情感变化,从而调整诗歌整体的朗读语调。古诗词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具有“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美学特征。初读的目的,就是引导学生从字面、音韵上走进诗词内部,以轻吟浅诵感受那悠远的诗词意境,从而叩开诗词鉴赏的大门。
当然,要想让学生感受古诗词的美学特征,教师必须从字句入手,带领学生了解诗意,感知诗歌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所以,在解读诗歌时,针对某些关联情境的关键点,教师还应鼓励学生移情诵读,通过联想和想象走入诗词的意境。这样把诵读贯穿于解读诗词的始终,让学生和诗人共情,就能更好地鉴赏诗歌,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诗词最早是用来唱的,歌行体是南朝宋鲍照所创,模拟乐府,是可以配乐来歌唱的。于是,笔者在带领学生学习完诗歌后,又配上音乐,鼓励学生或吟诵,或歌唱,现场展现。个性化的诵读、歌唱,促进了学生对诗词的理解。总之,以读促悟,移情共鸣,是鉴赏诗歌的敲门砖。
诗词皆有题,且诗词题目大多具有点睛的作用。换句话说,诗词的题目常常会透露出相关的信息,从而帮助我们判断诗词类型和内容。所以很多时候,我们仅凭诗词题目就可以了解诗词的大致内容,从而猜想诗词的内涵,也为诗词鉴赏埋下了伏笔。
笔者在学生读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后,提了一个问题:“从这首诗的题目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学生各抒己见。
生:诗歌歌咏的是雪,这首诗是以雪为描写对象的。
生:送,是送别的意思。可见这是一首送别诗,是在雪中送别的诗。
生:歌,是歌行体。歌行体是一种诗歌体裁,相对长一点儿,例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生:“武判官”点明了送别的对象。“归京”就是回京。从题目就可以知道,在西北边塞的冰雪中,诗人岑参送朋友武判官回京城长安去。可见这首诗既是咏雪诗,也是边塞送别诗。
学生从题目中就可以很清晰地了解诗歌描述的内容。所以在教学时,教师应提醒学生由诗词题目入手,初步判明诗词的大致内容,从而为解读诗词内涵提供方向。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道:“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由此可见,一首诗的形成在于诗人的情感触发。有了生活的经历,有了情感的磨砺,诗人在生活中受到某一事或物的触动,就会有感而发,形成诗文。古诗词有的情感含蓄细腻,情蕴含于景、物等意象之中;有的情感则直白明了,作者直抒胸臆点明诗词的主题。例如,我们最熟悉的《静夜思》中“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里“明月”是诗人思乡的触发物,“思乡”则是直接点明了诗歌的主题。因此,在诗词鉴赏中,我们只要抓住直接呈现作者情感的关键词句,就能很好地把握住诗词的主题。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写雪景是为了抒发别情,笔者让学生找出抒发别情的诗句,学生一下子就找到了诗尾的四句:“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接着,笔者又追问:“这些诗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又有哪些字、句打动了你?”学生的回答是这样的。
生:一个“满”字写出了风雪之猛、路之难走,流露出诗人对友人无限担忧、牵挂的眷眷深情。“空”字使人惆怅,而雪上的马蹄印,又把送别的思念延伸到远方,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依依不舍及朋友离去后的无限惆怅之情。
生:依依不舍,故目之所及皆是情。尾句的“留白”手法,如撞钟般,清音有余,使人产生无穷的遐想。由此,我不禁想到了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这两处有异曲同工之妙。
由此可见,学生在鉴赏时抓住诗中的关键字句,就能直接明了地了解诗人的情感,更好地解读诗歌的题旨。诗歌中写景往往是为了抒情,所以在初读诗歌时,教师就要引导学生找到这些抒情言志的关键字句,从而把握住诗歌的主题。
在诗词创作过程中,意象是作者主观的心意和客观的物象相结合的表现。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只有抓住意象,了解意象背后的情韵,理解诗词的主旨,才能更好地探究诗词的意境和魅力。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贯穿始终的一个意象是“雪”,边塞苦寒,“雪”具有独特的地域特征,成为许多边塞诗人运用的意象。那么,“雪”究竟蕴含着诗人哪些情感呢?笔者让学生首先找出直接出现雪的句子——“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引导学生通过赏析“雪”这个意象,解读出诗句蕴含的情感。接着,笔者又引导学生找出以侧面烘托手法写雪的句子,鉴赏其作用。由此,学生就从两个角度发现了“雪”的特点——“奇”:八月即飞雪,以花喻雪,侧面烘托大雪的寒威。学生在鉴赏过程中体会到了诗人的写作特色——写奇景,抒奇情,有奇采,感受到了边塞诗人的浪漫主义情怀。
当然,诗歌中除了雪还出现了很多意象:北风、白草、罗幕、羌笛……这些意象都是边塞诗特有的,有着地域特色,其背后也隐含着诗人渴望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豪情。所以在解读意象的过程中,学生还发现了这首诗有着超出一般送别诗的儿女情长,境界开阔,笔力雄劲,有着乐观向上的豪迈气概和壮烈情怀。至此可见,“解读诗歌意象,体悟诗歌情感”是鉴赏诗歌的一个重要方法。
想要真正读懂诗意,就一定要知人论世,了解作者,了解写作的时代背景。教师课前可以鼓励学生搜集相关背景资料,包括诗人的生平经历、思想感情、艺术风格,写作的时代背景等。在教学时,教师就可以运用这些信息,对诗歌进行更加全面深刻的分析。
教学时,笔者提出一个问题:“南朝文学家江淹说‘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在这奇冷的冰雪天气里送别友人,本是悲伤之事,诗人却借助对边塞奇异壮美景色的描绘,将戍边将士之别衬托得雄浑悲壮。为什么他能做到如此?”随即,学生展开了讨论,他们通过背景知识,知人论世,探究出了其中的原因。诗人正处于大唐盛世,他胸怀壮志、投笔从戎、驰骋疆场、报效国家,想以此实现自己的人生抱负。特定的时代给了文人能建功立业的机会,所以诗中表现更多的是诗人乐观向上的豪放情怀,自然给人以昂扬向上的力量。
由此联系背景,学生不仅能解读出诗歌本身所具有的惜别之情,豪迈气概,还能了解这一时期边塞诗所共有的情感基调。因此,在教学时,教师如果能带领学生知人论世,了解该作品创作时的社会现状,就能帮助学生更深层次地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
(作者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外国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