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鸿,肖 晗
(1.华中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2.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0)
2022 年10—12 月,笔者与120 名2022 级“00 后”本科生进行了一对一谈心谈话,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会提到“学习不适应”“未来很迷茫”,仍有不少学生提到“人际交往压力很大,很难找到倾诉对象”“缺少同伴的关心,较少主动社交,很难培养亲密的同学关系”。在后疫情时代,社交恐惧成为“00 后”大学生的“通病”,不少学生独来独往,沉默寡言,成为“校园孤独者”。“校园孤独者”由于性格孤僻,或因不擅长、不敢与人交流,导致不愿意与人交流,人际关系对其而言是较大的负担和压力。这一结果与马川[1]针对两万名“00 后”大一新生“真实交往更为敏感,更容易紧张焦虑,人际冲突和矛盾更难调解”的调研结果一致。李萌等[2]通过研究发现,当今大学生生活方式发生很大改变,生活节奏明显加快,竞争压力不断加剧,大学生个体心理行为问题及引发的社会问题已影响到其健康成长和顺利完成学业。针对“校园孤独者”现象进行分析,一类学生内心世界较为丰富,擅长通过网络方式与人无障碍沟通,另一类学生线上、线下都会极力避免与人沟通和交流,避免被关注(但内心渴望被关注),性格内向、敏感、保守、防范心理很强。此类学生进入大学新环境后,如缺乏有效关注和关心,容易产生强烈的不适感和恐慌感,严重者会导致厌学和退学,引发心理问题,甚至出现安全事件,给学生自身发展和学校安全工作带来极大挑战。
笔者针对“00 后”大学生“校园孤独者”现象开展理论与实践研究,以符号互动论视角解析大学生心理健康互助方式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结合寝室门口的“解忧小铺”实践案例,构建基于生活空间场景的大学生心理健康互助模式。
符号互动论作为一种关注个体行为的社会理论,产生于20 世纪30 年代。该理论源于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W.詹姆斯的著作《心理学原理》,该书提到了人作为“社会自我、物质自我、精神自我”分类[3]。心理学家米德被认为是符号互动论的开创者,他在《心灵、自我与社会》一书中,强调人类作为主体性的理论前提,关注个体间互动行为的经验研究取向[4]。他认为,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是以“符号”为媒介的间接沟通方式[5]。符号是社会生活的基础,人们通过各种符号进行互动,可以借助符号理解他人的行为,也可以借此评估自己的行为对他人的影响。美国社会学家布鲁默于1937 年正式提出 “符号互动论” 这一概念,并将其上升为一种社会理论[6]。他深化了米德的研究,强调社会是一种动态实体,经由持续的符号沟通、互动过程形成,从而建构了意义。
西方近百年前的符号互动理论与中国当代“00 后”大学生心理健康互助方式的适用性可以从理论溯源、核心观点、价值追求3 个层面开展分析。(1)理论溯源方面。符号互动论和心理健康互助方式均起源于社会心理学,两者同根同源。心理健康互助方式源于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其核心观点是外部环境对人的行为具有影响作用,个体可以通过后天的观察学习引起行为变化[7]。符号互动论的提出者米德同样是社会心理学家,其理论强调人际互动与人际关系影响。(2)核心观点方面。符号互助论聚焦人的主体性和个体之间的行为,而心理健康互助方式关注通过个体间的行为联系促进群体心理健康素养的提升,两者关注主题和内容具有一致性。符号互助论提到的行为、态度、符号、意义正是心理健康互助方式的微观描述[8]。具体而言,用符号互动论对于心理健康互助方式进行分析,符号是指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象征意义的事物,如话语、纸条、表情符号等。个体与个体间、外在环境场域与个体间,均可通过符号传递、接收、理解讯息。个体既包含了以态度和认知为内容的主我部分,又包含了以行为和姿态为内容的客我部分。认知在内部影响行为,姿态以符号的形式作用于态度。(3)价值追求方面。符号互动论和心理健康互助方式两者均关注个体生命的发展与成长,关注内在的意义与价值,以积极心理学的视角践行心理育人的价值追求。具体而言,从个体心理角度出发,情绪、情感、行为表现,既具有深层次的内在意义,又外化为一定社会文化范畴内的特定符号,如表情、语言、文字等。从个体与外界互动方式出发,个体间的互助是基于理解、共情而产生的“个体—个体”或“个体—环境—个体”直接或间接的作用方式。而育人环境一方面以符号的形式作用于个体的态度,一方面调节主我和客我之间的内在沟通[9]。过程中符号、互动、场域、互助等内容或方式均指向人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因此,符号互动理论在心理健康互助方式分析研究方面具有较强的适用性。本研究基于互动理论,提出心理互助符号概念,是指促进心理健康素养的具有象征意义的事物。符号互动论简图见图1。
图1 符号互动论简图Figure 1 Schematic diagram of symbolic interaction theory
从“校园孤独者”现象和心理互助方式出发,笔者结合自己所开展的心理主题班会、年级活动、一对一谈话等,通过一对多方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通过激发学生群体交流的欲望和兴趣,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使“校园孤独者”感受到被关注,感受到群体的温暖和重视,培养“求助”意识,建立较为稳固的大学阶段社会支持系统,使得群体的心理互助、朋辈互助得到体现。考虑到学生公寓是大学生十分重要的生活、休息、娱乐、交往场域,它集学习、生活、休闲功能为一体,对学生影响巨大。因此结合符号互动理论,在宿舍门口建立交流、互助的平台,发挥第二课堂活动和素质教育的阵地作用,帮助学生找到“心灵驿站”,主题为“心向阳生”的“心灵解忧小铺”在华中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2022 级学生宿舍应运而生。
3.1.1 概念解释 寝室门口的“解忧小铺”是基于大学生生活场域(寝室楼层)创建的物理空间和由此延展的心理空间,是依托寝室门口公共区域而创建的“小铺模样”的心理互助实体空间,包括毛毡板、手账本、信箱、KT 板、小黑板等实体元素和文字、语言、表情、声音等情感符号元素组成,是基于符号互助理论的大学生心理互助模式的具体实践。
3.1.2 教育目标(1)帮助大学新生中的“校园孤独者”找寻群体归属感,感受到集体力量,提升心理素养,培养健康、积极、乐观、开朗的性格;(2)推动社区文化建设,将心理育人、宿舍育人纳入社区文化建设重要方面,共同营造有爱、温暖、积极、向上的社区氛围;(3)朋辈育人,发动学生骨干、寝室长、普通学生用实际行动关心他人,培养学生群体团结、互助、进步的意识,发挥朋辈育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4)帮助全体新生提升适应大学生活、学习的能力,丰富心理健康知识,养成“勤于自助、善于求助、乐于互助”的习惯,共同提升当代青年大学生的心理素养。
3.1.3 教育内容(1)生活烦恼全抛掉——引导学生学会合理宣泄情绪,教育内容主要为负面情绪的合理表达;(2)问题困惑解决站——引导学生通过书面提问方式匿名表达心理困惑,其他学生进行书面匿名回复。内容涉及大学生在群体中的孤独感、人际交往的困惑、大学生涯的迷茫、学习和生活的适应困难、恋爱关系的处理、家庭亲子关系的处理等困惑,其中诸多为学生的共性问题;(3)生活美好我想讲——引导学生分享每日常生活中的小幸福,带动孤僻学生观看和讨论,使其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并主动分享生活中的美好小事;(4)大学愿望大家谈——利用大学学期初、学期末、重要节庆日等重要时机,引导学生表达对大学生活的美好期待,带动“校园孤独者”对未来生活表达美好祝愿和期待,从而获得群体归属感、幸福感、存在感;(5)每日一句好心情——好心态决定好人生,通过积极心理学暗示,张贴励志语句、名人名言、治愈话语等内容,引导学生正向关注自己内心世界;(6)心理健康你我他——分享心理健康常识、心理健康书籍、有趣的人际交往知识等,帮助孤僻学生甚至全体学生提升心理健康素养,从而更好地度过大学生活[10]。
3.2.1 教育思路 秉持“自助与助人”“互助与互动”的理念,针对特殊心理群体学生,在学生干部协助下,制定心理健康素养提升计划,以主题教育为载体,搭建心理育人平台[11]。与学校后勤管理中心进行沟通,与物业进行协商,创办“解忧小铺”,作为建立在学生“民间”的组织,融入学生群体力量,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使得群体互助、朋辈互助、场域育人成为一种可能,从而提升全体学生的心理素养。
3.2.2 主要举措 准备期:撰写策划书,确定主题教育具体框架,向宿管中心申请场地,选择宿舍楼层合适地点,摆放毛毡板、手账本、信箱、KT 板、小黑板,装饰成小铺模样。
宣传期:分类安排小铺功能,提前宣传告知学生具体事项。(1)解忧小铺,带你走出心灵的雨季——通过在毛毡板上自主创作并粘贴标签纸、小信纸的方式,分享学生心中的“秘密”。标签纸分为交友祝愿类、其他心愿类和发泄情绪类,工作人员定期清理标签,并对一些普遍问题和现象进行统一回复。(2)“心灵树洞”手账本——为学生提供手账本、水彩笔和贴纸,学生可以自行设计属于自己的一页心情记录,也可以是自己的内心困惑、成长烦恼、生活压力、学习困难求助等,其他学生可以在后面匿名回复或者评论,目的是提供一个可以在匿名环境中说出内心言语并可以匿名互动的平台。(3)“烦恼漂流” 减压信箱——通过“来信& 回信”的方式,在宿舍公共区域放置一个小信箱,投稿者自行投稿并注明自己的昵称,主要针对学生内心更多想要分享和诉说的话,不限字数。工作人员会定期进行信件收集并逐一回答,确定统一的时间,通知投稿者到达原地点取回自己的信封和回信。(4)“解忧传爱,心向阳生”活动宣传kt板——主要起到宣传作用,通过张贴海报、推荐心理健康书籍,分享暖心文案、治愈系电影,宣传心理活动月内容,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创作。(5)小黑板每日分享区——每日分享一些名人名言、励志句子等,旨在激励学生奋发前进,学会在不同环境中合理调节情绪,保持良好心情与心态。
实施期:(1)线上、线下开展“小铺”主题教育,学生干部率先开始创作交友祝愿类、其他心愿类和发泄情绪类的内容;(2)在其他时期,学生自发带回手账本、彩笔和信纸,撰写心灵树洞悄悄话和“烦恼漂流瓶”,并放回原处;(3)其他学生根据个人时间驻足小铺,在便签纸上留言,撰写回复、评价等信息,实现整个宿舍楼层良好的互动;(4)每逢节假日更新宣传内容。至今,此项活动持续将近6 个月。
3.3.1 育人成效(1)学生参与度高。“小铺”覆盖两层楼接近200 人规模的学生群体,涵盖不同学院、不同专业学生,学生写下自己的烦恼和心愿。(2)朋辈育人效果初显。通过温馨、有爱的便签纸“小铺”,“校园孤独者” 在大学生活中勇敢迈出第一步,主动交友,有效提高了人际交往能力。走访寝室明显发现学生与寝室成员关系亲近。(3)年级形成温馨氛围。普通学生感受到身边人群的温暖,从而增强了个人解决心理问题的主动性和集体的互助性,年级逐渐形成团结、友爱、互助的学生群体氛围。(4)积极心理学应用有效。通过正确、有效的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教育引导,我们不仅着眼于发现学生心理问题,解决心理问题,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群体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进而对学生心理及人生观、价值观等层面进行积极正面引导,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平。
3.3.2 经验启示(1)形式可参考性。学生宿舍、社区作为学生的日常活动场所,在文化营造和社区共同体意识打造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可以提供一个个人成长的“加油站”,第二课堂能发挥心理育人作用。(2)方法可复制性。通过不同功能的心理育人模块,帮助学生完成“情绪发泄—心情疏导—积极心态—关注他人”的心态转变,养成关注“自我—他人—群体”的意识。(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需要与时俱进。新时代大学生主题教育需要与时俱进,贴近学生年龄、心理状况。通过学生干部反馈情况、辅导员主动谈话、定期调查问卷等,找出新生中的“校园孤独者”,有利于进行精准帮扶。(4)朋辈作用在心理健康教育中不可忽视。大学生主题教育应以更为创新的教育方式,倡导朋辈互助和主动创作,在保证匿名保护的情况下,说出自己内心的“秘密”,分享心中的喜悦和愿望,更能有效地打破人与人之间交流沟通的壁垒。相对于一对一的心理问题辅导,这种相对自由、有更多发挥空间的方式能更好地增强“校园孤独者”解决心理问题的主动性,发现并解决“校园孤独者”内心真正的心理问题。
朋辈参与能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参与度,提醒学生关注他人异常,使学生从“旁观者”变成“关注者”,心理异常学生在参与中能感受年级大家庭的温暖,从而降低心理问题产生的概率,既防止“校园孤独者”重返“孤独”,又使年级情感的联结更加稳定,做到“勤于自助、善于求助、乐于互助”。
当前,高校心理健康工作的重点是“课程育人”与“咨询育人”,即通过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课在面上普及心理健康素养知识,通过“心理咨询”重点关注问题学生的消极心理状态。但是,随着外在社会压力的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素养并未得到明显提升,心理问题学生比例却在逐年增大,传统的“面上教育+重点关注” 的方式难以满足大学生对于美好生活和自身健康心理状态的期待。
成长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00 后”大学生,深受短视频直播的影响,对于互动方式有着自身独特的理解与需求。焦芳明[12]通过研究表明,“朋辈互助”通过主体—客体间有意识的帮扶和互助,能促进个体间的沟通与协作,彼此向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朋辈互助”“生活场景心理互助”在传统心理健康工作中常被忽略,或未进行广泛的推广引用。互助模式构建对于新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十分必要,体现在以下3 个方面:(1)符合“00 后”大学生的特点和期待。“00 后”大学生更加灵活前卫、追求创新、更愿意倾诉,朋辈互助模式符合“00 后”大学生的群体特点,契合其“助人为乐”“助人自助”内在期待。(2)难以被其他心理健康方式替代。按照人的心理阶段发展理论,“朋辈”角色在心理世界构建方面具有特殊性,以“朋辈互助”为主的互助模式具有天然的优势,是“教育—学生”“家长—孩子”模式难以替代的[13]。(3)符合三全育人的教育理念。三全育人强调要时时事事育人,心理健康互助模式是基于大学生学习场域和生活场域的,与三全育人指导思想契合,便于推广且可操作性强。
寝室门口的“解忧小铺”是符号互动论视角下心理健康工作的探索实践,是心理健康互助模式的典型案例,对于未来高校“00 后”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具有如下启示。(1)更加重视人与生活场域作用的发挥。传统意义上寝室等生活空间在教育中的作用并未充分发挥,而寝室恰好又是大学生时间分配占据绝对地位的场所,利用生活空间开展心理教育、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亲群体性特点至关重要。(2)更加重视微观疗愈行为。人的心理是复杂性系统,小行为启发大改变的例子不胜枚举,通过小行为、小工具、小改变由微观开始,将会带给“00 后”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以新的思路和理念,符号互动论同样强调微观间的互动过程。(3)更加重视助人自助理念。每名大学生在大学期间都可能遇到心理的危机事件或挑战,通过“解忧小铺”在帮助他人的同时,自身会加深对心理健康的理解,营造“助人育人”的良好氛围,促进群体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
基于学习场域和生活场域的解忧小铺,以符号互动论为参照,构建适合“00 后”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互助模式(具体见图2)。(1)心理助人先行者。以心理委员为代表的学生骨干,通过辅导员讲述心理健康互助模式,主动成为先行者,呈现心理助人姿态,积极释放心理互助符号。(2)心理互助符号互动。通过“解忧小铺”的建设运营,一方面在外在场域中营造积极向上的环境场域,另一方面通过先行者营造人际育人场域。(3)营造助人自助长期氛围。通过“解忧小铺”生活场域系统的建设,号召学生主动分享、主动求助、主动帮助,形成长期助人自助氛围,辅导员在其中通过鼓励、支持等方式促进学生助人认知发展。(4)“解忧小铺”间的互动。学生群体的生活场域具有一定的范围,辅导员以年级为对象,定期调研各“解忧小铺”的做法进展,促进解忧小铺间的互动互助。(5)互助模式与传统心理方式的关系。心理课程和心理咨询通过改变认知的方式纳入新的心理健康互助范畴中,在群体中以知识传递的方式加深群体对于心理健康素养的理解,更加注重人际交往与人际互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