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越锋 吕玲玲
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在高等教育的发展中要优化结构、办出特色,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建立动态调整机制,不断优化高等教育结构,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规模。从此,大力加强应用型大学建设及培养高质量应用型人才被纳入国家教育发展的整体布局中。2015年,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进一步为地方高校向应用型大学转型提供了方法及策略。
尽管国家为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型大学转型提供了制度、政策和措施上的保障,但地方院校向应用型大学转型發展提出的时间较短,可供借鉴的经验很少,在转型及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诸多现实问题。本文主要对应用型大学背景下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改革与实践,以期为其他专业提供可供参考的经验。
一、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
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
1.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不清晰。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知识、技能和价值观而确定的标准,为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一直以来,地方本科院校在设定人才培养目标时主要参照同类高水平院校,以科研型为主,侧重学生理论知识的积累和科学素养的培养,对实践创新能力的养成不够重视。此外,不同院校培养的人才同质化较为严重,针对性不够强、特色不够明显,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不能满足地方经济需求。
不同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应该是不同的,特别是地方本科院校,由于发展历程不同,多数院校的科研水平实力不强,师资力量比较弱,因此在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时,应该首先立足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紧密联系区域经济特色和优势,突出应用性、区域性,重构人才培养的规格和目标。
2.人才培养过程中实践应用能力培养不足。许多院校在向应用型大学转型后,人才培养方案并未做出相应有效调整,培养体系雷同、培养模式单一,学科内涵不足、特色不明显。比较突出的问题便是理论课程体系强调“宽基础”,课程内容占比较大,且重复率高,而实践环节严重不足,实践课程及实践环节之间缺乏系统性和内在逻辑性,且特色不够明显,造成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不足,不能很好地满足食品工业对人才的需求。
3.“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不完善。应用型高校的人才目标导向是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而培养应用型人才需要有一支专业理论知识扎实、实践操作能力突出的“双师型”教师队伍。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除了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之外,还具有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可以将理论和实践有效结合,可以说,“双师型”教师的数量和质量决定着人才培养质量。但目前来看,部分地方院校中“双师型”教师的数量还远远不够,质量也还不够高,因此亟需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二、应用型大学背景下食品科学
与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及定位
应用型大学是以培养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为办学定位,以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为导向,以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促进学生成才为目标。应用型大学在制定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时,应根据学校自身发展状况和外部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科学制定,既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又要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为此,地方院校应该紧密结合应用型大学的办学定位,广泛调研具有食品类相关专业的国内高水平应用型大学或职业学院,吸取它们的先进办学经验,并深度剖析学院自身的发展历史、现状,凝练本校专业特色和优势。同时,还要充分调研地方食品行业发展现状,与食品类企业专家、学者进行广泛座谈,总结区域食品相关产业的结构特点和社会经济需求,精准定位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三、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食品工业是国民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食品工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转型和升级势在必行,因此,食品产业的发展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专业人才培养是推动食品工业发展的核心,而新型的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作为社会人才培养的主要阵营,应该积极迎合时代变化及行业需求,逐步调整人才培养方式。
笔者认为,应用型大学背景下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应从课程体系、教师队伍、实践资源三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
1.科学修订课程体系。修订应用型大学的专业课程体系,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减少理论课程的门数/学时,增加实践课程门数/学时。课程设置既要注重实践教学环节的比重和质量,同时也应保证必修理论课程的门数和学时数,使之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不同院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体系的布局形式各有千秋,但总体来讲,是由通识课、专业课、创新创业课、独立实践环节四部分组成。应用型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体系应该在满足普通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基础上,再根据专业特色和区域优势,不断优化课题体系。
具体来看,可以进行以下三方面的改革:一是保证专业基础课的核心地位,课程的学时数应该大于等于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学时数。这是因为地方院校生源质量不高,学生的基础知识不够扎实,增加学时的目的是使他们具备扎实的学科专业基础。二是优化专业核心课程体系。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核心课主要由基础理论、概述及法律法规、工程工艺三部分组成,其中基础理论应该安排在专业基础课后开展,学时及内容应该与专业基础课相统一,避免内容上的重复和学时上的浪费;概述及法律法规部分保证基本学时即可;工程工艺部分应该结合人才培养方向和目标,适当增加或删减相应学时,如食品工艺学结合地方特色,在特定食品生产工艺方面增加学时比重。三是选修课程以市场为导向,结合地方特色和产业优势,选择较为完整的系列课程。如:地方产业为果蔬类,则在果蔬的种植、加工、储藏及保鲜等方面设置相应的课程体系。
实践教学体系是以学科专业为平台,以课程实践教学(实验)为主体,专业实践教学(实习、实训、毕业设计、见习)和社会实践教学(课外活动、校外实践)为两翼的逻辑体系。实验、实践类课程的设置需要注重“三性”,一是“整体性”,即具有多元、完善、系统的实验、实践教学体系;二是“适应性”,即要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和区域产业需求,让创新具有实用性,让科学技术服务于区域产业的发展及升级;三是“有效性”,即要体现实践环节能真正地达到提升学生实践技能和创新水平的作用,在实践内容上下功夫,避免形式大于内容。
2.建设一支具有食品行业背景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应用型大学的建设离不开一支素质过硬的“双师型”教师队伍,要想建设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双师型”教师队伍,需要从以下方面做起:一是学校管理层做出顶层设计、科学规劃,制定评聘标准、设置培养计划、出台考核评价机制等;二是二级学院就专业发展提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需求及计划;三是大力建设实践实训基地,聘请企业高级技术人员为学生导师,积极参与企业技术开发和过程管理,建立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机制,形成“产-学-研”为一体的双向人才培养体系。
总之,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应采用“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双轨并举制度,最终建立一支实力强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3.提升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资源的配置。应用型大学以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为最重要目的,这就要求在人才培养模式上突出应用实践性。实践教学是大学培养应用型人才及创新人才的重要教学环节,但转型中的普通地方院校往往存在实践教学资源不充足、实训实践基地建设不完善等情况,因此,提升实践教学资源配置,完善实践实训基地,是普通院校向应用型大学转型的重要改革措施。为此,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着手:一是按照“整体性”“适应性”“有效性”的原则重新优化实验实践课程体系;二是广泛借鉴国内外成熟应用型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建设经验,查漏补缺,全面提升本校的实践教学资源配置,包括实验平台建设、实验仪器及设备购置、实训基地建设等;三是筹措多方资源广泛联系企业,建立“产-学-研”一体的校企联合培养机制。
综上,建设应用型大学是我国高等教育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举措,目前地方院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在发展方向和人才培养模式上还存在一些问题,未来应从课程体系修订、“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专业实践教学资源配置三个方面进行创新改革,从而培养出高质量的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
基金项目:百色学院校级教学改革工程项目(2022JG54);百色学院2022年度校级一流课程(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项目(2022KC30);广西一流学科建设项目资助(农业资源与环境)。
作者简介:张越锋(1982-),男,山西忻州人,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微生物资源及其代谢。
*通信作者:吕玲玲(1984-),女,新疆昌吉人,博士,研究方向为生物技术专业教学改革及极端环境微生物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