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思琪 李琳
[摘 要]参与式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新型教学方法。区域认知是地理四大核心素养之一,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是高中地理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文章基于对学生区域认知能力的培养,运用参与式教学进行课堂教学设计,分析高中地理参与式教学方法的类型,探究参与式教学在培养学生区域认知能力方面的作用,并以地震为例,分析参与式教学在高中地理课堂中的有效运用。
[关键词]区域认知;参与式教学;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 G63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4)04-0096-04
地理学是一门区域性非常强的学科。区域性是地理学研究的一个重点,由此形成的区域认知是学生分析地理过程、掌握地理规律以及理解人地关系所必须具备的重要思维方式和能力。李家清、常珊珊提出,要把培养核心素养置于深化课程改革、提升国民素养的关键地位[1],对区域认知能力的培养是地理教育的一大重要任务。参与式教学是一种合作式或协作式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以学习者为中心,充分应用灵活、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鼓励学习者积极参与教学过程[2]。参与式教学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实际需求,以学生为出发点设计教学,让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真正参与到课堂中来,从而更好地学习地理知识、解决地理问题,在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环节的过程中培养他们的区域认知能力。
一、高中地理参与式教学的类型
(一)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师在开展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内容:一是要让每个小组确定学习目标;二是要明确界定小组任务,每个人的责任要清晰明了并落实到位;三是要让学生知道小组是一个整体,要有集体意识;四是组内成员要进行面对面的交流,相互促进;五是小组要及时评价共同学习的情况以及目标达成的情况,并以此作为奖励的依据[3]。
(二)游戏探究
游戏是学生很容易接受的一种教学方式。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游戏教学方式,比如编写地理顺口溜、歌词串烧、地理知识竞赛、角色扮演、辩论赛、头脑风暴等,让学生通过主动参与游戏达到掌握地理知识的目的。但是在游戏过程中学生可能会出现偏离教学主题、只玩不学的情况,这就需要教师扮演好游戏设计者、组织者的角色,利用学生对游戏的内在需求,有效提高参与式教学的内生动力。
(三)地理实践
地理实验、地理观察、社会调查、野外考察等都是《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标》)所要求的地理实践内容。目前,部分学校在办学目标、课时安排等方面注重学生成绩,忽视地理实践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事实上,地理实践是学生进行参与式学习的有效途径,学生通过体验、观察、实验、野外考察等方式在实践中获得真知。例如,正午太阳高度角的教学,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利用相关工具在校内进行太阳高度角的测量;对于流水侵蚀地貌的教学,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制作简易装置来模拟流水侵蚀的过程。教师要为学生营造更加开放的教学环境,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地理学习的过程中来。
(四)情境体验
情境创设要与学习内容相关、与真实情境相似,这样才能使学生身临其境,进而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参与式教学中创设情境,既要满足基于学生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的要求,又要体现地理学科的特点,还要具备形象生动、能激发学生探索欲望、唤醒学生情感的特点[4]。教学情境应该是可具体感知的、易懂的,并且在情境中要设置问题链,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引导学生一步步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情境的创设要真实完整,让学生能沉浸其中,这个过程有利于学生情感的升华,能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二、参与式教学对培养学生区域认知能力的作用
(一)体验区域情境
要学好区域地理、提高区域认知能力,就要深入体验各种区域情境。教师应运用参与式教学创设与学习内容相关、与真实情境相似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获得身临其境的感受。把教材内容与区域现实结合起来,将复杂抽象的地理知识情境化,有助于提高学生对所学区域的理解认识,增强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
(二)探究区域问题
区域问题链的设置是增强区域探究性的有效途径之一。在各种区域特定问题情境中教师引导学生相互合作、共同讨论、层层深入地进行探究学习,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区域图像或其他资料,总结区域问题特征,从而提高自身解决区域现实问题或类似区域情境问题的能力,学以致用,强化地理探究思维。
(三)激发求知兴趣
學生的积极参与、主动参与是参与式课堂教学顺利开展的前提。在课堂开始之前,教师要通过各区域生动形象的图片、视频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向学生介绍区域内有趣的地理事物或存在的矛盾问题,创设情境并设疑,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发现、探究区域问题。
(四)促进情感互动
师生间、生生间的情感交流与互动可以拉近彼此的距离,使得教学活动可以更好地开展。在参与式教学中,教师可以灵活使用各种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创设地方区域情境,让学生深刻体会当地的文化并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进一步加深对区域特征及其存在问题的认知,促进情感的升华。
三、基于区域认知能力培养的参与式教学设计
地震是一种常见的自然地质灾害,是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能够感知到的地理现象。本节内容围绕地震的成因与分布进行参与式教学设计,创设地震灾难的课堂情境,深入挖掘地震自然灾害背后的原因,揭示地震分布规律,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设计问题链来一步步引导学生深入学习,让学生有话可说,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与表达能力。比如,教师可以通过分析云南地震高发的原因,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运用的能力,引导学生深度学习,使学生深刻认识到地震的危害,进而增强学生的防灾减灾意识,提高学生的生存能力。地震教学过程见表1。
四、总结
本文以地震为例,探究参与式教学在培养学生区域认知能力方面的作用,通过问题链的设置引导学生从世界—中国—云南的尺度变化来深入探究各区域地震的成因与分布规律,提高学生的防灾减灾意识和应对区域地震灾害的能力。合作学习、游戏探究、地理实践、情境体验等参与式教学方法的运用,能引导学生体验区域情境、探究区域问题、激发求知兴趣和促进情感互动,在参与式教学中寓教于乐,让学生学有所获,这些举措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
[ 参 考 文 献 ]
[1] 李家清,常珊珊.核心素养:深化地理课程改革的新指向[J].地理教育,2015(4):4-6.
[2] 陈华.参与式教学法的原理、形式与应用[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1(6):159-161.
[3] 王坦.合作学习简论[J].中国教育学刊,2002(1):32-35.
[4] 陈时见,谢梦雪.参与式教学的形态特征与实施策略[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6):91-95.
[5] 皇甫岗,秦嘉政,李忠华,等.云南地震类型分区特征研究[J].地震学报,2007(2):142-150,229.
(责任编辑 陈 明)
[通信作者]李琳(1966-),女,云南墨江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地理课程教学论研究。E-mail:178018486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