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杨永强
“初识3D 动画”能够推动学生创意发展,引导学生掌握基础动画制作技术,用数字工具表达创意。本次“智慧课堂”以学生为中心,结合理论实践引导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动画制作技巧。
“初识3D 动画”课程主要介绍三维动画的基本要素,并介绍Paracraft 3D 动画制作工具基本的功能及使用方法。
教学目标:
(1)了解Paracraft 软件的使用,并能初步掌握3D 动画的制作方法。
(2)以问题为导向发展自学和探索精神。
(3)促进创新思考与创造力,发展信息技术运用技能。
教师播放3D 动画并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动画作品是如何制作的吗?”引起学生好奇心,让其进行探讨。教师需要在学生结束讨论后对学生的发言做小结,突出动画基本元素:故事情节、角色设计、场景设置。这一阶段,教师要突出强调创意及技术对动画制作的影响,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挥创造力及想象力。
教师可以在这一部分中将“勇敢”作为特定话题来指导学生进行故事设计。假定有一位同学的故事是关于猫咪战胜困境的,教师则可以通过场景搭建营造情节气氛,引导学生思考猫咪在这个故事里已经遇到了风暴,那么怎样才能表现出它的勇气和当时环境的恐怖。学生可能会提出使用灰暗色调及闪电效果营造紧张的氛围,然后通过猫咪的昂首挺胸体现它的勇敢。接下来,教师可以询问学生应该怎么表现猫咪那种大胆却又有点笨手笨脚的个性,以及为它设计什么样的肢体语言与表达方式。这一教学环节可以帮助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了解故事情节设计、场景搭建、角色创造是动画作品的构成要素,然后在学习过程中将其用于打造有吸引力的3D 动画作品。
掌握动画制作基本流程可以结合情景模拟及实例分析,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动画的制作步骤。教师需要在环节之初讲述简单故事或动画案例并展示其对应剧本,然后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我们要将这个故事变成动画,需要考虑哪些要素?”“一个镜头足够吗?如果不够,那么我们需要分设几个镜头呢?”学生思考完毕后需要跟随教师一起将剧本转化为分镜头脚本,强调镜头与剧本不同部分的对应关系。随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讨论如何根据分镜头脚本设计场景及角色。具体而言,教师可以利用前面几步的分镜头脚本示例提问:“在这一幕中,我们要建立怎样的背景?”从而使学生深度理解从文本到视觉的转换过程。在学生了解动画的基础上,教师再对动画的拍摄、配音和后期制作进行深入介绍。教师可以在这一部分利用多媒体软件展示简短的动画制作过程视频,视频结束后学生需要讨论“这个动画是如何一步步完成的”,理解动画制作的完整流程。
在“掌握动画制作基本流程”的教学环节容易出现在学生无法完成镜头转换、创作灵感不足等问题,要保证学生顺利完成创作,教师就需要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从剧本到分镜头脚本的转变需要将文字转变为可视化,对于初学者来说比较复杂。当学生无法理解时,教师可以把不懂的部分进行拆分,使其更容易掌握。在此时期,教师先让学生回顾动画中的关键场景和情节实践,再逐渐把它们变成视觉镜头。学生认知明确后,教师需要根据学生所存在的问题给出一些特定例子,让学生在观看具体演示时掌握知识要点。
学生往往在设计场景和角色时缺少创作灵感及创造力。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可以在创作过程中为学生提供了解周遭事物的路径,或是从其他美术作品中汲取创作启发。除这一方法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畅所欲言、集思广益,在学生讨论过程中为其提供课程知识指导并鼓励学生发言。在学生提出问题时,教师不应为学生直接提供答案或演示做法,而是应该为小组成员提供初步思路,或利用引导性问题使其明确应如何解决。学生在动画拍摄、配音和后期制作环节经常无法独立完成技术操作,针对这一问题,教师需要在备课环节准备详细图文教程指导并在关键环节配备视频演示,便于学生在实践过程无法推进时参考。
本节课的Paracraft 软件(如图1)是学生首次在教学过程中接触的3D 动画制作软件。为避免学生无法理解,教师应通过直观展示及互动教学帮助学生理解Paracraft 软件功能及其在动画制作中的应用,通过实际操作Paracraft 软件向学生展示如何创建3D 场景及人物,并在这一过程中为学生进行讲解。为避免学生思路脱节,教师需要鼓励学生积极提出问题或建议并参与课堂互动问题:“你们想在这个场景中添加什么元素?”使学生直观地了解软件的基本功能。当学生对Paracraft 软件有了初步的了解后,教师可以进一步介绍如何在Paracraft 中进行3D 动画的制作。在这一环节,教师应展示简单的3D 动画制作教程并引导学生观察、讨论:“在这个过程中,Paracraft 提供了哪些有用工具?”以帮助学生理解3D 动画制作的具体步骤。
图1 Paracraft 软件
“初识电影方块”教学环节旨在使学生了解电影方块的核心功能及其在动画制作中的实际应用,教师应将电影方块的概念引入动画创作中并为学生展示已经制作好的电影方块示例,在学生观看示例时,教师需要为学生讲解:“电影方块(如图2)是Paracraft 中用于创建动画场景的强大工具,同学们可以利用它设置场景、角色及动作。”“请同学们认真观看示例并观察细节,每位同学都需要在示例中进行探索。”随后,教师应实际操作演示如何在Paracraft中创建和编辑电影方块:“我们现在在场景中添加一个角色并为它设计一个动作。”并邀请学生参与决策:“你们认为这个角色应该做什么动作?”“你们希望这个角色有什么特征?”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理解电影方块的使用方法。创建完毕后,教师需要讲解如何在电影方块中添加摄影机和演员关键帧,并利用演示简短动画制作过程展示功能的实际操作:“同学们可以设定相机的方位及拍摄角度来拍摄所需的场景。”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实际示范及师生互动,使学生能够深入了解电影方块的功能并将其应用于具体的动画创作中。
图2 电影方块
课程最后,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搭建《明月几时有》3D 场景的学习任务。在学生操作前,教师需要为其展示已经完成的《明月几时有》主题3D 场景,并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展示如何在Paracraft 软件中构建这样的场景。示范过程需要注重展示对光线的运用,并采取各种材质和颜色营造出碧波荡漾的水域和古色古香的凉亭。为了让学生深入参与课堂,教师需要询问学生怎样调节灯光才能使月亮在水中的倒影更逼真,或还应该添加什么元素。学生可能会提出添加一些让叶子微微晃动的微风,或者在池塘边添加几朵小花来增加活力,教师则需要根据学生的反馈进行实践操作。
在“《明月几时有》3D 场景搭建”教学环节存在学生难以自主操作的问题,立体尺度与布置会使学生难以了解,无法建造出水池、亭子类复合景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比真实的情境,增进自己对空间的理解。教师还可以借由模板与范例让学生对三维立体模型有更深入的了解与建构。对于不熟悉Paracraft 软件的学生来说,某些基础特性和工具的应用也会带来麻烦。为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应该在教学之初就为学生讲解Paracraft 的使用基本方法,然后进行实践教学。对于操作不熟练的学生,教师可以设计简易作业帮助学生逐步了解电脑的使用方法,并在学生遇到具体操作问题时提供即时帮助反馈。
在试图创建一个有个性的三维空间时,部分学生可能不知道从哪里入手。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借由集体讨论获得更多灵感,并展示多样化设计案例以激发学生的创意思维。在实际教学活动中,部分学生因为担心出错而对实际的操作产生抗拒心理,因此,教师应强调创意过程中无法避免的试错和反复,让学生大胆尝试并从错误中学习。
在本次课堂评价环节,教师可以设定评价标准及指标(如表1):
表1 “初识3D 动画”课堂评价标准及指标
确定评价标准及指标后,教师需具体实施形成性评价,在课程的不同阶段观察学生课堂讨论、小组活动和个人作业的表现,并注意其进步和需要改进的地方,以便于进行个性化指导。在动画项目制作环节中,教师注意到某位学生在设计3D 动画场景时显得有些迷茫。为了更好地指导学生,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走到学生座位旁观察其操作过程并询问:“你在这个场景中想要实现什么样的效果?”若学生想要神秘的自然森林环境,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参考真实照片获取色彩及光线灵感,帮助学生逐步提升技术应用能力。完成动画制作项目后,教师可以安排评价会议,要求学生展示个人作品并进行自我评价,之后由同伴提供反馈。整体而言,课堂评价需要在肯定学生优点的基础上明确其不足之处,进而引导其进一步发展。
在完成初中信息技术“智慧课堂”的构建——以“初识3D 动画”为例的教学后,教师应注重教学动画制作基本流程时理论与实际操作的结合。虽然理论上的知识可以给学生带来一些必要的背景资料,但学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对这些技术真正地了解和掌握。因此,教师可以在今后的教学中考虑增加更多实践环节,便于学生经由动手实践加深对动画制作流程的理解。大部分学生对Paracraft 软件的喜爱程度和投入程度都很高,教师应该在课堂上主动地运用这种软件工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并且更加重视和支持学生在软件操作方面的特殊需要。从学生参与视角出发,教师可以在课程结束后安排特别工作坊展示不同学生的作品,然后邀请学生介绍自己的创作经历及遇到的问题。在学生分享后,教师需要围绕学生的不解进行逐一回答,并向没有分享的学生演示该作品应用了哪些软件功能,学生在了解到自己没有应用过的软件功能后则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3D 动画制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