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驳论文中助力学生思维养成
——以《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为例

2024-04-11 06:16黄海彬
新课程 2024年2期
关键词:谬论论据议论文

文| 黄海彬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是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8 课,具有浓重的思辨色彩。文章写于1934 年9 月25 日,此时的中国经历“九一八”事变后,悲观、失望的情绪对一部分人造成影响,《大公报》在社评《孔子诞辰纪念》中直指中国人的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力荡然无存。面对这一错误论调,鲁迅先生以笔为器,发表了这篇有力的驳论文。本案例通过对鲁迅先生这篇驳论文的教学,希望学生能够结合文章的写作背景,体会鲁迅先生的爱国情感,从而树立正确的“三观”,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与思考能力。

一、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议论文知识储备量,本单元是第二个议论文单元,在学习过程中对议论文的论点、论据材料具有一定的区分能力。学生在议论文阅读的基础上学习驳论文,相对来说难度不低。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善用时代背景加深学生理解,通过任务问题帮助学生梳理文章的驳斥思路,构建学生的逻辑思维,最终着眼于当下的时代,树立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力。

二、教学目标

1.语言建构与运用:了解驳论文的相关文学常识,学习驳论文的写作思路。

2.思维发展与提升:通过梳理文章结构,理清作者的驳论思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与辩证思维能力。

3.审美鉴赏与创造:感受鲁迅笔下驳论文结构严谨、环环相扣、波澜起伏的艺术特点。

4.文化传承与理解:感悟鲁迅先生的忧患意识与爱国精神,树立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力。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与思考能力,在学习过程中通过梳理文章结构与大意明确鲁迅先生的观点。

教学难点:通过理清作者的驳论思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与辩证思维能力,树立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力。

四、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在导入环节,教师以学生熟悉的生活化的、真实的场景入手,结合本节课的议论文以及民族自信力,选择合适的素材,从当下的时代入手感受祖国的强大,激发民族自信心,然后介绍1934 年的时代背景,引出鲁迅先生犀利的发言,更好地引入时代背景,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

师:同学们,习近平总书记说过:“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在我们的外交方面,华春莹、汪文斌、赵立坚、毛宁等组成了外交天团,不卑不亢、字字铿锵,彰显了中华民族的自信与尊严。(教师播放相关外交发言视频,感受外交官的人格魅力,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

师:1934 年的秋天,在日本侵略者发起“九一八”事变之后,社会上散布的错误言论瓦解中国人自信力的时候,有一位战士站了出来,以犀利的文字驳斥谬论,试图唤起中国人的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力。他是谁呢?

生:是鲁迅先生!

师:没错,毛泽东曾言,鲁迅先生是文化战线上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民族英雄。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当时的环境,鉴赏鲁迅先生的这篇文章《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把握作者的驳论观点,理清论证思路。

(二)新课讲授

1.作者简介

知人论世法不仅在古诗中效果显著,在现代文阅读中同样有利于从作者的生平解读他的思想,探知其写作意图。

师:在学习、生活中,我们有很多渠道了解鲁迅先生,如我们了解到他的原名叫作周树人,字豫才,是浙江绍兴人。从很多书籍、影视作品中,我们知道鲁迅先生是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是民主战士,是文学家、教育家,鲁迅先生有多重身份,但是民主战士应该是他一生努力的目标。我们都知道,鲁迅先生年少时以医者的身份外出求学,因看到中国的现状,弃医从文,此后一生写下无数文章,力求用文字的力量救治中国人精神上的疾病。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2.文学常识

教师从鲁迅的作品特点入手,进而引出驳论文的文学知识学习,增强学生的文学底蕴。

师:我们在第二单元学习了议论文,区别于学过的立论文的论证方式,今天所学的文章属于驳论文,它们是议论文的两种论证方式。什么是驳论文呢?通俗来说,驳论文是针对某一事件或者文章的片面、错误、反动的观点进行一一批驳,列举论据支撑自己的观点。根据议论文的构成,驳论的主要形式就是驳论点、驳论据和驳论证。

师:鲁迅的这篇驳论文属于这三类的哪一种,它的行文思路又是怎样的?让我们带着问题进入课文探究环节。

教师引导学生从文学常识再次转回本文的探究上,实现通过一篇实例深入学习驳论文的目的。

(三)合作探究驳论过程

任务一:研读文章1~2 自然段,总结敌人的谬论是什么,它是以什么论据来支撑的?

师:从题目上来看,你们觉得这篇文章驳斥的谬论是什么?

生: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师:结合注释以及你们的了解,提出并宣扬这种错误观点的是什么人?

生1:舆论界的反动势力。

生2:根据课文下的注释,点明了就是当时的《大公报》,他们发表言论说中国人的自信力荡然无存。

师:这些反动势力用什么论据来支撑他们这一谬论的?

生:有三个论据,论据一是自夸地大物博;论据二是寄希望于国联;论据三是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

师:同学们找得很全面,回想当时的时代背景,国难当头,却还有反动派散布这种谬论。鲁迅先生面对这种情况,在写下这一段的时候会是一种什么心情?

生:痛斥、嘲讽。

师:同学们的共情能力非常好,相信大家都听说过鲁迅先生弃医从文的故事,先生以文为药,试图唤醒中国人民的斗志与自信心,所以面对这种言论,他犀利批驳、讽刺。请同学们站在鲁迅先生的视角,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谬论及论据。

教师首先通过学生自读、辨别论点与论据、自己总结的方式进行思维梳理,并通过知人论世让学生沉浸在时代背景中,激发学生的民族气节,感知作者的情感。在这一环节,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呈现当时的图片、影像,加入适配的音乐为学生的朗读伴奏等方式,辅助学生理解课文。

任务二:作者是怎么批驳敌人的错误观点的?

师:如果是你们面对反动的谬论与论据,你会如何反驳?

生1:我想既然是驳论,就应该对应着第一自然段的三个论点一一驳斥。

生2:无论是信地大物博,还是寄希望于国联,抑或者是求神拜佛,都不能算是自信力,它们都属于外物,因此不能得出“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的谬论。

师:你们的思路非常清晰,这就是驳论的写作思路,让我们回归文章,看鲁迅先生是如何批驳的。

阅读文章第3~5 自然段,师生共同总结作者是如何批驳的。

师:先看第3 自然段,作者与同学们的思路是一样的,他将先前的信地、信物、信国联用一个词来概括,是什么?

生:他信力。

师:从字面上就反驳了失掉的从来就不能算作自信力。随着他信力的丧失,此时人们的求神拜佛算自信力吗?

生:不算,这只是一种自欺欺人的麻痹,是一种自欺力。

师:没错,统观第3~5 自然段,之前提到的都是信的外物,这属于一种他信力。后来,人们开始信神佛,同学们想一想这属于自信力吗?不是,这是一种自欺欺人的自欺力,这两种都不是自信力,用来证明“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是没有依据的。

任务三:鲁迅先生的观点是什么,他用什么论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师:在驳斥了错误论点之后,鲁迅先生又是如何安排文章的?

生1:鲁迅先生立起了自己的观点,并提出事实来论证。

生2:鲁迅先生提出: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鲁迅先生的论证是:从古代和现代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证。古代的人民:有的埋头苦干,有的拼命硬干,有的为民请命,有的舍身求法;现在的人民:有确信、不自欺、前仆后继的依旧很多,因此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只能说一部分人,以偏概全地加于全体,就是诬蔑。

师:自古至今,我们中国人从没有“完全垮掉的一代”,既然谬论是“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那鲁迅先生就用事实向大众证明,我国从古至今都有不失掉自信力的国人在,反动谬论是以偏概全,不可相信。

任务四:文章的最后,鲁迅先生得出了什么结论?

师:读到这里,如果你们身处当时的环境,看见鲁迅先生在报纸上发表的文章有什么感想?

生:我有醍醐灌顶的感觉,我们的思想不能随波逐流,要向革命先辈学习,担起时代的重任。

师:这正是鲁迅先生写这篇文章的意义所在,最后一段,鲁迅先生做出总结: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号召中国人民要分清是非,不要被表面的文字与谬论所影响,要有自己的辨析能力,拥有思辨思想,应该向革命英雄学习,成为国家的脊梁。

任务五:总结驳论文的写作思路,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梳理文章结构范例见图1、表1。

表1

图1

(四)拓展辩论

结合学生的总结,开展一场辩论赛活动,将文章的内容与观点呈现出来,体会鲁迅先生当时批驳谬论的感受。同时,教师借助此次辩论赛的形式创新课堂总结活动,让学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驳论文中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性,发展学生的思维。

五、教学反思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中强调对学生逻辑思维的培养。本案例的教学,引导学生从文章的谬论观点、作者观点的总结及相关论据的支撑等,一步步梳理驳论文写作的思路。学生以思维导图或表格的形式进行小结,对文章的思路进一步梳理。最后的课堂总结环节,以辩论赛的形式开展,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活跃学生的思维,在激烈的辩论赛中学生的情绪得以激发,感受九十年前鲁迅先生写下这篇文章的心情。同时,在不断的思想碰撞中,学生的思维也会得到锻炼,逻辑思维与辩证思维得以养成。

猜你喜欢
谬论论据议论文
英国不能再拿英帝国是良政善治的这一谬论当挡箭牌 精读
议论文阅读专练
“黑暗时代”一说是谬论。这里说说中世纪的科学进步为何仍举足轻重 精读
Get两种论证法,一举拿下议论文
恰当使用论据
恰当使用论据
简谈“议论文”写作
“戳穿谬论”:教你如何识别虚假资讯的大学课程
工作与生活的平衡是个谬论,但可以这样做 精读
用好论据“四字诀”:准、新、精、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