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通用学习设计原理的特教语文融合教学策略

2024-04-10 03:52王少丽
广西教育·A版 2024年2期
关键词:融合教学多元评价

王少丽

摘 要:通用学习设计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研究者将大脑研究的最新成果和计算机及网络通讯技术相结合提出的一个新的教学模式。运用通用学习设计的原理开展特教语文融合教学,通过调整课程内容、提供个性化支持、优化评价方式,帮助学生移除学习系统的障碍,使特殊学生获得平等、优质的教育,从而提升融合教学的整体质量。

关键词:通用学习设计;调整课程内容;多元评价;融合教学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4)04-0089-04

当前,我国的特殊教育正朝着融合教育的趋势发展。融合教育的目标是使特殊学生得到公平的、优质的教育。特殊学生因个体差异对学习需求是多样性的,如何保证所有特殊学生都能平等地参与学习、学习需求都能得到满足,是当下融合教育工作面临的重大挑战。为此,南宁市中山路小学(以下简称我校)开展了“依托学校资源开展特教学生融合教育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作为课题负责人、特教班的语文老师,笔者和课题组成员认真开展了特教语文融合教学的实践探索。

在实际教学中笔者发现,有的教师融合教学技能不足,教学进度无计划,教学方法单一,不能满足特殊儿童的学习需要,上课时经常出现一些学生不能参与学习的现象,导致课堂教学达不到应有效果。如何改变这种状况?笔者经过对“通用学习设计”这一原理的深入学习与实践研究,认为通用学习设计的理念非常值得从事特殊教育的教师借鉴,可以运用通用学习设计的原理调整教学策略。

“通用设计”最早源于建筑的无障碍设计思想,最初是为残障人士设计无障碍设施,比如斜坡道这种设施,既可以为残障人士所用,也可以为所有人所用。这一思想提出后,迅速在欧美和日本流行起来。通用学习设计是20世纪80年中期美国特殊技术应用中心将大脑研究的最新成果和计算机及网络通讯技术相结合,专门研究通用设计的理念如何运用于融合教育提出的一个新的教学模式,“是有关学习、教学和测评的新教学取向建立在脑科学和新媒体技术基础上的个体差异教学”[1]61。运用“通用学习设计”精心设计教学资源和活动,能使在听、看、说、读、写、行动力、记忆力、理解力等方面有差异的学生都能够达到学习目标[2]41;通用学习设计提供了一个实用框架,帮助教师把实证教学方法与学生的优势和弱点结合起来[3]86。虽然通用学习设计理念运用于我国的融合教育已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比如我国台湾地区对通用学习设计的研究已有十多年的历史和一定的成效,但还有很多不足,因此我们要加强研究。下面笔者谈谈以通用学习设计为原理的特教语文融合教学的策略。

一、尊重差异,调整教学目标和课程内容

通用学习设计,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尊重差异,关注需求,这正是实施融合教育的重要策略。如何做呢?我们需要做到以下两点。

(一)在设计教学前,以需求为导向调整教学目标

教师要对班上学生的能力与学习需求有基本了解,然后根据课程教学目标、课程内容、教材形式、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评价等方面调整出适合学生学习的课程[4],让全体学生都能顺利参与学习。怎样调整课程内容?简单地说,就是把标准课程作为基准线,对课程“向上”或“向下”进行调整[1]62。

首先,课程“向上”调整。一是增加某一个知识点的难度,用来满足有才能的学生的学习需求。例如笔者在教学《阳光》(培智教材《生活语文》五年级上册)时,让学生仿照“阳光像金子,洒遍高山、原野和小河”,用“像”说句子,教学时启发学生除了按课后练习提示的说“白云像      。”外,还可以说别的事物,引导学生想象说话,可以问学生:八月十五的月亮像什么?绿绿的草地像什么?像这样适当拓展课程内容,鼓励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更大的“苹果”,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更有挑战性,收获更大。二是教学目标不变,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可以依托教材组织探究性学习,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观看教师演示等发现相应的结论,而不是直接从课本中找到结论。比如在教学《乌鸦喝水》(培智教材《生活语文》四年级下册)时,教师引导学生动手,往装有少量水的小瓶子里一颗一颗地添加小石子,学生通过动手实践,明白了乌鸦能喝到水的原理,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其次,课程“向下”调整。这一环节要求降低难度,放慢进度,让智障学生学习难度较小或内容较少的课程内容。比如古诗《登鹳雀楼》(培智教材《生活语文》五年级上册)的教学,多数學生很难理解诗中后两句所包含的较为深刻的人生哲理,为此教师可以降低要求,制定个性化的教学目标,能力强的学生可以说一说诗句的意思,能力弱的学生只要求能读通诗句。再通过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中登山、上楼的经历,让学生知道“站得高能望得远”的道理,最后让学生熟读古诗并试着背诵,从而达到基本的教学目标。因此,教师在备课时要对教学目标的难度进行分析,然后制订个性化教学目标,认真研究达成目标的可行途径与方法,全方位了解特殊儿童所需要的支持[3]87。

(二)遵从融合教育的理念,针对特殊儿童特点调整教学内容

课程内容的调整需要针对特殊儿童社会交往、语言表达的不足,选取人际交往中的生活情景,增加相应的多媒体技术内容,让特殊儿童借助科技获得更多的语言信息,学习表达自我,进行师生互动和同伴交流,从而促进学生社会交往能力的提高。例如,《量词歌》(培智教材《生活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文),是一首关于量词的儿歌,从一数到十,用不同的量词搭配动物、植物、文具和交通工具,引导学生学习正确使用量词。笔者在本课教学内容中适当增添了与学生生活有关的数量词对对碰(用身边的物体说数量词)和生活情景表演(用上数量词与人交流回答问题)以及小组合作编数量词儿歌等语言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学会表达,提高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实现融合教育的目标。

二、运用原理,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支持

通用学习设计的原理是建立在认知和神经科学基础上的。研究表明,人的认知过程包括记忆、语言处理、问题解决等环节,这些环节有时独立有时相互作用,因此人们处理问题的过程是复杂的。大脑中有三种学习系统:识别系统、策略系统、情感系统。识别系统用来感知事物,辨别和理解信息;策略系统能够计划、执行各种行为;情感系统能够促进积极参与学习任务、关注周围环境[2]43。教师在教学时要统筹考虑三种学习系统的特点以及每个学生的学习系统差异,给予学生多样化的学习支持。

(一)提供多样化的呈现方式,促进全体学生有效感知信息

多样化的呈现方式是通用学习设计的第一个原理,是针对人脑的识别系统提出的有效学习策略,要求教师为所有学生提供不同的获得信息和知识的方式。

传统教学的材料主要是教科书,但是教师可以采取多種手段和方法促进学生有效识别课本内容,尽量消除感知觉等造成的学习障碍[2]42。在教授新知之前,先复习学过的相关知识,带动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新知识的学习;还可以利用电脑技术为学生呈现学习内容,如电子书、音像视频、图片等;教师还可以加上身体语言、面部表情以及动作手势,帮助学生理解内容。以《量词歌》(培智教材《生活语文》四年级下册)教学为例。教师导入时用“旧知唤起新知”,让学生回顾三年级学过的课文《大小多少》,通过呈现文中的一些数量词和熟悉的课文内容,很快便能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到新课的学习中去,从而更容易地理解“量词”的意思。在教学量词时,教师根据不同的数量词出示放大的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图画,点数图中的动物和文具,让学生能真正地感知物品的数量;学完课文后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朗读,如加上表示动物和数量的动作手势来读、师生接读、学生小组表演读等,加深学生对数量词的理解和记忆。利用“多样化的呈现方式”这个策略,能让教师对学习内容和信息的呈现做到灵活多样,消除学生的感知障碍,为接下来的学习打好基础。

(二)提供多样化的参与方式,增加学生的学习动机

多样化的参与方式即多元参与方式,是通用学习设计的第二个原理,是针对人脑的情感系统提出的有效学习策略。教师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参与方式,能激发所有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全体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在融合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以下策略开展教学。

首先是实施生活化教学,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教师在设计课程时,要把学生的生活融入课程设计中,使课程具有社会关联性,与《培智学校义务教育生活语文课程标准》所倡导的生活化教学相一致,做到根据学生的生活需要,体现语文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注重倾听和书面语言的结合。例如,笔者在《量词歌》教学中设计的与生活有关的语言实践活动数量词对对碰(用身边的物体说数量词)和生活情景表演(用上数量词与人交流回答问题)以及课后拓展作业(回家和家长学说数量词,用数量词介绍家里的摆设),这些都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旨在让学生在不同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学习运用数量词知识,学生能够做到学以致用。像这样设计与生活有关的有趣的游戏互动和交际活动,有效地延伸课堂,既能丰富学生的体验,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又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教学达到更好的效果。

其次是开展同伴学习,培养能力和信心。在课堂上,教师要重视学生与同伴的合作学习和互动交流,巧妙设计情境,尽可能地提供机会,让学生在合作探讨中培养能力和信心。比如在教学《里外》(培智教材《生活语文》五年级上册)时,教师可用“闯关”的方式,引导学生不断接受挑战,学习更多的反义词,力争“闯关成功”;在《小山羊》(培智教材《生活语文》五年级上册)的教学中,教师可设计多次合作学习活动,让学生学会两人合作表演小山羊和小猫、小狗、小牛三种小动物做朋友的生活情景,再让学生联系生活情景表演在家中招待来做客的小伙伴的生活情景,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互助,让学生一次又一次获得成功的体验和学习的信心。教师也可以提供支架、提示,帮助学生理解相关内容,或设计同伴辅助活动,引导学生相互学习课程内容。比如,笔者教《量词歌》时,为了让学生理解“头”和“只”、“辆”和“架”的不同用法,区别易混淆的量词,用“玩量词电脑游戏”的方式让学生在玩中辨析。在同伴辅助下,个别患有孤独症和多动症的儿童也纠正了错误的判断,做出了正确选择,获得了学习的成就感。

再次是让学生动手,帮助学生自我调节。教师要通过多种方式,让学生动手实践,培养学生的自我调节能力,如使用提示、做笔记、学习任务单等方式,支持学生专注于任务,实现自我调节。比如在《量词歌》的教学中,笔者让学生跟着老师做笔记,做重点词语“量词”的标注,提示学生回答问题;在小组合作创编量词儿歌时,让学生填写合作学习分工任务单,这些设计都能帮助学生调节注意力,从而支持学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

(三)训练多样化的表达方式,促进全体学生有效学习

多样化的表达方式即多元表达方式,是通用学习设计的第三个原理,是对人脑的策划系统提出的有效学习策略。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需要,提供丰富的感官材料或采用其他辅助技术来支持学生的学习,让学生通过多样化的表达方式来完成学习任务。比如在《量词歌》“巩固与实践”的教学环节,教师鼓励学生学会多种表达方式,用数量词进行交流和表演。此时教师应创设生活化情境,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生活和适合时令的有趣情景:说早餐,说文具,说“六一”的礼物,通过电脑技术再现这三个场景,从而延伸课堂,丰富学生的体验,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进行情景表演时,有语言障碍的学生能听懂问题,但不会表达,教师就要提示学生通过用手指出图片中相应的物品,同时由会说的同学帮助说出物体的数量词,达到顺利交流的目的。在教学“小组创编数量词歌”时,患有孤独症和多动症的学生不能专注活动,教师可让同学帮他选出物体的图片,再让他贴图片、写量词,然后编出新的数量词儿歌,并一起上台朗读。通过不同的方式,每个学生都能获得学习的快乐与成就感。

通用学习设计是融合教育面向所有特殊儿童提供系统化支持的基石,运用通用学习设计原理的教学策略,能排除学生的系统性障碍,面向有特殊需要的学生提供针对性的、个性化的支持,使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

三、以生为本,采用多元评价,优化评价方式

通用学习设计体现了“尽可能包容”的理念,在融合教学中,教师要面向全体、关爱包容学生,并采用多元评价的方式。开展多元评价,要合理科学,既注重对知识和能力的评价,又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发展潜力。关于评价创新的做法很多,笔者特别注重以下两点。

(一)重视过程性评价

笔者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的,喜欢采用分组合作比赛的方式,用小组评分獎励的办法,让学生明白学习目标的达成与否,同时也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比如在教学《小山羊》(培智教材《生活语文》五年级上册)时,让学生两人一组表演招待做客的小伙伴,表演前对学生强调表演的要求,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学习与人交流的方法和态度,在学生表演时教师适时引导学生说话完整、态度礼貌,表演后教师进行评分和口头鼓励。此时,笔者会用热情关切的话语评价学生,促进学生的交流与合作:“你好棒哦!”“表扬他!”“你真会帮助同学,很会说哦!”“比一比,哪个小组最会合作?”“看看谁是最佳演员?”教师点评和评分,可以营造出很好的课堂学习气氛。有时笔者采用学生互评的方式,发给学生一份表格,让学生对照标准互相“评星”,达到互相激励、共同进步的目的。

(二)采用非传统的评价方式

开展多元评价,不能仅采用统一的标准化考试手段,而应大胆运用多种形式,运用朗诵、表演、写作、绘画等方式,通过口头表达、视觉呈现、身体展示等手段,考查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掌握程度[2]42-43。比如,语文教材里有很多要求学生背诵的古诗,像《静夜思》《春晓》等,教学结束后笔者会让学生选择自已喜欢的方式,表现是否学会了古诗。学生采用了不同的表现方式,有配乐朗诵古诗、表演唱古诗、诗配画等,充分表现自己对古诗的理解和丰富的想象力。这样寓评价于灵活有趣的学习之中,学生学得开心、学得高效,真正实现了寓教于乐的目的。

综上所述,运用通用学习设计原理开展特教语文融合教学,尊重学生差异,关注学生需求,帮助学生移除学习系统的障碍,使特殊学生获得平等、优质的教育,从而提升特殊教育的整体质量。特殊教育是特殊而重要的教育,需要教师不断探索教育教学的策略和方法,提高特殊教育教学的能力,从而真正为推进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许家成.通用设计学习在融合教育中的应用[J].现代特殊教育,2015(1).

[2]曹瑞.通用教学设计的原理与教学应用[J].心理技术与应用,2015(1).

[3]王碧涵,胡冲.基于通用设计学习理念的自闭症儿童融合课堂教学策略[J].《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学报》,2021(2).

[4]石茂林,郭凡.通用课程设计理论及其在融合教育中的应用[J].《绥化学院学报》,2012(10):156.

注:本文为2023年南宁市青秀区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立项课题“依托学校资源开展特教学生融合教育的实践研究——以南宁市中山路小学为例”(2023B009)的阶段研究成果。

(责编 林亦芳)

猜你喜欢
融合教学多元评价
浅谈如何构建中职德育课多元评价体系
基于电子学档的英语教学多元评价体系的探究
试论如何实现高中历史教学与现实生活的融合
如何提高焊工实习教学的有效性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高职项目教学分组学习探讨
多元评价,不拘一格
开展科学绘本活动建构生动课堂探研
浅谈体育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
不同计算机语言融合教学方法的探索与体会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的融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