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成夏
摘 要:深度学习注重知识的构建和方法的迁移,强调学生学习的整体性、主动性和理解性。深度学习视域下小学数学单元主题教学,可结合单元主题教学整体性、渐进性、成长性等特点,通过重构教材文本、设计教学内容、完善学习序列、优化学习结构、夯实学习基础等策略,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综合能力,提升小学数学单元主题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小学数学;深度学习;单元主题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4)04-0093-03
小学数学是基础性学科,是培养学生数学素养和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课程。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小学数学教学越来越注重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单元主题教学作为小学数学教学的一种重要方式,要求教师以单元主题为引领,整合数学知识,强调学生的主动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然而,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学内容零散、缺乏整体性,教学方式单一、缺乏趣味性,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实际需求等,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处于被动接受地位,并在长期枯燥的理论知识学习中逐渐失去了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1]。为此,教师应积极转变教学观念,积极探索小学数学单元主题教学的有效方法,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数学知识,建立起系统的数学知识网络,以此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综合能力[2]。
一、深度学习和小学数学单元主题教学概述
深度学习要求学生深入了解核心知识点,在真实情境中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注重知识的构建和方法的迁移,强调学生学习的整体性、主动性和理解性,是一种培养学生高阶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学习方式。在深度学习视域下,教师需要设计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此外,深度学习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如关键能力、学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等。深度学习理论为教师的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了方向指引,引领教师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体验,设计结构化的教学活动,推动教育领域的创新和发展。
小学数学单元主题教学是一种创新的教学方式,教师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教师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提炼每个单元的数学主题,通过整合和组织数学知识、优化教学设计和方法,帮助学生构建一个系统、全面的数学知识框架,提高学习的质量和效率。深度学习视域下的小学数学单元主题教学,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围绕单元主题创设问题情境和确立学习任务,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思考,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方法帮助学生梳理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系统性思维、问题分析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二、小学数学单元主题教学的特点
(一)整体性
小学数学单元主题教学注重整体性,即将各个相关的数学知识点和技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进行教学。教师将不同的数学内容、相关的知识点进行连接和渗透,设计教学活动,让学生能够加深对数学概念、方法技能的理解,帮助学生建立一个完整的数学知识体系。学生通过这种整体性的单元主题学习,可以锻炼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能够真正实现数学知识的内化吸收,提高数学核心素养[3]。
(二)渐进性
小学数学单元主题教学的另一个特点是渐进性,注重教学内容的循序渐进。在小学数学单元主题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简单到复杂、由浅入深地设计和组织教学,帮助学生逐步建立系统的单元知识网络,从而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分析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4]。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和能力水平制订合理的教学计划和目标,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在适当的教学节奏下学习和进步。学生先学习基础的数学概念和技能,然后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巩固和反馈,逐渐提高数学应用水平,从而建立数学学习自信心。学生通过渐进性学习,在每个阶段都有所收获,进而拓展数学思维和应用能力,为更高水平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三)成长性
小学数学单元主题教学能够帮助师生在课程教学中不断成长。单元主题教学的整体关联设计及教学的渐进性、灵活性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需要具备有效整合教学资源的能力。教师以生为本,有选择地安排与单元主题密切相关、且有递进关系的知识点进行系统教学,通过知识点的串联和延伸,帮助学生找到学习的最佳效应点,深入理解数学知识,并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5]。单元主题教学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教师引导学生找到适切的学习路径,使学生能够在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中培养批判性和创新性思维。
三、小学数学单元主题教学的策略
(一)重构教材文本
小学数学单元主题教学的第一步是重构教材文本。教材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资源,但是小学数学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往往过于零散,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因此,教师需要从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角度出发,建立数学观念地图,对教材文本进行解构、建构和重构。重构教材文本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发展数学核心素养的要求,对教材内容进行重新组织和设计,使之更加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实际需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将相关数学知识点进行整合和拓展,形成具有趣味性、挑战性和实用性的數学单元主题,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
例如,在“整数运算”的单元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小学数学教材中的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等不同运算概念进行重构,并在数学观念地图上进行分类和标注。教师重新组织教材文本,引入具体的例子和知识应用场景,如购物、比较温度差异等实际问题,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整数运算的概念和规则,并能够灵活运用于实际生活中。教师重构教材文本,能够为学生提供更清晰的数学学习路径,使学生能够全面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拓宽数学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同时,重构教材文本也有助于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过程。
(二)设计教学内容
教师在小学数学单元主题教学的备课过程中,需要对单元的教学内容进行全面研究,不仅需要深入理解教材内容,还需要全面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着手设计单元主题教学内容。首先,教师要围绕主题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度的补充、拓展和延伸。丰富的教学内容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更加系统和全面。其次,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需求,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这就要求教师通过设计启发性的学习问题和活动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内驱力,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更加积极主动。
例如,在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单元教学中,教师整体把握单元教学内容,明确单元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之间的关系,从“图形的认识”“图形的测量”“图形的运动”和“图形与位置”四个方面出发,对相关内容进行整体设计和安排。教师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差异情况,适度拓展和延伸相关内容,如图形的组合、图形的分割、图形的运动等,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几何图形的性质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教师可以从实物入手,让学生从具体物体的外形抽象出几何体、平面、直线、点等概念,架构起知识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从运动的角度来认识点、线、面相互之间的密切关系,加深学生对几何图形的认识和理解,同时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三)完善学习序列
深度学习视域下的小学数学单元主题教学需要教师设计并完善学生的学习序列,让学生在单元主题学习过程中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一般来说,教师需要对教材中原有学习序列进行分析,从中发现不足并进行改进,从而构建起更加科学合理、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学习序列,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問题解决能力。教师在设计并完善单元学习序列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厘清单元教学内容有哪几个学习板块,这些学习板块之间是怎样的关系,并对知识结构和逻辑关系进行分析;其次,进一步分析各个学习板块需要怎样的知识,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难点和学习需求;最后,从完善各个学习板块之间的逻辑关系入手进行辨析,调节和整合相关的学习内容,从而让学习序列更加完善。
例如,“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学习序列通常为“基本计算方法—数量关系—积的变化规律—特殊乘法情况”。其中,第一个学习板块是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第二个学习板块是乘法中两种常见的数量关系;第三个学习板块是通过计算有联系的乘法题组,观察、分析、概括积的变化规律;第四个学习板块是因数末尾有0或第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两种特殊乘法笔算。四个学习板块虽然都是关于乘法的内容,但又是相互独立的,呈并列关系。教师从学生已学数学知识和已有生活经验进行分析:首先,学生需要掌握数字各位数相乘的规律;其次,学生可以探讨路程等常见的数量关系,通过举例对用乘法解决问题时的数量关系进行分类与概括;再次,学生在“多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算理与法则的基础上,用类比迁移的思想方法自主探究三位数乘两位数,而积的变化规律可以作为其算理的解释;最后,学习特殊乘法笔算。
教师通过辨析单元学习板块之间的逻辑关系和分析学情,合理调整“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学习序列,使各个学习板块之间的逻辑关系更加密切,让原来相互独立的学习板块成为有逻辑关系的单元学习序列。调整后的学习序列变为“积的变化规律—数量关系—基本计算方法—特殊乘法情况”,学习序列更加合理有序,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师依据此序列进行教学,可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四)优化学习结构
小学数学单元主题教学需要教师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优化学生的学习结构。良好的学习结构包括整体性结构、关联性结构、意义性结构和价值性结构。教师通过灵活运用教学资源和方法,优化学生的学习结构,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让学生更好地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5],从而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
教师优化学生的学习结构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优化整体性结构。教师要将数学知识进行分类,建立起清晰的学习框架。教师可以按照不同的数学领域、概念或者问题类型来组织教学内容,让学生能够系统地学习和理解数学知识[5]。二是优化关联性结构。教师要帮助学生认识不同数学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异同,引导学生发现和理解不同概念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学生可以深入地理解数学的本质和逻辑,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三是优化意义性结构和价值性结构。教师需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变化和发展,了解学生的兴趣和学习需求,并根据实际情况来构建意义性结构和价值性结构。
如表1所示,教师基于单元教学内容,牢牢把握教学内容的前后联系,提炼数学主题,优化学生的学习结构,有助于教师从繁杂、低效的单课时教学模式中脱离出来,引导学生进行系统学习,形成多样化的结构性知识。良好的学习结构能够帮助学生厘清知识之间的联系、整体把握学习任务、积极构建知识网络,进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夯实学习基础
在小学数学单元主题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夯实学生的数学学习基础。教师可以设计和实施一系列单元主题“种子课”,夯实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数学思想方法和技能,培养数学思维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等。学生只有打好坚实的基础,才能够在后续的学习中深入理解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例如,在“运算律”单元主题教学中,教师可以精心设计“种子课”,让学生按照一定的知识脉络进行深度学习。首先,教师从具体算式进入教学主题,让学生通过具体的算式来了解不同运算律的运用。接着,教师引导学生发现一些相同结果的算式,学生观察思考并猜想这些算式之间是否存在某种规律。然后,教师让学生通过多种举例,计算不同的算式验证猜想是否成立。最后,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运算律的具体应用,提高数学思维的灵活性。教师在单元主题“种子课”中发挥引导作用,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发生。学生在任务驱动和实践训练中,逐步掌握数学的基本原理、方法技能和实践应用,提高了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在小学数学单元主题教学中,教师科学分析和设定单元主题,根据单元主题合理规划教学目标,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穿插与结合,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深度学习视域下小学数学单元主题教学的不同范式,可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能够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构建系统化的数学知识体系,有效培育和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叶秀珍.小学数学教育教学创新思路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20(2):158-159.
[2]杨俊鸿.深度学习的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J].文理导航(中旬),2023(9):58-60.
[3]李雪莲,李雅杰.深度学习视域下小学数学单元主题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辽宁教育,2021(5):29-32.
[4]曾佳蓉.浅析大数据分析下的小学数学深度学习策略研究[J].名师在线,2020(16):5-6.
[5]赵夏丰.核心素养下的数学大单元教学策略[J].教师教育论坛,2020,33(4):60-61.
(责编 韦榕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