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视域下高校“大思政课”建设的实践探索

2024-04-06 13:57陈兵
传媒 2024年5期
关键词:大思政课融媒体思政课

陈兵

摘要:技术创新与媒体融合发展,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的发展变革提供了新的思维架构和物质力量,拓宽、延展和深化了思政课建设的实践格局,促进了思政课教育目标的实现,契合了当前“大思政课”建设的时代要求。文章分析了融媒体在课程资源的时空汇聚、内容传播的情境带入以及教学方式的平等互动方面,给“大思政课”建设带来的契机。进而探讨了融媒体视域下“大思政课”建设的路径选择,包括网络化系统性的思维转变、数字化融合性的资源呈现和多元化协调性的要素整合。

关键词:融媒体 高校 思政课

2022年7月25日,教育部等十部门印发公布《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强调“大课堂”“大平台”“大师资”建设,以更宽广的视野和格局打造新时代的思政大课。而在媒体赋能思政课建设方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高校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技术和媒介资源,助力思政课高质量发展。

一 、融媒体助力高校“大思政课”建设的时代意义

融媒体助力高校“大思政课”建设,能够夯实政治站位,巩固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引导功能,促进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高质量发展,最终实现立德树人这一根本教育任务。

1.政治站位:坚定理想信念的政治自觉。思政课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具有政治引导的基本功能。筑牢意识形态安全防线,坚定理想信念、补足精神之钙。融媒体时代,“脱域式传播”能够将课堂延伸到中国和世界的时代巨变之中,将学生的目光带入两个一百年的时代方位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转折之中。对内全面理解社会发展的跨越式进步和人民幸福生活的巨大成就,对外聚焦国际社会时事热点和公共性传播议题,增强对全球治理逻辑的反思性透视。在多元传播和比较观察中,深刻领会中国共产党创造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内在文明逻辑,增强学生的四个自信,并自觉认清舆论走势,抵制西方不良政治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的渗透传播。

2.课程建设:思政课高质量发展的抓手。“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使之既有温度、又有深度,进入头脑、沁入心田,就不能只停留于课本的讲授和文件的宣读,脱离现实的说理往往显得空洞和牵强。融媒体环境下,“大思政课”通过挖掘课程建设的社会资源,彰显思政课的社会生命力,打通课堂内外,将课堂理论与社会现实和生活实践有机统一。借助技术创新和媒体融合——无论是数字化载体、多端口传播矩阵,还是大平台建设等,能够全面形象而深入地将社会现实和个人生活,引入到说理过程,极大地丰富、充实说理方式,更具时代体验感和生命感受力,在直观中深入,在融情中入理。从根本上改变强行式说理、宣传式教学的倾向,在丰富情感熏陶、多元事实论证和深入逻辑分析中,实现说理的透彻性,提升课程建设质量。

3.育人目标: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育人在立德,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从国家层面看,立德树人要立大德,有使命精神和时代担当,能够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有胸怀苍生、心系天下的大境界大情懷大格局。从个体层面看,立德树人的最终归宿是要全面地培育一个人、实现一个人,全面发展,做到知行合一。媒体融合的创新与发展,能够全面深入透彻地将课堂引向社会和现实,动态化的传播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和人生百态。了解国家的需要和人民的期盼,理解自身的发展和成长的方向,清楚自己的社会定位和人生价值。这个过程中,不仅知识变得更加清晰、开阔和丰富,而且心灵也越来越敞亮、博大和充实。从自己狭小的地方性和狭隘观念中走出来的过程,使学生在融入他人的生命历程和家国的未来担当中,获得深入的体验感悟和实践锻炼,完成精神的孕育、价值的沉淀和能力的积累,铸魂育人。

二、融媒体视域下高校“大思政课”建设的契机

融媒体为当前高校“大思政课”建设提供了多维支撑,在课程资源的广度、教育内容的呈现以及师生交流的方式等层面,大大突破了传统思政课建设的范式。

1.能够扩宽课程资源的时空延展。现代信息技术具有极大的开放性和集成性,信息获取表现出巨大的多元化和自由度。以计算机、互联网和多媒体等为架构的现代信息技术,极大地改变、重组了人们的交往学习方式。它打破了物理的时空界限,拓宽了学习的信息环境,增强了课程资源的时空延展性。现代信息技术将过去、甚至未来压缩到当前,将远距离不在场的事物纳入到当下。基于媒体融合传播的多元矩阵,可以获得一种接入的无限性和内容的丰富性,使学习不仅发生在现实的物理世界之中,同时也穿透于虚拟的信息世界,为师生能动性地发挥拓宽了新空间。生物机能对信息的储存和传播总是有限的,而对远距离时空对象进行信息化、符号化处理,以脱域的方式,把超出个体生物机能,不能被生物器官所获得的信息,通过现代网络和传媒技术传播到当下在场,带入到学生眼前。极大地突破了课堂限制和讯息限制,构建起了一种跨越时空、开放共享的教育和学习模式,充分满足学习需要。

2.能够增强教学内容的情境带入。媒体技术的融合发展,深刻地改变着教学内容的传播方式和呈现方式,能够以一种场景化的创设和微观化的生命体验,增强思政课教学的情境带入,使学生获得鲜活的体验感和深刻的反思性,夯实理想信念教育。一方面,融媒体能够通过AR/VR技术和其他多维视听传媒,以及实地化视频连线等方式,进行仿真实验和情境构建。多元化的媒介融合及情境化的信息传播,为学生构建起一个生动直观、鲜活形象的体验性学习环境,增强了教授内容的清晰度和感染力,在充分调动各种官能参与的过程中,使学生对抽象知识更容易理解并产生情感认同。特别是对各种红色历史文化类资源的情境化再现,消除了时空隔阂。

另一方面,新型媒体能够通过更加微观化的镜头呈现和个体化的叙事铺展,切入个体人生的生命空间,生成一个相互融通的生命共振场域,进行深度的情感参与和心灵对话。微观化、主体性的传播叙事模式,能够使学生以个体生命在场的真实感,体验式地理解历史和时代中人物命运的变化和选择,在情感共鸣中,带入到自身的生命感悟之中。当时代浪潮所映射的个体生命历程被直观地展现出来的时候,他们与每个具体的“我们”就发生了内在的关系,就获得了一种生命的共同感。这种传播方式,扩展了教学内容所衍生出的生命空间,拉近了生命的体验距离,给人一种真实的人生处境感、心路历程感和思考选择,有效避免了思政课教学中直接的宏大叙事导致的空洞与抽象,造成生命价值的无从沉淀。

3.能够促进师生交流的平等互动。融媒体时代,信息的获取和传播表现出更加的多元化和多角度,极大地促进了师生的平等交流。Z世代青年作为网络原住民,对新型网络媒体更为感兴趣,信息渠道往往更多,获得的信息也更为丰富和及时。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他们不再是信息单向来源的接收者,而表现出更强的主动性。这使得师生间的平等互动既成为可能也成为必要:去中心化的信息获取,彰显了彼此对等交流的技术条件和资源准备;同时,在交流互动中提高学生媒介素养和辨识能力,深化认识和引导也变得十分重要。去中心化的多元传播源和叙述主体,也强化了多元视角理解的可能。多元视角能够促使个体跳出自身相对狭隘的视野,获得一种更为开阔的包容性和全面的理解力,促进不同主体之间的相互理解、平等交流。

同时,现代信息技术的这种全时段、多渠道、交融性传播方式,可以充分运用于学习中问题的捕捉和解答。无论是课堂还是课后,可以有效收集、调查学生面临的个体化疑问和新生困惑,以及兴趣聚焦点和热门话题。通过投票、点赞、表达观点等方式,进行信息抓取,提炼问题观点,归纳一般症结,有方向和目标的予以解答引导。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学生也能够更加便捷有效地通过各种方式呈现自己的疑惑,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深入互动引导。

三、融媒体视域下高校“大思政课”建设的路径

推动高校“大思政课”建设,需要从思维理念、资源呈现以及要素整合三个方面具体展开,共同推动新时代“大思政课”建设的跨越式发展。

(一)树立网络化系统性的建设思维

“大思政课”这种开放、宏大和拓展的建设模式,已经溢出了思政课建设原初的逻辑和形态,需要首先在思维层面发生大的转变,强化互联网思维,树立系统性观念,优化思政课建设的理念。网络化系统性思维凸显了思政课教学不是孤立的课堂教育和时段教育,而是要构建一种整体性的教学生态模式。通过网络化的触角,远距离、超时空协调各方力量,创造各类传播渠道,覆盖多重时段,融入多种形式,有机结合、整体推进。现代信息技术深度地连接着课堂之外的众多社会资源,构成了一个潜在而巨大的共在网络体系。开放性、立体化的体系建设,能够搭建范围更大、资源更多、内容更丰富的大数据信息传播池和分享结构,实现资源穿插共享。

互联互通的要素传播,破除了信息的隔离与孤岛,促进了跨领域、跨部门合作,扩大了资源整合的社会界面。促使思政课建设从较为闭合的主客纵向建设模式走向更为开放广阔的横向建设模式,改变了传统只由教师或组织者掌控安排,以课本和教材等有限的资源为主,进行单向的宣讲式灌输教学。这在根本上为思政课建设打开了一个巨大的视域空间,目光延伸得更为深远,思政课建设格局更为开阔。

(二)挖掘数字化融合性的资源呈现

融媒体时代,思政课要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汇聚资源,需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传媒手段,发挥其在内容生产和信息传播方面的优势,对海量社会资源进行数字化创造和转换,挖掘融合性的资源传播和呈现形式,为各类资源的课堂呈现提供更多的媒介载体和传播选择。

充分利用AR、VR、全息投影、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革新传统资源的内容生产模式和传播表现形式,创新传播载体,将无法直接接入课堂端口的资源,或因传统呈现方式缺乏生动性和吸引力的内容,以数字化的形式进行再生产,实现社会資源的媒介化转换。特别是以红色文化(文献)、红色历史、红色精神为代表的红色资源的呈现,需要深度挖掘融媒体的技术优势,进行主题化的内容生产和符号制作,拓宽、增强内容的呈现效果。另外,借助多元化的媒介形态和融合性的传播端口,构建多媒体、融媒体传播矩阵,进行平台创新和传播创新,从总体上拓宽传播渠道。利用融媒体对不同资源的覆盖率和传播力,扩大数字资源的传播界面,提升其进入思政课堂的可达性,促进课外多元化资源的媒体呈现和传播可能,赋能“大思政课”建设。

(三)构建多元化协调性的要素整合

大范围、大容量、大平台、多端口、多主体相互交织,共同汇聚成“大思政课”建设的有力支撑。实现媒体融合传播视域中的多元要素协调整合,能够极大地提升思政课传播的有效性。

1.师资层面:协调各部门各领域的师资整合。通过视听实地连线、虚拟平台打造、请进来或走出去等传播方式,聘请院系书记教师、地方党政干部、优秀管理专家、社科理论学者、行业先进模范以及学生宣讲团等等,参与课堂教学互动,充分挖掘社会化意义上的师资力量,加深理想信念教育。

2.内容层面:充分挖掘和利用各类教学资源。整合课程思政、心理健康、劳动教育、实践教育等,拓宽思政课教育的渠道和形式;借助“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教学,统筹大中小思政课教学;深耕社会资源,如各类红色教育场馆、文献基地等,进行数字化融合处理,增强教学利用;注重对海外符合主题和教育方向的资源的利用开发,由外向内逆向传播,增强说服力。

3.传播层面:打造多元化的传播方式和平台。充分利用现代传媒技术,推动网络智慧教育平台建设,举办“同上一堂思政大课”活动,建设网上教学案例库、问题库;大力开发视听载体,打造虚拟仿真教学资源;搭建网络支持系统、自主学习系统以及资源开发系统。有效利用微公共空间,如教学单元区、宿舍生活区、食堂区、电梯、楼道、电子屏幕、宣传栏等微空间,以及公众号、视频号、APP等,参与到思政课建设之中。

4.制度层面:构建融汇贯通的制度保障体系。跨部门、跨区域、跨层级的大范围资源调动和整合,使得思政课建设大大突破了原有的边界,打破了既定的制度框架,需要提供更为适应融媒体时代“大思政课”建设的制度供给。建立健全各类体制机制,发挥制度在整合多要素传播中的对接作用,形成制度化的协调机制。同时,在遵从思政课建设的价值目标和行动逻辑的基础上,对数字资源和网络生态进行有效监督,形成良性互动。

四、结语

实现融媒体与“大思政课”建设的有机结合,既是新时代思政课高质量发展的时代需要,也是融媒体助力意识形态引领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优势彰显,有利于实现思政课建设根本理念和实践逻辑的转换,进而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教育人、培养人。

作者系东莞理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本文系教育部2020年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究专项一般项目“高校加强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教育研究”(项目编号:20JDSZK08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坚持党的领导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 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N].人民日报,2022-04-26.

[2]张强.新媒体视域下高校思政教育的SWOT分析与创新途径[J].传媒,2022(09).

[3]杨威.“大思政课”的形态学考察[J].思想理论教育,2022(04).

【编辑:钱尔赫】

猜你喜欢
大思政课融媒体思政课
走进社会大课堂,善用“大思政课”
正确把握善用“大思政课”的精神实质
“大思政课”的理论要义与实践导向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中中国故事的创新表达
——评《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打开方式》
高校“大思政课”格局下舞蹈课堂与思政内容融合的思考与探究
浅议高校学生在思政课中的情感认同
思政课堂这样“沸腾”——陕师大思政课从“有意思”到“有信仰”
融媒体时代领导者媒介形象重构与认同
融媒体背景下健康类纸媒的转型
试论全媒体时代儿童灾难新闻的审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