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洋溢
摘要:融媒体时代下,交通广播作为广播的重要分支,受到其他媒介平台的冲击。但由于交通广播载体和听众的特殊性,其仍然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分析融媒体时代交通广播的发展优势,认为庞大的准听众群体、动态的交通新闻、权威的信息来源、多元的延伸服务是交通广播能够在融媒体时代立足的“筹码”。同时,辩证分析融媒体时代交通广播转型发展面临的困境,而后结合多家交通广播的转型经验提出交通广播转型发展策略,旨在助力交通广播在融媒体时代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交通广播 融媒体 传统媒体 听众
传统媒体时代,报纸、广播、电视等在信息传递、新闻报道以及舆论引导中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其中,广播始终作为各国重要的传播事业而存在。交通广播作为广播的重要分支,已拥有上百年的发展史,大致可划分为初创阶段、起步阶段、扩大改进阶段、专业化发展阶段、电子化发展阶段、数智化发展阶段等六个阶段。我国交通广播起步较晚,自1991年在上海诞生以来逐步发展,经过30余年的发展演变如今朝着智能化方向迈进。但在融媒体时代,车联网进入常态化阶段,交通广播受到其他媒介平台的冲击,陷入收听率下降甚至濒临关停的生存困境。对此,交通广播应当立足行业变化,借助新技术寻求转型发展之路,与其他媒体形式相互补充,从而为听众提供更全面、个性化的交通信息服务。
随着时代变化、技术更新、听众流失,交通广播作为传统媒体,在融媒体时代遭遇生存阻碍成为必然。但仍有部分交通广播能够在融媒体时代坚韧地生存下来,这一方面得益于审时度势的转型和创新,另一方面也是由于交通广播在传媒业中的独特性。交通广播具有动态化、信息化、服务性和互动性等特点。融媒体时代下,尽管传播媒介越来越丰富、传播信息越来越多元,交通广播依旧能够凭借其专业、即时、便捷等优势实现差异化发展。
1.庞大的准听众群体。交通广播拥有庞大的准听众群体,这一群体数量的稳定性是交通广播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交通广播相较于其他传播媒介最突出的优势所在。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给以移动人群为服务对象的交通广播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交通广播作为一种特殊的广播媒体,其主要听众群体是驾乘人员。近年来,有车一族的比例不断上升。公安部网站2024年1月发布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4.35亿辆,机动车驾驶人达5.23亿人。同时,交通广播的信号覆盖范围也在不断扩大。例如,截至2022年,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设立的中国交通广播覆盖区域超过66个地级城市,总覆盖人口超过5亿,实现交通信息跨区域流动,让用户享受到“区域同频覆盖、城际连续收听”,交通广播的准听众群体得以不断拓展。
2.动态的交通新闻。随着全球定位系统技术的不断升级,加之腾讯、高德、百度等导航客户端的完善,道路信息精细化已经成为现实,可为用户提供即时、精准的道路状况。但是相较于对实时交通的了解程度和交通状况的掌握程度,交通广播具有更突出的优势。一方面,交通广播一直采取主动的动态传播方式,该服务方式无需驾驶员分散注意力去寻找信息,显著降低了驾驶人员在驾驶时因搜索信息造成的潜在危险,更加符合驾驶员对安全性的需求。另一方面,手机或车载的定位服务大多仅能提供交通信息,即拥堵路段和拥堵时长,信息较为单一化,难以提供其他关于道路状况的相关内容,不利于驾乘人员做出综合判断。而交通广播可以提供实时的交通新闻,包括造成拥堵的具体原因,如交通事故、施工、堵车等,是否有交警在现场处理、合适的换行路线等。这些及时的交通警示和预警信息,能够使驾驶员提前了解潜在的交通问题,对于提高交通安全、减少交通拥堵至关重要。
3.权威的信息来源。融媒体时代下,渠道的多元性和信息的丰富性空前,但是对内容的质量和信息的真伪尚有存疑。交通广播作为各地区的主流媒体之一,拥有权威的信息来源和信息网络,能够保障所发布的交通信息与城市信息的客观性、真实性,做到为交通广播听众负责。一方面,交通广播与相关部门存在长期合作关系,通常由专门的交通管理部门或机构负责提供信息,这些信息是客观、中立的,且经过多次核实和验证,信息的权威性和可靠性有所保障。另一方面,交通广播中心平台拥有多条信源渠道,或与交通广播平台听众连线,以获得多视角信息与一手资料;或依托多方信源的整合和佐证,进一步提升交通广播可信度。例如,中国交通广播与公安部、交通运输部以及应急管理部等部委联动;各城市交通广播与地方交通主管部门合作,这些皆是交通广播权威性的重要体现。
4.多元的延伸服务。经过多年发展,交通广播已不再只是单纯提供交通信息的一种工具,而是衍生出诸多特色功能,多元的城市服务进一步提升了交通广播的独特性和辨识度。交通广播所提供的信息越来越全面,能够使驾驶人员在行车的同时获得除交通信息以外的内容,尤其是同城其他领域的信息,以进一步加深听众对所在城市的认知。同时,交通广播是一种互动性和陪伴性极强的传播工具,不仅能够实现同时间、同空间的沉浸式陪伴,而且能够凭借个性化和娱乐性特征为驾乘人员带来轻松欢快的旅途时光。例如,沈阳交通广播开通《见信如面》《沈阳家书》等节目,以“家书暖政”的方式赋能社会治理,有效促进了交通广播社会效益最大化。
交通广播在传统媒体时代也曾有过鼎盛时期,但随着媒介技术和媒介环境的转变,融媒体时代交通广播的可替代性越来越强。其中,车联网的发展不断挤压着交通广播的生存空间,使得听众拥有除交通广播之外的更多选择,同时交通广播在寻求融合转型的道路上受到的阻力不断增大。
1.内容同质化且品牌不鲜明。在信息稀缺的传统媒体时代,交通广播仅凭借常规的内容和节目形式便能获得听众青睐;但在融媒体时代,仍然固守传统模式的交通广播内容同质化严重且广播品牌形象不鲜明。从内容来看,不同地区交通广播的内容和节目形式“如出一辙”,缺乏鲜明的地方特色。同时,交通广播与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等其他媒介渠道所传播的内容别无二致,难以彰显交通广播本身的价值。从品牌来看,交通广播品牌塑造不够明确,品牌形象模糊。长期以来,受线性直播模式影响,交通广播未形成以听众为核心的交通节目,且在内容创新、技术引进等方面受限,缺乏兼具影响力和号召力的品牌栏目。
2.听众不断分流且黏性下降。融媒体时代亦是媒介和信息爆炸的时代,尤其是车联网技术的升级使得交通广播不再是驾乘人员行车途中的唯一选择,出现音频广播听众不断被分流且黏性下降的现象。一众音频APP的发展分散了交通广播听众的注意力,新闻播报、相声书评、有声书等开始“侵占”驾驶空间。例如,喜马拉雅作为专业的音频分享平台,策划并开通了“喜马拉雅FM车机版”,进一步满足驾乘人员的个性化需求。除了音频领域分流交通广播的听众外,视频领域对交通广播的分流现象也越来越明显。随着车载影视、车载短视频等功能日益丰富,视频对交通广播造成一定冲击力,致使交通广播现有听众的参与度和互动力大不如前。
3.经营不善且创收能力下滑。交通广播最大的创收渠道是广告营销。但在融媒体时代,随着交通广播听众流失与收听率下降,交通广播的广告项目数量日益减少,广告费用也在不断缩水。此外,交通广播面临来自多方面的市场竞争压力,社交媒体、专业交通应用、在线新闻平台乃至导航应用等都成为交通广播的竞争对手,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交通广播的经营。交通广播属于城市公共服务,因而能够获得相关部门的财政支持,但财政支持仅能够维持交通广播的基础运转和部分栏目、节目的运作,一旦出现经营不善、创收能力下滑等状况,交通广播将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4.人才流失严重且供给不足。交通广播转型发展需要人才支撑,但当前多数交通广播面临人才流失严重、人才供给不足两难的境地。由于交通广播的职业环境和薪资待遇下滑,优秀的交通广播人才更倾向于选择就业环境良好、福利待遇优厚的其他媒体或互联网公司,导致交通广播行业人才大量流失,严重削弱了行业竞争力和影响力。交通广播行业的特殊性需要相关人才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熟练的播报技能,但目前广播人才培养工作有所不足,尤其随着传统广播行业的衰退和转型,诸多学校和培训机构针对交通广播所开展的培养和教育逐渐减少,导致交通广播领域出现人才供需失衡的现状,不仅存在人才断层,而且缺乏新鲜血液。
融媒体时代下,尽管传统广播的生存发展空间一再被压缩,但是交通广播作为广播媒体的重要垂类,相较于其他类型的广播而言拥有特殊的发展空间。近年来,部分地区的交通广播通过深入了解融媒体时代的特点以及融媒体时代的听众,结合自身具体情况并不断放大自身优势,成功从困境中寻找到生存之道。
1.深耕内容沃土,树立品牌形象。深耕内容沃土是交通广播突破融媒体时代优质内容缺口的最佳方式,也是助推交通广播品牌出圈的关键一环。一方面,交通广播的内容信息质量不仅影响着交通广播本身的形象,更关系着听众的行车安全和路线抉择,因此必须时刻保障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和专业性。另一方面,内容的创新性是吸引听众的关键。交通广播除了提供专业的交通信息外,应当着重策划其他类型的节目,既能够应对融媒体时代下视听市场对交通广播的冲击,也能够为听众提供多元化选择。例如,内江交通广播开启可视化节目探索,推出《都市早班车》《交通互联网》等多档节目,实现对路况信息与路况画面的实时播报,更加直观、全面地呈现交通信息与城市服务,获得新老听众的一致好评。此外,有意识地树立交通广播的品牌形象,交通广播可以通过系列化IP节目全方位塑造品牌概念形象。例如,宁夏交通广播通过策划“乡村振兴”“122全国交通安全日”等公益系列IP节目和直播活动,成功树立起爱心媒体的品牌形象,同时也提升了交通广播的核心竞争力。
2.深化技术赋能,增强听众参与。技术是推动融媒体时代到来的根本,同样也是带动交通广播转型发展的关键。传统媒体时代下,依靠相关部门传回信息的效率较低,一般除了城市交通主干道信息之外,其余路段信息缺失严重,难以满足绝大多数驾乘人员的个性化出行需求。交通广播应当综合利用卫星定位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以及车联网技术,实行分类、分段、分时的交通信息报道。例如,济南交通文艺广播通过“卫星+人工智能主播”的组合模式,实现信息差异化报道和精准分流,不仅提升了节目的生产效率,同时也提高了交通广播的服务效能。此外,听众的反馈和管理是助力交通广播进步的动能,也是增强听众参与度和互动性的主要方式。交通广播应当利用大数据技术、算法推荐技术收集整理微信公众号、微博、短视频平台等多元互动渠道中听众的建议和反馈,而后有针对性地进行解决并追踪反馈,有效激发听众参与热情并不断增强听众黏性。
3.转变经营模式,丰富创收渠道。交通廣播亟须转变经营模式,丰富自身创收渠道,为转型发展奠定良好的经济基础。交通广播依然需要将广告作为拉动自身收入的重要方式,但为避免因低质量、硬植入、高频率广告而影响节目质量与听众收听体验的状况发生,交通广播可以提供特色化广告服务。例如,探索形成“有偿广告”与“无偿广告”相结合的经营模式,以公益性、服务性的无偿广告减轻听众对有偿广告的排斥性。交通广播可以通过授权其他平台播放自家品牌节目完成创收。例如,交通广播可以与荔枝FM、喜马拉雅等音频分享平台合作,将交通广播中的优质节目授权给音频分享平台转播,实现交通广播获得流量收益、音频分享平台获得内容扩充的双赢局面。此外,交通广播可以借鉴短视频平台的商业模式。一是尝试“广播直播带货”,由于交通广播是以音频为主的媒介,因此带货产品可以选择图书、课程等知识内容卷入度高的商品。例如,辽宁交通广播连同辽海出版社的编辑、教育专家进行儿童图书专场直播,极大地带动了图书的传播。二是搭建交通广播特色电商平台,可以上架本土农产品、汽车用品以及出行必备物品等商品。例如,宁夏交通广播开通“UP商城”,依赖于广播的忠实听众,商城上线首日成交额便突破9万元,打开交通广播创收的新赛道。
4.加注人才培养,打造专业队伍。融媒体时代下,人才同样是交通广播最核心的转型资源。只有人才培养与队伍建设双管齐下,才能充分激发交通传播行业转型发展的热情,带动行业在融媒体时代获得新生。交通广播转型发展所需要的融媒体人才必须具备融媒体眼界、技术思维、熟悉听众、擅长创意与互动。因此,交通广播需要着重人才专业播报能力、媒介技术应用能力、直播带货能力以及应急应变能力,使复合型广播人才成为交通广播融合转型的支柱。交通广播还需创新引才方式,与地方媒体机构、高校形成人才引入机制,不断为行业发展注入新活力。此外,强化顶层设计,制定合理的上播制度和合适的晋升机制,让新人主播和新进人才有机会发挥自己的创新思维和职业价值。
交通广播的发展历史与无线电通信、广播技术的发展息息相关。随着互联网、智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交通广播越来越精细化、多样化,成为大众出行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信息来源和旅途伴友。未来,交通广播通过转型发展能够与融媒体时代进一步融合,通过结合智能交通技术、移动互联网以及深度融合其他媒体形式,提供更加准确、全面的交通信息服务,满足大众多样化的需求,实现交通广播智能化升级。
作者系山西传媒学院视听学院讲师
本文系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专项课题“山西本土新媒体创新驱动发展模式研究”(项目编号:2022YDJ61)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蔡静.车联网时代交通广播智能升维路径探究[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23(11).
[2]赖黎捷,朱辉.从内江交通广播看地市级服务型广播的可视化创新路径[J].视听,2023(05).
[3]朱雨.广播创新融合的转型探索——以宁夏交通广播融媒体发展为例[J].采写编,2023(08).
[4]朱洁.融媒体发展的实践与路径探索——以辽宁交通广播电台为例[J].记者摇篮,2023(08).
【编辑:陈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