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全媒体时代儿童灾难新闻的审美

2016-11-15 19:34易欣
新闻爱好者 2016年9期
关键词:融媒体儿童

易欣

【摘要】灾难不可避免,儿童在各种灾难事件中最容易受到伤害。全媒体时代,儿童灾难新闻审美是人们对自身在灾难事件中处于劣势地位的一种自我超越,是一种悲剧之美。儿童灾难新闻的美学价值表现在净化道德、悲剧的崇高,它常常闪耀着人性的光辉,产生“艺术爆炸”效果,以弘扬悲壮大义,唤醒人们对生命的呵护。全媒体传播技术对儿童灾难新闻的审美带来了深刻影响。儿童灾难新闻审美传播应建立在理性与人文关怀的基础上,不能超越应有的度。

【关键词】融媒体;儿童;灾难新闻;悲怆

一、儿童灾难新闻:不忍直视的悲剧

灾难事件大致可分为社会灾难、经济灾难、生态灾难和自然灾难。灾难新闻是社会新闻中事件性新闻的一种,是对自然灾害和人为灾祸等各种灾难事件的报道。儿童灾难新闻则是以灾难事件中的儿童为主要报道对象的新闻报道,反映儿童遭受灾难的情景,传播儿童的心理感受和行为方式。在各种灾难事件中,社会灾难和自然灾难对儿童的伤害最多最大,因此儿童灾难新闻大多表现为这两类。

(一)社会灾难新闻中的儿童

2015年3月底,互联网上传播了一幅新闻图片:《让人心疼的照片:叙利亚小女孩把镜头认成枪举手投降》,一名胖乎乎的小女孩双手高高地举过头顶,紧咬嘴唇,满脸惊恐,脚下是荒芜的土地,身后是破败的房屋。这名女孩是一名叙利亚的小难民,名叫Hudea,当她看到摄影记者举过来的长镜头时,误以为那是一把枪,本能地举起了双手。这张照片被上传至社交网站后,引起网友强烈共鸣和疯狂转发,短短两天就被“顶”了50000多次,评论达10万多条。3月30日,新浪微博用户“相机入魔”在微博上分享了这张照片,迅速引发中国网友转发和评论,两天内该微博转发量已过10万,微信朋友圈也被照片刷屏,国内多家媒体都播发了这条新闻。

同样产生巨大轰动的还有被燃烧弹烧掉衣服在公路上“裸奔”的越南小女孩潘氏金淑、南非记者凯文·卡特拍摄的《饥饿的苏丹》。这些儿童灾难新闻图片真实地记录了灾难降临的那一刻给当事儿童带来的巨大伤害,虽时光渐远,但每每看到依然触目惊心、撼人心魄。

(二)自然灾难新闻中的儿童

2008年5月12日我国汶川发生8.0级强烈地震,第二天,当3岁的小郎铮被救援人员从废墟下救出时,他躺在担架上向救援人员敬了个礼。《成都晚报》摄影记者杨卫华拍下了“敬礼”的瞬间,画面上年仅3岁的小郎铮躺在一块小木板做的担架上由解放军抬出,此时他举着右手正向8位抬着他的解放军敬礼。照片刊登后,随即引发了网络热议,郎铮也被称为“敬礼娃娃”。

四川绵阳摄影师李贫在汶川地震期间拍了照片《红皮鞋》,一名遇难的幼儿园小朋友被埋在废墟里,只露出一只脚,脚上穿着一只鲜亮的红皮鞋。这张照片被刊登在《中国妇女》杂志上,在国内外引起很大反响,很多群众和海外华侨都纷纷捐款支持灾区建设。

二、美与灾难美学

美学大体分为三类:美、悲、喜。三者相较,美学之悲是极具反差的强烈对比,是一种心理重塑的过程,它通过把不能把握的对象变为观赏对象,从而使之成为可以把握的对象。人类至今还不能阻止灾难的猛袭,任何灾难,特别是巨大灾难的来临,人类的心灵都需要一种具有思想高度和美学深度的灾难美学来予以安抚,并在这安抚中思考人生、地球、宇宙的命运。

灾难性新闻的价值不仅在于传播信息,更在于由灾难信息的传播所形成的社会影响。如发出预警,呼吁救灾赈灾;传播民族文化,弘扬人文精神;引起公共话题,重建社会秩序,安抚灾民心理,重塑强大内心。还可以通过灾难新闻的报道传播正确的价值观,弘扬正义与人道,同时向国际社会树立正面形象。从这个意义上说,媒体报道灾难新闻也是一种美的传承,是对美的内核更好的把握。

三、儿童灾难新闻的审美价值

儿童灾难新闻不仅真实形象地反映灾难的具体情况,还蕴含着悲剧之美。

(一)悲剧的崇高

从美学上来说,儿童灾难与任何美学之悲(悲剧、崇高、荒诞、恐怖)一样,一方面是巨大的痛苦,甚至是幼小个体的毁灭,另一方面这巨大的痛苦和毁灭,在根本上危及不了或者还没有危及作为整体的人类,于是面对灾难的幼体,人们以巨大的心胸对之进行欣赏,将灾难转化为一种特有的美学对象。人们通过审美的痛感与快感在欣赏中对灾难进行思考和把握,在巨大的悲痛中有一种审美的快感,它超越了巨大的悲痛,使之痛而不伤,痛定思痛,从内心深处激发出一种崇高感,从而更好地去面对那些不得不面对的灾难。

儿童灾难新闻在给人以或悲伤或惊恐的情感体验之后,还能留给人无穷的沉思空间。冷静理智地思考灾难后面的深层次原因,检讨人类与自然的应有关系,这种“痛定思痛”本身就是一种审美超越,是人们面对悲剧的道德升华。儿童灾难事件造成的悲剧不止表现巨大的苦难与不幸,也不止于控诉超越人类之上的残酷力量,更在于通过苦难、灾变、牺牲甚至毁灭,引发人们悲悯痛楚的同时,获得积极的伦理思考和理性沉淀。

对于叙利亚男童所遭遇的灾难,《财经》杂志图片总监左微微说:“希望在共情产生后可以改变现实,在绝望之处找到希望。希望这幅照片可以真正促成和平的到来,孩子们不必因战争而死去。”相关各国围绕难民问题的争论与政策调整也正是悲剧之后的崇高感带来的结果。

(二)净化道德

从美学上讲,灾难所带来的悲剧具有“净化”功能,它通过引起人们的同情、怜悯、恐惧而实现人性的升华和人类的自我确证。儿童灾难新闻是现实的悲剧,其净化作用更加明显。

人类遭遇的每一场灾难都是悲剧。亚里士多德针对戏剧艺术提出了悲剧之美,他认为悲剧的美感在于通过美好事物的毁灭而“引起怜悯和恐惧来使感情得到陶冶”,并把这些情绪宣泄出去,从而促使这些情绪的“净化”,使人归于平衡和愉悦。鲁迅先生也说“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虽然悲剧的毁灭性所带来的审美效果是“悲”,但由“悲”所引起的心理效果却是积极的。

儿童灾难事件主要发生在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巨大的、无法预料的、毁灭性的矛盾冲突及其抗争中。当其进入新闻报道的视野中时,由于和受众之间建立了心理距离、时空间隔,就与现实中的灾难不同,就可能成为人们的审美对象,产生各种思想和情绪上的体验,受众在这种体验中能达到道德的净化和自我的超越。儿童天真无邪,没有任何社会利益纠葛,因而儿童灾难新闻所带来的净化作用是深刻的、纯粹的。

(三)人性光辉

儿童灾难新闻中的人性之美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灾难事件本身所蕴含的,它包括灾难事件中人类美好情感的流露与表达,以及与灾难的抗争中所体现出来的精神力量和顽强生命力。二是受众在对灾难新闻的审美过程中被激发的人性光辉。由于多数灾难新闻与受众有一定的距离,所以受众对其是一种超功利的审视。此时,灾难新闻所传达的不幸、哀伤等信息会激发人们心中最原始最本真的怜悯之心,并有可能进一步转化为实际的爱心行动。

儿童灾难事件中,无论是当事儿童还是处理灾难事件的成年人,都不遗余力地与灾难事件抗争,人性的光辉在这里得以彰显。

(四)“艺术爆炸”

艺术宛如引信,现实是炸弹。在不需要的时候,引信与炸弹通常分别存放,只有需要引爆时,引信才会被安装到炸弹上,产生巨大的威力。用这个比喻来解读儿童灾难新闻报道的力量虽不完美,但也有一定的道理。儿童灾难只是这个世界上万千灾难的一种,在整个社会矛盾的激荡中也只是一个引信,但当这个引信点燃了社会舆论之后,就会产生几何级的震撼力量。

正如《中国青年报》记者吴晓凌所言:“站在公众角度,我们需要的其实并不是这张或那张图片本身。在一场大的变故面前,我们需要一个引爆点,释放我们的压力,抒发我们的情感。作为摄影师和图片编辑,每当有大的事件发生,我都期待着这样一张象征性的图片出现,能够总结、提炼、揭示出整个事件,展示给公众,留给历史。作为摄影师和图片编辑,一不小心还会开始感慨赞颂摄影和艺术的力量。艺术,可以温暖感动一个个体,改变一群人的命运,影响社会的进程。这次又多了一个经典案例!”

(五)悲壮大义

在与灾难的抗衡中往往会涌现出很多可歌可泣的儿童英雄,他们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小小的身躯在危难时刻也能迸发出强大的能量,要么机智求生、要么舍己救人,用自己的血肉之躯诠释生命的价值。

9岁的林浩是四川省汶川县映秀镇渔子溪小学二年级学生,汶川“5·12”大地震发生时,小林浩同其他同学一起迅速向教学楼外转移,刚跑到教学楼走廊上,就被跌下来的两名同学砸倒在地,压在了废墟之下。此时,废墟下的小林浩表现出了与其年龄所不相称的成熟,身为班长的他在废墟下组织同学们唱《大中国》来鼓舞士气,直到救援人员赶到。随后他又经过7个小时的艰难跋涉,走小路逃出了震中映秀镇,转移到了都江堰。在整个救援和治疗过程中,小林浩表现出异常的坚强和勇敢,经媒体报道后感动了很多人,成为一名“抗震小英雄”。发生在平民英雄身上的悲剧使人在悲伤之余升腾起一种崇高、庄严的情愫,这就是悲壮之美。“悲壮”这种审美感受可以转化为鼓舞人前进的强大动力,激发人们以英雄人物为楷模,不畏艰难,勇往直前。

(六)呵护生命

儿童是未成年人,是正在成长的新生命,身心都是稚嫩的,灾难来临的时候他们最容易受到伤害,受到伤害的程度也最重。当人们看到小小的生命遭遇无情的灾难而凋谢时,心底自然而然地会升起对生命的呵护之情。孟子曰:“恻隐之心,人皆有之。”他曾用小孩在井边玩耍路过的人看到都会感到担心来比喻人的同情心,这种同情正是源于对生命的呵护。

叙利亚小难民艾兰·库尔迪伏尸海滩的照片刺痛了无数人的心,他小小的身躯趴海滩上,冰冷的海水无情地掠过小小的脸颊,面对一个来到这个世界才3个年头的小生命,人们内心深处的恻隐之情被引燃了。艾兰·库尔迪之死引起全世界的关注,随后欧洲各国纷纷调整难民政策,无数组织和个人发起向难民捐款。这些措施也许不能从根源上彻底解决难民问题,但至少对减少难民伤亡与痛苦能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在这起灾难事件中遭遇非命的共有十几个人,媒体报道的也不仅小艾兰一个,但事实上也正是小艾兰的遭遇最受人关注。可见儿童灾难新闻所折射的呵护生命之美和恻隐同情之美是深刻的,也是十分“悲壮”的。

四、全媒体传播对儿童灾难新闻审美的影响

如今对儿童灾难新闻的报道,一般既有图片和视频,也有深度文字解析,既有现场播报,也有来自演播室的专家述评。快速、互动和个性化的网络传播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儿童灾难新闻的每一个细节,通过自媒体和碎片时间走进受众的私人空间,更容易戳中“泪点”,使传播效果倍增。在全媒体传播环境下,儿童灾难新闻的审美价值可以得到更深刻的挖掘和更广泛的传播。

(一)新闻可视化

全媒体传播聚集了更多的传播形态,图片影像等可视化语言尤为突出。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新闻报道的生产制作越来越多地应用多媒体艺术、视觉设计等多学科融合技术。新闻可视化的主要形式有图表、图解、图形、表格、地图、动画、影像、PPT、超文本链接等。新闻可视化可实现内容形象化、时空层次化、信息秩序化和传播简易化,可以有效提高信息的形象性和感染性,也大大提高了传播效率。

(二)立体化传播

手机、iPad、可穿戴设备的兴起大大延展了媒体传播的空间和形态,微信、微博、各种各样的移动客户端和APP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人利用碎片化时间,不受限制地对媒体的内容产品进行阅读与消费。小艾兰的遭遇正是在当下这种立体化传播环境下,在很短的时间内震撼到了无以计数的读者。

(三)深度互动

互动性是全媒体传播的重要功能和典型特征,它不仅影响着传播效率,也深深地改变了儿童灾难新闻的传播模式。移动互联技术更是为新媒体传播插上了翅膀,读者可以随时随地利用网络媒体(包括微博、微信等个性化媒体)进行深度互动,其传播速度是几何级的。

五、儿童灾难审美传播应有度

儿童灾难新闻虽然具有审美价值,但媒体报道也应把握尺度,权衡利弊,否则就会导致过度解读和传播失范。其主要表现为:

(一)暴露隐私,伤害尊严

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联合国制定的《儿童权利公约》第十六条规定:“儿童的隐私、家庭、住宅或通信不受任意或非法干涉,其荣誉和名誉不受非法攻击,儿童有权享受法律保护,以免受这类干涉或攻击。”显然,儿童亦有隐私权,其人格尊严也应得到尊重,即使是在灾难发生的时候,媒体随意刊登灾难事件中的儿童肖像、姓名、住址、家庭成员等私人信息均是不妥的。传统媒体一般较好,而网络媒体的表现往往不尽如人意。小艾兰事件报道中,中央电视台和一些地方媒体大都在其脸部打了马赛克,而一些网络传播的照片大多清晰地显示了孩子的面容。

(二)粗暴采访,二次伤害

研究表明,儿童在经历灾难后会表现出或多或少的心理障碍,如恐惧、焦虑、脆弱、孤独、易怒、强迫性重复回忆、失望,表现为噩梦增多、警觉性增加和攻击性行为。所以,灾难后的儿童更需要心灵呵护,记者在采访时不要过多直接追问灾难现场情景。为了抢时间、争独家,媒体粗暴采访给儿童带来二次伤害的现象屡见不鲜。

因此,媒体在采访中更应该注意保护儿童的心理,尽量减少受灾儿童的采访次数和时间,不要过多追问儿童的灾难经历,强迫儿童回忆灾难经历,特别是对伤残儿童更要注意保护。节目中也要慎用评论,避免对文化差异和生活环境问题妄加评议,不恰当的评论同样会对儿童造成二次伤害。

(三)渲染恐怖,博人眼球

媒体在报道儿童灾难新闻时,有意捕捉一些包含大量血腥、暴力的内容,以冲击受众的感官。还有一些新闻节目为了制造恐怖气氛,还加上了恐怖音乐。

与欣赏灾难艺术作品不同,灾难新闻的“主角”都是现实中的人,艺术作品可以通过灾难的视听效果,在特有的审美距离中宣泄内心被压抑的欲望和焦虑,释放恐惧,观众从对灾难(恐怖)的审美体验中获得一种心灵解脱和对自己能够侥幸存活的感叹,以实现“精神脱敏”,从而获得安全感和社会归属感。但是,坐在电视机前的观众一般不会有这种体验,对儿童所遭遇不幸的刻画都会深深地刺痛他们,此时传播效果也会适得其反。

(四)肆意炒作,过度消费

儿童灾难因为当事人身份的特殊性更容易引起人们的关注,一些媒体就会借机渲染,肆意炒作,甚至不惜传播虚假灾难新闻。2007年热传一时的《史上最恶毒后妈把女儿打得狂吐鲜血》,一些媒体在没有认真调查的情况下,连篇累牍地报道,小慧浑身多处受伤淤青,大口大口地吐血,引起社会的极大关注,开始着实赚足了人们的眼球,但事后证实这是一个“善意的谎言”。

2014年,一名小男孩在叙利亚战场拼死相救一名小女孩的视频在网上蹿红。这段视频题为《叙利亚英雄男孩》,在一片废墟前,一名小男孩从画面左方跑向右方数米开外的一辆汽车残骸,小男孩高举双臂,倒向前方,似乎中弹。数秒后,他爬起来,继续跑向汽车,从车后拉出一名穿粉色上衣的小女孩向回跑,两人最后消失在一堵墙后。由于这段视频的当事人都是儿童,一周内点击量已经超过600万人次,获得多家知名媒体报道。然而,令人大跌眼镜的是,这竟然也是一个“美丽的谎言”,拍摄者想借此唤起公众关注战争对儿童的影响。

在灾难新闻中,受到灾难伤害的不论是大人还是儿童,不管是高官还是百姓,都能引起受众对生命本真的关注。我们欣赏儿童灾难新闻的美,并不是为了“美”而乐见其成,恰恰相反,是当灾难超越了主体之后——特别是对于一个幼小的生命体,人们化悲痛为力量的一种自我适应。新闻媒体传播儿童灾难新闻,是通过审视灾难之美,给人们一个“有价值的东西被撕毁”的悲观描述,以触动人们灵魂深处的尊严感、价值感以及生命本能的力,激发人类蓬勃的生命力感和努力向上的意识,促进减少或消灭造成儿童灾难的根基。但愿有朝一日,世界再无灾难,孩子们尽享温暖的阳光。

(作者为厦门大学嘉庚学院人文与传播学院讲师、新闻学专业主任)

编校:郑 艳

猜你喜欢
融媒体儿童
儿童美术教育琐谈201
儿童美术教育琐谈198
融媒体时代传媒人才能力培养的思考与实践
传统媒体在融媒体时代内容增值策略分析
融媒体时代如何践行基层群众文化自信
融媒体时代领导者媒介形象重构与认同
融媒体背景下健康类纸媒的转型
融媒体业态将决定报业未来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