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体育课堂“学、练、赛”一体化教学研究

2024-04-05 16:00梁昌磊
教育界·A 2024年4期
关键词:一体化高中体育教学策略

【摘要】在高中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基于“学、练、赛”一体化教学目标,从学习、训练、比赛三方面入手,加强对学生理论学习与体育锻炼的干预,通过强化引导来提高学生的运动兴趣和学习效率,真正保障他们健康成长。同时,教师还应从以学定教、学练结合、以赛促学、以评促课等方面,推动学、练、赛融合,引导学生通过高效的方式吸收体育理论知识,形成终身运动理念,发展体育核心素养。

【关键词】高中体育;“学、练、赛”一体化;教学策略

作者简介:梁昌磊(1984—),女,广西壮族自治区灵山县灵山中学。

體育教学能帮助学生强健体魄,养成正确的运动习惯。“学、练、赛”一体化教学能让学生保持良好的身体素质,为其日常学习与生活夯实基础。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学生并不缺少户外活动时间,只是难以在户外活动中高效锻炼。针对以上情况,教师可以基于“学、练、赛”一体化教学理念,深入探索一体化教学模式,扭转学生对体育运动的错误认知,使其意识到学习、训练、比赛的重要性,高效利用户外实践,逐步引导其走向体育锻炼的正轨。

一、高中体育课堂“学、练、赛”一体化的意义

(一)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运动习惯

开展“学、练、赛”一体化教学,可以扭转学生传统的体育运动理念,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运动习惯。传统体育运动理念与如今提倡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趋势不符,一些学生无法高效利用时间进行锻炼,容易在运动中出现关节或肌肉损伤。“学、练、赛”一体化教学规定了学生的学习、训练、比赛时间,能够让他们通过学习、训练与比赛,积累丰富的运动经验,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为其今后的学习与运动奠定稳固基础[1]。

(二)有利于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

“学、练、赛”一体化提倡进一步精选学科内容,使课程内容结构化、情境化,促进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落实。因此,开展“学、练、赛”一体化教学,对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发展有促进作用。

二、高中生体育学习中的问题

(一)过度看重理论知识记忆

高中阶段学业繁重,部分学生“唯成绩论”思想根深蒂固,缺乏体育运动,很难在训练、比赛中有良好的发挥。部分学生过度看重理论知识的记忆,忽视体育技术动作的实践,导致体育运动水平得不到提高,影响了体育课程质量。在体育学习中,理论与实践二者缺一不可,过度看重理论知识,忽视实践训练,会降低学生的运动兴趣,对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不利。

(二)缺乏科学的体育训练计划

良好的体育技能是通过训练掌握的,缺乏科学的训练计划,不利于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科学的训练计划能提升体育运动效果。然而,在高中体育学习中,部分学生缺乏科学的体育训练计划,往往在运动中出现力竭或身体损伤的情况,这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三、高中体育课堂“学、练、赛”一体化教学策略

(一)以学定教,明确体育课堂一体化教学目标

“学、练、赛”一体化教学的第一步是明确教学目标,体育学科也是如此。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体育学习情况,从体育核心素养的不同维度(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入手设计目标,灵活开展“学、练、赛”一体化教学活动,落实以学定教[2]。下面以“篮球”的教学为例进行阐述。

首先,教师应考虑篮球运动的对抗性、团队性特点,观察学生在日常教学中的表现,确定总体教学方向。篮球是集体能对抗、团队合作为一体的球类运动,教师要观察学生在运动中的合作、战术执行情况,以明确体育课堂“学、练、赛”一体化教学目标设计方向。高中生有一定的篮球运动经验以及体能基础,但未接触过专业程度较高的竞技性体育运动。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系统安排训练、比赛活动,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篮球运动技能。

其次,教师可以从学情入手,结合当前学生在篮球知识学习与运动中面临的问题,设计不同维度的核心素养目标。

1.运动能力:能通过知识学习、体能训练、专项比赛等活动,掌握并运用多样化的篮球技术动作,提升篮球运动能力,增强身体协调性以及核心肌群力量。

2.健康行为:了解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运球过半场、上篮等的动作要领,明确篮球战术在比赛中的应用意义,正确使用技战术,避免运动损伤,学会紧急处置篮球运动突发状况。

3.体育品德:通过篮球训练、比赛,强化合作意识、集体荣誉感,在理论学习、合作探究等过程中,形成乐于助人等精神品质。

最后,教师在设计“学、练、赛”一体化教学目标时应完全立足于学生的学习、运动情况,通过创设多样化的学习、训练、比赛情境,使学、练、赛融为一体,让学生获得更多的自主学习时间、训练空间、比赛平台,进而提高体育运动兴趣,增强体育锻炼的自觉性,助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

(二)学练结合,突出体育课程中学生主体地位

“练”是“学、练、赛”一体化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运动水平提高和基础知识巩固有重要意义。教师可以从学练结合的角度出发,利用一定的练习辅助学生学习,利用训练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确保体育教学与学生训练同步进行,增强“学、练、赛”一体化教学的时效性,促进体育学习与训练的有机结合。下面以“投掷实心球”的教学为例进行阐述。

首先,教师要遵循先教后练的原则,突出学生在课程中的学习主体地位。教师可以利用体能训练、技术训练完善体育课程编排,引导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过程中进行不同强度的体能训练,确保他们拥有良好的上肢力量,提升身体协调能力,避免腰部关节受伤。教师要注意把控学与练的课程占比,最大限度地保障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与体育训练的科学性。教师可以在学练结合活动中引导学生开展不同的专项技术训练,针对实心球的持握、投掷、转体、发力等细节,开展标准化训练活动。同时,教师要通过正确的示范,分解难度较高的实心球投掷动作,让学生依次完成相应的动作模仿,避免因技术动作误差引起的运动事故。学生能在学练结合中掌握手持实心球的要点,在完成转体等一系列动作后,凭借脚部蹬地产生的爆发力,投掷实心球,提高自己的专项运动技能水平。

其次,教师在完成技术指导后,要以创设情境的方式开展训练活动。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开展不同的挑战训练,设置不同距离的投掷目标,让学生代入专业运动员的身份,融入情境并完成挑战。训练情境的创设能促使学生在学习投掷实心球的过程中标准完成投掷动作,使他们产生内部训练动力,提高体育课程参与度,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除了创设训练情境,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自主制作体育锻炼器材,设计不同重量的投掷用球,在器材设计过程中充分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突出学生在体育课程中的主体地位。

最后,教师要通过边练边教,与学生高效进行沟通,规范他们的技术动作。教师要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指导学生正确站立、稳定重心,在正确持握的基础上,用脚蹬地发力,投掷实心球。针对动作不规范的学生,教师应耐心引导他们回顾基础知识,分析他们的体能水平,找出他们的训练难点,有针对性地进行点拨,使他们能在学练结合中获得良好的教育,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与运动水平。

(三)以赛促学,有效激发学生参与运动的兴趣

比赛是在学习、训练之后的又一教学重点。教师要寻找学、练、赛的连接点,利用多元化比赛对学生运动兴趣培养的作用,引导学生在比赛中逐步实现学习目标、训练目标,有效激发学生参与各种体育运动的兴趣[3]。下面以“排球”的教学为例进行阐述。

首先,教师应抓住赛事时机,在“学、练、赛”一体化背景下开展比赛,利用比赛准备、比赛总结等,激活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的运动兴趣,落实以赛促学。教师可以在理论教学中开展知识竞答比赛,将不同的排球运动物品作为奖励,调动学生的参赛热情,使他们主动投入学习,为下一步的训练与团队比赛奠定基础。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总结比赛中未能正确回答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反思,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学习习惯。教师要利用专项技能竞赛,推动学生的排球知识学习与训练。教师可以在课后设置原地垫球、二人垫球、对墙垫球、隔网扣球等比赛项目,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项技能训练,真正激发他们的排球运动兴趣。

其次,教师要在专项化比赛中准确为学生计数、计时,按照排球专项技术动作标准,准确点评学生的阶段学习成果,使他们明确下一步的学习与训练方向。教师可以利用大型的赛事视频,指导学生观察专业排球运动员在训练、比赛中的表现,利用榜样的力量感染学生,激发他们参赛的动力。形式丰富的校园体育竞赛是“学、练、赛”一体化教学中最活跃、最具有吸引力的活动。教师可以在体育场、文体中心、社区运动场等地点举办校际友谊赛,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丰富学生的排球运动经验。

最后,教师可以开展团队比赛,要求学生在赛前认真准备、训练,在比赛中展现团队风格与个人运动风采。比赛结束后,教师要祝贺胜利方,鼓励战败方,让全体学生总结自己在比赛中的问题与优点,使他们融入团队,找准自己在排球比赛中的定位,通过系统的学习、训练,形成良好的默契,从而取得后续比赛的胜利。

(四)以评促课,提升体育课堂一体化教学质量

在“学、练、赛”一体化教学中,教师应认识到评价的重要性,针对不同的环节,开展多样化的学习、训练、比赛评价活动。在评价过程中,教师可以从核心素养目标、知识内容、训练项目、比赛成果等方面入手,系统设计一体化教学评价体系,对学生的体育学习与运动情况进行综合点评,促进一体化教学发展,提升体育教学成效[4]。

首先,教师要从评价目标、内容、标准、主题等角度入手,确定评课方向,落实以评促课。例如,学生能否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在课堂中是否积极参与问答、示范;在小组合作中,能否集思广益解决问题;是否在互相帮助中提高自己的体育运动技能;能否将自己的技能融入新技能学习中,进行自我评价、反思。其次,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评价,进一步提升“学、练、赛”一体化教学质量。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评价单,让学生结合自己在学习与训练中的表现,按照“优秀、良好、一般”的标准进行自评;还可以鼓励学生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体育知识与技术学习心得,进行组内互评,营造积极的评价氛围,推动学生之间的运动经验共享。教师可以参考学生的评价结果,对学生的训练与比赛情况进行总结,进行综合性评价。最后,教师可以根据评课方向,对学生在“学、练、赛”一体化教学中的表现进行综合梳理与点评,指出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优点和缺点,让他们自主进行整改,为他们后续的体育学习指引方向。同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完善训练计划,进一步丰富一体化教学内容,提升教学质量。教学评价是“学、练、赛”一体化教学模式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教师要通过评价来指出学生学习的优点和缺点,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取得良好的评价效果。

结语

开展高中体育“学、练、赛”一体化教学,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发展他们的体育核心素养。一体化教学的开展能够改变学生过度重视理论知识而轻视实践锻炼的观念,促使他们制订科学的体育训练计划,高效进行体育锻炼。教师要顺应体育教学改革浪潮,将主要教学目标转移到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方面,坚持以学定教、学练结合、以赛促学、以评促课,突出学生在体育课程中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进而提升教学质量,逐步培养学生健康的体魄。

【参考文献】

[1]常利云.高中体育课程“学练赛”一体化教学改革[J].学园,2022,15(35):50-52.

[2]刘志艳.高中体育“学练赛”一体化教学改革的思考[J].天津教育,2022(31):74-76.

[3]陸金冬.高中体育教学一体化模式的实施目标与过程[J].田径,2022(5):18-20.

[4]张永桂,包德明.以“2+3”模式促体育课堂“学、练、赛、评”一体化实施:以高中体育足球选项之运动技能有效运用与提升教学为例[J].体育教学,2021,41(5):19-20.

猜你喜欢
一体化高中体育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高中体育训练中分层训练法的应用
农村高中体育教学方法创新
高中体育教学休闲生活化模式探究
新课改下如何建立高效和有效的高中体育课堂教学
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克里米亚完成入俄“一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