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心”出发,且悟且进

2024-04-04 08:07刘建兵
江苏教育·中学教学版 2024年2期
关键词:中学教师专业成长教育教学

【关键词】教育教学;班主任;专业成长;中学教师;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4)07-0090-03

“一辈子做老师,一辈子学做老师”,这是当代人民教育家于漪的真实写照。她曾说,心中有浩浩荡荡的学子,有多情的土地,有伟大的祖国,胸怀就会无限宽广,无处不是学习的机会,无处没有智慧的闪光。于漪老师用心教育的经历和话语启发了我,让我在教师专业成长的道路上以师德为先,从“心”出发,不断反思,且悟且进。

一、用“心”教育:陪伴学生成长

在班主任工作中,我坚守“爱心陪伴”的教育主张。陪伴往往被看作家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班主任工作中,与学生朝夕相处,不仅需要陪伴,更需要心灵的沟通。教育是爱的共鸣,是心与心的呼应。用爱心陪伴学生,是我和学生共同成长的过程。

2007年研究生毕业后,我进入江苏省镇江第一中学任教,学校依据青年教师培养工程的安排,先后为我配了两位班主任师父。两位师父的风格截然不同,一位是严厉型的,另一位是和蔼型的,使我能够学习到不同类型的班级管理方式。我始终抱着虔诚的学习态度,认真学习、虚心请教。经过从高一到高三的一轮学习,我对班主任工作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在学习班主任工作的过程中,我从两位优秀师父身上深刻感悟到,要用爱心陪伴学生成长。这成为我此后班主任工作的“制胜法宝”。

“在孩子们成长的道路上,无论失败或成功,都可能成为沉重的负担,也都可能成为前进的动力,老师的责任就是让学生永远获得动力。”这句话尤其适用于班主任工作,我们用心呵护学生的成长,经常与学生进行心灵沟通。从2011年开始,我长期担任班主任工作,始终以服务学生发展为工作目标,把用心陪伴作为工作原则,努力培育学生健全人格,提升学习成绩。不管是在学困生的帮扶中,还是在学优生的提高中,我都把沟通作为解决问题的切入点,从思想着手化解学生的困难,促进学生的发展。

二、用“心”教研:提升专业素养

提升教学能力,促进专业成长,是每位教师的必修课。在教学工作中,我遵循“教研相长”的理念。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从课桌到讲台,从学生到教师,虽然经历身份的转变,但是在教师专业发展上,我始终把自己当作“学生”,用心学习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站稳讲台”——这是校领导对新教师的殷切嘱托。我刚走上讲台,紧张甚至惶恐是大于欣喜的。反思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成为我战胜恐惧、促进发展的重要途径。我把教学的点点滴滴记下来,反思教学内容,反思课堂活动,反思高考试题。我把自己的反思写成文章,投稿《京江晚报》《学习方法报》等报刊,陆陆续续发表了一百余篇教学反思文章。从教材和课堂出发反思,不仅深化了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而且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水平。同时,通过阅读专业杂志和书籍,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了解教学改革的动态,捕捉前沿的理念。我深深地领悟到,教学与研究应相互促进,在不断学习和反思中提升专业素养。

在前辈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我进一步深入教学研究,使学习、实践和研究形成了良性互动。以高考试题、跨学科教学、深度教学、结构化教学、逆向教学设计为切入点,进行试题命制、论文撰写和课题研究。

同样,在论文撰写和课题研究的过程中,通过不断学习和思考,我进一步深化了认识。例如,在参与研究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点课题“适应历史核心素养旨意的深度教学研究”的过程中,我撰写了《基于时空观念素养的历史概念深度教学》《基于家国情怀素养的价值观深度教学策略——2019年高考江苏卷第22题启示》等系列论文。在深入研读新课标和学习优秀论文的基础上,我从结构化的角度对课题进行了深入研究,以“指向高中历史核心素养的结构化深度教学策略研究”为题成功申报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第十三期重点课题,并围绕课题撰写了《史料价值评价的层次结构》《立足时空观念深度理解知识结构的关键——以“甲午战后民族工业的发展”为例》等论文。教学研究要服务于教学实践,我在总结教学经验的基础上与同事们积极合作,研究与实践融合的“历史课程资源酶化为教学力的策略与实践”获得江苏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学不可以已”,学习要保持求“新”的心态,从“新”开始,在教学研究和实践的过程中,不管是一道试题,还是一篇论文,抑或一项课题,对我来说,都是在学习中经历了从一个观点、一段材料到一篇反思开始不断积累的过程。我既从教学名家的文章中汲取营养,也从身边教师的指导和研讨中发现他们的亮点,始终不忘自己也是一名“学生”。

三、用“心”服务:促进教师发展

教师是立校之基、强校之本,促进教师发展的关键不是强制性的管理,而是主动贴心的服务。因此,我在促进教师发展过程中坚持“管理即服务”的工作思想。

2014年,我通过竞聘和民主选举走上了行政岗位,主要开展教师发展工作。我所在的部门经历了从科研处到教师发展中心的转变,我的工作也随之经历了从服务教师论文、课题,拓展到教师发展规划、教师培训、荣誉和职称申报等方面。在工作中,我逐渐认识到,教师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从指导思想到发展目标,从发展目标到发展规划,从发展规划到具体措施,从具体措施到节点考核,教师发展工作涉及教育工作、教学工作、继续教育、示范辐射等多个方面。

在服务教师工作的过程中,有时会遇到一些困难,例如,教师专业发展动力不足,专业发展瓶颈难以突破;教师团队意识不强,辐射带动意识不足。增强教师发展動力和团队意识,不仅能促进教师个体发展,也能促进学校教师团队的整体发展。2020年,我们成功申报江苏省首批“四有”好教师省级重点培育团队。我作为江苏省“至诚·力行”好教师团队建设的负责人,坚持问题导向,着力克服教师专业发展动力不足和教师发展团队意识不强两大问题,实施了四项举措:创新帮扶共建,培养“至诚”之气;丰富建设载体,锻造“力行”之能;提炼团队文化,涵养“良师”之爱;激发队伍活力,成就“名师”之绩。我通过开展师德讲座,创新导师制、混龄式培养机制,激发教师专业成长的内驱力,借助名师现身说法、师徒互动教学等活动,引导教师由“要我发展”变成“我要发展”,强化教师自主发展意识,提升教师主动发展能力。我通过开单式、推荐式的学养修炼方式,消减教师的职业倦怠,促进教师的可持续发展,加强拔尖创新型教师的培养,不断提升教书育人水平,增强教师的使命感、荣誉感和责任感。经过两年的建设,团队于2022年顺利通过江苏省首批“四有”好教师省级重点培育团队终期考核。

学校为创建江苏省高品质示范高中进行了总体规划。我带领团队成员立足服务教师发展,打造特色培养路径,深化建设“四有”好教师团队,并借鉴传统书院以自由研习为主、集众讲授为辅的人才培养途径,探索实施京江书院“大先生”教师培养范式。在京江书院框架下,我围绕学校“至诚”文化和教师培养工程,设立“至雅”研究会、“至宏”研究会,设置雏燕讲坛、青蓝讲坛和领航讲坛,实行“两级三系导师制”。

回顾进入江苏省镇江第一中学17年的教育教学经历,用心做人,用心做事,在用心的过程中不断体悟、进步,是我最大的收获。只有用心做好服务和反思,才能经历从“经师”到“能师”再到“人师”的不断提升。

刘建兵,江苏省镇江第一中学教师发展中心主任,高级教师,江苏省教学名师,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镇江市优秀教育工作者,镇江市历史学科带头人。曾获得江苏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主持4项省级中小学教学研究课题和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参与市级高三统测命题20余次。

猜你喜欢
中学教师专业成长教育教学
教师作品
从“封闭”走向“开放”——北京市远郊区中学教师教育创新的瓶颈与突破
从“封闭”走向“开放”——北京市远郊区中学教师教育创新的瓶颈与突破
网络研修与数学教师的专业成长
教师要敢于成为“鉴赏”自己课堂的“勇者”
浅谈中职校新教师专业发展和成长
论将中医学纳入大学教育教学领域中的重要性
医学院校临床药学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考
关于开展计算机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中学教师工作投入问卷的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