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C模式下装配式建筑成本控制策略

2024-03-27 17:00商九龙
南北桥 2024年3期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成本控制

[摘 要]本文以EPC模式下装配式建筑成本控制策略为主要研究对象,在介绍装配式建筑成本概念及构成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EPC模式用于装配式建筑成本控制的优势,随后具体从EPC模式的设计、生产采购、构建运输和施工安装等四个阶段入手详细讨论装配式建筑成本控制的优化策略,以期为我国建筑施工企业的成本控制工作提供有益的理论指导。

[关键词]EPC合同;装配式建筑;成本控制

[中图分类号]TU71文献标志码:A

在生态文明建设日昌的背景下,装配式建筑在节能减碳和打造绿色生态居住环境方面具有优势,但是现阶段受限于技术条件、管理模式短板和较高的质量安全标准等多个客观因素的影响,其作业成本远远高于传统的现浇式建筑。EPC模式在装配式建筑施工作业的过程中在成本控制方面体现出了独特的优越性,但目前我国部分建筑施工企业在具体应用该模式时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对EPC模式下装配式建筑成本控制的有效性造成了负面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

1 装配式建筑成本构成

装配式建筑是一种新型的现代化的建筑方式,其施工模式与传统的建筑模式有所不同,因此两者在成本构成方面存在差异[1]。当前EPC模式被广泛应用于装配式建筑成本控制工作中,因此本文按照EPC模式下装配式建筑管理流程对其成本构成进行深入的分析,明确装配式建筑成本的不同组成部分的具体内容及其约束条件,以求实现对装配式建筑成本的有效控制。

具体来看,EPC模式下装配式建筑的成本主要由以下四部分构成。第一,设计成本。设计成本是指装配式建筑在设计阶段发生的各项成本支出的综合,主要包括建筑企业使用BIM技术进行初步设计、进一步优化设计效果所产生的费用和装配式建筑各预制构件在设计阶段所需的费用。第二,生产制造成本。在实务当中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的生产成本主要有开模费、人工费、材料费、制造费(水电能耗、小型机具等)、管理费和固定资产折旧费等。第三,运输成本。预制构件的运输线路、运输方式、运输距离、运输重量以及运输数量等多个因素共同决定了装配式建筑最终的运输成本金额。在实务当中,建筑施工企业必须设置科学的运输计划,持续优化物流管理从而实现对运输成本的有效控制。第四,施工成本。在预制构件运抵项目施工现场后,建筑施工企业要组织专业人员、调动相关工程设备来完成装配式建筑的最后一个工作环节即预制构件的调试安装,在这一过程中产生的人工费、场地费、垃圾管理费和特种机械设备的租赁购置费、固定资产折旧费也是装配式建筑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2 EPC模式用于装配式建筑成本控制的优势分析

EPC模式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当今工程建设领域的工程合作模式,根据国内外学术界和实务界的理论研究成果和工程实践经验来看,EPC模式对装配式建筑成本控制同样也有着较为突出的优势。在具体分析EPC模式在装配式建筑成本控制工作中的应用路径和重要意义之前,必须首先厘清EPC工程模式的概念和内涵。所谓EPC是英文“Engineering,Procurement,and Construction”的缩写,即“设计、采购和施工”,在EPC模式下的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当中,将会由一家企业或承包商负责整个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的工程设计、采购和施工等阶段,形成一体化的工程项目实施模式。

EPC模式在装配式建筑成本控制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在EPC模式下项目总承包商通过一体化项目管理实现了对装配式建筑成本的有效控制,进一步推动了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和应用。具体来看,其优势包括两个方面。第一,EPC模式下装配式建筑项目的成本控制策略实现了统一化。EPC模式要求总承包商对整个装配式建筑项目的成本诸如设计成本、预制构件生产制造成本、运输成本和施工成本进行全面管理,建筑施工企业(总承包商)通过一体化项目管理在综合考量各个环节成本影响和约束因素的基础上制定了统一的成本控制策略,提高项目各项环节成本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进而实现降低项目总成本的既定目标。第二,EPC模式有助于发挥装配式建筑的规模效应和标准化优势。与传统的分工承包制度相比,EPC模式下建筑施工企业(总承包商)從项目建设开始就全程参与其中,充分利用BIM技术等信息技术和总价包干合同来提高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成本投入质效,进一步整合和优化企业的资源配置结构,减少闲置和浪费从而实现降低成本的目标。此外,随着经验的积累,建筑施工企业(总承包商)将会在装配式建筑项目上形成一套标准化的工程管理流程和操作规范,推动装配式建筑成本控制工作长效化。

3 EPC模式下装配式建筑成本控制策略

3.1 设计阶段

3.1.1 采用BIM技术

BIM技术是将建筑项目的各阶段借助计算机工程软件与三维数字化技术统一在数字化信息模型当中,通过智能化信息模型来展现建筑项目工程构件的几何信息,帮助建筑项目的参与方实时掌握和共享建筑项目的具体数据,提升协同工作水平。当前在EPC模式下的装配式建筑设计阶段,BIM技术为装配式建筑项目的设计成本控制提供了有力支持,具体表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方面,总承包商(建筑施工企业)在设计阶段使用BIM技术创建装配式建筑构件族库,增加预制工程构件的数量、种类和规格从而可以实现标准化生产,降低设计成本;另一方面,BIM技术的一大特点在于数据模型的三维可视化,总承包商(建筑施工企业)的技术人员在设计阶段利用BIM技术对装配式建筑项目的设计图纸进行精细化绘制,力求将建筑主体和各预制构件的设计失误降至最低,减少后续返工修改的工作量,帮助企业节省了相关成本。总而言之,BIM技术为EPC模式下装配式建筑的总承包商提供了一个完整的三维建筑信息模型,使其能够在设计阶段更好地管理项目成本[2]。

3.1.2 模数协调

装配式建筑项目通过对预制工程构件的批量化和规模化生产来降低项目成本,但是预制构件的开模费在现实中是非常可观的一笔支出,所以在EPC模式下装配式建筑项目的总承包商(建筑施工企业)税务相关部门要加强对建筑模数的控制,使得建筑模式尽可能在满足工程建设需求的基础上实现统一化,提升预制构件模具的利用效率,降低开模摊销成本。具体来说,企业的相关部门在进行装配式建筑设计时需协调各个预制构件之间的尺寸关系,确定统一的建筑模数以确保设计的构件尺寸达到构件生产厂家和项目业主的要求,高度标准化的预制构件能够在提高生产率的同时降低生产成本,实现对装配式建筑项目总成本的有效控制。

3.2 生产采购阶段

3.2.1 生产方面

装配式建筑的预制构件的生产制造成本在项目总成本中占据了相当一部分比例,因此在EPC模式下装配式建筑总承包商要加大对相关成本的控制力度。在这一环节当中预制构件生产制造成本控制的责任主体的生产厂家,因此其需要做好以下几项准备工作,为预制构件生产制造成本控制提供基础保障。第一,预制构件的生产制造需要高技术水平的工人,他们必须熟练掌握图纸设计、制造和安装方面的技能。因此,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的生产厂家需要培训具备现代装配技术能力的专业技工。第二,生产厂家要持续加强对自动化生产设备的资金和技术投入,因为通过自动化的机械设备来生产预制构件能够大幅提升生产效率,降低人工劳动成本。第三,生产厂家需要完善技术工艺,通过健全管理规章实现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生产制造流程的标准化,通过统一技术标准最大化发挥预制构件生产制造的规模效应,降低成本。如果装配式建筑项目的总承包商(建筑施工企业)没有下属的预制构件生产部门,那么合理地选择生产合作方也是控制项目成本的关键一环。总承包商在选择合作方时必须要做好背景调查工作,确保生产厂家的技术标准和产能规模均符合项目规划,以便节省时间成本。

3.2.2 养护方面

厂家在完成装配式建筑项目的预制构件生产工作后,在上述构件运往施工场地之前需要通过以下措施切实做好预制构件的养护工作。第一,由于钢结构在装配式建筑中广泛使用,为了延长钢制构件使用寿命,生产厂家必须对其进行防腐、防锈和防侵蚀处理,提前选择适用的防腐涂料和防侵蚀措施,避免后期更换和修复带来的额外费用。此外,在实务当中采用喷砂方式对钢制预制构件表面进行清理除锈,可以去除钢构件表面的氧化物和锈蚀层,保证涂层附着力,同时节约人力和时间成本。第二,混凝土预制构件的养护在确保其力学性能和耐久性方面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生产厂家需要建立质量监控体系,采取合理的养护手段,定期检查和评估预制构件的养护效果,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预防措施以避免质量问题导致返工和修复,从而降低成本支出。在实务当中,生产厂家对混凝土预制构件普遍采取湿养护法来抑制水分流失,促使水泥的继续水化反应从而使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得到最优保障。具体来说,生产厂家可采用蒸汽恒温养护窑对构件进行养护,确保养护环境温度适宜,避免过高或过低的温度对水泥的水化过程产生不利影响,同时做到周期性保湿。

3.3 构件运输阶段

装配式建筑项目的预制构件经由厂家完成生产后,项目总承包商(建筑施工企业)和生产厂家需要通过配合将预制构件包装后安全、及时运抵建筑施工场地。在这一过程中双方需要对预制构件运输成本进行有效控制。

3.3.1 预制构件包装

在预制构件包装环节,生产厂家需要在项目总承包商(建筑施工企业)的协助下实施以下运输成本控制措施:第一,生产厂家需要根据不同构件的强度、刚度及尺寸要求合理地选择预制构件包装方式,根据构件特性最大限度地降低包装成本;第二,为了提升预制构件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性,消除运输过程中预制构件的损耗成本,生产厂家必须对预制构件加装一定的保护措施;第三,生产厂家和项目总承包商(建筑施工企业)要加强对接,厂家需要和企业的相关部门交涉关于预制构件的装箱单据和构件装卸流程以求提升项目预制构件的运输装卸效率,帮助建筑施工企业节省时间成本。

3.3.2 运输计划制定

项目总承包商需要在生产厂家的协助下制定科学运输计划,对运输时间、路线和批次做出合理安排,避免因天气、路阻等不可抗力因素影响工程进度,降低施工延误和额外的运输成本。具体来说,企业需要采取以下两项运输成本控制措施:第一,要制定运输计划时合理预留提前量,及时安排运输车辆和路线,避免交通拥堵和延誤以确保预制构件按计划运抵施工现场;第二,企业需对特殊构件的运输提前做好路线规划,减少运输时间和费用[3]。

3.4 施工安装阶段

3.4.1 总平面布局设计合理

EPC模式下,装配式建筑项目的总承包商(建筑施工企业)要合理设计和安排施工现场的总平面设计,施工现场的设计布局在原则上应当遵循模块化原则,最大限度地优化空间利用以减少冗余空间和不必要的结构,确保每一平方米的使用都经过精心考虑。在实务当中建筑施工企业在设计施工现场布局时尤其要注意预留消防安全通道,充分保障工人的人身安全与企业的财产安全,建筑施工企业在设计消防通道时需要考虑道路的宽度和转弯半径以确保消防车辆能够顺利通行。

3.4.2 部署大型施工器械

装配式建筑施工需要大量的起重设备和运输设备来完成构件的安装和搬运,因此建筑施工企业在装配式建筑施工阶段合理部署大型施工器械对项目而言至关重要。一方面,建筑施工企业需要根据项目规模和工程建设需求开展设备租赁与购置分析工作,选择合适的大型施工器械;另一方面,建筑施工企业在部署大型施工器械时必须进行合理规划,充分考虑器械的适用性和效率以避免不必要的成本支出。根据建筑施工企业在装配式建筑项目施工安装阶段的工作经验来看,企业尤其要注意塔吊布置,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需要根据构件质量和塔吊作业半径,在合理、经济、安全的原则下选择塔吊设置场地,预防部件吊装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并根据现场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3.4.3 规范项目管理与施工

EPC模式下项目承包商需要进一步规范项目管理和施工操作流程,通过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来降低因施工进度延误和不合理安排造成的成本增加。具体来说,项目总承包商(建筑施工企业)要为项目配置一批具有相关专业资质和丰富的从业实践经验的管理技术人员,由他们在正式施工前对该项目所有的工作人员进行相应的培训工作,尤其是要加强安全培训和技术交底,保证工人在施工过程中能够严格按照指令操作。此外,建筑施工企业要加强管理制度建设,通过绩效管理制度和PDCA(Plan-Do-Check-Act)循环管理机制对项目施工建设流程进行持续的监督和改进,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并提高项目管理的效率和成本控制能力。

3.4.4 科学安排安装作业时间

在装配式建筑项目的施工安装阶段,项目总承包商(建筑施工企业)通过合理安排安装作业时间,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并节省时间成本。建筑施工企业遭受极端天气等不可抗力因素的影响时需要及时调整施工组织方案,调配优秀、专业的员工代岗轮值以减少施工时间的损失。

3.4.5 减少物料损耗

在装配式建筑项目施工阶段,控制物料损耗是建筑施工企业较为关键的一项成本管理手段,在实务当中建筑施工企业需要按照“减少库存、按需采购”的原则来购置和使用物料,避免物料过量采购和长时间存储从而减少损耗。此外,建筑施工企业还可以通过奖惩制度对班组进行管理,强化施工人员的物料使用和保管意识,避免不当操作造成的浪费。

4 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围绕EPC模式下装配式建筑的成本控制展开探讨,对影响成本控制的因素进行了详细分析。通过加强体系建设和优化施工组织设计,EPC合同模式下装配式建筑设计、生产采购、运输和施工安装等各个环节的成本管理效能得到了充分的提升,从而实现了成本的有效控制。这些措施有助于建筑施工企业和装配式建筑行业行稳致远,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吴欢 . EPC 模式下装配式建筑的成本控制研究[J].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工程技术,2022(8):136-138.

[2]王向东. 基于EPC模式装配式建筑项目成本控制策略探究[J]. 陶瓷,2023(2):188-190.

[3]张誉耀. 基于EPC模式的装配式建筑成本管理研究[D]. 天津:天津理工大学,2022

[作者简介]商九龙,男,山东金乡人,三一筑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级经济师,本科,研究方向:建筑成本控制。

猜你喜欢
装配式建筑成本控制
浅议我国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及对策
建筑工业化之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思考
浅议绿色羊舍的建设
浅谈装配式建筑的发展
装配式建筑相关法律法规的研究
机械制造企业成本控制管理研究
新时期的医院成本控制问题及对策
企业成本控制策略研究
浅谈制造业企业成本控制有效性
关于装配式建筑发展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