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据挖掘的含防风中成药的组方分析

2024-03-22 05:35陈爱娟严毅超张露蓉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1期
关键词:白芷防风频数

陈爱娟,严毅超,张露蓉,2*

(1.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苏州市中医医院,江苏 苏州 215009;2.苏州市吴门医派研究院,江苏 苏州 215009)

防风是伞形科植物,学名为防风[Saposhnikovia divaricata(Turcz.)Schischk.],药用部位为其干燥根。防风味辛﹑甘,性微温,归属于膀胱经﹑肝经和脾经[1]。在《神农本草经》中,防风被列为上品,并记载了它的功效,包括治疗头晕头痛﹑恶风﹑风邪﹑目盲﹑全身风行﹑骨节痛痹﹑烦满[2]。防风具有祛风除湿﹑解表止痛以及解痉的功效,主要产于我国的内蒙古和东三省地区。临床上常用于治疗风寒感冒﹑头痛眩晕﹑肌肉酸痛。防风作为祛风要药,一直是我国常用的大宗药材[3]。此外,现代药理研究也发现防风具有一系列的药理作用,包括镇痛﹑镇静﹑抗感染﹑解热﹑止血和抗惊厥等[4]。

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和分析,可以深入理解防风的配伍规律,丰富其用药配伍的理论基础,并为临床上的合理应用提供指导,本研究借助Excel2019﹑SPSS Modeler 18.0﹑SPSS Statistics 24.0 软件对2020 年版《中国药典》中含防风的中成药进行组方规律分析,旨在为防风的现代临床应用及新药开发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处方来源与筛选标准

以2020 年版《中国药典》为数据来源,检索含防风的中成药处方。筛选标准:组成中明确含有“防风”的中成药处方,“炒防风”“防风炭”“蜜防风”均认为是“防风”药材。

1.2 处方录入

参照2020 年版《中国药典》《中华本草》和《中药学》[5-6],对中成药处方中所涉及的中药名称进行规范,并对中药材相同但炮制方法不同的药物名称进行统一处理,确保中成药中的中药名称表达准确,减少混淆和误解的可能性。如“制附子”“生附子”“黑顺片”均统称为“附子”,并统计其性味归经﹑药物分类,录入Excel2019 软件。

针对含“防风”中成药中所涉及的疾病,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疾病部分)》进行分类[7-8]。

1.3 数据分析

利用SPSS 24.0 统计软件进行频数分析。采用SPSS Modeler 对处方药材进行关联规则分析,依据支持度﹑置信度来提取核心药材组合。

2 结果

2.1 处方筛选

经过筛选,共从2020 年版《中国药典》中获得109首中成药处方,排除重复的方剂,最终纳入的处方为82 首。

2.2 用药频率

在82 首处方中,除去防风,共涉及279 味中药,279味中药出现频数为1252 次。与防风药对常配伍的有16 味(频数≥15 次),总共出现频数为360 次。其中最靠前的3 味药物分别是甘草﹑白芷﹑当归,它们的频数分别是42次﹑37 次﹑35 次,所占高频药物频数的百分比为11.7%﹑10.3%﹑9.7%。此外还有川芎﹑羌活﹑薄荷﹑白术﹑黄芩﹑桔梗﹑陈皮﹑赤芍﹑大黄﹑细辛﹑冰片﹑茯苓﹑麻黄。

2.3 药物分类

针对82首处方所含的全部280种中药类别进行统计,分析药物所属分类,结果显示:共出现20 种类别,其中使用最多的是清热药(42 次),其次是活血化瘀药(29次)﹑祛风湿药(28 次)﹑补虚药(27 次)﹑解表药(24 次)﹑理气药(16 次)﹑利水渗湿药(13 次)﹑平肝息风药(13次)﹑化痰止咳平喘药(12 次)﹑止血药(10 次)。

2.4 性味归经

使用Excel 对出现的218 种中药性味归经进行统计分析。在药味中,共计出现药味421 次,分为苦(136 次)﹑辛(128 次)﹑甘(99 次)﹑咸(24 次)﹑酸(15 次)﹑涩(12 次)和淡(7 次),其中以苦味出现最多,达到136 次;在药性中,共计出现药性264 次,分别有温(108 次)﹑寒(88次)﹑平(47 次)﹑热(12 次)和凉(9 次),其中以温性出现最多,达到108 次;在归经中,共计出现642 次归经,分为12 类,其中以肝经(142 次)﹑肺经(97 次)﹑脾经(97 次)﹑胃经(92 次)﹑肾经(72 次)最为常见。

2.5 关联规则分析

使用SPSS Modeler进行Apriori算法的关联规则分析,设置支持度20%,置信度为90%,挖掘出了18 种核心药物组合,并且将其进行网络化展示。见图1﹑表1。

表1 含防风中成药处方药物之间关联规则分析

图1 含防风中成药处方药物之间关联规则分析

2.6 聚类分析

采用组间链接的聚类分析方法对82 个中成药处方中的16 种高频药物(频数≥16 次)进行聚类分析。将这些药物分为不同的组,以便更好地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和相似性,发现药物之间的潜在模式和规律,得到三个聚类结果,类1 包括:甘草﹑桔梗﹑薄荷﹑黄芩;类2 包括:大黄﹑冰片﹑当归﹑赤芍﹑陈皮﹑茯苓﹑川芎﹑羌活﹑白芷﹑细辛﹑麻黄﹑白术;类3为防风。见图2。

图2 含防风中成药处方高频药物聚类分析

2.7 含防风中成药处方主治疾病分类统计

据《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疾病部分)》分类统计82首中成药处方的主治疾病,结果显示涉及了12 类疾病。其中以头身形体病类(22 次)和外感病类(16 次)疾病为主要疾病类型。在头身形体病类中,又以痹症类病居多,其中多数为风寒湿痹;在外感病类中,则是以外感时令类居多,多数为感冒病。其余脏腑病及相关病类(7次)﹑皮肤黏膜病类(6 次)﹑鼻病类(5 次)﹑口齿病类(3 次)。

3 讨论

在《本草纲目》中,防风被称为“三十六般风,去上焦风邪,头目滞气,经络留湿,一身骨节痛。除风去湿仙药[9]。”统计发现,2020 年版《中国药典》中82 个含防风中成药处方共涉及280 种药物,出现次数为1334次,主治疾病涵盖12 类。全部中药类别统计结果为,清热药使用最多,其次是活血化瘀药﹑祛风湿药和补虚药。可见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祛风除湿等是含防风中成药在临床上的主要应用功效。药物的性味统计分析显示,苦味﹑辛味和甘味是使用最多的药味。苦味多为清热药[10],具有“泄﹑燥﹑坚”的特点;辛味多为活血化瘀药和祛风湿药,具有“散﹑行”的特点[11];甘味多为补益药,具有“补﹑和﹑缓”的特点[12]。温性﹑寒性和平性是使用最多的药性。苦味与寒性相合时,苦之“泄”可以增加寒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清热作用,如大黄和薄荷;苦味与温性并存时,苦之“燥”可以加强温性对寒湿等病证的作用,如白芷和川芎。防风中成药主要归属于肝经﹑肺经﹑脾经和胃经。可见含防风中成药的用药性味与临床主要应用功效相吻合。

在涉及的280 味中药中,常配伍的高频药物(频数≥15 次)有16 味,前3 味分别是甘草﹑白芷﹑当归。在关联规则分析中发现核心药物组合18 个,其中药对共有10 对,分别为防风-甘草﹑防风-白芷﹑防风-当归等。综合高频药物和关联规则来看,高频药物与关联规则的结果是相一致的。防风再配伍甘草﹑当归等补虚药,增加药物整体的补气补血之效;再配伍细辛﹑羌活﹑白芷﹑薄荷等解表药,促进表邪的发散,解除表邪。

本研究结果显示,含防风中成药在临床上主要用于头身形体病类﹑外感病类的治疗,以及其他一些脏腑及相关病类﹑皮肤黏膜病类的治疗。在头身形体病类中,主要集中于风寒湿痹的治疗。痹证的概念最早提出于《素问·痹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13]。风寒湿痹是由于外感风﹑寒﹑湿三淫,以及人体缺乏运动和饮食方面不规范所致,导致体内产生瘀﹑毒﹑虚。其中,湿为阴邪,具有黏滞和重浊的特性,寒邪凝滞并引起局部拘急。在风邪的影响下,湿邪侵犯人体肢体关节,阻碍气血运行,导致局部淤积状态,形成风寒湿痹[14]。《黄帝内经·痿论第三十四》曰:“肝主身之筋膜,脾主身之肌肉,肾主身之骨髓”,肝﹑脾﹑肾三虚与风湿痹症密切相关[15]。因此,可以采用补益肝﹑脾﹑肾的治疗方法。在关联规则分析中,发现一些药物组合,如防风-甘草﹑防风-当归﹑防风-白术,这些药物均具有补虚的特点。在归经中,它们对应着脾经﹑肝经。甘草和白术有补脾益气的作用,当归则有补血﹑活血﹑散寒﹑止痛的效果。这些结果表明,通过关联规则分析得出的药物组合符合风湿痹痛的临床治疗原则。

感冒常由于生活不规律﹑冷热频繁交替﹑过度劳累等因素导致人体免疫力下降,使得外邪易侵袭引发疾病[16]。治疗感冒的原则是扶正祛邪。祛邪可以采用疏风清热﹑泻火解毒或疏风散寒﹑宣肺解表的方法;扶正可以采用益气固表﹑养血滋阴的方法,尤其以益气为核心。在关联规则分析中,发现了一些较强关联的药物组合,如防风-甘草﹑防风-当归﹑防风-白术﹑防风-白芷﹑防风-川芎﹑防风-羌活﹑防风-薄荷。甘草具有补虚的作用,归入脾胃经,可以补充脾胃的不足和增强中气;当归有补血的功效,能抑制细菌并调节免疫功能;白术具有健脾益气的作用,归入脾胃经;白芷辛温具有散寒祛湿的作用;川芎具有活血祛瘀的作用;羌活辛温具有散表寒﹑祛风湿的功效。这些结果表明,通过关联规则分析得出的药物组合符合感冒的临床治疗原则。

综上,此研究利用数据挖掘的方法对2020 年版《中国药典》中含防风的中成药处方数据进行了整理分析。这种综合分析方法将传统医学与现代技术相结合,有助于深入探索中医药的治疗优势和特点。研究总结了含防风中成药在临床上的应用特点和潜在药物组合。这为研究临床用药规律和新药开发提供了参考。

猜你喜欢
白芷防风频数
春天要防风防湿,避免湿热伤身
大楼的防风攻略
不同等级白芷饮片HPLC指纹图谱
白芷美白活性部位初步研究
中考频数分布直方图题型展示
学习制作频数分布直方图三部曲
ZTGC-TD-2011D便携式色谱仪防风处理
熏硫与未熏硫白芷抗炎镇痛作用的对比研究
熏硫与未熏硫白芷的体内外HPLC图谱对比分析
频数和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