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思思,王伟利,李 林,吴君娴,沈 勤
(浙江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浙江 杭州 310053)
随着社会快速发展,创新人才的培养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趋势。近年来,存在护理人员的社会地位低,护理理论和技术发展相对滞后的问题,主要原因在于缺乏护理创新型人才[1]。护理学科的发展和卫生服务水平的提高需要大批创新型高等护理人才,护理硕士生作为推动护理学科创新持续发展的生力军,其创新能力水平直接影响到我国护理事业的发展[2]。然而,相关研究发现,我国护理硕士生教育在培养创新型人才方面仍有待提高,护理硕士生总体创新能力处于中等偏下水平[3]。自我超越是个人积极调整自己的观念、目标和行为,发挥自身潜能,突破个人能力上限,从而超越目前状况,实现自我发展,是个体追求成功的内在能力之一[4]。现有研究表明,自我超越是自我发展的内在激励因素,与职业倦怠、工作投入、幸福感等相关,且与创新能力有一定关联性[5]。目前,自我超越已被广泛应用于多种疾病和人群的研究中,但涉及护理硕士生自我超越的相关研究较少。因此,本研究旨在了解护理硕士生创新能力与自我超越现状,并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以期为高校护理硕士生教育管理提供参考,进而提升护理硕士生的创新能力。
于2023 年3—4 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杭州(2 所)、宁波(1 所) 两地3 所高等医学院校护理学院2020 级、2021 级及2022 级护理硕士生277 名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在读护理硕士研究生;知情同意且自愿参加本研究。排除标准:拒绝参与本研究或不能良好配合者。
1.2.1 调查工具(1)一般资料调查问卷。研究者通过阅读相关文献,自行设计一般资料调查问卷,主要包括:性别、年龄、年级、学位类别、读研主要原因、读研态度、是否有临床工作经验及是否打算读博等。(2)创新能力量表。该量表由董泽芳等[6]编制,包括构建知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提升转化4 个维度,每个维度包含3 个条目。每个条目均采用5 分制计分,1 分代表“完全不符合”,5 分代表“完全符合”,总分为60 分,得分越高表明护理硕士生创新能力水平越高。该量表的Cronbach′s α 系数为0.860,建构知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升转化维度的Cronbach′s α 系数分别为0.740、0.720、0.786、0.705。本研究中该量表的Cronbach′s α 系数为0.949。(3)自我超越量表。由Reed[7]编制,张晶等[8]汉化,包含15 个维度。采用4 分制计分,1分代表“不符合”,4 分代表“非常符合”,总分为60 分,得分越高表明护理硕士生自我超越水平越高。Reed 提出,自我超越量表得分高于45 分表示受试者心理状态良好[7]。该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77,本研究中该量表的Cronbach′s α 系数为0.956。
1.2.2 调查方法 通过问卷星平台发放问卷,调查前向护理硕士生说明本次调查的目的及意义,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所有选项均为必答题,并设置每个IP 地址只能参与一次问卷调查。问卷回收后逐一检查,共回收问卷277 份,剔除作答时间<2 分钟或>10 分钟、有明显数据错误的问卷,最终获得有效问卷263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4.95%。
1.2.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5.0 软件进行数据整理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频数和百分比表示,计量资料以(±s)表示。不同人口学特征护理硕士生创新能力的组间比较进行t 检验或F 检验。采用Pearson 分析了解创新能力与自我超越的相关性;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了解人口学特征和自我超越对创新能力的影响。以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检验水准α=0.05。
本研究共纳入263 名护理硕士生,男65 人(24.7%),女198人(75.3%);年龄:<25 岁122 人(46.4%),≥25 岁141 人(53.6%);年级:研一116 人(44.1%),研二87 人(33.1%),研三60 人(22.8%);学位类别:学术型研究生96 人(36.5%),专业型研究生167 人(63.5%);读研主要原因:延缓就业40 人(15.2%),对学术研究感兴趣19 人(7.2%),期望提升自身能力194 人(73.8%),盲目从众10 人(3.8%);读研态度:非常值得79人(30.0%),值得127 人(48.3%),一般48 人(18.3%),不值得9人(3.4%);有无临床工作经验:无186 人(70.7%),有77 人(29.3%);是否打算读博:否201 人(76.4%),是62 人(23.6%);高校所在城市:杭州187 名(71.1%),宁波76 名(28.9%)。
本研究结果显示,263 名护理硕士生创新能力总分为(39.96±8.83) 分;各维度条目均分由高到低依次为构建知识(3.60±0.84)分、解决问题(3.30±0.81)分、发现问题(3.29±0.83)分、提升转化(3.14±0.83)分。263 名护理硕士生自我超越总分为(46.20±8.02)分,见表1。护理硕士生自我超越得分≥45 分的占69.2%,得分<45 分的占30.8%。
表1 护理硕士生创新能力与自我超越量表得分情况(±s,分)Table 1 Scores of Innovation Ability Scale and Self-transcendence Scale for nursing masters(±s,score)
表1 护理硕士生创新能力与自我超越量表得分情况(±s,分)Table 1 Scores of Innovation Ability Scale and Self-transcendence Scale for nursing masters(±s,score)
项目得分条目均分创新能力总分构建知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升转化自我超越总分39.96±8.83 10.79±2.51 9.86±2.50 9.91±2.42 9.41±2.48 46.20±8.02 3.33±0.74 3.60±0.84 3.29±0.83 3.30±0.81 3.14±0.83 3.08±0.53
本研究结果显示,不同年龄、年级、学位类别、读研主要原因、读研态度,以及有无临床工作经验、是否打算读博的护理硕士生创新能力得分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不同特征护理硕士生创新能力得分比较Table 2 Comparison on score of nursing masters' innovative ability with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硕士生创新能力与自我超越呈显著正相关(r=0.605,P<0.01),即护理硕士生自我超越水平越高,其创新能力越强。创新能力总分及各维度得分与自我超越均呈正相关(P<0.01),见表3。
表3 护理硕士生创新能力与自我超越的相关性分析(r)Table 3 Correlation analysis between nursing masters' innovation ability and self-transcendence(r)
本研究将护理硕士生一般资料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和自我超越作为自变量,将护理硕士生创新能力总分作为因变量,进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自我超越总分原值代入,分类变量赋值如下:年龄:<25 岁=1,≥25 岁=2;年级:研一=1,研二=2,研三=3;学位类别:学术型=1,专业型=2;读研主要原因:延缓就业=1,对学术研究感兴趣=2,期望提升自身能力=3,盲目从众=4;读研态度:非常值得=1,值得=2,一般=3,不值得=4;有无临床工作经验:无=1,有=2;是否打算读博:否=1,是=2。结果显示,读研态度越积极、有临床工作经验、打算读博和自我超越总分高的护理硕士生其创新能力更强(P<0.05),结果见表4。
表4 护理硕士生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的多重线性回归分析Table 4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analysis of influencing factors nursing masters' innovation ability
本研究护理硕士生创新能力总均分为(3.33±0.74)分,处于中等偏上水平,高于杨芷等[9]的研究结果,可能是因为新医科背景下,各护理高校积极探索高层次护理人才培养途径和模式,不断创新教学理念和科研方法,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护理硕士生的培养质量。但由于我国护理学科建设起步较晚、基础薄弱,整体科研水平与其他一级学科相比有待提高[10]。本研究创新能力各维度得分由高到低分别是构建知识、解决问题、发现问题、提升转化,与董泽芳等[6]的研究结果相似,说明大部分护理硕士生构建知识能力强,善于发现和解决问题,能表达创新想法和产出创新成果。构建知识维度得分最高,可能是研究对象学历水平较高且重视专业知识学习,能通过专业课程学习和参加学术会议,跟踪护理学科的发展动态和科研热点,进而开阔学术视野,提高科研创新能力[11]。提升转化维度得分最低,可能是因为传统教学模式课程设置不合理,制约护理硕士生探索精神和科研兴趣,以致其表达创新想法和产出创新成果的能力较弱[12]。发现问题维度得分低于师范类大学研究生[6],可能是因为护理硕士生除完成其他专业研究生需完成的学业外,还需参与临床实习、完成实验,繁重的学习任务让许多护理硕士生感到力不从心,使其不能充分发挥科研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建议教学管理者可进一步创新教学方法,从跨学科教学、智能化学习等方面加以改进和提升,如护理教学与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现代技术深度融合,从而激发护理硕士生的创新思维。同时,也要为护理硕士生提供良好的科研环境和成长发展的机会,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如举办护理讲座、护理知识和技能竞赛等,以帮助护理硕士生突破知识和习惯极限,提高利用资源实现创新的能力。
本研究中,护理硕士生自我超越总均分为(3.08±0.53)分,处于中等偏上水平,高于赵玉玲等[13]对本科护生的研究结果,这可能与以下两方面原因有关:(1)与本科生相比,护理硕士生通过更高层次的护理专业课程学习和临床实践培训,提高了专业理论知识、临床思维能力、判断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可实现内在动机与现实的平衡,进而提高自我超越水平[14]。(2)护理硕士生作为一个较高学历群体,承载着社会、家庭和自我的较高期望,其自身有较强的成就动机和内在驱动力。本研究结果显示,自我超越总分≥45 分的护理硕士生占69.2%,说明大多数护理硕士生心理状态较好,可能是由于大部分护理硕士生年龄在22~30 岁,身心成熟,适应能力较强。但也有研究显示,护理硕士生应对来自工作、生活和人际关系各项压力、挑战的内在动力仍有待提高[15]。因此,护理教学管理者应重视激发护理硕士生的潜能,帮助其制订职业生涯规划,因材施教,并给予其个性化的心理支持,不断激发其成就动机,加强研究团队间的互相沟通,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另外,针对不同年级的护理硕士生可通过增加一些关于护理职业发展规划的培训课程和举办知识讲座,增强其实现自我的意识及能力,以促进其自我超越水平不断提升。
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硕士生自我超越与创新能力呈正相关(P<0.01),自我超越水平越高,其创新能力越强。分析其原因在于:自我超越作为实践的内在动力,有利于护理硕士生适应身体、精神、情感的压力,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具有生活积极、自信、成熟的特征,激发科研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善于利用外部资源处理临床实践及科研问题,产出更多的科研创新成果[16]。同时,高水平的自我超越能促进个人对自我价值和生命意义的追求,产生对社会有益的正向情感[17]。在社会责任感驱动下,护理硕士生会自觉地把个人与护理学的发展进步紧密联系起来,从而激发个人创新行为的动力[18]。因此,护理教学管理者在培养护理硕士生创新能力的同时,还应重点关注和提高其自我超越水平,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将两者结合,如提供支持性的学术环境,建立科研激励机制,引导护理硕士生探索护理学科与多学科深度交叉融合,从而激发其科研创新的内在动机,提升创新能力。
本研究发现,不同年龄、年级、学位类别、读研主要原因、读研态度,以及有无临床工作经验、是否打算读博的护理硕士生创新能力得分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读研态度、有无临床工作经验、是否打算读博可不同程度预测护理硕士生创新能力水平。读研态度越积极的护理硕士生更能认同护理科研的价值,其研究兴趣和职业方向更为明确,在科研实践过程中,创新能力会得到提升[19]。研究发现,大部分研究生局限于获得足够的学分和毕业证书,而没有充分利用学校的科研资源来提升自身创新能力,这种消极的读研态度阻碍其深入思索课题的研究意义和实验方案[20]。护理硕士生在有临床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更容易发现临床问题,并自主分析问题[21]。有读博意愿的护理硕士生会更容易维持或提升学术热情,在学术热情的驱动下加强自身创新意识和能力[22]。因此,护理教学管理者应针对不同类型护理硕士生采取相应措施,以满足不同特征护理硕士生继续深造的需求,激发其科研创新的热情,提升创新能力。
护理硕士生的创新能力和自我超越处于中上水平,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护理硕士生的创新能力和自我超越呈显著正相关,提示护理教育者应关注和提升护理硕士生的自我超越水平,激发其科研创新的内在动机,促进其创新能力的提升。由于目前关于护理硕士生创新能力和自我超越的相关性分析尚未见报道,同时,本研究对象整体代表性不足,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未来还需进行多中心研究,为教育管理者提高护理硕士生创新能力提供更多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