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秀萍
摘要: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历史学科学习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高中历史教师不仅需要转变教学观念、调整教学方式,给学生提供更多参与课堂学习的机会,而且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是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学习的重要前提。鉴于此,教师可以尝试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优化高中历史课堂教学: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设计有效问题引导学生学习,落实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与教师讲授为辅的策略,针对学生差异性适当开展合作学习活动,重视学习信息的及时反馈,借助活动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学生自主学习;内涵和特点;重要性;策略
当前,高中新课程改革正在持续深入推进,特别是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发布、新教材的应用和新高考的逐渐实施,它向高中历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转变教学观念、调整教学方法。同时,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历史教学特别强调要进一步明确师生双方在课堂上的角色与地位,即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教师在历史教学中改变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式,这样才能够逐步改变学生接受式学习历史的被动方法。教师要在课堂上多给学生提供体验、实践的机会,即要多开展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或者合作学习活动,调动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要想达到这一目的,学生的自主学习是非常有必要的。自主学习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自我探索和创新能力,而且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因此,需要历史教师从教学的各个环节出发对学生进行有效培养。文章就此进行了相应的阐述,以期为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提供借鉴。
1 自主学习的内涵与特点
自主学习是与被动学习相对应的概念,它是指学生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根据自身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任务的具体要求,在结合自身学习特点的基础上,不仅能够主动地参与学习任务,而且能够在学习过程中自觉、主动地调控自己的学习行为,实现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在自主学习模式下,学生能够主动地参与学习,教师也能够发挥引导作用,这有利于收到教学相长的良好教学效果。
相对于传统的接受式学习,学生在自主学习状态下具有以下特点:首先,学生具有能动性,即一种自我、主动的学习状态。学生在这种学习状态下会产生内在学习驱动力。因此,他们愿意也樂于参与到学习中。其次,学生具有独立性,即学生在自主学习状态下能够自己独立做出选择和决策,因受外界干扰较小,学习的专注度会更高,学习效果也会不断提升。再次,学生具有自主性,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具有独立的主体意识、明确的学习目标和积极的学习态度,其主动学习的内驱力较强。最后,受自身综合能力的影响,学生不可能做到完全自主学习,必要时需要教师的引导和辅导,他们不可能完全摆脱对教师的依赖,需要教师适时适度地给予一定的指导或者引导。
2 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性
2.1符合新时期社会发展的需要
新时期的教育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也就是要培养学生适应终身发展和满足未来社会需求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其中就包括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素养。而在高中历史教学中促使学生自主学习,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且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为其未来融入社会、适应社会打下坚实基础,也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2.2符合新课改的要求
根据新课改的要求,目前的高中历史教学不仅要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而且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进而实现学生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而自主学习则是其中被重点推广的以生为本的学习方式。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不仅能够减少学生对教师的依赖,而且能够有效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学生积极主动的表现也会影响教师的教学状态,有利于建立和谐互促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
2.3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
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要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而自主学习则是学生离开学校后的主要学习方式。因此,教师在学科教学中应鼓励学生开展自主学习,这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且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进而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积极的学习态度,使学生能够受益终身。
3 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实施自主学习的策略
3.1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所谓学习动机,是指能够引发或者维持学生的某种学习行为,且指向一定目标的动力倾向。对学生学习来说,只有充分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才能够使其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因此,对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活动开展的重要因素。
在具体操作中,高中历史教师可以这样进行推进:首先,要给学生树立明确的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即历史教师在课堂教学开始时,一定要给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明确的学习要求和目标,一般是以课程标准的要求为依据来确定目标,并把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具体要求巧妙融入其中,减少学生自主学习的盲目性,这样学生的学习才能有方向、有动力。其次,要巧妙设计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内驱力的有效手段。历史教师要本着生动性、现实性和直观性的原则设计教学活动。例如,在进行史料教学时,要注意史料的可读性和典型性,尽量选择生动有趣的史料来辅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不仅可以使用文字性史料,而且可以辅以图片或者地图、数据等,增强史料的直观性和多样性。同时,历史教师要利用多样化的信息技术呈现学习内容,适当融入图片、视频、动画等学习资源,促进学生积极、深入地思考。最后,要重视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用良好的外部环境影响学生。教师要有意识地为学生营造自主学习的氛围,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留白”。例如,在教材文本的基础上可以适当、适度地增加一些课外史料,或者联系当前的时政热点等,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或看法,积极地进行讨论和交流。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促进学生强化自主学习意识。
3.2设计有效问题,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问题对学生的学习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它不仅能够激活学生的思维,而且能够引导学生进入深度思考阶段,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所以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发挥问题的导学作用,通过设计有价值的问题促进学生有效地自主学习。
首先,教师通过问题设疑,从而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在高中历史学习中经常遇到的困惑就是如何处理好“死知识”与“活情境”之间的关系,且历史学科内容的过去性也往往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导致部分学生误认为历史学习完全依靠死记硬背。高中学生已有一定的知识储备,教师可以通过问题设疑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如让学生在阅读教材文本的基础上自己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或者是教师对文本内容进行设疑,引发学生深度思考。
其次,教师通过问题引导,提升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有较强的思维能力,并且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历史教师可以通过设定有一定思维深度的问题,激活或者拓展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
最后,鼓励学生质疑,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课堂教学中,通过质疑,往往能够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互碰撞,产生智慧的火花,更能够使学生养成思考与深入研究的良好习惯。高效的质疑被称为思维与智慧向纵深发展的推进器,是发现与创造的生长点,是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途径。所以,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同时给学生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为学生提供开放性探讨的机会,让学生尝试自己解决问题,特别是概念性問题。这样学生在质疑的过程中会深化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其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能够得到提升。
3.3落实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以教师讲授为辅的策略
根据新课改的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发挥主导作用,学生要发挥主体作用。所谓教师为主导,是指在科学设计课堂教学流程的基础上,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成为学生有效学习的引导者、指导者和合作者;而学生为主体则强调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要有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由此可见,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推进学生的自主学习,也要明确师生各自扮演的角色,教师要有意识地少讲,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大包大揽”,多给学生提供探究思考的机会。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历史教师可以适当采用“先学后教”的教学方法,以推进学生自主学习。在此基础上,教师再结合学生的共性问题进行精讲,并且适度对学习内容进行拓展和延伸。这样教师的导学与助学作用才能有效发挥出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3.4重视及时反馈学习信息
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开展自主学习,需要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一方面,可以通过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来实现,如教师提出问题,然后让学生来解决问题;另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随堂小测的形式及时了解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在此过程中,教师的提问和检测要注意层次性,既要面向全体学生,也要把握好问题的难易程度,一般来说,要包含对学生基础知识掌握情况的了解,还要包括对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进行培养的内容,力争全面提升学生的能力和素养。
总之,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开展自主学习,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能够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一定要敢于创新和尝试,以不断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徐超.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05,21(1):82-83.
[2]郑健.高中历史新课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实践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 2006.
[3]马晓旭.浅谈培养高中学生历史“自主学习”策略[J].中学生作文指导, 2021(28):160.
[4]王安慧.“三环五步”教学模式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与反思:以汝阳一高历史教学为例[D].郑州:河南大学,2015.
[5]杨冬晴.实施自主学习,让所有学生在历史课堂共同进步[J].求知导刊, 2016(7):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