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赋能建设智慧活力育人场

2024-02-18 14:12吴悦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24年1期
关键词:课程建设课堂教学

吴悦

【摘 要】本文分析了上海市娄山中学充分利用数字赋能推动校本课程建设、课堂教学改革、学校文化建设,努力把学校建设成智慧活力育人场的经验,为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数字赋能;课程建设;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论文编号】1671-7384(2024)01-059-02

上海市娄山中学积极响应国家、社会对学校教育的要求,努力建设一所高质量的学校,在学校的各种空间中得到学习资源,在学校的人文气息中感受到学习熏陶。通过数字赋能,将学校这个“育人场”打造得更为智慧、更有活力,学生始终在其中能够得到培育和成长,促进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

数字赋能学习空间,推动课程校本化建设

近年来,我校在教育数字化方面取得了不少的成绩,尤其在硬件配置、环境搭建等方面走在教育信息化的前列,初步形成了泛在学习空间,将有形有限的物理空间拓展为无形无限的数字空间,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更多的资源。

1.利用现有空间,打造新闻演播校本课程

我们建设了一个数字化报告厅,既可以进行实景讲座,也可以录制有虚拟背景的视频。我们利用这个空间,发挥信息科技教师视频制作能力和团队教师采访播报的能力,共同打造了新闻演播校本课程。学生自编、自导、自演、自播了娄山中学校园新闻新栏目“娄山news”。在课程中学生学习创意策划、采编、拍摄、剪辑、宣传等。成型的作品每周一期在校园电视台中播放,极大地提高了学生们的学习热情。

2.结合课后服务,开设五育空间课程

近几年来,我校在教学楼各楼层共享区域建设了5个较大的开放式数字学习空间,分别是学史空间、AI体育与健康融合空间、创新空间、艺术空间和科技空间,为学生课间、课后自主活动提供条件。同时,我们丰富学习空间的内容,结合课后服务,开设了五育空间微课程,每个空间设计1~2课时的展示型课程,在课后服务时段为学生提供学习指导。每位学生都会在空间里学习到相应的课程,这样的微课程既提高了学习空间的使用效率,又满足了学生课后服务课程多元化学习的需求,提升了育人实效。

3.引入社会资源,完善生境花园课程

我校打造了由智能化阳光房、植物自然研究实验室和屋顶花园生态农场等空间组成的自然和环境智能学习研究中心。通过实时信息采集技术,使三个空间互联互通,为各类课程建设打下了基础,尤其是建设了以保护本地野生动植物为目标的校园生境花园。我们对接上海自然博物馆,在校园展示各种昆虫标本;联系东华大学,让学生获得专家教授指导;依托区域生境网络,使课程得到社会更多支持。有了社会资源的支撑,以项目化学习为形式的生境花园课程,已经成为了学校的网红课程,不仅得到学生们的喜爱,也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

数字赋能课堂教学,推動教学革命性变革

学校教育数字化实践告诉我们,数字化转型关键转的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教与学方式的转变。我们把数字赋能营造学习场景、增加师生互动、落实因材施教,作为课堂教学改革的重点,推动教学革命性变革,使各个学科教学涌现典型、形成特色,为打造学校智慧活力育人场提供教学保障。

1.营造更丰富的学习场景

学习场景的营造是利用具体的情境和话题以及各种形式的互动与体验,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感受、互动交流、自主探究和协作学习。数字赋能教学,让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显示、虚拟现实技术等手段,使教学环境更情景化、教学策略更多样化、教学目标更综合化。如我校语文组进行的“沉浸式学习的智慧学习场景创设”研究,将语文学习过程放到了相应的古今中外各类文学作品的语言意境之中。这样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动力,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和语文素养,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和记忆效果,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2.创造更有效的师生互动

数字赋能教学,利用数字课堂技术可以使学生在课前、课中、课后都能得到充分与教师互动的机会。如我校道德与法治学科组开展的“三段式互动法”,即,课前,教师布置课前活动任务,并提供相关学习资源;学生自主学习,并尝试完成学习任务。课中,教师创建互动学习场景、提供思考讨论问题、形成观点碰撞交锋、促进自我反思形成;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认真反馈。课后,教师发布作业任务、布置班级讨论,及时进行评价;学生梳理总结、完成学习任务。这样的“三段式互动法”在数字化互动、可视化生成中,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协作交流,提升学生思维品质,提高学生道德认知,增强道德情感,促进道德行动。

3.落实更科学的因材施教

我们认为,因材施教的关键在于怎样更科学地认识学生、了解学生,正确地“因材”才能有效地“施教”。数字赋能教学,让我们可以通过数字设备和技术,以更加科学的方法分析每位学生的学情,而后施行不同方式的教学,让每位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和谐、健康的发展。比如,我校数学组开展的“纸笔同步精准化教学”的尝试,就非常好地开展了大规模因材施教。它可以在教学中精准分析学生学情,及时掌握学生知识的薄弱环节;精准反馈,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精准评价,帮助后续学习减负增效。

数字赋能校园氛围,推动学校文化建设

我校在教育数字化推进中设计与上线了不少低代码应用,对学校治理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实践中我们也逐渐认识到数字赋能不仅是校园科学治理的有效手段,更应该成为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推动力量。低代码应用首要重“质”,让学生得到更多关注关爱,让教师获得更多幸福感受,让学校充满更多和谐氛围。这为打造学校智慧活力育人场提供文化保障。

1.数字画像,帮助导师关爱学生

“三全育人”已经成为教育人的共识。通过数字赋能,我们能够更有效地“全员全程全方位”地关爱学生,特别是“数字赋能全员导师制”,我们通过基座上“全员导师”低代码应用的搭建,汇集全校教师的智慧,帮助所有的学生都能得到学业引导、生活指导、心理辅导。在这个低代码应用里有学生成长写实报告、学生行为奖章激励、学生表现数字画像。特别是学生表现数字画像,分为成长评价、学业报告和健康护照等部分。这可以让每位任课教师都能实时记录学生表现,也为导师更好地帮助学生提供了丰富的信息和详实的依据。

2.数字基座,提升教师幸福感受

学校智慧活力育人场的打造,教师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只有幸福的教师才能教出幸福的学生。所以我们在数字赋能学校科学治理时,把提升教师的幸福感受作为重要内容。一方面尽量减轻教师事务性工作负担,上线了设备报修、请假管理、场地预约、实验申请、办公用品申领、教学资源共享等低代码应用;另一方面,我们尽量为教师发展提供助力,开发了教师发展树这一低代码应用,包含个人信息树、专业发展树和获奖成长树。我们设计开发的“在阅读中遇见更好的自己”低代码应用,通过阅读打卡,丰富教师自身内涵,促进教师精神成长。特别是根据教师阅读次数、阅读时长和摘要感悟,设计出了“开卷有益”“手不释卷”“博览群书”“学富五车”等不同阅读等级,让教师共同阅读更具挑战性和趣味性。

3.数字校园,营造校园和谐氛围

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开口说话。”这几年,学校安装了不少“数字云屏”,这些“云屏”就很好地起到了“说话的墙”的作用。我们希望数字赋能让学校能够开口说话的“墙”不仅说得多,而且还说得好。我们通过“云屏”介绍学校工作、展示学生风采、宣传特色课程、展示典型事例。在教师节前后,全校的“云屏”都在不断滚动播放学生在评选“娄山十佳教师”过程中写的对教师的赞语,让校园内充满了浓浓师生情。学校每个班级门口都安装有“数字班牌”,除了能够提供班级信息、班级活动、班级课表外,还可实时提供家校联系,这为和谐校园氛围的营造提供了重要保证。

“为学生终身发展和幸福奠基”是我们的办学理念,也是我们终身的追求。通过数字赋能,打造智慧活力育人场,为学生留下幸福成长的烙印和终身学习的习惯,这就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娄山中学实践。

猜你喜欢
课程建设课堂教学
高职机械类专业“CAD图形设计”课程建设
《海图学》课程的建设与实践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基于卓越计划的金属结构材料课程实践化改革与建设
资源、生态与环境学科群体系下普通地质学课程建设思考
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取舍有道,方为有效课堂教学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