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教育教学形式的变革发展,小学音乐课程也迎来了新的挑战,一些学校采取相应措施将体验式教学引入到小学音乐教学中。体验式学习是一种基于学生体验的教学方法,通过创造性的互动和实践活动,鼓励学生主动探索学习内容,从而增强学习效果。本文将探讨体验式学习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价值及实现,分析了体验式学习对小学音乐教学的促进作用,包括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等方面。
【关键词】体验式学习" 小学音乐教学" 价值" 实现
【中图分类号】G623.71 "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4)12-0142-03
小学音乐教学是培养学生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实践体验,探索一种能够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习效果的教学方法是十分必要的。体验式学习作为一种基于学生体验的教学模式,正逐渐受到教育界的重视。在小学音乐教学中,体验式学习是一种在各个学科被广泛应用的教学方式,体验式学习强调学生在课堂当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主动自主地学习。其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提高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一、小学音乐的教学目的
小学音乐的教学目的是为培养小学生的音乐兴趣,发展音乐素养,增进文化认识而设置的一门课程。小学音乐课程通过有趣、富有挑战性的音乐活动,积累学生实践经验,享受艺术表现的乐趣,促使学生对音乐感兴趣。教师在课堂上积极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表现能力、欣赏能力和创造能力,让学生逐渐形成独立思考、自主表达的音乐素养[1]。并且在课程中介绍和演绎丰富多彩的音乐作品和民间音乐文化,促进学生对文化多样性的认识和理解。随着教学的改革,小学音乐课程越来越受到重视,传统的小学音乐课堂,课堂氛围沉寂,教师作为课堂的主体,对于学生学习音乐知识不利,因此,对小学音乐课程的改革就非常重要,采用体验式学习的方式,改变了小学音乐原有的教学模式,积极地调动学生的自主性,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通过音乐欣赏、演奏、舞蹈等活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音乐素养的发展。
二、小学音乐教育中体验式学习的价值
在小学音乐教育中开展体验式学习有重要的价值,它可以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体验音乐,同时也有利于他们的身心发展和成长。体验式学习首先可以增强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通过亲身体验,学生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音乐的节奏、旋律、和声等要素,感受音乐的美妙和魅力[1]。其次,让学生们在体验式学习中能够获得成功感和成就感,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促进他们在音乐学习中的投入精力。再次,提高学生学习动机和效果。体验式学习可以增加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使他们更加积极地参与学习,从而提高学习动机和效果。最后,可以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许多体验式学习活动需要学生积极参与、合作完成,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交流沟通能力,凝聚团队合作精神。因此,在小学音乐教育中,体验式学习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学习方式,它可以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体验音乐,激发他们的音乐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动机和效果,同时也有利于他们的身心发展和成长。
三、体验式教学方式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一)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小学生注意力的集中程度在不同年龄会有不同表现,集中注意力的时间也各有差别。营造轻松、愉悦的音乐氛围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体验音乐的美。教师可以充分利用音乐文化资源,利用多媒体设备把和本节课相关的音乐文化知识,生动直观地展示出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通过讲解音乐文化、演示音乐表演等方式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音乐的美[2]。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课程需要,使用相关的音乐教具,如吉他、钢琴、手风琴等,通过使用音乐教具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音乐,学生可以在聆听乐器的演奏过程中,感受歌曲想要表达的情感,并在自己演奏乐器的时候表达出自己的感情。良好的课堂氛围需要学生积极参与到课程当中,以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在音乐课上,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音乐的体验和创作中。音乐源于生活,让学生把生活经验与到音乐学习相结合,教会学生用生活的思维感悟与领会音乐很重要。如《母鸡叫咯咯》的教学中,课前先布置学生们回家观察母鸡下蛋的情景,在家长的帮助下写几句话,或画一画、剪一剪。这样在教授《母鸡叫咯咯》时,就能很快地联系生活经验表现歌词内容,演唱时神态也显得活灵活现、自然有趣,大大提高了音乐表现力。又如,小学音乐湘艺版一年级上册《迎新春》这一课,在课程开始前,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春节的画面和各种春节的习俗,让学生沉浸在真实的春节氛围当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时再引出今天的内容。在轻松的课堂氛围下,学生的学习效率也得到了显著提升。
(二)创设音乐教学情境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创设音乐教学情境能够使学生更好地融入到音乐学习中,从而更好地体验音乐学习的过程。教师在音乐教学中,创设一些音乐情境,能让学生更好地体会音乐形象、感受音乐的思想感情,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音乐知识。在情境当中可以设计一些趣味性强的学习活动,如唱歌比赛、音乐游戏等,这样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让他们更好地参与进来,并在其中增加与学生的互动,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同时也要认真倾听学生的意见和想法,让学生感到自己是被尊重和重视的。教师把教学内容融入到学习活动中,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音乐知识。在设计活动时,教师应当注重多元感官体验,如观看、听觉、触觉等,让学生通过多个感官感受音乐,从而更好地体验音乐的情感。例如,小学音乐湘艺版二年级下册《都有一颗红亮的心》这一课中,我创设“梨园大戏台”的情境,以模仿京剧的“吊嗓子”导入,激发学生兴趣。然后通过多媒体设备播放京剧老旦、花旦、武生等视频,讲述戏曲的历史,展示戏曲的美感,让学生沉浸于京剧表演艺术中。然后让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角色模仿身段、动作,体会人物性格。在歌唱环节,我亲身示范,鼓励学生尝试京剧的拖腔和一字多音,注意气息连贯和咬字位置的统一。对于不敢唱、不敢演的学生就引导他们为人物的上下场和亮相动作配上锣鼓经。尽管刚开始锣鼓节奏配合得有些杂乱,但经过一番练习,其合作水平在逐渐提高。整个教学过程都是学生在体验、思考、发现、模仿、创造、参与活动中享受京剧艺术之美,使学生更好地了解戏曲,培养了学生对于戏曲的兴趣,从而使戏曲文化发扬光大。创设音乐场景可以将枯燥的知识变生动、有趣、直观,使学生更好地掌握音乐知识,让学生在音乐学习中感受、体验音乐的美妙和丰富。
(三)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
小学音乐教学可以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在体验音乐的美的同时,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和创造力。传统的音乐课堂,主要是教师传授知识,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教师的教学手段单一,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学习的效率自然也不高,所以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非常必要[3]。教师在教学中播放不同种类和风格的音乐,如古典音乐、流行音乐、民族音乐等,引导学生仔细聆听,感受音乐的情感和表现力。可以结合影像资料,让学生欣赏音乐视频,通过影像资料感受音乐的美[3]。并组织学生合唱,通过唱歌让学生感受音乐的节奏、旋律和韵律,让学生在团队中感受音乐的力量和美好,合唱还可以加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在音乐课堂当中,加入游戏活动,利用游戏的方式传授知识,如音高、节奏、旋律、音乐的基本概念等。在教音符时值的长短时,我会让学生通过模仿老爷爷弯着腰走路慢,感受二分音符哒—哒—。接着模仿解放军战士行走的步伐“哒哒,哒哒”感受四分音符的时值和四二拍子的节奏特点。然后,请若干学生慢跑,其余学生跟着老师喊口令、拍节奏X" X X" X,感受八分音符。为加深低年级学生对音符时值长短的理解,我用切蛋糕来启发学生:请学生拿出自制陶泥蛋糕,一块蛋糕就是一个四分音符,为一拍。把蛋糕分给两位同学吃,切几刀?分给四位同学,切几刀?学生在游戏中明白音符下方有一条减时线,就表示半拍,为八分音符,以此类推。这样讲解,学生就易于认识哪些音符长哪些音符短的道理。将枯燥的音乐知识融合到游戏中更易于学生理解掌握音乐知识,增强了学习的主动性、趣味性。音乐课程因其独特性,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学习乐器的演奏,通过学习口琴、钢琴、吉他等不同的乐器开拓学生的音乐视野。同时,在教学中也可以鼓励学生创作自己的音乐作品,让学生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再通过乐器演奏出来。例如,小学音乐湘艺版五年级下册《母亲河》这一课中,教师分析课本内容,对课程内的歌曲进行分类,并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长江之歌》使用多媒体播放,供学生欣赏;在教授《保卫黄河》这首歌之后,组织学生进行合唱;在学习《长江我的家》时,教师利用钢琴进行演奏,鼓励学生运用演奏乐器进行伴奏。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可以丰富课堂内容,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能够在不同的教学手段下,充分地体验音乐的美,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四)建立合作学习的关系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第86条《致未来的教师》中就曾说过这样一段话:“教育工作中最重要、最核心的是什么?那就是教师要把学生看成活生生的人,而非一个装知识的灌输器。”师生彼此之间相互尊重、相互平等,才能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教育的火花才能长久地燃烧。
好的关系,才是好的教育。要形成好的教育就必须承认学生在师生关系中的平等地位。“参与式”合作学习可以实现这一目标。例如,在歌曲《彩莲船》教学中,创设“艄公”的角色,让学生欣赏视频中艄公的动作神态、歌唱特点。接着我和两位学生一起戴上帽子,贴上胡子,划着船唱起来。问:怎样唱才能表现艄公的快乐?什么动作才体现艄公幽默、乐观的性格?学生各抒己见,一起参与到歌曲处理和人物表现中。通过这种“师生互评互动”,创设了师生间“平等、尊重、信任、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学生在有趣、互动、宽松的氛围中更好地体验到歌曲韵律感及一领众合的演唱特点,激起了强烈的表现欲望,营造了良好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体验感和创造性。
课堂不仅要注重师生互动的有效性,还要促成生生互动的实效性。《多元智能》中提出人有八大智能,其中有一种叫作人际关系智能,就是理解和认识他人、更好地与他人合作等方面的能力。新课标也有一个重要的价值,就是社会交往价值,这两者都可以通过群体性的“合作活动”来实现。通过合作体验,培养学生间的相互交流,相互帮助,相互理解,相互欣赏,共同分享。学生之间的合作,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融入集体,相互理解,欣赏对方,共同分享。
例如,在欣赏音乐《森林的歌声》时,教师在学生熟悉了各种乐器的音色所饰演的角色后,可以让学生们自由分组自由组合,依次扮演自己想饰演的角色,如流水、小鸟、青蛙、昆虫等。同时,教师也可以将性格比较腼腆的和性格开朗的同学组合在一组,相对文静的同学分给打击乐器,同好动爱唱歌或爱跳舞的同学搭配在一起。这样,在一次一次的合作中受到感染,逐步地参与表演,参与评价,在不断的配合中,学生们扬长避短,互相学习。学生既是活动设计者、道具制作者、角色扮演者,又是观众、评委,在互相评论中积累经验,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成长益智,在团队合作中碰撞出新的想法,集体的智慧得以体现。学生不仅体验别人成功的快乐,自身也有满足感、成功感。他们在“角色互换”中,学会了如何学习,也学会了沟通与合作。还加深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施展了个性潜能的空间,每位学生的个性也得到发展。
四、结语
体验式学习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它强化了学生对音乐审美的体验,提高音乐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要实现体验式学习,教师需要采用一系列的教学策略和方法,比如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创设音乐教学情境,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等。教师还需要制订合适的教学计划和课程设计,确保学生在实践中能够全面地掌握音乐知识和技能,同时也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文化素养的培养。
参考文献:
[1]阙柳翠.动之关键,恰到好处——体验式学习方式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实践与运用[J].智力,2020(32):47-48.
[2]曾彦.从“体验”走向“应用”——小学音乐综合课深度体验式学习的设计与探索[J].中小学音乐教育,2018(10):30-33.
[3]李娟.体验学习,做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小学音乐体验式教学的文化传承功能探究[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4(1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