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视域下初中数学教学的策略探究

2024-01-31 20:12邱自作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3年25期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策略

邱自作

【摘要】初中数学具有逻辑性强、思维抽象等特点,新时代下,教师在教学中应基于大单元背景,整合与贯通知识,以全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构建高效数学课堂.从数学学科角度出发,其中的知识绝非孤立存在的,只有立足大单元视角,教师教学时才能做到“胸中有丘壑”,每个单元的思考、设计及重难点的确立,也应充分考虑与整个数学知识体系之间的关联性.文章简述了大单元教学对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意义,并多维度探究了大单元视域下初中数学教学策略,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关键词】大单元视域;初中数学;教学策略

大单元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教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合理运用此种教学方式,能将零散、复杂的知识点整合、贯通,以全新的方式呈现出来,帮助学生形成清晰的学习思路,让学生由原本单一的学习兴趣转化为丰富的学习兴趣,从而使数学学习过程更加轻松、顺利,课堂教学也更加高效、具体.

一、大单元教学对初中数学教学的意义

推动综合性学习、探索大单元教学是当前教师面临的重要挑战,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要深入探究大单元教学模式对教学的意义,以便真正发挥大单元教学的价值.具体内容如下:

(一)学习思路更清晰

在初中数学课堂中开展大单元教学,无疑可以通过整合、梳理单元知识点帮助学生形成清晰的学习思路,当学生学习思路清晰后,自然愿意主动参与思考、创造等学习活动.这样一来,教师教学也会更加流畅、省时,学生理解知识的过程也会更加顺畅,并切实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从而真正提高数学学习效率,推动高效课堂的构建.

(二)助力学习热情更高涨

在教师借助大单元模式构建初中数学课堂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明显感受到知识点之间存在的联系,认识到所学的数学知识并非独立存在的,而是有一定的规律可循的.同时,教师在课堂中可以从某一知识点入手,激发学生对另一相关知识点的兴趣,从而使学生学习热情持续时间更长.由此,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大幅提升,学习效率也有明显提升.

(三)有利于核心素养培养

大单元教学中,教师可以整合多种教学手段,以便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在讲解概率知识时,教师可以利用图表来增强教学的直观性,也可以利用掷骰子来增加实践活动的趣味性.又如在讲解几何知识时,教师可以利用课件展示直观图形,也可以利用实物教学手段来引导学生思维由抽象向具象过渡.大单元教学中丰富的教学手段,不仅可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提升,还能做到“寓教于乐”,让学生在理解知识的同时满足情感需求.

二、大单元视域下初中数学教学策略

(一)教学基础:明确单元内容和单元主题

单元内容是教师设计教学方案的基础,而在大单元教学视域下,知识点虽然具有内在联系,但结构上却稍显杂乱,教师应以核心素养为引领选择合适的单元内容.因此,教师选择单元内容时,应以教材为突破口设计教学方案,将单元内容从知识本位转变为活动本位,让学生在活动中培养兴趣,进而提升学科核心素养.对此,教师在确定单元主题时,应遵循情境性、趣味性、适切性等特点,保证高效教学顺利进行.

以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有理数的加减法”教学为例,为了保证教学主题不偏离主线,培养学生用数学思维思考世界的能力,教师在制订教学方案前应先明确单元内容和单元主题.首先,教师引入趣味游戏“游园活动”,向学生展示动物园的平面图,并提出问题“小明进入动物园大门后,先向东走了500米,去大象馆看了大象、小象,又向西走了800米,去看了金丝猴,请问:小明现在距离动物园大门多少米?”学生需要结合问题画出数轴,以动物园大门为原点分析后列式计算:以向东走为向数轴正方向走,小明第一次运动距离大门0+500=500(米),小明第二次运动距离大门500+(-800)=-300(米),得出小明处于大门西侧300米的结论.同时,学生还可以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掌握有理数加减法的算理.随后,教师结合学生的兴趣特征,将教材单元开篇给出的案例作为情境,设计一系列问题及教学活动,如根据“北京冬季的气温”,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观看天气预报,查看其他省份天气,并列式求各省份温差,丰富课堂练习内容,还可以结合“夏新同学的收支情况”,设计“查阅电子账单”的活动,让学生在观察和分析中巩固有理数加减法算理.最后,教师设计“填幻方”这一趣味游戏,以九宫格游戏为基础,要求学生将-4,-3,-2,-1,0,1,2,3,4,这9个数字填入9个空格中,使处于同一横行、同一竖列、同一斜对角线的数相加均等于0.由此,借助游戏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计算中总结其中存在的规律.基于此,教师围绕教材设计丰富的教学活动,将生活情境与问题有机融合,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能指导学生通过探究学习任务强化对知识的理解.

(二)教学起点:明确单元目标及评价标准

单元目标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前提,也是具体实施教学的重要基础,每个课时的目标对课堂而言都是路标牌,有明显的引导作用.大单元教学模式下,若要顺利实现教学目标,教师应从整体角度出发,对整个单元内容进行规划,并结合教学目标制订相应的评价标准.对此,教师在制订单元教学目标时,需要认真研读课程标准和教材,制订指向学生真正理解的“应知”“应做”的预期结果,完成对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的整合与提炼,以保证目标具有科学性、合理性.

以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整式的加减”教学为例,为了保证大单元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对单元内容进行合理规划,制订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首先,教师通过对课程标准的研读,应明确学生通過单元学习、联系以往经验,能够进一步理解字母表示数的含义,理解代数式相关概念,并会求代数式的值,进一步掌握有理数的基本运算规律,同时在思维上经历用字母表示数和列代数式的抽象过程,初步体验文字语言和符号语言之间的转换,以提高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其次,教师深入挖掘教材内容,明确本单元的学习关键是将整式加减与数的运算做比较,通过类比推理的方式,引导学生掌握整式运算规律,体会其中的思想方法.教材利用实际问题来引入单项式、多项式等概念,旨在培养学生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式表示数量关系的能力.最后,教师联系课标要求和教材内容,并结合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将单元目标确定为“了解单项式、多项式、整式等概念,明晰其中的联系和区别,并经历类比有理数的运算律,探索整式加减运算法则”的过程,并从情感态度、问题解决、知识技能等多方面制订详细的评价指标,助力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共同提升.

(三)教学关键:明确单元学习和评价计划

为了将单元学习真正落到实处,教师应从横向、纵向兩个维度去制订单元学习计划和评价计划.具体来说,在横向维度上,教师应从学生视角出发,根据学生学习情况、教师指导、评价标准等方面展开设计,构建完善的评价制度.在纵向维度上,教师需要遵循单元学习的流程,保障学生的主体地位,按照“导入—教学—总结”的流程来设计教学方案,利用生动的情境、丰富的素材来构建趣味课堂氛围,让学生真正接受具有整体性、趣味性的课堂活动,并对学生各环节的学习表现加以评价,使教学活动顺利展开.

以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课题学习 从数据谈节水”教学为例,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通过联系现实,引导学生分析图表信息类题型,能够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促进其思维发展,教师应结合目标确定单元学习方向及评价标准.首先,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列举三幅干旱图片,让学生对干旱现象有直观的认识,并询问学生:“看过这些图片后有什么感受?”学生通过观察不仅可以了解干旱地区的真实用水情况,还可以调动其情感认知,切实感受水的珍贵,并初步树立“节约用水”的意识.随后,教师利用数据引导学生讨论节水问题,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统计图表知识,观察并计算自身每日所需用水,包括饮用水、生活用水等.课堂中,教师随意抽取某学生绘制的图表作为教学素材,组织全体学生观察图表中获取的信息,通过分析和研究作出正确的判断.由此,教师结合学生的表现给予评价,学生则在教师的引导下巩固知识.最后,教师开展经典例题训练,引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强化其做题技巧.同时,教师可根据学生解决问题的实际情况,来判断其思维上的疏漏,使学生的逻辑推理素养得到提升.基于此,教师在大单元视角下,构建整体性教学设计方案,一方面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中丰富学习感悟,另一方面让学生在具有系统性、生活性的课堂中提高学习知识的效率.

(四)教学思想:基于类比思想培养批判思维

中国有句古话叫“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句话中的“鱼”是目的,“渔”是方法,充分说明了学会方法、学会学习的重要性.教师在课堂中应带着“教是为了不教”的态度去培养学生,让学生在活动中积累足够的经验,让学生具有探索、辨析和思考的机会,在课堂中不再一味地依赖教师.类比是重要的数学思想,也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点,教师在大单元教学模式中渗透类比思想,能让学生在学习中逐渐掌握这种思想方法,进而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大幅提升.

以人教版九年级上册“一元二次方程”教学为例,为了让学生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一般式等知识,教师应采取类比思想,将一元一次方程与一元二次方程整合,构建大单元.首先,教师先利用课件展示x2-14x+24=0这一式子,要求学生观察并说出式子的特点,学生在讨论中自然会联想到一元一次方程,说出“有一个未知数”“最高次数是2”等言论.教师则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尝试自行总结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和一般式,在学生完成自主探究后,展示教材中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和一般形式,即ax2+bx+c=0(a≠0).随后,教师设计练习巩固活动,要求学生结合学习感悟解决以下问题:

问题1:请判断下列哪些方程不是一元二次方程,并说明理由.

①3x-9=0; ②mx2+m=nx2-nx;

③(3x-1)(2x+3)=6x2;④x2=0.

问题2:将下列方程转化为一般形式,并说明各项及系数.

①(x+1)2=2(x-1);②(x+2)(x-4)=7;

③3x(x-1)=2.

最后,教师可结合学生的习题完成情况判断学生课堂学习效率,并针对性调整后续教学方案.基于此,教师并未在课堂中采取“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而是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类比推导的方式,由一元一次方程总结出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这一过程中,学生真正成了课堂中的“主人公”,自由去定义知识并不断完善,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五)教学活动:设计多元活动培养整体意识

师生互动频率是判断课堂生成有效性的重要标准之一,学生在愉快的互动氛围中,能迸发出更多思维的火花,更快达到预设教学目标.但如何让学生思维“动”起来呢?理论上来讲,学生只有主动去经历、感受知识的发生过程,才能保证学习的有效性,真正感受到知识的生成.对此,教师应从大单元视角出发,设计丰富的教学活动,借助活动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由“学会知识”转化为“会学知识”.

以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教学为例,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教师应积极设计多元化活动,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首先,教师在课堂导入环节,要求学生口述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以及利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由此通过组织学生复习,完成对知识的回顾和巩固.随后,教师利用故事情境引入实际问题,如“语文老师家有一个长方形的院子,它的长比宽多3米,面积为54平方米,院子的长与宽分别是多少?”学生阅读题目后画出草图,通过分析将院子的长设为x米,宽设为(x-3)米,并根据长方形面积公式列出方程:x·(x-3)=54.教师再引导学生根据列出的方程式,将其整理为一般形式,即x2-3x-54=0.同时,教师鼓励学生开展小组讨论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自由探索解题方式及过程,大部分学生运用公式法解题,得出方程的两个解为x1=9,x2=-6,结合问题实际认识到院子的长不能是负数,所以,院子的长应该是9米,宽则是9-3=6(米).最后,教师开展“各抒己见”活动,利用课件展示学生利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详细过程,在调动学生视觉感官的同时,让其总结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详细过程,进一步巩固知识.基于此,教师设计多样化活动引导学生思考,让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在探究过程中挖掘知识本质,再通过自主总结巩固知识,在大单元视角下形成结构化知识.

结 语

总的来说,大单元模式下,初中数学教学活动的开展是提升学生思维高度的重要途径,对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也有一定积极作用.大单元需要从整体与单元的知识结构出发,以知识之间的关系为线索,借助情境或问题引导学生感受知识的逻辑关系,把握数学知识的本质,再借助数学方法的迁移和运用,充分体会数学思想.对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基于对大单元教学方式的理解优化教学模式、增强学生学习兴趣,保证数学教学价值得到充分发挥.

【参考文献】

[1]张艳伟,张孟梦.合作学习视域的大单元整合初中数学教学探讨[J].数理天地(初中版),2022(23):72-74.

[2]徐杰.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数学大单元教学的实践探索[J].天津教育,2022(31):29-30.

[3]陈玉东.初中数学大单元主题教学实施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2(43):89-93.

猜你喜欢
初中数学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舞蹈教学策略之我见
高中英语读后续写的教学策略
试分析初中数学二元一次方程和一次函数的教学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