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文
(龙口市第二人民医院内科,山东龙口 265700)
人体不能合理利用胰岛素或多种病因导致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是诱发2 型糖尿病的主要原因,临床主要表现为血糖升高、多尿、多饮、多食等症状[1]。部分患者初期症状并不明显或不具备典型表现,少数患者甚至出现慢性并发症或常规体检时才发觉患病,可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2]。目前,临床针对初诊2 型糖尿病主要采取合理饮食、 运动及药物综合治疗。 二甲双胍可提高外周组织对于葡萄糖的摄取、利用,促进葡萄糖无氧降解,对肝糖原输出进行抑制,进而促进胰岛素抵抗改善,达到降糖目的[3]。但单一二甲双胍长期治疗,效果有限,若增加用药剂量还可能增加不良风险的发生情况,临床多推荐联合用药。 利格列汀对二肽基肽酶(DDP-4)起到抑制作用,进而促进胰岛β 细胞生长,还可延缓胃部排空,有效抑制患者进食量及体质量,利于控制血糖[4]。 基于此,本研究选择2021 年7 月—2023 年4 月龙口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70 例2 型糖尿病患者为对象, 通过随机分组对照,分析利格列汀与盐酸二甲双胍联合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的具体效用。 现报道如下。
选择龙口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70 例2 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 例。对照组男19 例,女16 例;年龄38~62 岁,平均年龄(50.43±2.27)岁;体质指数(BMI)18~30 kg/m2,平均BMI(24.07±1.33)kg/m2;病程2~8个月,平均病程(5.52±0.89)个月。观察组男21 例,女14 例;年龄39~63 岁,平均年龄(50.46±2.30)岁;BMI 18~30 kg/m2,平均BMI(24.10±1.31)kg/m2;病程2~9 个月,平均病程(5.55±0.92)个月。 本研究经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查批准。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符合《中国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5]诊断标准;能配合完成试验者;空腹血糖≥7.0 mmoI/L,餐后2 h 血糖≥11.1 mmol/L,糖化血红蛋白≥6.5%;初次被诊断为2 型糖尿病;对本研究药物无过敏史;视、听觉正常;知情并签署同意书。 排除标准:伴有肝、肾功能衰竭者;合并自身免疫系统疾病者;存在恶性肿瘤者;伴有精神异常者;入组前接受过相关治疗者。
对照组采用二甲双胍(北京太洋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23202,规格:0.5 g/片)治疗,初始剂量0.5 g 随餐服用,2 次/d,之后按照每周增加0.5 g的标准逐步增加剂量,最大剂量为2.0 g/d。 若患者血糖水平控制不佳,则可将最大剂量调整为2.5 g/d,随三餐分次服用。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利格列汀片(成都倍特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233760,规格:5 mg/片)治疗,口服5 mg/次,1 次/d。两组均持续治疗3 个月。需注意,定期随访,告知患者遵医嘱的重要性,同时对患者日常饮食、运动予以指导。
(1)临床疗效:空腹血糖<6.1 mmol/L,餐后2 h 血糖<7.8 mmol/L 为显效; 空腹血糖6.1~6.9 mmol/L,餐后2 h 血糖7.8~11.1 mmol/L 为有效; 症状及体征无变化,甚至加重为无效。 临床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2)胰岛β 细胞功能指标:治疗前、后,选用稳态模型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β 细胞功能指数(HOMA-β),HOMA-IR=FCP×空腹血糖/22.5,HOMA-β=20×FCP/(空腹血糖-3.5),FCP 即空腹胰岛素。 (3)血糖水平:治疗前后,抽取患者空腹静脉血5 mL,以速率2 500~3 000 r/min、半径15 cm 离心10~15 min,分离血浆,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以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糖化血红蛋白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4)不良反应:包括皮肤过敏、呕吐、腹泻等。
采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治疗前,两组胰岛β 细胞功能指标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HOMA-β、HOMA-IR 水平均较对照组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2 两组2 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 细胞功能指标比较()
表2 两组2 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 细胞功能指标比较()
组别HOMA-β治疗前治疗后images/BZ_125_1874_643_1897_674.pngHOMA-IR治疗前治疗后对照组(n=35)观察组(n=35)t 值P 值16.34±1.49 16.44±1.65 0.266 0.791 36.21±1.84 48.81±2.51 23.952 0.000 5.12±0.84 5.21±0.95 0.420 0.676 2.26±0.15 3.39±0.22 25.107 0.000
治疗前,两组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餐后2 h 血糖均较对照组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3。
表3 两组2 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比较()
表3 两组2 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比较()
组别空腹血糖(mmol/L)治疗前治疗后images/BZ_125_1074_1443_1097_1474.png餐后2 h 血糖(mmol/L)治疗前治疗后images/BZ_125_1663_1441_1686_1472.png糖化血红蛋白(%)治疗前治疗后对照组(n=35)观察组(n=35)t 值P 值12.61±1.41 12.72±1.55 0.311 0.757 6.72±1.21 5.11±1.06 5.921 0.000 16.75±2.31 16.87±2.32 0.217 0.829 8.03±1.32 7.04±1.01 3.524 0.001 11.51±2.09 11.24±2.19 0.528 0.600 7.16±1.02 6.29±0.91 3.765 0.000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4。
表4 两组2 型糖尿病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n(%)]
2 型糖尿病是内分泌科常见疾病,该病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且早期患者病症并不典型,随着疾病进展,血糖水平逐渐升高,患者通常才会出现“三多一少”典型高血糖症状。该病病程较长,且临床致残、致死率相对较高,不仅增加患者家庭经济负担,同时还会威胁患者生命,增加社会负担。故探究一种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案是临床医师、专家关注、研究糖尿病的热点。
二甲双胍作为治疗2 型糖尿病的常见药物,其经给药充分进入人体内后可明显提高外周靶组织摄取葡萄糖的能力,并提升其对葡萄糖的利用能力,促使患者血糖水平保持平稳[6-7]。 同时该药还可降低游离脂肪酸、改善体质量及胰岛素抵抗。但临床实践发现,该药需要联合其他药物共同治疗,才能发挥其最佳降糖效果[8]。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糖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HOMA-β、HOMA-IR均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在初诊2 型糖尿病中,利用利格列汀与盐酸二甲双胍联合治疗能够更好地改善患者的胰岛β 细胞功能指标,降低血糖水平。 分析其原因为,利格列汀主要通过增加活性肽来促进胰岛素分泌,即促进胰岛β 细胞新生,提高胰岛素的分泌功能,能够有效降低血糖水平,且该药服用后,对肝肾功能无影响,并且不会使体质量增加,药物安全性高[9-10]。此外,利格列汀的药物活性会随着血糖水平的降低而减弱,从而保障靶器官对葡萄糖的利用及摄取能力进一步提升,确保其血糖水平得到有效控制。 利格列汀与盐酸二甲双胍二者通过不同的病理机制发挥协同降糖作用,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此外,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相近(P>0.05),说明加用利格列汀并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药物安全性高。
综上所述,对于初诊2 型糖尿病患者,利用利格列汀与盐酸二甲双胍联合治疗的效果确切,能够改善其胰岛β 细胞功能,降低血糖水平,且安全性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