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问题解决的高中体育教学法研究与实践

2024-01-25 19:29郭安辉
高考·下 2023年11期
关键词:研究与实践问题解决高中体育

郭安辉

摘 要:研究以问题解决为目的,汇总高中体育教学开展方法。首先,从内部与外部两个方向,分析高中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其中涉及课中教学方法、课堂主体地位、学校与家庭、学生与教师在教与学过程中的问题和成因。其次,以解决问题为目标,基于内部问题成因,提出“理论教学法”“趣味教学法”“分层教学法”。文中基于外部问题成因,制订以信息化技术调整体育教学占比、提高体育教学效率、改善家长传统认知等策略,希望本研究能够为推进高中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助力。

关键词:问题解决;高中体育;教学方法;研究与实践

体育属于建设民族体魄的根本,其不仅是单纯的体育锻炼,更包含学生体能素质、体育修养等方面的教学。在现阶段所开展的高中体育教学活动中,存在部分问题,具体呈现于教学活动、学习环境、学习主体等方面。此类问题直接影响高中体育的稳步开展。以问题解决为目的开展高中体育教学,可在革新传统教育理念的基础上,针对性发展学生体育素养和体育技能,使体育教学能够在不同时期均能焕发出活力与生机。为此,基于问题解决为目标制订高中体育教学计划势在必行。

一、高中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高中属于关键且特殊的学习阶段,此阶段学生不仅面临高考,更要获得综合素养与专业技能。体育属于高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结合现阶段高中体育教学的开展情况来看,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大多体现在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涉及教师、家长、学生、教材等诸多因素,一定程度上影响高中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为此,有必要基于问题解决的角度,分析高中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以此制订更精准的教学指导计划。

(一)内部问题原因

内部原因集中于教师教学能力、教学方法、教学环境等,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教学方法亟待创新。传统教学模式多以“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为主,即教师开展关于体育技能的讲解与演示,学生根据教师动作进行模仿,此方式比较枯燥乏味,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同时,体育教学涉及诸多理论知识,如“太极拳”等项目内容,均需要在演示动作姿势的基础上,传递太极拳有益于身体健康等思想。但高中生的思维较为活跃,普遍认为太极拳属于老年人开展的运动,此时,再依照教案或是PPT等形式传递太极拳概念,难免打消学生学习积极性,影响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2.教学重心偏移。重心偏移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为过于重视教学目标的达成,即围绕技能培养,缺乏趣味引导;其二,频繁采用“放养”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过多的自由活动时间,导致教学重心偏移“趣味”,影响最终教学效果。如何协调“快乐课堂”与“高效课堂”之间的关系是每名教师亟待思考并要解决的问题[1]。3.忽略学生主体地位。进入高中阶段,学生大多具有自我意识,有更多自主决定权。此背景下,强硬的教学方法易引起学生出现抵触情绪。而为节约课上教学时间,教师大多按部就班地完成教学计划,忽略学生在课中的学习体验,影响高中体育教学活动的稳步开展。

(二)外部问题因素

影响高中体育教学活动开展的外部因素大多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学校过于重视学生升学率,体育课时分配较少,并且常出现被文化课程占用的情况。同时,因校内资源有限,能够为学生提供的体育设施种类较少,影响学生在体育领域的多元化发展。第二,家长对于体育运动存在刻板印象,认为学生获得基础的体育技能即可,关于身体素质上的锻炼,均可从日常的上下楼、走路等来进行,节约的时间好学习文化课程,此种对体育运动的消极认知也影响学生体育运动活动的参与积极性。第三,受到考试压力影响,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參与热情普遍偏低,运动态度不端正、身体素质过差等情况屡见不鲜,缺乏阳光、活力、自信特质,影响体育运动活动的稳步开展。

二、基于问题解决的高中体育教学方法探析

(一)围绕内部问题成因,完善教学过程方法

1.提高理论知识讲解能力。结合高中生身心特点不难发现,学生对竞技类、对抗性运动项目的参与热情普遍偏高,而对于理论知识强且节奏偏慢的运动缺乏兴趣,根本原因在于,学生并非充分了解并感受到此类运动的魅力。传统武术、太极不仅注重技能的传授,更强调理论知识的讲解,包括武术蕴含的精髓和具有的崇德、尚武、修身精神,均需要教师通过理论讲解,帮助学生掌握武术等运动的不同之处[2]。为此,教师应针对不同运动特点,采用不同的理论讲解方式,引导学生在参与体育运动的同时,理解其带有的传统文化思想和人文特色,为提升高中生体育运动能力,推进其实现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如以“武术”为例,武术项目最早起源于中国,可追溯到原始社会。在原始社会中,因自然环境恶劣出现“人少兽多”的情况,为在自然环境中生存,人们在不断的搏斗中衍生出一些攻防手段和搏斗捕杀技能,包括“拳打脚踢”“指抓掌击”“跳跃翻滚”等,这也是武术的萌芽。随着时代的发展,武术开始成为一种古代军事战争技术,习武开始作为当时人们防御敌人进攻、强身健体的重要方式。直至明朝时期,武术走向发展的高潮,许多武术流派崛起,此时出现许多武术文化内涵、理论知识等内容。如今,武术更依附于养生和健身,并在2020年被纳入第四届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正式比赛项目等。为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教师可结合信息技术,收集更多关于武术的理论知识,通过视频、相关电影片段等资源,向学生传递武术运动理论,强化学生“习武先习德”的观念,使“武德”“武礼”能够贯穿于理论教学始终,以此明确学生学习武术的意义。在讲解理论知识后,穿插一些技能动作讲解,便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内化与吸收,促进学生将所学应用于实际,为提高其理论与实践能力奠定基础。此方式能够精准且全面地向学生传递不同体育项目的特点、文化、精神,介绍武术的起源也能带领学生从传统文化层面形成对运动项目更深层次的理解,真正为提升高中生体育运动能力和体育素养奠定基础。

2.开展游戏互动训练。高中生面临高考压力,无论在学习还是生活中大多会产生一种焦虑情绪,此过程中,体育运动可帮助学生调节身心,起到解压的作用。游戏互动训练可帮助学生排解负面情绪,趣味运动游戏也能为学生带来真实的快乐,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接纳并参与体育运动[3]。但结合现阶段高中体育教学内部问题成因来看,许多教师并未平衡好趣味游戏和教学重心之间的关系。为此,教师应充分把握教学目标,根据学生学情设置游戏互动训练,避免出现放任游戏“掩盖”运动或是运动强度过高等情况的出现,真正在凸显体育运动优势的同时,使每名学生均能逐步掌握运动技能,实现体育运动习惯的养成。

以“篮球”教学为例,可引入“四角传球”游戏活动,该游戏主要为检验学生篮球技能和与团队成员的默契,学生之间需要经过长期稳定的训练方能掌握其中技巧。为增强训练的趣味性效果,亦为达成体育教学目标,缓解学生消极情绪,可在游戏中融合竞赛机制。首先,将学生分为不同小组,以团队为单位开展练习与竞赛;其次,组成小组的队伍需要在练习结束后参与限时比赛,即在规定的时间内考查哪一小组丢球次数最少且传球速度最快为获胜。获胜小组可适当减轻训练强度,获得更多自由活动的时间;而失利小组则需要反思团队内部的默契与技能掌握情况,适当增加队形和抛接球训练。为优化游戏情境,增强学生的运动体验,还可增设一些趣味环节,如“下战书”“观战”等,通过“下战书”增强学生竞赛热情;结合“观战”帮助学生总结更多的篮球运动经验,使每名学生的运动技能均能在竞赛中得到稳步提升,真正在缓解学生高考压力、消除负面情绪的同时,实现高中体育教学目标。此方式不仅融合趣味元素,确保体育运动活动的顺利进行,更融合现阶段体育教学主旨,为学生提供更多参与互动的机会。

3.融入分层教学指导。基于高中体育教学问题成因不难发现,学生主体地位无法在课上凸显,是影响体育教学活动推进的主要原因之一[4]。高中生成长环境不同,对于体育的兴趣程度存在明显差异,为此,在提高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的过程中,除改变传统教与学的方法以外,还应摒弃以往“一概而论”的教育思想,即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制订分层教学目标和教学标准,向学生提供更加精准化的教学指导,为达成因材施教教学目标奠定基础。分层教学即教师根据学生现阶段知识与能力水平、运动潜能等情况,将学生科学地分成水平相近的群体并开展区别且精细化教学,这些群体在教师的分层策略指导下,可得到最好的提升与发展。分层教学又被称为能力分组和分组教学,迎合不同学生成长与学习需要,可在改变应试教育模式的基础上,带领学生在相对轻松的环境下观察、掌握自身进步情况,获得理想的教与学成果。为此,教师应将分层教学融入高中体育课堂中,为强化体育教学效果,推进学生在体育领域的发展奠定基础。

如以“田径”项目为例,在体育高考中包含100米、800米跑项目。虽然项目带有统一化标准,但学生的表现情况存在明显差异,分层现象较为严重。如许多身体素质较为良好且运动技能优越的学生能够轻松获得理想的成绩,但运动水平偏低的学生即使拼尽全力也难以达到及格标准。田径与其他运动项目存在明显差异,学生只能循序渐进地获得提升。针对此,教师便可引入分层教学理念,将看似无法完成的训练目标划分为不同等级,引导学生专注于本层级训练任务,再逐步提高训练难度,以此消除学生因训练强度过大而产生的畏难心理。如体育高考中的800米跑项目,划分优秀、良好、及格等级,不同等级设置不同实现方法。在分层训练过程中,可参考体育高考项目标准,并将层次划分为A/B/C三种,同时,发布不同的训练任务。如针对C等级学生,组织其完成“贴报纸跑”任务,将报纸贴在胸前一臂处,起跑后松开报纸,保障报纸能够贴于胸前,以此帮助学生体悟速度的变化。针对B等级学生展开“变速跑”训练,要求学生组成一路纵队匀速跑,在跑步进行中,队伍的最后一名成员需要陆续且快速超越队伍抵达排头位置,以此类推循环往复。针对A等级学生,可采用间歇跑、重复跑训练,前者即利用直道加速、弯道调整的方法,提高跑步速度;后者融合150米或是200米快速跑,重复6~8次,以此增强学生耐力。不同训练任务对应不同学生等级,可迎合学生体育运动需求,更在突出其课上主体地位的同时,确保高中体育教学活动的稳步开展,真正达成解决问题、因材施教的教学目标。

(二)结合外部问题因素,创造信息化学习环境

基于影响高中体育教学的外部问题成因来看,主要体现在学校、家庭、学生三个方面。为此,可借助信息技術构建信息化学习环境。具体而言,现阶段学校在体育课程分配上存在不合理的情况。为此,学校可搭建微信公众号平台,将体育运动相关知识以视频和图片的形式分享,学生可根据自身薄弱环节进行学习板块的选择,由此实现技能的提升。此外,用微信平台传递体育运动知识,也能解决课上教学质量和效率问题。例如,在羽毛球核心力量的讲解中,整理学生在深蹲、慢跑训练中的常见错误,定期推送羽毛球核心训练的纠正方案,以此深化学生对羽毛球运动的技能掌握[5]。针对因家长刻板认知而引起的外部问题,可定期开展亲子类运动活动。如学校积极与社区合作,为家长和学生提供共同运动的平台。同时,在微信公众号内宣传历届学生在体育领域取得的成就,播放体育运动员参与比赛的视频等,通过体育精神的传递,使家长和学生均能理解体育运动的意义。针对部分学生体育运动热情不足问题,可结合信息技术开展互动交流活动。如组织学生在课后阶段,分享自主练习的视频,并阐述学习后的心得体会,营造一种“全班共同运动”的良好氛围。除此以外,还可组织学生开展生生评价,如阐述其他同学的优势,并了解自身不足,向其他同学请教修正意见等。这种方式不仅增强高中生体育运动意识,更为学生提供了自由发表言论的平台,学生可在特定的平台中阐述自己对于体育运动的观点,并逐渐形成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值得注意的是,影响高中体育课程开展的外部问题成因较多,教师还需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了解每名学生的真实需要,掌握现阶段的教学障碍和学生学习困境等,以制订更加精准化的教育策略,为实现解决教学问题目标,达成因材施教标准奠定基础。

结束语

总而言之,问题解决下的高中体育教学目标并非一蹴而就,教师需要在把握现阶段高中体育教学问题的基础上,合理且精准化制订解决对策,以推进高中体育教学活动的有序进行。基于高中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来看,包含内部问题和外部问题两种,其中内部问题体现在教师教学方法、手段、模式方面,外部问题涉及学校、家庭、学生三方主体。为此,针对课上教学活动应注重理论知识讲解,并融合趣味和分层教学理念,以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实现教学方法的革新。针对外部问题成因,可融合信息技术,构建微信公众号平台,为帮助学生构建更为良好的体育学习条件和运动空间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孙莉莉.全民健康战略下优化高中体育教学方法的研究[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2(21):19-20.

[2]胡莉.高中体育教学中游戏方法的合理运用[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2,7(11):21-22.

[3]陈秀雹.高中体育教学中学生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1(9):16-17.

[4]黄敏慧.新课改下高中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应对措施[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0(24):28-29.

[5]吴占春.新课标视域下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内容校本化的实践研究:以莆田第五中学为例[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9(15):103-105.

猜你喜欢
研究与实践问题解决高中体育
基于TBL教学模式下高职院校photoshop课程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问题解决”课堂教学模式
浅谈小学数学问题解决认知模型
机械类专业校企合作方式的研究与实践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问题解决能力
高中化学“问题解决”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高中体育训练中分层训练法的应用
农村高中体育教学方法创新
高中体育教学休闲生活化模式探究
新课改下如何建立高效和有效的高中体育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