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理念下的家国情怀素养教育研究

2024-01-25 17:41李博
高考·下 2023年11期
关键词:家国情怀历史教学立德树人

李博

摘 要: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三《文化交流与传播》是在必修课程基础上的递进与拓展,是促进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重要路径。为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教育任务,教师可抓住历史事件中的“人”与“魂”,从“教”“学”两方面入手,既要注重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要开阔国际视野,培育学生的人类共同命运意识。

关键词:文化交流与传播;历史教学;家国情怀

选择性必修三《文化交流与传播》课程以展示人类文明的发展进步历程为主,内容涉及古今中外的不同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家国情怀载体。“家国情怀是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的人文追求,体现了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情感,以及对国家的高度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价值关怀,要充满人文情怀并关注现实问题” [1]。因此,通过《文化交流与传播》课程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素养,既是落实课标要求,也是实现学科育人价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一、两种载体——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中的家国情怀

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历史教育主要通过文字符号组成的各种记录来形成历史表象,即历史人物、事件及其存在并活动期间的时间、空间在学生头脑中的再现[2]。故而,教师可从历史学习最基本的人物与事件出发,以此作为落实学生家国情怀教育的主要载体。

(一)以人传神,历史人物中的家国情怀

历史人物是高中历史知识的重要组成要素,是学生认识历史、理解历史的重要途径。就《文化交流与传播》课程而言,教材蕴含着形形色色的历史人物,教师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对重要历史人物的形象进行分析,突出其内在的精神品质。

一是可从整体视角,以民族作为“历史人物”,以整个民族的精神品质来进行家国情怀教育。例如,在讲述“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相关知识时,教师除了展示核心的“中原”地区的发展外,还可对其他地区的文化发展,包括古华夏民族与周边民族、部落的文化交流与交融进行强调,通过联系必修课程中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形成与发展的相关内容,来突出中华民族早期多元一体的历史发展格局。

二是可基于某种共同精神品质对历史人物进行整合。如以“爱国情怀”为主题,整合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和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通过一个明确的主题来引导学生认识人物背后深层次的精神品质。

(二)以事传魂,历史事件中的家国情怀

《文化交流与传播》教材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事件,尤其是在第三、四、五单元,教材分别以人口迁徙、商贸和战争活动三种类型的历史事件对文化交流与传播的方式进行了概括,其所占课时量约为整个课程的50%,是历史事件最为集中的部分。

例如,在“华工与美洲、大洋洲的开发”部分的教学时,教师可抓住西方列强的殖民活动,联系必修课程近代史相關内容,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会有大量华工流落他乡?结合时代背景,以侵略和反侵略为视角,引导学生认识近代以来无数仁人志士为挽救民族危亡而开展的一系列救亡图存运动,突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

二、两条路径——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落实家国情怀素养教育

由于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的过程,教学是激发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促进新的知识经验“生长”的过程,知识的获得是师生之间相互作用、共同建构的结果[3]。因此,对学生的家国情怀教育也应从“教”和“学”出发。

(一)以“教”为引,深刻理解,选择合适教法

1.以问题为引领,激发探究意识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指出:“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绝不是取决于对现成的历史结论的记忆,而是要在解决学习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历史,在说明自己对学习问题的看法中解释历史 [4]。”故而,教师要学会运用史料创设问题情境,开展探究式的历史教学。

例如,以“张骞出西域”为例,教师可出示以下材料:

材料一:沙碛之地,水草难行,四面危,道路不可准记……以其地道路恶,人畜即不约行……瞬息之间不知所在,由此数有死亡。

——《史记》

材料二:单于留之……留骞十余岁,与妻,有子,然骞持汉节不失。

——《史记》

材料三:是骞之出也……跋涉于冰天雪碛之中,困顿于酪食毳衣之乡,往往数日或数十日不得食。

——《陕西乡贤事略》

然后从外部环境条件(怎样?)到张骞的个人精神品质(是什么?),再到整个事件的历史影响(有什么?)进行逻辑性的问题链设计,引导学生在感悟人物精神品质的过程中理解张骞“凿空”之旅对中华民族及世界的历史意义。

2.以情境为体验,加深历史感悟

由于“历史是过去的历史,历史知识具有鲜明的过去性特征,学生要了解和认识历史,需要了解、感受、体会历史的真实情况”。因此,教师要重视历史情境的创设,通过开展历史情境活动,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体验和感知历史。

同样以张骞的凿空之旅为例,教师可用“胡椒”“胡瓜”等带“胡”字的实物进行导入,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它们的命名都带有胡字?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入主题。并且,还可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通过视频影音等感官途径再现张骞出使西域的历史过程,使学生能够突破一定的时空限制进行直观的历史感受。

当然,历史教学中的情景体验除了通过影音视频资料进行时空还原外,还能以学生第一人称代入式的角色扮演来开展。具体而言,可分为现实场景的历史情景剧扮演和人工智能时代的VR、元宇宙体验(感官带入),引导学生以一种“神入”的姿态代入历史人物,以第一人称视角体会角色的一言一行,通过有血有肉的人物扮演来体会其中的家国情怀,实现历史教育的启迪作用。

(二)以“学”为本,发挥主体意识,自觉发展核心素养

1.勤于思考,发展历史思维能力

目前高中阶段的历史学习无论是从教材还是高考来看,都体现出对学生历史学科核心思维能力的要求。(如教材栏目中的“学思之窗”“探究与拓展”及高考中的评述、论述等新题型)故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对学生学科思维的训练,发展学生学习历史的专家思维。如《古代人类的迁徙和区域文化的形成》一课,教师可设问:古代印欧人为什么要进行大规模的人口迁徙?从生活习性、自然环境、民族性格、文明发展等视角,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发散学生的思维。

2.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做好课前准备与课后巩固

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是一个循环往复,不断进步的过程。除了要在课堂上有意识地渗透核心素养外,还要引导学生学会利用课余时间去主动发展。究其实质,一是要做好对已学知识的复习巩固,如采用思维导图,按照一定的历史思维逻辑对所学内容进行重新建构;二是要做好预习准备,利用“学案”,通过完成导学任务来实现对知识体系的基本认知。

例如,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在正式上课前,可先引导学生阅读《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引导学生思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要包含哪些内容?是否有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核心理念的认识?

3.学会交流互助,打造学习进步共同体

“学习”往往需要通过一个“学习共同体”的合作互动来完成,共同体内部成员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人际关系是知识建构活动中的重要影响因素。一般而言,学习共同体包括学习者和助学者两个方面。故而,既要关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也要注意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探究,可适当设计一系列有针对性的交互性活动。

例如,在“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相关知识学习时,教师可以小组探究的形式,引导学生依照历史时空顺序梳理,结合政治所学,思考当今社会我们应该怎样对待本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在跨学科知识的联系中进行能力提升与素养落地。

三、两个方向——国际国内双重视野下的教学思路

(一)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要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5]。”

因此,对《文化交流与传播》课程的教学,教师可以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为基础,对教材内容进行重新整合,通过梳理中华文化的历史发展脉络,引导学生在千年的历史传承中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特点与价值。

例如,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一课教学中,教师或可展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系列讲话与相关视频资料,帮助学生直观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概念及重要的历史意义。之后引导学生按照时空顺序梳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发展脉络,引导学生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与特点。

例如,在中华文化的起源发展阶段,教师可通过展示不同时空的文化遗址(如山西陶寺、良渚古城等)来引导学生感悟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与“多元一体”;在交流碰撞阶段教师可以不同时期的中外文化交流(如古代的“三教合一”和近代的“西学东渐”等)来突出中华文化“博采众长”“兼容并包”的发展特点。最后,教师还可设计一些课堂交互活动,如请同学分享自己身边所了解到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习俗、家风礼仪等),来提升学生课堂参与度、活跃课堂氛围,使历史课堂教学回归现实,加强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另外,由于學习历史的目的在于更好地认识现在和展望未来,故而教师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要注意引导学生认识其所蕴含的当代价值,要理解新时代我们应当怎样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例如,教师可引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通过引导学生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进一步树立对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

(二)培育人类共同命运意识,开阔国际视野

《文化交流与传播》课程在内容要求上强调尊重世界文明的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在学业要求上强调通过学习,开阔国际视野,增强国际理解,拥有博大胸怀,树立爱国主义和关怀人类共同命运的观念[6]。

第一,从教材结构来看,在内容设置上主要有两个突出特点。第一,注重结合中外历史,以求全面、准确地反映主题内容。具体而言,《文化交流与传播》教材大致可划分为“文化的起源与发展”“文化的交流与传播”“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三大模块。其中,模块一中的中外历史被分别集中为“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与“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两大主题进行并列呈现。模块二与模块三中的中外历史则被分散融入具体的课文之中。例如,第14课《学校教育的发展》既涉及中国古代官学与私学的发展,也包含古希腊学校的产生与近代欧洲“大学”的发展。在“博物馆的建设与发展”子目中,教材则对古今中外的著名博物馆进行了归纳呈现,内容设置注重中外历史的结合。

第二,突出世界史内容,展现全球视野。《文化交流与传播》教材由六个单元和一个活动课组成,共计42个子目(不包含活动课),其中单独由世界史内容组成的子目有18个,约占整本教材的43%,以第2、3单元为主;内容既涉及世界史也包含中国史的子目有20个,占比约为48%,主要集中在教材的后3个单元。由此可见,世界史相关内容是选择性必修三《文化交流与传播》教材内容的主要组成部分。

此外,根据课标对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水平的划分来看,能够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优秀传统文化,把握世界历史的发展进步历程正是学生家国情怀素养水平深入发展的具体表现。因此,在《文化交流与传播》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可突出全球史观,渗透人类共同命运意识,开阔学生的国际视野,以实现学生家国情怀素养水平的深层次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选择性必修三《文化交流与传播》教材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是家国情怀素养培育的重要载体。教师可通过问题引领、情境体验、史料研习等多种途径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在师生共同探究的过程中实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感悟人类命运共同体精神,开阔国际视野。最终实现家国情怀素养的深层次发展,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教育任务。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2]赵克礼.历史教学论[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4]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EB/OL].(2017-01-25).http://www.gov.cn/zhengce/2017-01-25/content_5163472.htm.

[5]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6.

[6]教育部.普通高中教科书历史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猜你喜欢
家国情怀历史教学立德树人
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家国情怀教育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浅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实践立德树人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高中历史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论历史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理念的应用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核心素养与语文教学的家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