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双减” 让高中物理作业设计有意义

2024-01-24 23:27:33孙婷
高考·上 2023年11期
关键词:具体策略作业设计双减

孙婷

摘 要:在高中物理课程的教学当中,做好作业的减负与提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不仅可以减少学生做作业的总量和时长,有效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同时还可以让班级内更多的学生把时间放在对学科知识的学习与探究上,真正意义上改变以往学生对物理作业不感兴趣、难以高质量完成的局面。鉴于优化高中物理作业设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本文在深入分析和研究了当前作业设计的形式基础上,试着从“设计生活化的作业”“设计维度化的作业”“设计层次化的作业”“设计合作化的作业”“设计实验化的作业”等方面来展开论述和说明,希望以此来让新时期的高中物理作业设计更加符合学生学习的需要,能够有效达到减负、增效、提质的效果。

关键词:高中物理;“双减”政策;作业设计;有意义;具体策略

“双减”政策尤为强调学科教学的减负与提质,而在高中物理课程教学当中,优化作业的设计是关键。但是,就目前学科教学的形式来看,在设计物理作业的过程中还是有不少的问题 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和处理。如“作业设计缺乏与学生生活经验关联”“作业设计难以调动学生的感官参与”“作业设计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作业设计没有突出学生合作的优势性”“作业设计轻视了实验的作用”等,也正是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学科教学质量的提升。因此,作为教师,需要在认清当前高中物理作业设计中的不足基础上,试着为学生设计和布置更多个性化十足、内容丰富多彩的作业,以此在提高作业设计的质量基础上,让学生对于物理作业的完成变得不再抵触和畏惧,真正意义上让物理作业的设计成为学生学好高中物理这门课程的助力。

一、“双减”政策下高中物理作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一)作业设计缺乏与学生生活经验关联

在高中物理课程的教学当中,想要激活班级内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发现物理学科与现实生活之间存在的关联性,作为教师,需要将作业的设计与生活实际进行关联,试着为学生设计一些贴身生活的作业[1]。但是,在传统教育思维的作用和影响下,教师对于生活化作业的设计并未给予太多的关注和重视,在设计课后作业时,依旧以完成课后练习题为主,传统的作业设计,并没有很好地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实现学生学以致用能力的提升。

(二)作业设计难以调动学生的感官参与

在高中阶段的物理学科教学当中,因为作业的完成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大多数的学生对于物理作业的完成缺乏兴致,很难以积极主动的姿态去完成教师所布置的作业。此时,优化作业设计,为学生设计一些内容丰富、极具个性化的作业势在必行。但是,就目前学科教学的形式来看,教师所设计的作业存在内容单调、难以激起学生多感官参与的问题,也正是这一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作业设计的实效性。

(三)作业设计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

在传统学科教学思维的作用和影响下,教师在课堂教学阶段往往侧重于学生对一些学科知识的学习与记忆,至于学生完成作业的好坏则很少去关注并予以重视,更不要说将作业进行一定的合理化分层,导致所开发和设计的一些作业形式化严重,完全忽视了学生完成课内分层作业的时间和精力上存在的缺陷和不足,不同学生之間很难通过对物理作业的完成来达到巩固课堂所学的目的[2]。

(四)作业设计没有突出学生合作的优势性

小组合作一直都是学生学习与探究物理知识最常用的手段,其具有其他学习方式所不具备的优势性,尤其学生借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可以快速攻克学习上的重难点。可以说,小组合作一直都是学生深入教材文本、透彻理解教材最有效的手段。但是,在设计作业时,一些教师往往忽视了学生彼此间的合作,所设计的作业大多需要学生独立完成,导致学生间的合作减少,其势必会影响小组合作优势性的发挥。

(五)作业设计轻视了实验的作用

高中物理是一门比较强调实验探究的课程,只有加强并做好学生实验方面的教学工作,学生才可以在亲自动手做实验的过程中去更好地验证自己的猜想,得出自己的观点。但是,一些教师为了不耽误教学的进度,做到省时省力,直接忽略了实验探究环节的设置,就算是有实验,也只是让学生观看相关的实验视频为主。很显然,这样的教学行为势必会影响学生在物理课上的整体学习。

二、“双减”政策下高中物理作业设计的具体策略

(一)设计生活化的作业

高中物理是一门与生活实际关联密切的课程,将物理教学融入和渗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当中,其不仅可以达到激趣的作用,同时还可以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实现学生物理核心素养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在设计作业时,需要格外强调学生在具体生活场景内的学习与探究,通过为学生设计一些生活化的作业,进而让学生在完成作业中逐渐学会利用所学的物理知识来解决和处理生活当中的问题,锻炼和提升自身的学以致用的本领[3]。

例如:在“重力与弹力”一课的教学当中,设计了

(1)列举存在于现实生活当中的重力与弹力的实例。

(2)利用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思考并推测“如果我们利用不同的力道来推同等质量、大小相同的小球以及用同等力道从不同方向推动同等质量的小球,其具体结果如何?”的实验结果。

(3)结合生活实际,说一说为什么蹦床运动员在蹦床的时候可以跳得很高?其原因具体是什么?

(4)当我们扔掉自己手中的铅笔,拖动放置在桌面的书籍时,会有什么现象发生?具体是什么样的原因引起这样的变化呢?

可以说,此次生活化作业的开发与设计,不仅让更多的学生在完成作业中逐渐意识到物理课程与生活实际之间存在的紧密练习,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的精神。同时也让学生在高质量完成作业中感受到学习物理知识的价值所在,真切地感受到物理作业在生活中的温度性。因此,在接下来的高中物理课上,需要教师愈加地强调生活化作业的设计。

(二)设计维度化的作业

只有为学生设计一些不拘一格、具有创意的作业,才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多感官参与,让学生在完成作业中去全方位、多角度地认识事物。因此,在课程教学阶段,需要教师试着将各种作业进行有机整合,以多种形式来呈现和展示给学生,进而让学生通过对作业的完成来获得综合全面的发展与提升。

例如:在“电磁感应现象及应用”一课的教学当中,设计了

(1)想一想:在初中的时候便学习了产生感应电流的方法,那么,请回忆一下具体是什么方法?

(2)说一说:法拉第磁生电的理论其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其经历了哪些过程?

(3)答一答:电磁感应使得变压器工作,那么,电磁炉跟电磁感应之间具体有什么关系?

(4)练一练:思考,如果我们在通电直导线旁边放置一个矩形线圈,那么,试想一下,我们具体应该如何操作才能让矩形线圈中产生感应电流?

可以说,此次需要学生多感官参与而完成的作业设计,不仅让作业的形式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一改以往课后作业形式单一、内容枯燥的局面,做到了作业设计的推陈出新。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动手能力和智力的同步增长,一定程度上突出了作业设计的维度性。因此,在接下来的物理课上,需要教师从学生的多元智能的开发入手,多试着为学生设计一些维度化的作业,进而让学生在多感官参与的过程中受到一定的启发,真正意义上让学生在物理课堂上的学习有意义、有效果。

(三)设计层次化的作业

由于学生之间是有所区别的,因此,在设计作业时,需要教师充分考虑到学生间的差异性,在尊重差异的基础上,做到因材施教。也只有让班级内成绩比较优异的学生有作业去完成,让班级内成绩较差的学生能够去完成一定的作业,才能让所有的学生在完成作业中有所感悟和提升。因此,在设计作业时,需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自由选择,在不给学生贴标签的基础上,要求学生按“需”做作业。

例如:在“导体的电阻”一课的教学当中,设计了

针对基础一般的学生:

(1)思考并回答“导体电阻具体由哪些因素所决定?”“要剖析一个物理量与几个因素之间的关系,具体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方法?”的问题。

(2)理解电阻率的物理意义,并在此基础上回顾导体电阻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定量关系,梳理导体电阻规律的内容,并利用自己的语言来进行举例和说明。

针对基础较强的学生:

(1)科学设计一个测电阻的电路图,并将其绘制在白板上,然后观察实验板,思考该如何去改变L、S和材料。

(2)试着从“如何改变金属丝的长度”“如何改变金属丝横截面积?”“如何改变导线材料?”三个问题当中任意选择一个,并就所选择的问题展开交流和探讨,进而总结得出自己的答案,以此来让更多的学生在交流和讨论中养成积极地进行科学猜想的意识和能力,让更多的学生在物理课堂上能够更好地了解实验设计的基本程序、特点,真正做到学有所获。

毫无疑问,分层作业的设计,其不仅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满足了班级内所有学生做作业的需要。同时也充分给予了学生自由,让学生可以自由选择想要完成的作业,让整个作业的设计变得更有梯度,更好地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与提升[4]。因此,在接下来的物理课上,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以此来向更高层次发展。

(四)设计合作化的作业

新课改以来,教师一直大力倡导学生在课堂上的合作学习,而在“双减”的背景下,想要更好地落实减负与提质,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多尝试在课堂上为学生设计一些需要合作来完成的作业,通过学生与其他学生合作来完成这些作业,进而在合作中彰显团队的智慧,提高作业完成的质量[5]。

例如: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一课的教学当中,设计了

(1)以小组为单位,试着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合运动与分运动是同时进行的,因此,时间相等(  );合运动一定是实际发生的运动(  );两个夹角是90度的匀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一定也是匀速直线运动。

(2)继续以小组为单位,探究合运动與分运动的四个特性,并试着利用图表的方式来直观地呈现。

(3)小组内思考不在一条直线上的两个直线运动的合运动具体会有哪几种情况出现?

(4)小组内思考并回答“在抢险救灾当中,消防员有时需要借助消防车上的梯子爬到最高处进行作业,以此,为了节省救援的时间,在消防车前进的过程中,很多时候需要消防队员同时相对梯子进行匀速向上的运动,如果从地面看消防员的运动,那么,消防员可能做哪些运动?”

可以说,合作化作业的设计,不仅有效改变了以往作业设计只能学生独自完成的局面,实现了作业设计模式的优化与创新。同时也让更多的学生在合作完成作业中锻炼和提升了自身的合作意识和合作探究的能力,真正意义上让物理作业的设计优势性在“双减”政策下更加凸显,富有深度。因此,作为教师,需要重新认识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适时在课堂上为学生设计一些需要合作来完成的作业,以此来更好地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6]。

(五)设计实验化的作业

在“双减”政策下,不仅要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促使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而且要让学生做作业的质量有明显的提升,更加有效。因此,为了让高中物理学科教学逐渐回归常态,让班级内更多的学生对作业的完成变得不再抵触和排斥,还需要教师从学生实验探究能力的培养入手,适时在课堂上为学生设计一些以实验为主的作业内容。

例如:在“实验:探究平抛运动的特点”一课的教学当中,设计了

(1)思考:实验的目的、实验的原理、实验需要的器材有哪些?

(2)实验:分多个小组来分别探究平抛运动水平分运动的特点,并做好实验数据的记录工作。

(3)总结:对实验所得到的数据进行统一化的处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和研究,把握平抛运动竖直方向分运动的特点和平抛运动水平方向分运动的特点。

可以说,实验化作业的设计,其不仅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充分感受到物理的魅力,锻炼和提升了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同时也让更多的学生在完成作业中验证了自己的一些猜想,突出了物理作业的广度。因此,在接下来的物理课上,需要教师坚持实验化作业的设计。

结束语

总的来说,关注高中物理作业的设计,并始终坚持将其看作是学科教学的基础内容来展开,其不仅有效满足了“双减”政策对于学科教学的一般要求,让学生在完成作业中牢固了对所学知识的记忆。同时也为接下来教师更好地进行物理作业的设计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因此,作为教师,需要坚持从“双减”政策出发,始终把减负与提质放在首位,通过将作业的分配变得更加合理,进而通过减负提质来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有所发展,让更多的学生在学习与探究物理知识的过程中发现物理的真谛,并在班级范围内形成良好的教育生态。

参考文献

[1]周积玲.新课程理念下高中物理分层作业设计探究[J].甘肃教育研究,2022(1):85-87,94.

[2]严保华.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物理作业设计分析[J].数理化学习(教研版),2022(1):25-26.

[3]范毅.优化物理作业设计 提升学生核心素养:高中物理可视化作业的设计与实施[J].物理之友,2022,38(4):21-23.

[4]侯宏.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高中物理作业设计[J].中学理科园地,2022,18(3):6-8.

[5]赵伏莲.优化高中物理作业设计 落实“双减”政策[J].中学物理,2022,40(13):54-56.

[6]陆志磊.浅谈如何实现高中物理作业设计的个性化[J].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21(2):62-63.

猜你喜欢
具体策略作业设计双减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环球时报(2021-07-26)2021-07-26 06:17:00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科教新报(2021年15期)2021-05-12 18:59:56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基于大数据时代特征分析研发大数据分析平台的具体策略
多元化创设问题情境,激活生物课堂教学
考试周刊(2016年91期)2016-12-08 22:43:06
信息化时代下的高校图书馆管理探析
小学数学教学学习目标思考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探讨
文理导航(2016年30期)2016-11-12 15:26:32
关于优化小学语文作业的教学探讨
南北桥(2016年10期)2016-11-10 16:4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