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梅
摘 要:“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数字化的应用为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技术支持。数字赋能让高中语文课堂互动性、趣味性和创新性更强,教师借助数字化信息技术的帮助能够更好地观察课程达成度、教学指导度、学生参与度和课堂文化展示度,促进学生融入课堂探究过程中,主动思考和分析,提高课堂效率。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将数字化的优势彰显出来,更好地借助数字化观察课堂教学,调动学生的参与度,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关键词:数字赋能;高中语文;课堂观察
数字化的应用会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对语文学习充满兴趣,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有了数字化情境学生会在课堂上积极思考,促进学习目标的达成。教师借助数字化资源进行课程构建,会增加课堂的生动性和形象性,引导学生深刻理解语言知识,促进学生在整合中形成系统的语言体系,让数字化的优势彰显出
来[1]。数字化的应用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的教学情况、课堂性质以及课堂文化,通过直观展示的方式注重学习过程,引发学生思考,突出学生的中心地位,促进语文核心素养的落实和学生的发展。
一、观察课程达成度
(一)运用数字资源展示目标是否明确具体
为了使学生明确课堂学习任务和学习内容,教师要在课前为学生展示课堂学习目标,用目标引导学生探究,了解学习方向。数字化的应用具有便捷、快速、高效的特点,教师利用数字化信息设备展示教学目标,会促进学生明确课堂学习内容,在目标引导下建构知识框架,实现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例如:在学习《沁园春·长沙》时,教师在课堂伊始借助多媒体为学生展示学习目标:能通过品读富有表现力的词语,体会《沁园春·长沙》壮美、开阔的意境,体会年轻毛泽东以天下为己任的远大抱负,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热情。指导学生学习方向。当课堂结束时,教师再次呈现课堂学习目标,引导学生对照学习目标思考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是否实现了学习目标。数字化的应用推进了高效课堂的实现,有利于学生快速了解课堂目标的实现情况,更科学地调整教学,优化学习过程。
(二)运用数字资源呈现内容是否便于理解
教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为了使学生更好地了解知识,教师要通过精心设计、合理安排的方式引导学生探究学习内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数字资源呈现学习内容,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理解知识,提高语言能力。在课堂观察过程中,教师要观察教学情境的设计课堂,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情况,促进学生知识结构化,提升学生知识应用和灵活迁移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体验,积极加工语言知识,重视语言知识的时间,在语言加工中形成辩证思考能力。例如:在学习《雷雨》时,教师可以播放《雷雨》电影片段,引导学生融入情境,之后鼓励学生探究有关戏剧的背景知识,促进学生思考戏剧语言和戏剧冲突,在分析中探究人物语言和舞台说明。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会逐步地了解戏剧人物以及人物之间的关系,了解矛盾冲突以及最强烈的冲突。最后通过表演的方式来鼓励学生分角色表演。教师借助数字呈现学习内容,并引导学生探究,促进学生思考教学过程中教材是如何处理的,是否合理,课堂中生成了哪些内容,如何处理,是否彰显了学科特点和学科技能。借助数字化设备的帮助,教师会更科学地引导学生探究,参与学习过程,实现对语言知识的掌握。
(三)运用数字资源总结评价是否精准到位
课堂总结评价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教师要运用数字总结评价,分析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和参与程度,注重通过思维启发的方式来凸显教师的主导地位,引导学生基于情境和问题导向主动思考。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就会充分地发挥主观能动性。评价中教师要思考检测学习目标所采用的评价方式是否有效,是否关注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相关的评价信息,如何利用所获得的评价信息。例如:在学习过程中教师为学生设计单项选择题,课堂上通过IRS反馈系统,把答案直接反馈给教师,教师根据学生的答案统计学生回答问题的“正答率”,结合学生的答题情况评价学生并反馈教学,会更科学、准确、客观地评价学生,及时地指導学生,对学生进行点拨引导,促进学生快速掌握知识,实现对知识的深刻理解。
二、观察教学指导度
(一)借助数字资源,设计课堂环节
课堂教学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路者和指导者,要通过精心设计课堂环节的方式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在探究中深化对语言知识的理解,更好地掌握语言知识。为了使学生理解知识,教师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以问题为导向设计教学环节,注重学生的体验和感悟,促进学生在参与中内化知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起学生求知欲,带领学生感知教材、理解教材、巩固知识、运用知识、检查知识、技能、技巧等。同时要关注课堂导入,讲授新课,巩固新课和课后作业的布置,让学生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中主动参与,通过主动思考的方式理解知识。教师借助数字资源和数字技术应用到每一个教学环节会点燃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把目光集中在课堂学习过程中。例如:在学习《包身工》时,为了使学生了解包身工所处的生活环境,了解他们的生活状态,教师就可以通过图片展示的方式让学生直观地看到包身工的生活环境,增加课堂的生动性和真实性。每一个教学环节都生动、形象会促进学生关注课堂,主动地探究和思考。
(二)借助数字资源,丰富教学内容
在语文学习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进行语言建构与运用,通过主动探究的方式完成思维建构,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学生主动思考会更好完成对文本的深度解读,梳理出文本结构思路,欣赏文本整句的美感,赏析修辞手法和表达巧妙之处,实现学生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的提高。教师借助数字资源来丰富课堂内容,会点燃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在主动加工中更好地理解语言知识,提高思维品质。例如:在学习《屈原列传》时,学生对屈原的了解并不是很多,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的帮助,为学生呈现大量的数字资源,介绍屈原,鼓励学生在探究中了解屈原的个人信息,理解屈原忠心报国持身高洁的情怀。学生主动阅读数字资源,会了解更多的学习内容,在主动探究中开阔视野,增长知识[2]。在资源呈现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讲解是否有效,表达是否清晰,结构是否完整,提供的内容是否契合主题,并且简洁。教师提供丰富的内容会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探究过程中。
(三)借助数字资源,机智应对学生
課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和思考。当学生动起来后就会提出很多问题,展示自己的困惑和疑问。面对学生的问题,教师要借助数字资源灵活机智应对学生。教师可以借助数字资源来调整教学设计,处理来自学生或情境的突发事件,并观察学生的非言语行为,如表情、移动、体态等。例如:学生对课文中学习的字词、中心和作者的观点态度都明确,教师可以为学生呈现希沃白板中的课堂游戏“知识配对”“超级分类”“分组竞争”等不同的游戏形式来引导学生进一步巩固和复习知识。教师需要提前准备好相应的练习游戏,引导学生通过趣味性的方式来主动思考和体验,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教师通过趣味性的游戏方式来引导学生参与课堂,会点燃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积极性较高,主动投入课堂,思维活跃,就会提高课堂效果,促进学生更主动地投入课堂探究过程中。
三、观察学生参与度
(一)媒体创设情境,鼓励学生准备探究
学生在课堂上的准备情况直接关系到课堂的学习效果。教师要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让学生在课堂上通过主动思考的方式来获得知识。教师要观察学生的准备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关注课堂动态,注重学生的体验和感悟,学生在参与中实现对知识的深刻理解。例如:在学习《红楼梦》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呈现《红楼梦》电视剧的精彩片段会吸引学生目光,促进学生产生学习兴趣,把目光集中在课堂上,为有效学习做好准备。教师创设的情境具有吸引力,就会点燃学生的学习欲望,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在关注中积极思考,活跃学生思维,在学习与表达中强化学生的语言素养,提高学习能力。
(二)媒体展示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思考
多媒体的展示会让学生在短时间内获得知识,明确学习内容,按照教学方向的指引主动思考。学生通过对问题的探究会在思维活跃中理解知识,通过主动观察与思考的方式提高思维品质。“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问题是活跃学生思维,驱动学生思考的“催化剂”。教师要鼓励学生主动探究,通过思维活跃的方式促进学生深刻理解知识。在学生的自主探究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学习步骤和学习方法,鼓励学生在思维活跃中主动加工,落实语文核心素养。学生结合问题来探究阅读语篇,会促使学生将知识结构化,提高学生灵活迁移应用知识的能力。问题探究中教师要结合核心素养,联系实际,突出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实践中更好地感悟知识,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促进学生在主动加工中学会辩证性思考,在实践中理解新课标、新理念精神和新教材的要求。在对问题探究中,教师要观察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有多少?有多少人参与?学困生的参与情况怎样?还要观察学生自主学习形式是怎样的,是探究、记笔记、阅读还是思考?学生的自主学习有序吗?学生有无自主探究活动?学优生、学困生情况怎样?学生自主学习的质量如何?通过教师的主动观察了解学习情况,及时针对学生表现出来的问题调整教学,推进高效课堂的实现。
(三)媒体布置任务,组织小组合作讨论
媒体呈现学习任务有利于学生明确学习任务,在主动探究中积极加工。教师可以借助媒体呈现数字化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在交流和沟通中积极合作,通过主动参与的方式来获得知识[3]。教师利用媒体布置任务要观察学生在任务探究中有哪些互动行为?学生的互动能为目标达成提供帮助吗?参与提问/回答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质量如何?参与小组讨论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质量如何?参与课堂活动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质量如何?学生在任务探究中会充分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围绕着任务主动思考和加工,通过对信息的处理和加工,学生会在任务导向的课堂教学中获得思维的启发,凸显学生的学习中心地位,让学生在探究中养成良好的互动学习习惯,促进学生获得愉快的学习情绪。
四、观察课堂文化展示度
(一)记录学生参与课堂,了解学习过程
教师进行课程观察要贯彻新课标理念,聚焦核心素养,引导学生充分地发挥主体作用和价值,让学生在情境中主动探索和分析。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课堂探究过程中自主学习,鼓励学生合作探究,同时引导学生探究知识要点。教师要记录学生的课程参与情况,用数字化的方式来记录学生的学习情况,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在体验中通过逻辑思考的方式加工知识,形成对知识的理性认识。例如:在学习《念奴娇·赤壁怀古》时,教师引导学生阅读古诗词,并思考古诗词的含义,总结古诗词的主旨。学生主动参与会了解到苏轼词的写作风格,了解作者渴望为国家效力的思想,但是壮志未酬内心有些苦闷。教师观察并记录学生的学习情况会更好地指导学生,促使学生成为课堂主人。
(二)引导学生逻辑思考,民主发表观点
课程观察中教师要观察课堂导入设计的是否能够将学生带入情境中,是否聚焦了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否注重学生的思维启发,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是课堂学习主体,教师的课堂活动和课堂问题都要突出学生的中心地位,引导学生基于情境主动探究,关注问题导向,让学生在加工中形成自主认识。教师用数字化的方式来引导学生逻辑思考,或者是发表观点,会更好地了解学生。例如:在课堂学习过程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利用微信群、QQ群、钉钉群、聊天室等不同的数字化聊天工具来交流学习收获[4]。交流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习目标是否达成,学生是否能够用所学知识进行解释、迁移、综合和评价。教学是否由问题驱动?问题链与学生认知水平、知识结构的关系如何?怎样指导学生开展独立思考?学生参与课堂会更好地理解知识,实现综合语言能力的提高。
(三)鼓励学生创新想象,不同渠道展示
有了媒体的帮助,学生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来展示课堂所学。教师可以利用媒体的帮助绘制思维导图,可以利用投影的帮助展示写作片段,或者是呈现回答的问题。教师可以用创新的方式来展示和呈现,通过不同渠道来丰富课堂,点燃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完成学习目标,融入学科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关注教学设计、情境创设与资源利用的创新方法,关注学生表达的思想是否奇思妙想。教师采用不同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参与,点燃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学生思维,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和思考,提高学习能力。
结束语
总之,数字化的帮助有利于教师更直观地观察学生表现、教师指导、课堂性质以及课堂文化,了解语文课堂的效果。教师多角度观察,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引导学生探究和参与会促进多方共同合作呈现出高效课堂。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探究过程中会推进高效课堂的实现,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语言知识,落实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黄兰芬.数字化环境下高中语文个性化阅读的组成和实践[J].教育信息技术,2023(6):71-74.
[2]王春燕.以项目化为导向的高中语文思辨阅读应用探究[J].语文世界(教师之窗),2020(Z2):151-152.
[3]姜志强.新媒体背景下的高中语文教学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20(12):51.
[4]田艳.“互联网+”背景下整本书的阅读指导策略[J].新课程,2020(1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