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莹莹
摘 要:案例教学法与高中政治教学的融合,能够帮助学生更为有效理解课程内容,提升政治教学的综合效率。在高中政治教学实践中,案例教学法的应用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然而其中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为了充分发挥案例教学法的应用优势,教师需重视对现有问题进行整合,并结合案例教学法的特点、要求选择更为科学的教学实践策略。基于此,本文对高中政治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法的实践展开研究,旨在助力高中政治教学提质增效。
关键词:高中政治;案例教学法;实践
在高中政治课程标准中,说明了教学案例的应用需要与信息技术相融合,可通过情境创设的综合模式实现优化案例教学效果。从实践经验来看,相对于讲授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的应用有着更为显著的优势,能够为学生理解知识提供丰富的信息,在帮助理解的同时还能够深化学生的学习印象,以此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在目前与高中政治教学相关的案例教学法应用研究中,理论相关的研究相对较多,具体的实践研究则较为有限。为此,教师需重视实践经验的整合,在已有的实践基础上结合理论研究的成果展开教学研究。
一、高中政治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含义、特点与原则
(一)含义
在案例教学法的应用中,需要描述具体的案例情境,该情境中通常包含着数个与学习内容相关的问题,回溯案例的具体内容,也可以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案例为学生的思考、归纳、知识应用提供了丰富的基础信息[1]。在案例教学法的应用中,学生需要主动参与到案例的探讨与思考中,案例信息的潜在引导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替代教师教学讲授中的明确语言引导,可给予学生更为充分的自主学习空间。
(二)特点
首先,案例教学法具有客观性的特点。案例的选择要保证其中基本信息的准确,许多案例均来自现实社会新闻、现实事件等,是以现实中的客观存在事物作为依据的。如对于案例中的信息内容进行不当修改,则案例的客观性将会难以保障,应用效果也会受到影响。其次,案例教学法的应用具有显著的互动性。案例信息为学生提供了思考与认知的空间,学生需根据教师提出的引导、与案例相关的问题等,参与案例的讨论,这就可以促成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另外,案例教学法还具有多样性,同一案例可以为多个具体的学习内容服务,在同一学习内容的阐释中也可以应用到多个案例。此外,案例的呈现方式同样具有多样性,教师可以借助不同类型的多媒体手段呈现案例信息。
(三)原则
首先,在高中政治教学的案例教学法应用中,教师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案例的选择以及案例中问题的设置,均要以高中生的识见水平、思考水平等作为标准。其次,案例教学法的应用要遵循适度性的原则,案例教学法应用的时间过长或者案例信息过于复杂,均会影响教学效果。另外,案例教学法应用还需注意参与性原则,要求学生能够对应学习内容,积极参与案例的探讨与分析。
二、高中政治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法的实践问题
(一)资源单一
案例资源本身的单一,是案例教学法应用中较为常见的问题。在缺乏充足案例的情况下,部分教师会选择反复应用同一案例,这就容易导致学生失去新鲜感,案例激发学生学习、思考兴趣的作用会受到影响。案例教学呈现方式的单一,也是案例资源应用的问题。就当前的实践来看,文字呈现法是最为主要的案例呈现法,这种方法难以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应用图片、视频等呈现案例内容,需要教师具有出色的资源搜集能力以及视频剪辑能力。目前来看,多数高中政治教师均有着良好的收集能力,然而在具体的资源整合以及剪辑操作中却容易遇到困难。
(二)问题设计不合理
高中生的思考、归纳能力相对较强,在应用案例教学法时教师需考虑到学生的思维能力,设计难度适中的问题,或者也可以设置数个具有拔高性的问题。在实际教学中,问题难度过高、过低的情况屡见不鲜。如:在问题的设置中,教师仅要求学生进行“是不是”的判断,这类问题难以呈现出学生的思考过程,学生随机选择“是”或者“不是”的答案,均有着一半的正确率。因此,部分学生懒于思考直接选择某种答案作答,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自主思考过程因此会受到影响[2]。此外,问题的难度过高同样会影响到学生的思考参与,在问题与学生知识储备不相适应的情况下,学生会感受到思考中的困难,进而出现放弃思考的选择,长此以往其学习信心会受到影响。
(三)学生的学习参与度不足
在高中阶段,学生的政治学科综合素养存在着一定的差异,部分学科综合素养较高的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案例教学法的实践教学,配合教师进行思考、主动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然而,仍然有许多学生在课堂中存在着学习参与度不足的问题,这将会使得教学与预期的目标不相符合。如:在教师要求学生回答问题时,多数学生不能主动举手作答,积极配合的仅是少数学生。事实上,学生的课堂参与状况不仅与学习水平相关,也与高中生的性格存在联系。
(四)案例融合的流畅性不足
案例融合的流畅性与案例选择、案例的呈现方式存在联系。首先,在案例与教学内容的契合度不足,这就说明案例的选择不适当,这类案例与教学的融合就会呈现出流畅性不足的问题。其次,教师选择的案例呈现方式会影响到案例的流畅性。例如:在选择讲述呈现模式时,教师的语言选择、潜在语言情感以及面部表情与案例内容不相适应,案例融入流畅性会因此受到影响。
三、高中政治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法的实践策略
(一)丰富案例的选取与应用方式
首先,在案例的选取中,教师需重视选取途径的拓展,通过多途径积累应用案例。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课本、教学辅导材料、教学观摩等获取资源案例。例如:在人教版的高中政治课本中,部分的课本问题是以案例问题的方式提出的,教师可直接将此作为案例进行应用,也可以根据课本案例查找相关信息,实现案例内容的拓展。互联网是丰富政治教學案例的重要途径,教师可以在日常的网络新闻信息浏览中,选取具有公信力的媒体进行案例资源的收集。如:各类新闻门户网站、光明网、人民网等,就可以作为原始的案例资源筛选库。通过这类网站选取的案例,通常有着较高的时效性,能够引起学生共鸣。在时间与物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高中政治教研组的成员还可共同参与案例资源库的建设,通过案例共享的模式,丰富政治教学的案例[3]。
其次,需重视选择多元的案例应用方式。在案例内容较为简单且与学生日常生活相关时,可选择简短的文字呈现模式,这既能够保证学生理解案例内容,也可以节约课堂教学时间。在案例的内容稍显复杂,需要说明引导的情况下,可以选择文字案例与教师口头阐释结合的方式,由教师对其中待说明的部分进行解释说明即可,也可以通过图片对抽象内容进行解释说明。在案例内容较为复杂,如案例内容与国内、国际经济相关的情况下,教师则需选择视频呈现的方式,应用动态的视频内容完整呈现出案例内容。受到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的影响,部分教师在制作视频资源的过程中存在困难,教师可优先选择网络中已有的视频案例,如各类视频网站的视频资料,进行案例的呈现。同时,政治教师可以与教研组中其他教师或者专业的信息技术教师合作,获得适当的帮助,并学习相关的基础技术,适应政治教学需求。
(二)提升问题的设计合理性
首先,需注意问题类型的设计是否合理。在问题类型的选择中,通过固定性问题与开放性问题组合的形式,引导学生分别完成初级思考与进阶思考,实现对于学习信息的总结与有效应用。例如:在《哲学与文化》中哲学概念的学习中,部分学生理解这些概念是存在困难的。借助案例能够向学生较为具体地展示概念,这就需要学生根据案例完成概念信息的基本归纳。应用《刻舟求剑》这一寓言故事的案例解释“形而上学”的概念,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在问题的设置上,教师需要求学生结合故事内容进行思考,具体的设问为“刻舟求剑者是否能够找到宝剑?请从哲学的角度说明为何不能”。该问题能够使得学生沉浸到案例情境中,并应用案例已有信息理解何为“形而上学”的基础概念[4]。
其次,需关注到问题难度的设计是否合理。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层次进行问题的设置,这种方式能够使得不同水平的学生均能应用案例进行思考、学习。例如:分别设置“基础问题”“发展问题”与“拔高问题”,允许学生根据个人的水平进行问题的选择,仅回答其中一个问题即可。如应用分层提问法,教师需关注到学生的自尊心与自信心问题,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需报以相同的态度,以鼓励的态度为主,避免学生出现骄傲自满或者信心不足的问题。此外,教师可以借助直接沟通、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学生整体对于案例问题的难度评价与情感态度。需要注意的是,学生的难度评价会受到主观观念的影响,思考、回答问题时的情感态度则有着更为显著的客观性。因此,教师需要将学生评价与其情感态度表现进行对比,以此增强信息搜集的准确性,并据此调整问题的难度。此外,在学生的自主学习阶段,教师也可以由学生自由地选择案例对政治课程的概念进行阐释,这种方式能够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对于案例的偏好,并丰富案例资源。
(三)提高学生的学习参与度
首先,需重视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兴趣,营造出良好的课堂参与氛围。在仅有少数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的情况下,其他学生的感受、思考成果会被教师、学生群体忽视,这部分学生难以产生良好的学习体验。为此,教师需关注学生群体的整体参与状态。例如:教师可以在教学中提前准备数个案例,根据学生群体的兴趣反馈,主要探讨学习其中的某一案例,确保多数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的探讨。在个别学生出现课堂专注性不足的情况下,教师可通过个别提醒、个别鼓励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例如:某学生在近期的政治课堂中均表现不积极,教师可选择单独谈话的形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或者思想问题,对其进行鼓励;在学生仅有本节课参与积极性不足时,教师可选择眼神提醒、拍背提醒等方式,要求学生专注参与课堂。
其次,可选择能够提升学生学习参与的合作学习模式。组合学习模式,是提升学生课堂参与的重要方式。在常规的课堂中,仅有教师或者个别学生可以作为主角参与课堂学习。组合学习则可以使得每一名学生均成为交流与表达中的主角。在案例信息及问题较为简略的情况下,教师可以要求同桌二人参与案例解析与问题探讨;案例信息复杂、问题难度大的情况下,则可要求学生组成多人合作学习小组,各自发表意见,相互启发交流。多人小组需有明确的引导者与组织者,可以学生自由选举的方式选出小组长,并由小组长组织组员参与案例探讨,总结小组探讨的过程与结果。此外,为激发各个小组的探讨参与积极性,可设置小组的讨论竞赛。为了解学生的探讨状况,教师需要在学生探讨时不断在教室中巡走,记录学生探讨的精彩内容,也可以适当加入学生的探讨当中[5]。
(四)促进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升
首先,在案例教学法应用中,要求教师能够精准地把控教学的进度,确保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教学时间要与教学流程实现严格对应,教师可借助多媒体工具进行时间流程控制,也要进行持续的课后反思。学生对于不同案例信息的了解程度是有所差异的,因此教师应用于案例解释、案例情境构建的时间有所不同。根据案例内容以及学生的理解反馈,可将不同案例分为不同的级别,并设置对应的案例教学流程,采取较为标准的案例应用时间。例如:在使用视频进行案例情境的构建过程中,视频需要控制在固定的时间范围内。这就可以保证信息的集中呈现,避免视频播放的时间过长。
其次,教师要结合案例教学中案例内容以及政治教学内容,调节自我情绪,并应用有效的语言完成内容表达。事实上,在文字案例呈现、视频案例呈现等不同方式中,均需要教师应用自我的情感、语言调动学生。因此,把握正确的情感倾向,选择合理的语言引导方式对案例教学的效果有着积极影响。教师可以通过事先的思考,判断案例中的情感倾向,从而有效把握自我说明案例时的情感状态。在语言方面,教师可通过参与公开课学习、学习观看语言类节目等方式,掌握更多的语言技巧。
結束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引入对于提升教学效率大有裨益。因此,教师需选择合理的案例教学法实践策略,促进其优势的发挥。首先,在教学案例的选择中,需要重视资源内容与资源呈现方式的丰富性,教师需进行广泛的案例资源收集,并根据案例内容选择合理且多样的呈现方式。其次,教师需设置合理的案例问题,选择适当的问题形式,并结合学生水平界定问题的难度,对问题难度进行调整。再次,教师需重视提升学生的学习参与度,引导不同学习水平、不同性格的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与问题思考。最后,教师需重视自我的教学能力提升,通过持续的经验总结把控教学进度,提升语言表述与教学情绪控制能力。如此一来,在提高高中政治课程内容趣味性的同时,也有利于培养高中学生的探究能力,从而助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岳志霞.高中政治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法的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11):169-171.
[2]陈孔训.高中政治教学实践中巧妙应用案例教学法之探索[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8(4):140-141.
[3]李忠.高中政治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应用研究[J].教师教育论坛,2020,33(12):48-50.
[4]林华丽.案例教学法在高中政治课堂中的应用探析[J].现代商贸工业,2020,41(13):176-178.
[5]吴顺娟.引入案例创设情境培育学生核心素养:新课改背景下案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综合运用[J].课程教育研究,2020(1):7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