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东
摘 要:随着社会教育改革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道德与法治是学生在初中阶段的必修课,通过道德与法治内容的学习,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思想品质,有利于发展学生健全的人格,但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效果与教学目标存在一定的差距。随着“双减”政策的推出,教师在教学时,应该充分落实“双减”政策的要求,实施素质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与生活中的内容十分贴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生活化的教学理念来讲解教材内容,能够加深学生的学习体会,深化学生对知识内容的理解。文章围绕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探究“双减”政策背景下,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的策略和方法,希望能为广大教师的教学起到良好的借鉴作用,优化课堂教学。
关键词:“双减”政策;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
道德与法治是学生在初中阶段的必修课,而许多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效果与教学目标存在一定的差距。生活化的教学模式是当前教育领域新兴起的一种教学方式,是指教师在教学时运用生活中的有效素材,去解答书本中的内容,从而将课本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优化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方式,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对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具有良好的促進作用,有助于深化学生对知识内容的理解,助力教育的改革和创新。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现状
(一)教学不够深入
当前,多数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教学时,采用口头说教式的教学方法,主要是依据教材内容,然后根据自己对知识的理解,进行系统化知识的教学,经过课堂教学之后,再让学生死记硬背,从而帮助学生巩固课堂内容。这样的教学方式,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相应内容的教学,仅仅停留在基础理论上,并没有深入教学实践中,学生虽然对知识有一定的理解,但理解得不够深刻,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不够深入。因此,如何改变教学方式,优化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成为教师在工作中的重心。
(二)课堂教学方式单一
道德与法治是一门偏理论型的学科,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也更加关注学生对知识的记忆程度,因此在开展教学时,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方式比较单一,无法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来讲解内容,难以吸引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导致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率不高。在进行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时,教师首先要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同时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上应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教学形式来解决课堂内容的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学习知识,增加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趣味性,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与生活联系不够紧密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目标主要是让学生提高道德素养和了解相关的法律知识,但是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却脱离了学生的实际生活,教学内容与生活联系得不够紧密,导致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认为其中的内容与自己的生活相差甚远。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利用生活化的教学方法,引用生活中的一些有效素材来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的学习,能够使得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感同身受,以此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生活内容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质量。
二、生活化教学对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的意义
(一)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道德与法治是一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通过生活化的教学方法,将各部分内容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在生活中寻找相应的案例去讲解书本上的知识,能够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更为轻松地学习和掌握知识。相比于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这样的学习方法更能够激发学生在课堂上的主观能动性,促使学生学习更高的层级的知识,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二)加强学生对生活的认知
传统的教学方法容易使课堂教学脱离生活实践。知识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因此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利用生活化的教学方法进行道德与法治内容的教学,能够让学生以生活的眼光去学习和理解知识,这有效深化了学生对生活实际的认知和感悟,帮助学生更好地探索与实践,了解生活中的真善美,从而有效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念。
(三)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课堂知识的学习不应该仅仅停留在理论层次上,而是应该深入生活实际,进行实践活动探索。教师在进行道德与法治的实践教学过程中,充分展现出实践活动的意义,加强对学生思想道德的培养,让学生在实践中以自己的行动去承担自己的责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生活实践能力。
(四)推进“双减”政策的落实
“双减”政策的推出是为了有效减轻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负担,同时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率,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优化自己的教学方法。而教师在教学期间,通过生活化的教学方法来进行道德与法治教学,这种教学模式更加符合“双减”政策下的减负提质增效要求,能够使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生动形象,提升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和理解。
三、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的策略
(一)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主要是以让学生死记硬背为主,而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仅处于初始阶段,并未进行深入思考。而教师在开展课程教学期间,借助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可以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从自身出发探究和思考教学知识。
在初中阶段,学生的情感发展非常迅速和充沛,特别是学生之间的友谊,彼此之间既会爆发矛盾,也会相生怜爱,因此如何让学生正确认识与同学之间的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此,在学习“友谊的天空”一课时,教师引用学生之间的生活化案例,比如小明和小峰之间是如何认识的,之间的友谊又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期间经历过了哪些事情,引导学生思考小明与小峰他们爆发矛盾时的行为是否正确。应用生活中的一些有效案例帮助学生分析其中的友谊,可以让学生正确认识如何与同学建立友谊、如何相处,又该如何保持良好的关系,并使友谊积极上升到一个新的阶段。这样利用生活化的情境,有效帮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正确认识和学习了友谊的内涵。
(二)采用现代化技术设备辅助教学
在开展生活化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现代化的信息设备,为学生开展课堂教学。微课是一种非常不错的教学方式,可以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有效淡化学生对传统课堂的印象,与此同时,采用微课教学,能够使得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学氛围变得活跃,教材知识变得更加生动形象,深化学生对抽象内容的理解。
例如,在学习“绽放生命之花”这节课时,为了让学生明白“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虽然每个人都无法决定生命的来路,但是却能够掌握生命的归途”,让学生正确认识生命的意义,并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念,成为教师在这节课中的教学重点。教师利用之前准备的微课教学课件,向学生展示每个人不同生命的价值和其所呈现出来的意义,比如,有的学生小小年纪就为班级取得书法第一的成绩,而有的学生虽然成绩平平,但是乐于助人,能经常帮助其他学生,这都是向学生展示生命的意义。
因此,教师利用微课教学的模式帮助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的学习,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生活中的知识,还能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
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时,还可以通过利用多媒体来引入生活中的一些案例,帮助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知识的学习。多媒体技术可以帮助教师分析课程中的道德和法律知识,保证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果。比如,在学习“共奏和谐乐章”这节课时,学生是祖国未来的花朵,每一朵都是不一样的,就像一首曲子中,每个乐器所发挥的作用是不一样的,为了让学生对这节课的内容有更加清晰的认识,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让学生听一首简单的曲子,在播放曲目的同时,向学生展示其他优秀学生发言,让学生感悟生活的美好,感受自己在每个学习阶段的不同,从而正确认识自己与其他同学的差异性,让课堂教学效果真正深入人心。
(三)引入教师个人实际生活案例
道德与法治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学生在日常的生活生产中,对各类生产活动会有不同的看法,但这些生产活动与教材上的内容具有很大的关联性。在课本内容的讲解过程中,教师将生活生产中的一些常识渗透到课本教材中,除了向学生讲解教材知识之外,也可以引入自身的实际案例辅助教学,从而深化了学生在课堂上对知识的理解,增强了学生在课堂上的真实性体验。
例如,在“做情绪情感的主人”这节课中,喜怒哀乐惧,是人生成长过程中最常见的几种情绪,有些事情的发生,会冲昏人们的头脑,导致情绪失控,从而做出无法预料的事情,因此如何帮助学生了解情绪,做情绪的主人尤为重要。比如教师在进行教学时,遇到了一些学生出现无法理解知识的问题,有的教师就会抱怨学生为什么学习这么慢,甚至会责备学生,这也是发泄情绪的一种方式。而教师在遇到难题时,可以通过控制自己的情绪,为学生做表率,比如,当学生做错事时,教师应充分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绪,走进学生的内心,耐心地引导学生认识错误,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而不是一味地发怒。教师通过引用一些自己在生活中控制情绪的案例,可以帮助学生浅显易懂地了解控制情绪的重要性,从而促进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四)搜集具有实践意义的生活类元素
“双减”政策的推出,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课堂知识的学习,提升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同时要助力学生更好地成长,促进学生长远地发展。基于此,教师可以运用生活化的教学方法、选择与学生相关的教学素材和教学内容开展教学,比如运用生活中常见的案例,而且要考慮案例与学生学习和生活的贴合程度,使其更好地参与进课堂中,并且要选择能促进学生在生活中学以致用、可以长效践行的素材,实现提质增效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我们的情感世界”这节课中,学生可以知道:情感不仅仅包含对朋友之间的情谊,也包含父母之间的亲情,包含自己与教师之间的友谊。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其情感世界极为丰富,但是对人际关系的处理却不是特别恰当。教师可以引用学生生活中场景素材,引导学生思考,提升个人素质。如,“在与人进行交往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事项,在与同学进行对话交流的过程中,应该如何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使自己的谈吐变得更加优雅”。寻找一些生活场景的案例,为学生进行有效的分析,不仅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有效帮助了学生进行这节课“情感”知识的学习,而且有利于学生注意自己在生活中的践行,也就是实现了学以致用,对学生的长远发展产生积极意义,提升了教学的实效性,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四、结语
总而言之,道德与法治是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的一门重要课程,在落实“双减”政策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运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在课堂上给学生系统化地讲解知识,采用信息技术等教学手段,辅助学生进行课堂内容的学习,从而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进行生活化教学时,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搜集生活中的素材,使课堂教学内容更加贴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双减”政策的推出,极大地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但是对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却是一项不小的挑战,因此,教师应积极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实现真正的减负提质增效,切实践行“双减”要求。
参考文献:
[1]杜长青.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生活化教学的探索与实践研究[J]. 名师在线,2021(21):79-80.
[2]温建生.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生活化教学的实践性及有效性[J]. 天津教育,2022(25):104-106.
[3]孔涵韵.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生活化教学的探索与实践分析[A]∥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 教育理论研究与创新网络总结年会论文集:三[C]. 2022:65-67.
[4]李宁. “双减”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减负增效策略[J]. 求知导刊,2022(29):62-64.
[5]蔡军. 生活化教学应用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路径探寻[J]. 考试周刊,2021(A0):121-123.
[6]郭冬磊.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实施生活化教学的探讨[J]. 中学教学参考,2022(01):46-48.
(责任编辑:孙晓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