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地理学科德育的本质

2024-01-15 11:39杨建红
地理教学 2023年21期
关键词:道德规范道德品质中学

张 航 杨建红

(1.清镇市博雅实验学校,贵州 贵阳 551400; 2.贵州师范大学 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

地理教育中德育的落实关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长期以来,德育一直是中学地理教育研究的重要内容,“德育渗透”“德育要素”“地理德育”“地理德育教育”“地理学科德育”等成为研究热点。从德育课程体系来看,用“地理学科德育”或“中学地理学科德育”表述中学地理教育中的德育现象更为准确。学科德育一般是指除品德课、政治课等专门德育课程外的其他学科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品德教育的活动。[1]中学地理学科德育是中小学德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相关研究已取得丰富成果,但存在对中学地理学科德育认识不深刻的问题。因此,有必要探究中学地理学科德育的本质。本质是指事物内部的必然联系,是对客观事物规律的反映。[2]追问中学地理学科德育的本质,主要回答中学地理学科德育是什么的问题。中学地理学科德育本质上是一种高质量、优质化的地理教育活动,反映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的基本规律。

一、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的地理教育活动

中学地理学科德育是一种突显地理学科育人价值的教育形态,其主体为地理教育活动,其特征是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道德性、地理性、教育性是中学地理学科德育的三大属性。对中学地理学科德育的认识需要持辩证思维,既要看到德育内涵,理解其道德属性,也要体现地理学科特征和遵循地理教育规律,理解其地理属性和教育属性。

1.道德属性:培养学生道德品质

中学地理学科德育具有道德教育的性质。本质意义上,德育即道德教育。[3][4]道德是指社会生活中通过社会舆论和个体良心维持的调节人与人利益关系的行为准则。[5]道德包括外在的社会道德规范和内在的个体道德品质,前者体现社会价值标准,后者体现个人修养。地理学科中的道德规范围绕人与地的利益关系展开,主要包括尊重自然、保护环境、珍惜资源、可持续发展、热爱祖国等一系列协调人地关系的行为准则。学生的道德品质包括德性与德行两个方面:德性是指自我修养、精神涵养和人性境界;德行是指道德行为、道德实践和道德生活。中学地理学科德育是将地理学科中的道德规范内化为学生的道德品质的地理教育活动。

中学地理教育有着鲜明的价值指向,体现社会道德规范。《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高中新课标”)指出,地理课程旨在使学生学会从地理视角认识和欣赏自然与人文环境,懂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道理,提高生活品位和精神境界,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6]《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初中新课标”)指出,地理课程以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为宗旨,引导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为培养具有生态文明理念的时代新人打下基础。[7]中学地理教育的社会道德规范指向人的发展,即懂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具备生态文明理念,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地理教育目标体现地理教育的价值取向,指向地理学科中的社会道德规范。核心素养背景下,中学地理教育目标体系为地理教育目的—地理教育培养目标—地理核心素养—地理课程目标—地理教学目标—地理学习目标。中学地理教育中的社会道德规范以“演绎推理”的逻辑落实在地理教育目标体系之中,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地理教育目的,一直演绎、规范、细化到地理教学目标和地理学习目标。

中学地理教育有着特殊的育人价值,能够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地理学在科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地理教育有着特殊的育人价值。高中新课标指出,通过高中地理学习,提升地理学科方面的品格和关键能力,具备家国情怀和世界眼光,形成关注地方、国家和全球地理问题及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意识。[8]初中新课标指出,引导学生通过探究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形成保护地球家园的观念、热爱祖国和家乡的情感以及关心世界的态度,不断增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和责任担当,并提高健康生活、终身学习和实践创新等能力。[9]地理教育不仅需要帮助学生掌握地理知识,还需要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能力、地理思想方法、地理情感和地理价值观。学生的发展必然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思想与行为的统一。从德育视角看,地理教育最终目的是将学生培养为具有地理学科道德品质的人,即在面对真实世界中的人地关系问题时,能够表现出正确的认知、情感与实践。中学地理学科德育不是“为了德育而德育”,而是地理教育的应有之义。

2.地理属性:体现地理学科特征

培养学生全部的道德品质超越了地理教育功能的阈值,容易导致“过度德育”“德育灌输”等问题。中学地理学科德育需立足地理学科,凝练、总结和概括出符合地理学科育人价值的道德规范,并将地理学科道德规范内化为学生道德品质。地理学科道德规范的提炼和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需要体现地理学科逻辑。学科逻辑既包括学科知识体系,又包括学科认知方式,[10]是内隐在知识中的“认知知识的形式”。[11]地理学科道德规范的提炼需要依据地理知识体系,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需要遵循地理知识的认知规律。

地理学科道德规范是地理知识育人价值的体现。地理学科道德规范的提炼需要挖掘地理知识背后的地理思想方法、地理情感、地理价值观,充分发挥地理知识的育人价值。学校德育内容能够为地理学科道德规范的提炼提供内容框架。学校德育内容主要包括四个层次,即基本文明习惯和行为规范、基本道德品质、公民道德或政治道德品质、较高层次的道德理想。[12]根据中学地理知识体系和学校德育内容,地理学科道德规范可以划分为:(1)基本道德品质,主要包括尊重自然、保护环境、珍惜资源、热爱生活等;(2)公民道德品质,主要包括国土意识、主权意识、国家资源观、民族团结、家国情怀、爱国主义等;(3)道德理想,主要包括自然观、资源观、环境观、人口观、发展观、人地协调观、生态文明观等;(4)全球伦理道德,主要包括对全球视野、环境道德、生态伦理、气候变化、人口迁移、城镇化、海洋权益、食物与饥荒等全球问题的正确认识与正确行动。

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是基于地理知识认知规律内化地理学科道德规范。从广义视角来看,地理学科道德规范属于地理知识的范畴。地理学科道德规范的学习需要遵循地理知识认知规律。地理知识分为四个认知水平层级:第一层级,地理事实和表象性概念;第二层级,地理概念、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第三层级,地理视角和地理思想方法;第四层级,地理哲学。[13]地理知识的四个水平层级揭示了地理知识的一般认知规律,从第一层级的地理事实到第四层级的地理哲学,学生的认知水平逐渐提高,地理知识结构逐渐完善。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需要遵循地理知识认知的基本规律。在水平层级一,学生需要直观地感受地理学科道德现象这一地理事实,例如生活中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地理事实。在水平层级二,学生需要掌握地理学科道德现象背后的地理原理与地理规律,为形成道德品质提供知识基础,例如理解水体污染背后的水循环原理。在水平层级三,学生需要从地理视角全面地认识地理学科道德现象,并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例如以时空综合视角认识全球环境问题的变化过程,对人类活动与资源环境问题的相互关系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在水平层级四,学生需要反思人类与地理环境、我与地理世界的关系,初步具备地理哲学修养。哲学是对人和世界关系的反思。通过反思人和世界的关系,来确定人自身的安身立命之本。[14]运用哲学思维反思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能够提升学生的个人修养与人生境界,即德性。冯友兰先生将人生境界从低到高分为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在地理教育中需要帮助学生超越功利境界,走向道德境界,成为具有道德修养的人。

3.教育属性:实现个体道德社会化

中学地理学科德育是一种地理教育活动,关注学生个体的发展,具有教育属性。学生个体道德品质的发展是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实践能力等维度的协同发展。学生的发展涉及知、情、意、行等多个方面,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一般而言,智育过程从认知出发,美育过程从情感出发,体育过程从行为出发,而德育过程可以从知、情、意、行任何一个心理环节开始。[15]德育学习过程中涉及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实践能力等维度。相比一般的认知、情感与实践能力,道德认知、道德情感与道德实践能力呈现出价值判断的特征。在认知过程中,价值判断是对“善与恶”的认识,相对而言,事实判断是对“是与非”的认识。在地理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需要理解地理概念、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对地理知识形成事实判断,还需要将地理知识与个体经验、生活世界、现实社会相互联系,理解地理知识所表达的地理世界,对地理知识形成价值判断。

中学地理学科德育是实现学生个体道德社会化的地理教育活动。个体道德社会化是指学生的道德品质符合甚至超越社会道德规范的要求,是一种内在的社会化。道德的本质不在于它是一种外在于人的规则,而在于它是人自我完善、自我肯定、自我发展的内在需求。[16]个体道德社会化的实现是学生内化社会价值、自律主体精神的过程。社会道德规范不等于行为规范,而是一种价值标准,学生只有内化社会价值,才能完成个体道德社会化。因此,中学地理学科德育学习是一种价值学习,只有达到价值层面的学习,才能内化社会价值,发展道德品质。从认识论的视角看,地理知识划分为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方法性知识、价值性知识四个层次。[17]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仅需要实现对事实性地理知识、概念性地理知识和方法性地理知识的理解,还需要在此基础上实现对价值性地理知识的理解,内化地理知识所承载的地理思想方法、地理情感和地理价值观,最终在价值层面实现主体精神的自律和道德品质的发展。

二、高质量、优质化的地理教育活动

通过对中学地理学科德育本质的分析可以发现,中学地理学科德育不是简单的“德育渗透”,而是高质量、优质化的地理教育活动。在地理教育研究中,许多研究者本能地、不加思考地将地理教育中的德育现象理解为“德育渗透”,即在地理教学中渗透德育内容。如果将“学科德育”理解为“德育渗透”,容易导致一种“学科+德育”的二元思维方式,将“学科德育”分解为“学科教学”和“德育渗透”两部分,进而不能深刻地、准确地认识到学科德育的本质。从“德育渗透”到“学科德育”并非文字游戏,而是站在素质教育高度,更全面、更完整地揭示课堂教学教育性的内涵。[18]学科德育不应该成为关于“学科教学中如何实施德育”或是“德育如何与学科教学相融合”的问题,而是学科教学如何实现育人价值的问题。[19]中学地理学科德育是实现地理学科育人价值的高质量、优质化的地理教育活动。

1.中学地理学科德育培育地理核心素养

在核心素养背景下,高质量、优质化的地理教育活动首先表现为能够培育地理核心素养。中学地理学科德育培育地理核心素养的优势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地理学科德育目标与地理课程目标有着相似的内容划分维度,另一方面是能够引导学生进行道德性的实践。

地理学科德育目标与地理课程目标有着相似的内容划分维度。地理学科德育目标包括地理学科道德认知、地理学科道德情感和地理学科道德实践能力。地理课程目标包括综合思维、区域认知、人地协调观和地理实践力(见图1)。地理学科道德情感和人地协调观属于情感维度;地理学科道德认知、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属于认知维度;地理学科道德实践能力和地理实践力属于实践维度。两者的区别在于,地理学科德育目标属于价值层面的目标,描述了学生的道德品质;地理课程目标指向核心素养,是一种必备品格、关键能力和正确价值观,更加全面地描述了学生的学业成就表现。两者的关联在于,人地协调观是地理学科道德情感的价值观载体;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是地理学科道德认知的理性基础;地理实践力是地理学科道德实践能力的工具性前提。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需要地理核心素养的支持,学生地理核心素养水平的提高有助于道德品质的发展。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和道德品质的培养并不冲突。

图1 地理学科德育目标与地理课程目标

地理核心素养培育的关键在于道德性的实践。核心素养不是由教师直接教出来的,而是在问题情境中借助问题解决的实践培育起来的。[20]地理核心素养的培育需要学生参与实践,并且是道德性的实践。素养的实践本质及其认识论意义诉求于学习者不仅能够“学得”,还要“用得”,更要道德性地“用”。[21]素养作为一种基于知识运用,能够做好事、成好事的能力,其实质是在道德、价值观的引导下,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复杂情境之中,进而解决问题并展现出对复杂情境的适应力与胜任力。[22]地理核心素养的培育一方面需要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设计挑战性的学习任务、开展具身性的地理实践活动;另一方面需要引导学生秉持一种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去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地理问题、参与地理实践。只有达到上述两方面的条件,培养出来的学生才是具备地理核心素养和道德品质修养的时代新人。

2.中学地理学科德育走向深度教学

从教学论视角看,中学地理学科德育是一种体现深度教学理念的地理教学范式。深度教学是指克服对知识的表层学习,基于知识内在结构,通过对知识完整深刻的处理,引导学生从符号学习走向学科思想和意义系统的理解和掌握,并导向学科素养的教学。[23]深度教学之“深度”的本质是知识的深度、学习的深度和教学价值达成的深度。[24]中学地理学科德育充分挖掘地理知识的思想要素和德性涵养,体现了地理知识的深度;遵循地理知识认知规律和道德品质发展规律,体现了地理学习的深度;实现地理学科育人价值和培育地理核心素养,体现了地理教学价值的深度。

首先,中学地理学科德育体现地理知识的深度,是一种理解性教学。地理知识包含地理知识符号及其地理知识符号所表征的地理事实、地理思想方法、地理情感、地理价值观。地理知识符号是历代地理学者对地理原理、地理规律的科学总结,是人类认识成果的结晶。在地理教学中,只专注于地理知识符号的机械训练难以培育学生的道德品质,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理解地理知识符号及其背后的意义。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理知识,教师需要对地理知识进行教学处理,充分挖掘地理知识的深度、广度和关联度。教师需要分析地理知识的结构、体系、逻辑、思想和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地理知识的深度,为道德品质的形成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教师需要挖掘地理知识背景、地理学科史、地理学家事迹,帮助学生理解地理知识的广度,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共鸣;教师需要将地理知识与学生、生活、社会、世界相联系,帮助学生理解地理知识之间的关联度,引导学生对地理现象和地理问题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

其次,中学地理学科德育体现地理学习的深度,是一种生成性教学。中学地理学科德育遵循地理知识认知规律,体现地理学习层次的丰富性;遵循道德品质生成规律,体现地理学习境界的完整性。依据地理知识认知规律,地理学习包含四个认知水平层级:第一层级,地理事实和表象性概念;第二层级,地理概念、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第三层级,地理视角和地理思想方法;第四层级,地理哲学。从水平层级一到水平层级四,认知对象从“地理事实”“地理学科道德现象”进阶到“人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思维方式从“感性思维”进阶到“哲学思维”,体现了丰富的地理学习层次。层次丰富的地理学习必然有助于学生知、情、意、行的全面发展。在具有进阶性、层级性的地理学习中,学生逐渐理解事实性地理知识、概念性地理知识、方法性地理知识、价值性地理知识,知识结构不断完善、认知水平逐渐提高,同时道德修养和人性境界也不断提升。因此,学生道德品质是在多层次的地理学习中逐渐生成的。

最后,中学地理学科德育体现地理教学价值的深度,是一种意义性教学。地理教学价值的深度是指地理学科育人价值和地理教学目标达成的深度。地理学科育人价值集中体现为培养具有生态文明理念、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时代新人。中学地理学科德育基于地理学科特征提炼地理学科道德规范,并将地理学科道德规范内化为学生道德品质,有助于实现地理学科的育人价值。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地理教学目标为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中学地理学科德育目标与地理核心素养目标有着相似的内容维度,并且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地理核心素养水平的提高并不冲突,两者相辅相成。地理学科育人价值的实现和地理教学价值的意义均包含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学生道德品质的发展承载了地理知识、地理学习、地理教学、地理课程、地理学科和地理教育的意义。

综上分析,中学地理学科德育不能被本能地、简单地理解为“德育渗透”,而是一种实现地理学科育人价值、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的高质量、优质化的地理教育活动。根据中学地理学科德育的本质,可以将中学地理学科德育的概念界定为:教育组织者立足地理学科,提炼出体现地理学科特征的社会道德规范,并依据地理教学规律从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实践能力等维度将社会道德规范内化为学生道德品质的地理教育活动。中学地理学科德育的概念既是对地理教育中德育现象的规定性描述,也是对中学地理学科德育本质的符号表征。

猜你喜欢
道德规范道德品质中学
幼儿道德品质教育策略探究
在多解中学创新
在解决“道德冲突”中升华小学生道德品质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孔祥渊:“我”的出现有助于提升个体道德认同
素质教育的可行性实施细节研究
国家治理视域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路径
传统伦理道德现实价值研究
宁波市四眼碶中学
交往是青少年道德品质形成的一个重要途径——简评杨鲜兰、彭菊花新著《交往与青少年道德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