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主导力视角下导生互动影响硕士生个体发展质量的实证研究

2024-01-11 12:14熊慧杨钋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23年4期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

熊慧 杨钋

摘要:为了有效评价和提升研究生的个体发展质量,需要引入适当的中层理论和评价指标。以硕士生为对象,把自我主导力、创新能力、职业成熟度作为硕士生个体发展质量的代表性指标,分析了导生互动对硕士生个体发展质量的影响路径。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在导生互动对硕士生创新能力和职业成熟度的影响中,自我主导力具有显著的中介效应,是硕士生个体发展质量的核心。研究结果为建立硕士生个体发展质量和导生互动质量动态监测机制、营造以学生为中心的导生互动质量文化提供了实证支持。

关键词:自我主导力;导生互动;个体发展质量;研究生教育

作者简介:熊慧,北京工商大学轻工科学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北京 100048;杨钋,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北京 100871。

①数据来源为《2020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见http://www.gov.cn/xinwen/2021-08/28/content_5633911.htm。

高質量发展是新时代研究生教育的新主题,研究生个体发展质量是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基石。新时代的教育评价标准应该回归教育本体,指向人的多样性、可持续和有价值发展[1]。研究生教育质量的评价应关注通过研究生教育经历为研究生带来的知识、能力、职业准备等方面的全面发展[2]。2020年在学研究生中,硕士生占比超过85%①,成为研究生教育的主体。然而,目前对硕士生个体发展质量研究较少,现有文献对导生互动关系如何影响硕士生个体发展质量尚无统一的表征模型,也缺乏可以有效评价导生互动质量和硕士生个体发展质量的指标。对于导师的师德师风问题,往往是等到师生关系破裂或研究生个体发展出现严重问题的时候才去处理,缺乏过程监督和预警机制。

《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强调教育评价应该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主线,尊重教书育人和学生成才的客观规律。自我主导理论是整合型学生发展理论的代表,它把学生个体的成长与发展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以探寻学生成长的客观规律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为目标,以该理论为基础建构的学习伙伴模型给教育改革带来很多的创新机会。本文借鉴自我主导理论,聚焦于导生互动如何促进硕士生个体发展这一问题,建立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导生互动影响硕士生个体发展质量的模型,并利用结构方程模型等方法进行了验证,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一、文献综述和研究假设

1.硕士生个体发展质量

伯顿·克拉克认为一门学科的大学学位既是假定使毕业生能从事科研的学术资格,也是实际和应用的职业活动所要求的专业资格[3]。可见研究生学位既与高深的学术有关,也与应用的职业有关。研究生教育质量是一种价值判断和评价,已有不少研究者对研究生教育质量进行了研究和论证,从不同角度分析研究生个体的发展质量[4-7]。

有学者认为胜任、关系、自主是人与生俱来的三大基本需求[8],大多数硕士生正处于成年早期,自主是其内在发展的强烈需求之一。在后工业社会,研究生教育的价值取向将更重视个人在读研经历中实现自我发展[9]。当前对研究生个体质量关注较多的是研究生创新能力,但文献研究显示国内研究生创新能力不足[10]。这一悖论表明,在研究生个体发展质量方面我国尚缺少衡量学生真正成长的指标。有学者认为影响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内部问题是研究生主体对建构自身能力的被动性,并提出应更加关注研究生的主体性和个性发展[11]。鉴于已有研究发现创新能力和职业成熟度都与自我的发展密切相关,把自我主导力作为评价个体主体性或自主性发展的指标,即衡量学生真正成长的指标,或是评价学生发展潜力或长期发展要素的指标,可能是破解“如何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难题的关键。

2.导生互动质量

导生互动关系是研究生教育活动中最重要、最基本的关系之一,导生互动对研究生个体发展的积极影响包括科研成果产出、自我效能、创新能力、职业准备、研究兴趣等方面。有学者发现导师指导对“硬”学科博士生的研究成果和自我效能有积极的影响[12]。Overall把导师自主性支持定义为导师尊重学生观点,鼓励学生开放地交流自己的想法,让学生有自己做选择的机会,倡导学生独立完成科研任务,并给予及时反馈,这种有效的指导更加有利于博士生创造力的发挥[13]。Conrad认为高质量的硕士生教育中导师与学生会面、合作研究、共同发掘学生的研究兴趣和职业生涯目标,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激情,促进学生的发展[14]。

导生互动对研究生个体发展还有一些消极影响也值得关注。有学者发现导师苛责式督导行为负向影响研究生?导师关系、内部动机和研究生创造力[15]。导师采取辱虐型指导方式会破坏其与学生之间的交换关系,继而降低学生的自我效能[16]。虽然辱虐使个人产生自尊心下降、情绪疲惫以及幸福感下降等心理资源损失,但是导师辱虐型指导方式可以发挥调节作用,加强挑战性压力源对科研绩效的积极影响[17]。

讨论导生互动质量就是希望通过建立合理的指标,对导生互动影响研究生个体发展的整体情况进行价值判断和评价。Berk等开发了导师效能量表,从专业素养、知识传授、可接近性,以及给予博士生的支持、帮助、激励、挑战等方面评价了导生互动中导师的效能[18]。有学者发现以学生对导师指导满意度衡量的导师质量会促进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提高[19]。总的来看,导生互动情况是复杂的和变化多样的,概括起来包含了支持、挑战、控制等维度,现有文献中导师满意度作为目前评价导生互动质量的常用指标,虽然从管理学视角反映了导生关系质量,但还是缺乏从心理学视角且真正“以学生为中心”的导生互动质量评价指标。

3.自我主导理论及其在研究生教育中的应用

自我主导理论是Magolda经过长期的大学生发展跟踪研究后正式提出来的,她认为自我主导力是存在于个人内部的,能够定义自我信念、自我身份、社交关系的能力[20],是学生进行转换性学习并取得学习成果的基础[21],包含了认知、内我、人际三个维度[22]16-18。自我主导力实际上就是个体在进行意义采择的过程中,建构自己观点的能力,体现了个体思维成熟的水平。她还提出了促进自我主导力发展的学习伙伴模型,该模型以教育者和学习者充分沟通达成共同目标为前提,并以教育者对学习者的信任、尊重、包容为基础,教育者为学习者提供支持和设置挑战,从而促进学习者自我主导力的发展[23]。

从研究生个体的教育经历来看,通常经历了模仿、改造和创新三个阶段,与导师的关系也相应表现为依附模仿、分离反思、科研同伴三种形式[9]。研究生与导师的关系由“依附”到“合作”的演变过程,体现了其思维成熟和能力提升的过程,这与个体自我主导力发展经历的外部规则、十字路口、自我主导三个阶段非常契合。将自我主导理论应用于研究生教育,有助于深入探究研究生个体成长与发展规律,学习伙伴模型为协调和改善导生互动关系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和模型支持。

研究生的自我主导力发展已得到学术界的关注[24-26],但已有文献对硕士生自我主导力的研究较少。笔者通过质性研究发现,读研经历可以促进硕士生自我主导力的发展,并借鉴学习伙伴模型,归纳出“以学生为中心”的角度来描述导生互动的特征,提出以导生互动是否促进学生自我主导力发展来衡量导生互动质量[27]。

4.研究框架和研究假设

综合考虑研究生培养的学术目标和职业目标,以及学生个体发展的内在需求,本研究把创新能力、职业成熟度、自我主导力作为硕士生个体发展质量的代表性指标,对导生互动和硕士生个体质量之间的关系进行量化分析。自我主导力标志着个体主动性、独立性、成熟性的发展水平。导生互动定义为导师与研究生在教育教学、科研指导和日常交往等活动中相互作用和影响的氛围,主要是指硕士生和校内第一导师之间的互动。

从学习经历对学生个体的价值增值视角来看,已有研究认为自我主导力是学生获得学业成果的基础,那么自我主导力能否作为硕士生取得学术成果(以创新能力为评价指标)和职业成果(以职业成熟度为评价指标)的基础,即为硕士生个体发展的核心质量?导生互动对硕士生的自我主导力、创新能力、职业成熟度的影响路径是怎样的呢?基于上述问题,本研究建构了导生互动对硕士生个体发展质量的影响模型,如图1所示。

该模型认为,自我主导力在导生互动影响硕士生个体质量发展中具有核心地位,影响机制通过6个假设来进一步验证。

从导生互动对研究生自我发展的影响来看,有学者发现导师支持与博士生的学术自我概念高度正相关[28],硕士生与导师的信任联结对硕士生自我同一性发展有重要影响[29]。从导生互动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影响来看,已有研究发现导师对硕士生的指导会对学生创新精神培养产生显著的积极作用[30],支持型和控制型导师指导风格均有利于研究生创造力发展[31]。从导生互动对研究生职业准备的影响来看,导师指导会有效增加博士生回归学术职业的可能性[32],校内导师指导满意度与专硕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和职业素养正相关[33]。笔者通过质性研究发现,导生互动对硕士生的自我主导力、创新能力、职业成熟度影响明显,因而建立假设1-3,验证导生互动对自我主导力、创新能力和职业成熟度的直接影响效应。

假设1:导生互动直接影响硕士生的自我主导力;

假设2:导生互动直接影响硕士生的创新能力;

假设3:导生互动直接影响硕士生的职业成熟度。

研究生的人格特性、认知风格、研究生导师及其所在科研团队文化都是促成研究生创造力的基本要素[34]。自我发展是影响研究生创新能力发展的关键,而目前硕士生的主动性不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习研究的成果,不利于创新能力发展[35]。在择业情境中,自我主导力是影响学生职业选择的基础[36];博士生自我主导力的发展促进了他们职业认同形成[25]。因而建立假设4-5,验证自我主导力对创新能力和职业成熟度的直接影响效应。

假设4:硕士生的自我主导力直接影响其创新能力;

假设5:硕士生的自我主导力直接影响其职业成熟度。

导生互动包含了支持、挑战、控制等维度,已有文献没有导生互动对研究生个体发展质量中自我主导力发挥中介作用的研究,但是有一些文献从支持和控制等导生互动氛围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和职业能力的影响中,发现了研究生个体的自主性感受、自主性动机、主动性水平、自我认同等有间接作用,为深入开展本研究提供了参考和借鉴[13,37-38]。因而建立假设6,验证自我主导力在导生互动对创新能力和职业成熟度的影响中的中介效应。

假设6:硕士生的自我主导力在导生互动对其创新能力和职业成熟度影响中均存在显著中介作用。

二、研究数据和方法

1.数据来源和样本说明

按照目的抽样的原则,在北京市范围内进行了分层整群抽样,同时考虑了院校层次和学科层次,选取了9所不同层次高校,于2018年6月7日-14日,通过问卷星发放问卷,实际回收有效问卷2336份。有效样本的构成在性别、学科、学位类型比例上,与2016—2017学年度北京市的在读硕士生人口学分布特点基本一致①,具有区域代表性。样本分布情况如表1所示。

2.问卷编制和量表信效度说明

在预研究基础上,编制了《硕士生发展质量和导生互动调查问卷》。问卷包括硕士生性别、学科、学位类型、院校背景等个体特征以及导生互动、自我主导力、创新能力、职业成熟度、导师满意度等指标。导师满意度作为常用的导生互动质量的评价指标,用于对本研究的导生互动量表内容效度进行验证,采用百分制评价(0-100)。导生互动、自我主导力、创新能力、职业成熟度四个量表均采用李克特六点计分,从1“非常不符合”到6“非常符合”,量表的来源和信效度说明如下:

导生互动量表参考了导师支持评价系列量表[13]、导师指导效能量表[18],并结合导生互动的两性五维特征[27],修订后得到的正式量表包括两个子量表,共24个指标。其中,助益性子量表共16个指标,包括自主支持、自主挑战、任务支持三个维度,自主支持维度包括“把我当作独立的人,关心和尊重我”等10个指标,自主挑战维度包括“鼓励我与他/她争论问题和表明我自己的观点”等3个指标,任务支持维度包括“为我决定毕业论文方向和选题”等3个指标,各个指标因子载荷均在0.706~0.879之间,KMO检测结果为0.962,总体信度和三个维度的信度分别为0.957,0.974,0.894,0.815,因子累计解释力80.30%;控制性子量表共8个指标,包括任务挑战、行动控制两个维度,任务挑战维度包括“给我安排的任务是我没有做过的,需要我突破原来的思维框架”等4个指标,行动控制维度包括“主要以命令的方式指导我”等4个指标,各个指标的因子载荷均在0.682~0.898之间,KMO检测结果为0.855,总体信度和两个维度信度分别为0.874,0.876,0.880,因子累計解释力73.61%。

自我主导力量表参考了Pizzolato的自我主导力量表[39]、Ryff的心理幸福量表[40],并结合自我主导力测评维度的特征[41],修订后的正式量表共19个指标。自我主导力量表包含自我同一、认知自主、人际自主、自我调控四个维度,自我同一维度包括“我知道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并一直在努力”等5个指标,认知自主维度包括“我有自己的价值观,这是我做事情时判断是非对错的依据”等4个指标,人际自主维度包括“我经常会因为朋友或家人的反对而改变自己的主意”等5个反向指标,自我调控维度包括“当事情变糟糕时,我会努力调整自己的情绪,保持头脑冷静”等5个指标,各个指标因子载荷均在0.561~0.832之间,KMO检测结果为0.916,总体信度和四个维度的信度分别为0.894,0.850,0.776,0.854,0.900,因子累计解释力为65.47%。创新能力测量参考朱红等编制的研究生创新能力特征量表[6],创新能力量表的KMO检测结果为0.949,总体信度达0.954,因子累计解释力73.05%。职业成熟度测量参考王丽萍等修编量表[42],职业成熟度量表的KMO检测结果为0.845,总体信度达0.756,因子累计解释力69.80%。

3.分析方法

运用SPSS21.0软件[43]和AMOS21.0软件[44]进行数据分析,包括项目分析、探索性因子分析、验证性因子分析、相关分析、模型适配度分析、中介效应分析等。在结构方程模型检验时,先绘制“导生互动—自我主导力—创新能力—职业成熟度”结构方程模型图,把数据带入后进行正态性评估,再采用极大似然估计法进行适配度检验。在自我主导力的中介效应分析时,通过内建Bootstrap方法,进行间接效应的检验,Bootstrap样本数设定为1000,区间的置信水平设定为0.95;如果置信区间不包含0,则间接效应显著[45]。

三、实证结果和分析

1.个体发展质量描述统计分析

硕士生个体发展质量描述统计如表2所示。随着年级上升,硕士生的自我主导力、创新能力、职业成熟度均显著增加;男硕士生的自我主导力和創新能力均显著高于女硕士生,但职业成熟度没有显著的性别差异;工科和经管学科硕士生的自我主导力、创新能力、职业成熟度均没有显著的学科差异。

另外,硕士生自我主导力四个维度均值由高到低为:认知自主、自我调控、自我同一、人际自主。自我调控和自我同一均随着年级上升而显著提高,人际自主的变化不显著,硕三的认知自主显著高于硕一;男硕士生的人际自主和认知自主均显著高于女硕士生;经管学科硕士生的自我调控和自我同一均显著高于工科硕士生。四个维度中认知自主水平最高。认知自主是指个体拥有自己的价值观、人生观、判断标准的程度,这是因为硕士生已经成年,具有相对明确的三观和处事标准。四个维度中人际自主水平最低。人际自主是指个体能够独立思考和自主行动的程度,可能是因为中国文化传统的影响,东方个体的自我更多地和他人相依[46],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硕士生较难独立做决定,容易形成对导师权威的依赖。

2.导生互动描述统计分析

硕士生导生互动五个维度的描述统计见表3。导生互动五个维度均值由高到低为:自主支持、任务支持、自主挑战、任务挑战、行动控制,并且助益性导生互动均高于控制性导生互动。在年级差异上,硕三的任务支持显著高于硕一和硕二,硕一和硕三的任务挑战和行动控制均显著高于硕二。在性别差异上,女硕士生的自主支持显著高于男硕士生,但男硕士生在任务支持、任务挑战、行动控制三个维度均显著高于女硕士生。在学科差异上,经管学科硕士生的自主支持显著高于工科硕士生,而工科硕士生在自主挑战、任务支持、任务挑战、行动控制四个维度均显著高于经管硕士生。与已有研究一致,即文科硕士生导生关系比较和谐平等,而工科硕士生导生关系则由于导师的高要求和低支持,呈现出冷淡陌生和雇佣形式的趋势[47]。并且调查数据显示,16.50%的硕士生对导师的满意度低于60分(满分为100),可见仍有少量硕士生与导师关系较差,在与导师互动中遭受着痛苦和煎熬。

3.相关分析

导生互动五个维度、自我主导力四个维度、创新能力、职业成熟度、导师满意度的相关分析如表4所示。导生互动的自主支持、自主挑战、任务支持、任务挑战四个维度与自我主导力的自我调控、自我同一、认知自主维度三个维度均显著正相关,导生互动的行动控制维度与自我主导力的人际自主维度显著负相关。导生互动的自主支持、自主挑战、任务支持、任务挑战四个维度均与创新能力显著正相关。导生互动的自主支持、自主挑战、任务支持三个维度均与职业成熟度显著正相关,行动控制维度与职业成熟度显著负相关。自我主导力四个维度与创新能力、职业成熟度均显著正相关。并且,创新能力与自我调控相关度最高,相关系数为0.606;职业成熟度与自我同一相关度最高,相关系数为0.529。

导生互动五个维度与导师满意度均显著相关,助益性导生互动子量表中,自主支持、自主挑战、任务支持三个维度均与导师满意度显著正相关,自主支持与导师满意度的相关度最高,相关系数为0.683;控制性导生互动子量表中,任务挑战维度虽与导师满意度正相关,但相关系数较低,为0.086,行动控制维度与导师满意度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153。表明硕士生更多希望得到导师的尊重、理解、信任、包容等支持(自主支持),在他们反思和建构自己观点时也乐意得到导师的鼓励(自主挑战),在完成毕业任务过程中希望得到导师的学业帮助(任务支持),对于导师布置的超出毕业标准的任务(任务挑战)不是太感兴趣但也不完全反感,而硕士生最不希望的是导师控制他们的行动(行动控制)。相关分析显示两性五维导生互动量表的维度划分比较合理,还从心理学的视角生动地反映出硕士生对导师满意的原因和程度,量表整体来说具有较好的内容效度。

4.直接效应分析

导生互动—自我主导力—创新能力—职业成熟度影响路径如图2所示,该图为结构方程模型图简化后的呈现。模型适配度检验结果显示,各参数的估计值都达到了显著性水平(P<0.05),模型的RMSEA(0.044<0.05)、SRMR(0.048<0.05)、GFI(0.907>0.90)、TLI(0.944>0.90)、CFI(0.948>0.90)等关键指标符合结构方程模型对于整体拟合程度的要求,因此认为理论模型与实际数据能够契合。

导生互动各维度对自我主导力、创新能力、职业成熟度的直接影响分析如下,假设1-3部分得到验证。助益性导生互动包括自主支持、自主挑战、任务支持三个维度,促进了硕士生个体发展。自主支持的特征为尊重、理解、信任、包容,导师提供多元化支持,对创新能力和职业成熟度没有直接影响,但是对自我主导力中自我调控、自我同一、认知自主三个维度均有显著正向影响,效应值分别为0.338,0.293,0.248。自主挑战的特征为引导硕士生反思和建构自己的观点,对创新能力和人际自主有显著正向影响,效应值分别为0.088和0.052,但对职业成熟度没有直接影响。任务支持的特征为帮助和督促硕士生完成毕业基本任务,因为与硕士生的职业规划、职业准备、职业发展紧密相关,所以促进了其自我同一和职业成熟度的发展,效应值分别为0.052和0.050,但是对创新能力和自我主导力均无直接影响。

控制性导生互动包括任务挑战和行动控制两个维度,对硕士生个体发展质量的影响具有较大差异。任务挑战的特征是超出毕业标准的高难度任务目标,比如参与陌生领域研究、参加多项科研课题、发表高水平论文等,对创新能力、自我调控、认知自主均有显著正向影响,效应值分别为0.062,0.077,0.117,但是对职业成熟度沒有直接影响。行动控制的特征是命令、批评、惩罚、限制,以是否符合导师任务要求为标准,对职业成熟度、人际自主均有显著负向影响,效应值分别为-0.123,-0.150,对创新能力没有直接影响。

自我主导力各维度对创新能力、职业成熟度的直接影响分析如下,假设4-5部分得到验证。自我调控、自我同一、人际自主、认知自主四个维度对创新能力均有显著正向影响,效应值分别为0.366,0.193,0.090,0.095;自我同一、人际自主对职业成熟度均有显著正向影响,效应值分别为0.541,0.361;认知自主对职业成熟度有显著负向影响,效应值为-0.076。让人意外的是,认知自主对职业成熟度直接效应是负向的,可能是因为硕士生的价值观、标准、原则等与社会实际不相适应。例如有的硕士生认为只要发表了高水平的论文就可以找到好工作,但实际上,有的工作单位更看重应聘者的综合素质,如口头表达、沟通能力、协作意识等。

5.中介效应分析

自我主导力在导生互动对创新能力影响中的中介效应分析见表5。其中,导生互动的自主支持、任务支持、行动控制维度对创新能力影响中,自我主导力发挥100%中介作用;自主挑战和任务挑战维度对创新能力影响中,自我主导力发挥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分别为5.07%和38.86%。在导生互动对创新能力的影响中,自我调控的中介正效应最大,总效应值为0.152。自我调控是指个体面对挑战时的自我调整和适应挑战的程度,这与创新过程中的实际情景相吻合,即当硕士生面对很多不确定因素和挑战时,需要不断调整和改进思路,可以极大地促进其创新能力发展,这是影响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然而,人际自主既有显著的正中介效应,又有显著的负中介效应,效应值分别为0.005和-0.014,总体为负中介效应,是因为行动控制制约了硕士生人际自主的发展,从而限制了其创新能力提高。

自我主导力在导生互动对职业成熟度影响中的中介效应分析见表6。其中,导生互动的任务挑战、自主挑战、自主支持维度对职业成熟度影响中,自我主导力发挥100%中介效应;任务支持和行动控制维度对职业成熟度的影响中,自我主导力发挥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分别为36.07%和30.59%。在导生互动对职业成熟度的影响中,自我同一的中介正效应最大,总效应值为0.187。自我同一维度是指个体对自己认识清晰的程度,包括自己的过去、现在、未来,自我认识的清晰性、连贯性、主动性、统一性程度,自我同一性不同的个体其职业成熟度存在显著差异[48]。然而,人际自主既有显著的正中介效应,又有显著的负中介效应,效应值分别为0.019和-0.054,总体为负中介效应,是因为行动控制制约了硕士生人际自主的发展,从而限制了其职业成熟度的提高。

综上,自我主导力在导生互动对创新能力和职业成熟度影响中均具有显著的中介作用,假设6得到验证。另外,导生互动对创新能力的总直接效应为0.150,总间接效应为0.245;导生互动对职业成熟度的总直接效应为-0.073,总间接效应为0.124。总间接效应均大于总直接效应,表明自我主导力在导生互动对创新能力和职业成熟的影响中发挥了重要的中介作用。导生互动对职业成熟度的总直接效应为负值,说明现实中导师不重视甚至限制硕士生职业成熟度的发展,比如培养情景单一,只让学生在校实验,不让外出实习,不能满足硕士生职业发展的需求,往往是造成师生矛盾和冲突的根本原因。

自主支持维度是体现导生互动质量的重要维度,自主支持以尊重、理解、信任、包容为特征,为硕士生内在的自洽性发展提供了充分的保障。虽然自主支持对创新能力和职业成熟度均没有直接的显著影响,但是自主支持通过促进自我主导力从而影响创新能力和职业成熟度的间接影响非常显著,中介效应值均为最高,分别为0.204和0.140。

值得一提的是自我主导力的人际自主维度,Pizzolato认为人际维度对发展和展示自我主导力非常重要[39],笔者认为人际自主维度是最能体现硕士生自我主导力水平的维度。导生互动中自主挑战维度鼓励硕士生反思和建构自己观点,可以促进硕士生人际自主的发展,而导生互动中行动控制维度类似苛责式督导行为,可能制约硕士生在和导师互动中的自主性[15],从而限制硕士生人际自主的发展。在后喻文化时代,导生关系将向着更加平等、自由、民主的方向发展,而导师能否适应这种角色转变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导生关系的未来走向[49],这为提高硕士生的人际自主水平带来机遇和挑战,即导师在与硕士生互动中应该主动加强自主挑战,并减少行动控制,从而促进硕士生人际自主发展,进而提高其创新能力和职业成熟度水平。

四、结论与讨论

1.读研经历提升了硕士生个体发展质量,并且存在群体差异

随着年级上升,硕士生的自我主导力、创新能力、职业成熟度均显著增加,可见读研经历促进了硕士生个体发展质量显著提高。男硕士生的自我主导力和创新能力均显著高于女硕士生。硕士生自我主导力的四个维度存在年级、性别和学科差异,随着年级上升,硕士生自我调控和自我同一提升较大,但认知自主和人际自主的变化不大;女硕士生的人际自主和认知自主相对较低;工科硕士生的自我调控和自我同一相对较低。硕士生在导生互动上存在群体差异,新生、工科硕士生的助益性互动相对较低,工科硕士生的行动控制相对较高。

2.两性五维导生互动量表具有较好的内容效度,其中自主支持维度是体现导生互动质量的重要维度

两性五维导生互动量表,包括助益性导生互动子量表的自主支持、自主挑战、任务支持三个维度,以及控制性导生互动子量表的任务挑战、行动控制两个维度,该量表从学生为中心角度来表征导生互动质量,从心理学的视角生动地反映出硕士生对导师满意的原因和程度,具有较好的内容效度。助益性导生互动是学习伙伴模型中的支持和挑战要素的体现,助益性导生互动水平越高则导生互动质量越高,越能有效促进硕士生个体发展。其中,具有尊重、理解、信任、包容等特征的自主支持维度是体现导生互动质量的重要维度,为硕士生自洽性发展提供保障。控制性导生互动严格来说不满足学习伙伴模型的前提,即导师和硕士生没有达成共同的发展目标。但是,控制性导生互动具有可变性,如果硕士生获得导师的正向情感支持,通过自我调控把导师安排的任务内化为自我发展的需要,师生达成新的共同目标,也可能促进硕士生个体发展,如任务挑战在创新能力发展方面具有直接和间接的正效应;如果得不到导师的正向情感支持,则会制约硕士生个体发展,如行动控制在创新能力和职业成熟度发展方面都是负效应。

3.自我主导力是硕士生个体发展的核心质量,其中人际自主是最能体现硕士生自我主导力水平的维度

自我主导力水平较高的研究生表现出具备主动学习、独立科研、为自己做决定的能力,更具有长远发展的潜力。自我主导力在导生互动对硕士生创新能力和职业成熟度的影响过程中,具有非常显著的中介效应,可以把自我主导力看作硕士生个体发展中的核心质量,作为反映其真正成长的核心评价指标。在导生互动对创新能力的影响中,自我调控的中介正效应最大;在导生互动对职业成熟度的影响中,自我同一的中介正效应最大。当前,硕士生认知自主水平整体较高,但是可能与社会实际存在偏差,需要硕士生自己不断进行自我调节,调整和重塑内心的信念,与社会发展实际相适应;硕士生人际自主水平整体偏低,硕士生在受到导师权威意见影响时,要能鼓起勇气坚持和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下定决心和付诸行动,积极提升自己的人际自主水平,因为人际自主维度是最能体现硕士生自我主导力水平的维度,标志着硕士生和导师之间的关系从“依附”走向“合作”。

五、政策建议

1.完善硕士生评价体系

自我主导力在导生互动影响硕士生创新能力和职业成熟度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中介作用,揭示了导生互动影响硕士生中长期发展的机制,强调了自我主导力是衔接院校培养过程(以导生互动来衡量)和培养结果(硕士生学术和职业发展)的关键环节,也是导生互动发挥作用的核心机制。传统的单纯以论文成果来考察硕士生培养质量的评价体系亟须改革,这种做法会让硕士生失去了对学习或研究意义的追求,甚至会导致师生矛盾加剧和学生心理失衡。高校应该完善研究生评价体系,对硕士生个体发展质量进行全面评价,把自我主导力发展水平纳入其中,既关心其创新能力的提高,也关心其职业成熟度水平,既包括客观的学业成绩和科研绩效,也包括主观的自我发展水平报告,以及各评价指标之间的关系。教育的价值最终体现在促进了人的发展,关注硕士生自我主导力的发展,回归育人的初心,科研成果会有的,学生就业也会满意,一切都会水到渠成。

2.完善導师评价体系

导生互动与自我主导力发展的密切联系,意味着提高导生互动质量可以成为促进新时代硕士生个体质量发展的主要抓手之一。高校应该完善导师评价体系,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改革导师评价制度,在落实导师立德树人任务的评价指标中,除了现有的导师满意度评价外,再纳入两性五维导生互动评价和硕士生个体发展质量评价,这两个显示育人过程质量和育人结果质量的指标,可以打破导师重科研轻育人的思维惯性,鼓励导师主动调整指导风格,引导导生关系向平等和谐的方向发展,增强学生的研究主动性和独立性,重视提高研究生的人际自主水平;建立正面和反面典型的导生互动案例库,倡导助益性导生互动,尤其是自主支持和自主挑战对研究生发展的重要影响,并提醒导师重视导生互动中的群体差异,加强对新生、工科硕士生的助益性互动,同时降低对工科硕士生的行动控制;加强毕业生追踪调查反馈,在职业准备方面促进导师对硕士生的关注和支持。

3.建立硕士生个体发展质量和导生互动质量动态监测机制

高校应该加大学生发展导向的高等教育质量评价与监控活动及其体系建设力度,加强对学生发展潜力的测量与评价[50]。自我主导力量表、两性五维导生互动量表等为完善硕士生培养的过程质量和结果质量评价提供了测量工具。建立硕士生个体发展质量和导生互动质量动态监测机制,可以营造以学生为中心的研究生教育质量文化。学校可以定期开展调查,建立相关数据信息库,形成导生互动协调和监督机制,有效调节导生关系。可以有针对性地对出现异常导生互动水平(比如行动控制水平偏高),或自我主导力发展水平滞后的硕士生进行访谈,列入重点关注台账,同时根据情况约谈其导师,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及时诊断,对导生互动关系进行协调,严重的可以建议调换导师,避免师生冲突激化。通过这种定向地干预,促进导师指导更加科学化、个性化、精细化,提升导生互动质量,从而进一步提高硕士生个体发展质量,实现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石中英. 回归教育本体——当前我国教育评价体系改革刍议[J]. 教育研究, 2020, 41(9): 4-15.

[2] 赵琳, 王传毅. 以“学”为中心: 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与保障的新趋势[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5(3): 11-14.

[3] 克拉克. 研究生教育的科学研究基础[M]. 王承绪, 译. 杭州: 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1: 22.

[4] 王战军, 李明磊. 研究生质量评估: 模型与框架[J]. 高等教育研究, 2012(3): 54-58.

[5] 郑中华, 王战军, 翟亚军. 研究生个体培养质量的评估模型[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1(5): 44-47.

[6] 朱红, 李文利, 左祖晶. 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的现状及其影响机制[J]. 高等教育研究, 2011(2): 74-82.

[7] SUPER D E. A theory of vocational development[J]. American psychologist, 1953(8): 185-190.

[8] DECI E L, VALLERAND R J, PELLETIER L G, et al. Motivation and education: the self-setermination perspective[J]. Educational psychologist, 1991, 26(3&4): 325-346.

[9] 刘贵华, 孟照海. 论研究生教育的发展逻辑[J]. 教育研究, 2015(1): 66-74.

[10] 袁本涛, 延建林. 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三次研究生教育质量调查的结果[J].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09(2): 12-20.

[11] 英爽, 梁大鹏, 臧红雨. 研究生教育内涵发展: 当前需求和实践主题[J]. 研究生教育研究, 2016(5): 6-10.

[12] PAGLIS L L, GREEN S G, BAUER T N. Does adviser mentoring add value- a longitudinal study of mentoring and doctoral student outcomes[J]. Research in higher education, 2006, 47(4): 451-476.

[13] OVERALL N C, DEANE K L, PETERSON E R. Promoting doctoral students- research self-efficacy: combining academic guidance with autonomy support[J].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 development, 2011, 30(6): 791-805.

[14] CONRAD, HAWORTH, MILLAR. 美國如何培养硕士研究生[M]. 袁本涛, 等译.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6: 308.

[15] 蒙艺. 研究生?导师关系与研究生创造力: 内部动机的中介作用及督导行为的决定作用[J]. 复旦教育论坛, 2016, 14(6): 20-27.

[16] 刘军, 廖振宇, 高中华. 高校导师辱虐型指导方式对研究生自我效能的影响机制研究[J]. 管理学报, 2013, 10(6): 839-846.

[17] 古继宝, 常倩倩, 吴剑琳. 博士生压力源与科研绩效的关系研究[J]. 高教探索, 2021(7): 40-46.

[18] BERK R A, JANET B, ROSEMARY M, et al. Measur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faculty mentoring relationships[J]. Academic medicine, 2005, 80(1): 66-71.

[19] 荣利颖, 邓峰. 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与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证分析——基于2017年全国研究生教育满意度调查[J]. 教育研究, 2018, 39(9): 95-102.

[20] MAGOLDA M B B. Three elements of self-authorship[J]. Journal of college student development, 2008, 49(4): 269-284.

[21] MAGOLDA M B B. Promoting self-authorship to promote liberal education[J]. Journal of college and character, 2009, 10(3): 1-6.

[22] MAGOLDA M B B. Making their own way: narratives for transforming higher education to promote self-development[M]. Sterling, VA: Stylus, 2001: 16-18.

[23] MAGOLDA M B B, KING P M. Learning partnerships: theory and models of practice to educate for self-authorship[M]. Sterling, VA: Stylus, 2004: 41.

[24] 于晨, 吴红斌, 吴美辰. 八年制医学博士的“弃医”选择——基于自我主导力理论的研究[J]. 中国高教研究, 2020(1): 83-89.

[25] JOHNSON J L, CHAUVIN S. Professional identity formation in an advanced pharmacy practice experience emphasizing self-authorship[J]. American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education, 2016, 80(10): 1-11.

[26] MAGOLDA M B B. Developing self‐authorship in graduate school[J]. New directions for higher education, 1998, 101: 41-54.

[27] 熊慧, 杨钋. 基于自我主导理论的导生互动关系研究: 质性分析视角[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20(9): 60-69.

[28] CURTIN N, STEWART A J, OSTROVE J M. Fostering academic self-concept: advisor support and sense of belonging among international and domestic graduate students[J].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 2013, 50(1): 108-137.

[29] 杜芳芳. 师生互动与个体自我同一性建构[D]. 北京: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2013.

[30] 岳昌君, 吕媛. 硕士研究生创新精神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J].复旦教育论坛, 2015, 13(6): 20-25.

[31] 王茜. 导师指导风格对研究生创造力的影响研究[D]. 合肥: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3.

[32] 刘宁宁. 回归还是逃离: 博士生学术职业取向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J]. 重庆高教研究, 2021, 9(6): 106-116.

[33] 王传毅, 李福林. 实习如何“赋能”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基于研究生满意度调查[J]. 中国高教研究, 2021(10): 81-87.

[34] 燕京晶. 中国研究生创造力考察与培养研究[D]. 合肥: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0.

[35] 孙钦娟. 基于自我发展理论的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D]. 北京: 北京工业大学, 2013.

[36] CREAMER E G, LAUGHLIN A. Self-authorship and women?s career decision making[J]. Journal of college student development, 2005, 46(1): 13-27.

[37] 檀成华. 导师自主支持对研究生创造力的影响机制研究[D]. 合肥: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6.

[38] 石卫林, 惠文婕. 校企双导师制更有助提高全日制专硕生职业能力吗?[J]. 中国高教研究, 2018(10): 68-74.

[39] PIZZOLATO J E. Creating complex partnerships: a multiple study investigation into self-authorship[D]. East Lansing: 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 2005.

[40] SPRINGER K W, HAUSER R M. An assessment of the construct validity of Ryff?s Scales of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method, mode, and measurement effects[J].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2006, 35(4): 1080-1102.

[41] 熊慧. 導学互动对研究生个体发展质量影响研究——基于自我主导理论视角[D]. 北京: 北京大学, 2019.

[42] 王丽萍, 谢小凤, 陈莹颖, 等. 研究生职业成熟度及影响因素研究[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5(10): 47-52.

[43] 吴明隆. 问卷统计分析实务——SPSS操作与应用[M]. 重庆: 重庆大学出版社, 2010.

[44] 吴明隆. 结构方程模型: AMOS的操作与应用[M]. 2版. 重庆: 重庆大学出版社, 2010.

[45] 李茂能. 图解AMOS在学术研究中的应用[M]. 重庆: 重庆大学出版社, 2011: 189.

[46] MARKUS H R, KITAYAMA S. Culture and the self: implications for cognition, emotion, and motivation[J]. Psychological review, 1991, 98(2): 224-253.

[47] 熊娜. JDCS模型视角下工科硕士层级师生关系异化研究[D]. 武汉: 华中师范大学, 2011.

[48] 李妍鑫. 青年期自我同一性、生涯社会支持对职业成熟度的影响研究[D]. 西安: 陕西师范大学, 2012.

[49] 欧阳硕, 胡劲松. 从“相安的疏离”到“理性的亲密”——基于扎根理论的研究生导学关系探析[J]. 高等教育研究, 2020, 41(10): 55-62.

[50] 章兢, 廖湘阳. 以学生发展为导向 建立高等教育质量评价与监控体系[J]. 中国高等教育, 2014(1): 32-34.

(责任编辑 周玉清)

①数据来源为《北京教育年鉴(2017年)》。见http://njzypt.jyzh.cn/portal.php?mod=list&catid=1。

猜你喜欢
研究生教育
计算机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
军事学研究生教育存在的问题及相关思考
内地与香港研究生职业生涯教育的差异探析
研究生教育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与实践研究
研究生教育管理中的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
MOOC在研究生教育中的应用探究
欧洲数字传媒专业研究生教育调查分析
美国高校数字传媒专业研究生教育调查分析
中国高校数字传媒专业研究生教育调查分析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职业性的缺失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