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教育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与实践研究

2016-12-12 05:39刘月桃邱翔
科教导刊 2016年28期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

刘月桃+邱翔

摘 要 地方高校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是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为区域建设输出人才的重要使命,而研究生教育内部质量保障机制的建设则是顺利完成此项使命的基础。本文以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的探索与实践为例,对硕士研究生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建设工作进行总结和提炼,旨在与同类院校进行交流,从而实现培养质量提升的目的。

关键词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研究生教育 内部质量保障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6.10.020

Abstract Degree and postgraduate education in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academic degree and graduate education in China, shouldering an important mission for the regional output and construction personnel, and the inner teaching quality guarantee mechanism construction is the successful completion of the mission of the foundation. This paper takes the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the Shangha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s an example, for the graduate student quality monitoring and security system construction work were summarized and refined, to exchange and similar institutions, so as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training to improve the quality.

Keywords Shanghai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graduate education; internal quality assurance

1 扩大招生宣传,优化招生模式

生源选拔是教育过程的第一关口,直接关系到研究生教育培养质量的高低。针对当前的招生形势及推免政策,我校面对挑战,抓住机遇,积极应对,稳定本校生源。在入学考试、经济奖助、培养条件、毕业去向等方面出台了颇具吸引力的优惠政策,吸引985、211院校的推免生报考我校。同时加强网络、熟人、实地宣传,充分发挥二级学院和研究生导师在招生中的作用,通过多种招生模式的优化,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我校研究生生源整体质量。

2 以制度建设为引领,构筑内部质量保障基石

在遵循国家和教育部有关制度基础上,学校制定了一系列研究生教育和管理制度则。促进了研究生培养、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主要包括:制定学籍学历管理规定,规范研究生报到、入学、休学、复学及退学等;制定教学管理细则,明确了选课、上课、课程考核、成绩管理及学分管理等;制定中期考核、学位论文盲审、送审、答辩、学位授予的相关规定,并就学硕和专硕相关规定予以界定;制定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和教改项目的程序要求等;制定奖惩助细则,鼓励学生参加学科竞赛、开展科创活动、发表高水平论文,严惩学术不端;制定导师管理办法,明确导师资格、遴选程序、指导要求及工作量等相关规定;成立招生复试录取、工作委员会、学位评定分委会等组织机构,从输入、过程、输出三方面保障研究生质量。

3 构建“以项目为牵引”的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模式

围绕学校教育综合改革,聚焦教育内涵发展,主动适应服务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不断优化研究生的培养方案,促进课程学习和科研训练的有机结合。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模式作为研究生培养理念、目标、过程和方式的综合体现,在其培养过程中有着重要价值。创新实践主要包括关注力、动手力和拓展力。在整个培养环节紧扣以项目为导向,从初期的导师设定项目到后期学生自主设立项目,通过不同层次的项目贯穿整个培养环节,紧密结合学生个体的特点促进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提高。学校鼓励研究生加入导师课题组,参与重大研究项目,通过借助课题组的团队优势和资源优势,强化锻炼自身专业知识技能。学校支持研究生开展原创性、基础性研究,积极组织和指导研究生申报研究生创新创业培养专项。学校组织相关人员积极申报“上海市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充分调教师与管理人员参与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创新活动的积极性。

4 学生层次结构与类型结构逐步优化

逐步调整研究生与本科生的层次结构,促进学校向高层次应用技术型大学迈进。在本科生规模基本稳定的情况下,研究生和本科生的比例稳步提高。我校研究生整体分布比较合理,特别是通过招生微调,逐步优化硕士研究生专业分布,逐步增加专业硕士的招生比例,最终实现学硕与专硕1:1的比例。

5 优化学科布局,打造学科品牌

学校以国家、上海和行业发展的重大需求为导向,建立健全学科布局和建设机制,支持有特色、有竞争力的学科提升影响力和贡献度,在经费投入、人才引进、协同创新平台建设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目前,调香人才缺口很大,其中真正算得上专业调香师的少之又少,调香师是一个対实践经验要求极强的职业,在国内仅仅处于起步阶段。培养一个优秀的调香师一般要经历“闻香—辨香—调香—创香”四个阶段,通常需要7~10年的时间。我校香料学院拥有全国唯一的院香料香精特色专业,被业内人视为调香师的摇篮,培养出了国内首批硕士调香师。未来,香料学院将凭借这一学科优势,打造国际顶级的香料师,为中国打造时尚品牌奠定基础。

6 严把导师质量关,落实导师责任机制

为实现我校培养高水平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建立一支兼具教育教学能力和专业实践指导能力的“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学校研究制定了关于加强“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的规定,以强化实践环节,提高导师综合素质和水平。不断完善导师遴选制度,着重选聘学术水平高、责任心强的导师,不断增强导师的质量意识,加强师德教育,调动导师育人的积极性,切实提高导师的指导水平,建立导师队伍动态跟踪管理制度。同时将在导师管理办法中尝试提出动态的导师考核与淘汰机制,积极开展研究生导师评价工作。

7 着力于资源建设与培养过程全流程监控

(1)加大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的力度。自2014年起,研究生课程设置在保证必要的公共课、专业课程的同时,大幅度增加了专业选修课程和专业必修课程的设置,把部分与专业密切相关的公共课归到了专业必修课的范畴,把部分专业方向较窄的必修课程归到了专业选修课程的范畴。这种做法不仅丰富了课程库,也打通了不同专业之间的壁垒,使得导师在指定培养计划时可以从其他专业课程库中自由选择选修课,为研究生培养系统化、多元化、课程学习与学位论文环节的有效衔接提供了有力保障。

(2)积极营造严肃紧张、团结活泼的学术氛围。学校努力为打造高水平研究生学术交流平台,积极组织申报上海市研究生暑期学校和创新论坛,开展各类研究生学术交流活动,充分挖掘和利用研究生教育优质资源,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和培养质量。

(3)搭建校内外实践平台,培养研究生动手能力。通过与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联合等方式,建立一批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和专业实践基地,推动各二级学院开展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建设,增加企业课程和实践课程数量。通过“085工程”建设、中央财政专项建设、高峰高原学科建设、协同创新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等,学校搭建了一批高水平的学科研究平台,既支撑了学科发展,又为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创造了良好条件,提升了科研协同创新能力。

(4)严进严出,实施淘汰机制。我校研究生教育办学历史相对较短,尽管第一志愿报考率低、生源质量不高、生源竞争压力大,但仍坚持按需招生、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对学位授予进行严格把关,严守底线。2014年,43名毕业生中,授予学位人数42,授予率97.67%;2015年,420名毕业生中,授予学位人数347,授予率82.62%。研究生学位论文是体现研究生学术能力、水平和科研成果的重要标志,也是反映研究生培养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指标。为了保证输出质量,学校严把学位论文质量关,在参加上海市双盲评审、抽检的同时,实施校内学位论文盲审,确保实现学位论文质量的内外部保障的统一。2015年,421名申请答辩的学生中,校级盲审抽中80人,抽检率19%。

(5)构建教学评价体系与信息发布制度。2014年我校正式实施研究生教学管理评价机制,对学期内开设的所有课程,在课程结束时,上课学生根据教师教学基本规范、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课程设置与教材建设和助教质量等6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及时跟踪、反馈,提高授课质量和效果。定期编制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年度报告,全面总结年度工作,主动接受社会评议和监督量,质量年度报告主要涵盖了研究生的招生、培养、学位的全部内容。通过质量年度报告的编制,我校在人才培养质量跟踪机制、质量保证体系建设方面,持续改进、不断进取、深化改革,为培养质量的全面提高奠定基础。

(6)营造质量文化,强化质量意识。质量保障成效如何取决于管理者、导师、研究生三者的参与效果,实现既定目标和标准并不是质量保障的关键,而在于培养过程中研究生教育主体对质量不断追求的自觉意识和动力。在构建严格规范的质量保证制度体系和管理运行规范的同时,学校着力培育先进的质量文化,营造追求卓越、崇尚科学、人文情怀的大学文化和精神,激发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内生动力,使得质量保障体系既有制度约束,又有人文关怀,由此形成质量保障的合力,实现高水平研究生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8 结束语

纵观上述研究生教育培养特色和经验积累,学校也充分认识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与211、985高校相比,我校发展历史较短,行业背景较弱,学科积淀不够,文化底蕴不足,研究生生源质量不高,师资水平还有一定的差距。这些劣势制约了学科建设水平,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正值“十三五”开局,围绕教育综合改革、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战略部署,以第四轮学科评估为契机,倒逼研究生培养方案、创新培养模式的改革;以专业学位为突破口,完善校企联合培养的合作机制;重视研究生在校体验及跟踪反馈;积极推进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化,开拓研究生海外研修与学术交流项目,使更多研究生有机会直接参与海外教育与国际学术交流活动;强化研究生培养结果的质量控制,对接第四轮学科评估指标体系,进一步完善常态化的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为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有序提升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蒋毅坚,李娟.地方工科高校保障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探索与实践——以北京工业大学为例[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11:45-48.

[2] 张意忠.地方院校研究生培养质量:问题与对策[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1:77-78.

猜你喜欢
研究生教育
计算机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
军事学研究生教育存在的问题及相关思考
内地与香港研究生职业生涯教育的差异探析
研究生教育管理中的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
MOOC在研究生教育中的应用探究
欧洲数字传媒专业研究生教育调查分析
美国高校数字传媒专业研究生教育调查分析
中国高校数字传媒专业研究生教育调查分析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职业性的缺失与对策研究
高校科研团队与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