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赛”视域下高职高专技能人才高阶素养培育路径探究

2024-01-01 00:00:00毛鹤
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3期
关键词:世界技能大赛培育路径高职高专

摘 要:高职高专院校技能人才高阶素养培养路径的研究是对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方法的有益尝试,对高职高专院校技能人才培养体系的完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将世界技能大赛从命题、标准、规则等三个维度和课程、教师、学生、学校、企业等五个元素有机耦合,创新人才培养理念,提升素养层次内涵,研究技能人才高阶思维、创新能力与价值品格有效培养的方式方法,在加强人才技术精细水平培养的同时,显著提升人才高阶素养水平。

关键词:高阶素养;培育路径;高职高专;世界技能大赛

Research on the Cultivation Path of High-level Literacy of Skilled Talentsin Vocational Colleg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World Skills Competition

Mao He

(Wuhan Railway Vocational College of Technology,Wuhan 430205)

Abstract:The research on the training path of high-level literacy of skilled talents in vocational colleges is not only a useful attempt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alent training,but also has great significance for the improvement and development of the training system of skilled talents in vocational colleges.By organically integrating the three dimensions of the World Skills Competition,such as propositions,standards,and rules,with the five elements of curriculum,teachers,students,schools,and enterprises,it can achieve the concept of innovative talent training,improve the connotation of literacy level,study the ways and methods of effective cultivation of high-level thinking,innovation ability and value character of skilled talents,and at the same time,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high-level literacy level of talents while strengthening the cultivation of talent technology.

Key words:high-level literacy;cultivating paths;vocational college;World Skills Competition

在数字经济时代,人力资源在产业发展中的引领地位日益显著,行业的变革更是寄托于人才素养的高低。高职高专院校全日制模式培养的技能人才为相关产业人力资源储备提供了重要支撑。时代赋予产业升级加速度,同时对相关产业人力资源储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高职高专院校全日制培养模式的改革迫在眉睫。本文开展的研究是对解答技能人才需要具备哪些素养才能担当起行业变革的时代要求这一问题的有益尝试。

高职高专院校全日制培养模式的改革核心在于教,重点在于学,难点在于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毫无疑问,借助世界技能大赛(World Skills Competition,简称“世赛”),以“赛”促教、以“赛”促学[1]大有裨益。

一、高阶素养的内涵

素养作为一个抽象的概念,具有分层的属性。譬如,个体对知识的背诵记忆、领会识别、运用公式解题等思维活动一般归类为低阶素养,表明个体具备一定的解决良好问题或简单工作的能力;高阶素养一般是以低阶素养为基础演绎而来,是个体持续学习和承担发展重担的关键能力,通俗地讲,高阶素养可以归纳为以发生在较高认知能力层次上的心智思维活动(一般是指发现、分析、判断、综合、评价和创造等具有迭代性质的能力)为核心,解决繁复问题、逻辑深邃或复杂工作的能力,如问题导向思维、创造性思维、团队协作意识、获取隐性知识、自我学习管理等素养。

二、高职高专技能人才高阶素养培育现状

(一)高阶素养培养的课程体系建设有待完善

课程教育是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的有效载体,[2]课程体系的不合理设置在一定程度上对于高职高专技能人才高阶素养的培养存在较大影响。高职高专院校课程体系建设不完善是技能人才高阶素养培养目标达成度不高的重要因素:一方面职业理想及信念教育的相关课程开设不全面,课程教育效果不理想,这往往导致大部分学生对自己的职业理想和目标不够清晰,职业规划意识欠缺;另一方面,导向性较强的高阶素养培养课程在整个培养计划中占比较少,存在着较明显的重技能轻素养倾向。现阶段,高阶素养培养的课程体系建设有待完善。

(二)教师对学生高阶素养培养的专注度受客观因素制约

师资力量的大力建设是高职高专技能人才高阶素养培养工作取得成效的重要保障。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良好的实践教学能力,还应具备行业前瞻性和工匠精神,教师自身发展的高度和广度会极大影响高职高专技能人才高阶素养的培养质量。目前,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教师除了需要承担大量的教育教学工作任务以外还需要兼顾晋升职称、提升专业技能、研究学术、参与各类培训等工作的情况,这些客观因素制约了教师对教学的专注度,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的深度,无法保障高阶素养培养计划的落实。另外,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把精力投入到思考如何把课程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大局意识、团队合作意识等素养的主观能动性,无法保障高阶素养培养的实际效果。

(三)高阶素养培养的考核评价方式现状概述

考核评价是教育教学中重要的一环,评价方式是否合理对于高阶素养的培养有重要影响,目前,高职高专院校的考核评价主要表现为评价主体单一、评价方式单一、评价指标单一等问题。评价主体侧重于教师方面,这种模式无益于增强教师培养学生高阶素养的主观能动性;评价指标主要体现在课程成绩方面,缺乏知识和技能以外素养的评价,而且对于学生长远的职业生涯发展也存在不利因素。教师仅通过课堂出勤率、课堂表现、书面考试成绩等方式考核评价学生对相关素养的掌握程度,对于学生的高阶素养的培养是不利的,应当将职业道德、人格素养、职业关键能力等高阶素养也纳入考核评价体系中。

近年,“四个评价”(即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已经成为各级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和重点任务。“四个评价”各成体系又相互支撑,互为依托,为课堂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明确了方法路径,较为全面地回应了时代对课堂教育的期待。

(四)高阶素养培养的校企合作效果有待提升

目前,高职高专院校与企业的联系不够紧密,在学生的高阶素养培养层面没有建立系统性的规划,是高阶素养培养有效性达成度不高的原因之一。加强学校和企业的合作是办好职业教育的关键,在数字化时代浪潮中,高职高专院校需要正视从“就业导向”转向“生涯导向”的人才素养培养,校企合作不充分往往导致高职高专院校的人才培养与企业实际需求存在一定差距。因为抗挫能力、岗位迁移能力、创新能力等高阶素养需要在岗位真实环境中去感悟才能得到有效培养,所以学生到企业实习实践的环节在高阶素养培养体系中尤为重要。但目前企业参与度并不尽如人意,并且学校与企业往往就相关实习实践具体实施方式方面商讨不够深入,存在一些与企业合作流于表面化的现象,实习实践质量监管体系也有待完善,以上因素均不利于高阶素养的系统培养。

三、“世赛”视域下高职高专技能人才高阶素养的培育目标

世界技能大赛是职业技能技术领域最高级别的比赛,有“世界技能奥林匹克”的美誉。[3]“世赛”在选题设计上要求参赛者具有优异的理性思考素养,在拥有坚定信念的同时具备直面问题的能力,要求参赛者面对突发情况,能够进行冷静分析和判断,从而制定多种可行性方案,最终研判出最佳解决方案并对其高效执行,直至解决问题。“世赛”规则中蕴含着丰富的素养导向,引导参与者锻炼良好的创造力,因为个体拥有良好的创造力不仅意味着能够不断提升个体技能水平,从而创造新产品、新方法,而且会对社会发展极具意义。通过实践来看,参赛者需要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养、创造力、自我管理能力、实操能力,坚韧并抗压,主观能动性和责任感并重,高阶素养突出等特征。

高职高专技能人才培养在人才职业综合能力发展和技能技术沉淀乃至对行业发展、产业升级等方面的重要作用,[4]已经成为职业技能教育乃至整个国民教育体系在人才培养具体目标方面的共识。“世赛”要求参与者所具备的高阶素养高度契合了经济社会发展浪潮。参照“世赛”要求,高职高专在技能人才培养教育工作中需要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抗压能力,在掌握一般技能后努力培养高阶素养,并在高阶素养培养方面要更加注重职业能力的综合性发展,“世赛”视域下高职高专技能人才高阶素养的培育目标主要是以高阶素养为导向,为知识运用赋能,努力提升技能人才高阶素养培养水平,力求大力弘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持续培养、壮大适应时代发展的高端技能人才队伍。

四、“世赛”视域下高职高专技能人才高阶素养培育路径

(一)对接“世赛”标准、嵌入高阶素养,优化培育体系

“世赛”评判标准对规则素养、质量素养、安全素养、环保素养和工作组织与管理素养、沟通与交流等职业素养均十分重视。高职高专院校创新培养理念,在人才培养体系中引入“世赛”评判标准所要求的高阶素养对提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意义重大。通过分析“世赛”各赛项的技术文件和标准,发掘参赛项目考核的技能点,以真实岗位需求为出发点,在日常教学中引入“世赛”评判标准中的新规则、新技术,将“世赛”评判标准耦合到技能人才综合素养培养体系中,更契合行业产业实际发展需求。首先,对高阶素养的培养进行系统化设计。比如,高阶素养中的批判性思维如何嵌入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如何开展培养,培养后如何对该素养进行评价等等,围绕以上问题开展设计,从而形成一套完备的方案,同时在学校开展的实践活动中围绕学生的高阶素养养成来开展。其次,将高阶素养的相关内容在课程标准中修订成可以量化的标准;课程教学是影响学生素养养成的重要环节,合理设置课程比例,在课程教学中改变以往较为单一的知识性讲解和生产实践模拟,注重从发现问题素养、分析问题素养、解决问题素养、认知能力素养、社交能力素养等方面培养学生的高阶素养,使得创新创业能力、质量与绩效意识、自我管理能力等素养通过课堂教学来进行针对性培养;还可以有选择性地开展形式丰富的第二课堂,包括学生企业参观实习、开展红色文化学习、创新创业沙龙等活动,使技能人才的社会责任感、家国情怀感、沟通交流能力素养等得到充分的提升。

(二)提升教师水平,强化培育意识

教师作为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参与主体之一,其自身的综合素养内涵越丰富,体现在实际教学中的方法技巧越高超、课堂管理能力以及思维展示方式越能启发学生。对于培养学生高阶素养而言,教师提高自身水平,强化培养意识具有重要意义:一是培养教师的创新能力,将培养学生以创造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决策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为主要能力的高阶思维与教学过程高度融合,满足教育发展的需要;二是引导教师树立终身教育和学习的理念,在实践中提炼真正适合培养学生高阶素养的教育观念; 三是强化高阶素养培养意识,紧跟时代发展,更好地把职业情感、职业道德、职业精神、职业意识等素养通过各种教学形式传授给学生。

(三)完善评价体系,提升培育层次

“世赛”评价标准主要来源于行业企业从实践中归纳的高技能人才所需的职业素养与综合职业能力要求。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体系中,引入“世赛”评价标准,可规范教学要求,创新技能人才培养的评价标准。高职高专院校可以针对高阶素养开展过程性评价,形成比较完整的评价体系。通过提高课程考核标准,优化课程考核方式,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增强学生的技术精细水平,提高学生的高阶素养:第一,采取多元主体的评价方式,对学生的高阶素养水平进行多层次的评价,力求评价结果的客观性;第二,采用学生在学习课程中是否有一定的获得感、知识、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动态提升作为评价依据,全面掌握学生的高阶素养培育效果,提升学生的素养层次;第三,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丰富的评价手段,建立学生成长电子档案,利用大数据记录学生在每个阶段的成长情况,除了知识和技能以外,尤其是高阶素养的养成过程可以作为评价的观测点。

(四)校企深入合作,开拓培育路径

高职高专院校技能人才培养的有效性与企业岗位人才实际需求存在一定差距的现实状况,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高职高专院校与企业在人才的高阶素养培育方面还缺乏良好深入的沟通和合作。校企深入合作要求企业深入到学校人才培育的各个环节当中,从学生技能技术全面发展的角度,与学校共商共建实训基地,共同开展实训课程,输送优质的在岗技术人才在学校开展课程讲座,提升学生对技能掌握的熟练度和行业认同感,提高学生高阶素养培育的指向性,助力高职高专院校教师的高阶素养提升;另一方面,学校在人才培养考核评价过程和结果中,都应充分尊重企业对人才的迫切需求,加大对服务大局意识、社会责任感、问题解决能力等高阶素养的考核。

五、结论

国以才立,业以才兴。通过从选题设计、评判标准、实践总结等多个维度深入研究世界技能大赛,创新人才培养理念,提炼“世赛”中蕴含的高阶素养价值导向并将其引入到高职高专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当中,从全面对接“世赛”标准、有机嵌入高阶素养,大力提升教师水平,完善评价体系,校企深入合作等4个方面创新高职高专人才培育路径,在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的同时,激励更多青年人走技能成才、技能就业、技能报国之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赵燕.高职院校职业教育中对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路径[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2022(8):130-133.

[2]胡万达.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特征与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策略[J].重庆开放大学学报,2022,34(4):3-14.

[3]李剑波.新时代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核心素养:框架及意涵——基于世界技能大赛选拔赛117个赛项规程的质性分析[J].职业教育(中旬刊),2023,22(17):49-53.

[4]孙玉伟,古毅.关于职业院校如何借鉴世界技能大赛技术标准和规程开展技能大赛的研究[J].职业,2023 (18):13-15.

(责任编辑 朱梦琳)

猜你喜欢
世界技能大赛培育路径高职高专
大赛引领下的职业院校技能人才职业素质提升策略研究
职教论坛(2016年25期)2017-01-07 00:40:43
我国社会组织品牌个性及其培育路径研究
中国市场(2016年31期)2016-12-19 23:09:41
新媒介视阈下艺术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思考
亚太教育(2016年33期)2016-12-19 05:05:04
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路径研究
“互联网+”时代高职学生媒介素养的培育路径研究
职教论坛(2016年23期)2016-11-19 09:33:28
高职高专基础会计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
财会学习(2016年19期)2016-11-10 05:38:15
云南省高职高专校园体育文化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武汉市部分高职高专院校足球课的开展现状及制约因素
高职高专《旅游电子商务》实践教学环节的研究
她代表中国勇夺“世界技能大赛”银牌
新民周刊(2016年22期)2016-06-08 23:28:42